西施姐妹进入吴宫,按照文种计谋,以期达到“遗美人惑其心志”之目的,显然他们低估了吴王夫差的争霸雄心,夫差并没有一味沉沦于后宫的美人之中,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夺霸业上。
那么西施姐妹来到吴国,究竟对越国的复兴起到了什么作用?在一次次危机关头,西施姐妹用她们的智慧和勇敢化解危机。在威严的王宫大殿,她们发挥胆略才智,书写了一段传奇。在战火纷飞的疆场上,她们割舍亲情,挽救了一城黎民百姓的生命。
西施姐妹们用非凡的女人的智慧、胆略、计谋,用慈爱、善良、人性,为国家的复兴,有意无意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面对灭国危机,姐妹们行动了起来。
146、虎视眈眈
由此开始,后宫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平静而又惬意。“四宫娘娘”融洽地交往着,再也没有生出什么风波。婉晴与西施姐妹的感情更加深厚,简直成了一家人。
越在平静中,申包胥的赠言:“吴王深宫斗红颜,楚公大殿须眉短,姑苏城头千军还,芳名修得玄机天。”时不时地搅扰在西施的心头,既让她困顿,又让她期待。
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在一派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愉快的两年。然而,范蠡的这两年,过得却不是太轻松。
当年,自从追月、驰原千里来寻药,留下了西施的木梳和那短短的一句话,让人揪心的十个字,范蠡就已经无法再浓缩,已经压榨干了的情愫,与西施团聚的欲望就逐渐膨胀,情感终于开始释放。在范蠡心中实现复国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变得更急切,因为只有复国,才有团聚。
同时他心中为不能帮助西施姐妹解困,倍感羞愧。当初他安排要义,暗中建立一条灵通敏捷的,通往吴国的消息密径,能及时的掌握西施姐妹情况。他在留下庸民、专成等将官,管理南城,在南城里秘密招募训练军卒,打造军械之后。自己带要义回到会稽城。
回到会稽城,范蠡当即就与诸暨郢、逄同、计然一起,针对夫差北进和北进的成功,秘密商议对策,冷静观察吴国的动向。夫差功而不骄,勤勉不殆,平静地处理了后宫之乱,君臣之间也没有产生冲突,这一切都在说明,夫差和夫差王国仍然处在强盛期,是不可战胜的。对此勾践感到迷茫和失望,甚至有些颓废。
然而范蠡清醒的认识到,夫差如此作为,必是因为他还没有实现心中的最终目标。他断定夫差,正在秣马厉兵,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必然一意孤行,再次拥兵北进,彻底征服齐、晋两国。
表面看来,在强大的吴国监管下,越国毫无复国的迹象。其实,他们正在利用这个时机,一面要配合夫差北进,为其提供更多的物资财富,一面要暗中积蓄力量,将过去单纯的恢复国力的策略转向复国大业的策略上来。为此,越国政务权利,也转交给了范蠡,文种名为左相国,实则担当起范蠡助手的角色。从此后,范蠡手握军、政大权,全面开始实施他的复国方略。
夫差的这两年,过得充实而又紧迫,除了紧锣密鼓的扩充军力以外,就是不停地与盟国的来往,全力准备二次北征,实现霸主天下的终极目标。不过有两件事情,让他始终感到不爽,甚至气恼。
一是老相国伍子胥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劝导自己不可北进,公开与自己实现霸业的国策唱反调,不断重复他的安邦守业的陈词滥调,甚至挑动一些文武官员,一起反对自己北进的方略。
二是从齐国撤兵归来后不久,齐国就背信弃义,没有履行向吴国缴纳贡奉的承诺,甚至还冷待吴国使臣,就连夫差写给齐简公的亲笔书简,也得不到回复。
夫差从内心里气恼齐国这种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行为,他把打败齐国,彻底征服这个傲慢的东方大国,当作第一目标,他在捕捉时机,犹如一直躲在树木丛中的猛虎,等待着捕获猎物的时机。
等待了两年多,机会终于到来了。
据谍人报,齐国相陈恒为调和国内陈氏、高氏、国氏、田氏等大家族之间的矛盾,也为了一泄两年前鲁国挑动齐、吴战争的仇恨,即将派年轻将领国书统率中军,高无丕、宗楼、闾丘明、公孙夏统率左右两军,十万精兵,战车千乘,动用全国一半的军力,不日举兵讨伐鲁国。
夫差闻报大喜,暗中分派太子、王孙雄、王孙骆、伯嚭调配兵力,准备随时出征。
鲁国也获得了齐国即将入侵这个不祥的消息,鲁哀公派密使拜会夫差,请求吴国出兵相助。夫差答应来使:待战事爆发后,鲁国要全力抵抗,吴国会趁机绕到齐军背后,彻底歼灭十万齐军。
一个多月后,齐国大军果然向鲁国开进。鲁国严阵以待,吴国伺机行动。但是,齐国大军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长驱直入,到了齐、鲁交界的汶水,便停下来,列阵驻扎。
对此夫差很是纳闷和失望,这时一个神秘人物出现了。他的出现,不仅揭开了夫差心中的谜团,还为今后几年,吴国、越国、鲁国、齐国、晋国的战略格局,起到了定格作用。
这个人是谁?孔夫子得意门生,名满诸侯的当世大贤——端木赐,端木子贡。
端木赐面见夫差,细说了齐国大军滞留在汶水的原因,同时把他内心的谋划详细地做了一番陈述,同时表示愿意为夫差出使越国,探听越国的虚实。
端木赐的话,更加坚定了夫差的决心,他重赏了端木赐,表示等待他从越国归来,再做最后的决定。
喜欢西施传奇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西施传奇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