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绵延万里,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唯有瑶池所在之处,常年暖意融融,云雾缭绕如仙境。这瑶池乃西王母所居之地,池畔玉栏环绕,栏上雕刻着鸾鸟、仙草等纹样,经千年仙露滋养,早已生出温润的光泽。池水中倒映着漫天云霞,偶有仙鱼跃出水面,溅起的水珠落在岸边的玉石上,化作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又在日光下渐渐消散 —— 这般奇景,在凡间绝难一见,唯有这仙界圣地,方能有此灵韵。
就在这瑶池深处,昆仑之巅的云雾最浓处,栖息着一只神鸟,名为 “雪魄青鸾”。若论其形,当真是集天地灵秀于一身:通体羽毛并非凡间寻常白雪的寡淡,而是像揉碎了昆仑山顶万年不化的冰晶,又掺了瑶池晨露凝结的霜华,每一根羽丝都透着半透明的莹白,近看时能瞧见羽芯里流转的淡淡银光,仿佛将月夜的星辉都织进了羽根。阳光斜斜洒下时,羽翼便会折射出七彩光晕,不是凡间虹霓那般浓烈,而是如雾似纱的淡紫、浅蓝、柔粉,层层叠叠晕开,恰似瑶池水面倒映的云霞落在了羽上;待云雾漫过其身,白羽便与云气融为一体,唯有翅尖那几缕细长的尾羽仍清晰可见,末端缀着星子般的银点,随风轻摆时,像极了垂落的银河碎星。
再看她的羽翼,展开时竟有丈余宽, primaries(主翼羽)修长而坚韧,羽尖带着一抹极淡的冰蓝,像是被瑶池灵泉浸过的痕迹,扇动时能卷起带着仙露的微风;次级飞羽则蓬松柔软,层层叠叠如云朵堆积,每一片羽毛的边缘都泛着细绒般的银白,收拢时贴合得严丝合缝,仿佛一整块雕琢完美的白玉;最妙的是颈间的绒羽,短而细密,摸上去想必如上好的云锦般柔滑,每当她低头梳理时,绒羽便会轻轻颤动,抖落的仙露顺着羽缝滚落,滴在池面上竟不沉底,反倒像珍珠般在水面打转。
她的头颅小巧玲珑,头顶竖着两缕比其他羽毛更亮的冠羽,形似玉簪,末端微微弯曲,泛着冷冽的银光,像是西王母赐下的玉饰;喙部并非凡鸟的角质色,而是通透的象牙白,尖端带着一点淡粉,啄食仙果时轻而巧,梳理羽翼时又格外温柔,连最纤细的羽丝都不会碰断。最令人惊叹的是那双眼眸,并非凡间鸟类的浑圆,而是带着几分狭长的妩媚,眼瞳是极深的冰蓝色,像昆仑山下冻了万年的蓝宝石,清澈得能映出池畔每一株仙草的纹路,连飞过的仙蝶翅膀上的鳞粉都能清晰照见。可这双眸子又带着拒人千里的清冷,眼尾微微上挑时,便似有寒气溢出,仿佛世间一切俗物皆入不了她的眼;唯有见着瑶池灵泉或仙草时,瞳孔才会微微收缩,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像是冰雪初融时的微光。
她停在梧桐树上时,姿态更是优雅:双足纤细却有力,爪子是淡金色的,指甲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轻轻落在树枝上时,连一片叶子都不会惊动;身体微微前倾,长颈曲线优美如白玉雕琢,偶尔转动头颅时,颈间的绒羽随之飘动,宛如月下流水般顺滑。若遇仙风拂过,她便会轻轻振翅,羽翼展开的瞬间,仿佛有细碎的星光从羽间洒落,落在池水中激起一圈圈淡蓝色的涟漪 —— 那是唯有雪魄青鸾能引发的奇景,只因她体内蕴含着西王母亲赐的灵力,连一根羽毛、一滴水珠都沾染了神性。
她的鸣声更是奇特,不似寻常鸟类那般叽叽喳喳,反倒清越如玉石相击,又似仙乐初奏,能穿透层层云雾,传到凌霄宝殿之外。每当她引颈长鸣时,头顶的冠羽便会轻轻颤动,眼瞳微微眯起,像是在与天地灵气共鸣;那鸣声初时清冽如冰泉滴落,而后渐渐变得婉转,带着几分空灵,听得瑶池边的仙草都微微摇曳,像是在附和;末了又归于清寂,余音绕着梧桐枝久久不散,连池中的仙鱼都争相跃出水面,吐着泡泡仿佛在回应她的呼唤。有老仙曾言,雪魄青鸾的鸣声能通天地之灵,每逢她长鸣,瑶池的灵气便会愈发浓郁,连昆仑山顶的积雪都会融化几分,化作清泉滋养凡间。
这雪魄青鸾并非凡鸟,乃是瑶池守护神之一。当年西王母初定瑶池疆界,见此处虽灵韵充沛,却少了一份能镇住天地灵气的神性,便取昆仑山顶万年不化的雪魄,融合瑶池深处的灵泉之精,又引北斗七星的星辉之力,亲手孕育出这只神鸟,赐名 “雪魄青鸾”,并亲赐她三成灵力,命她掌管四季甘霖、润泽万灵之责。自那时起,雪魄青鸾便成了瑶池不可或缺的存在,她的羽翼掠过之处,必有甘霖相随 —— 那甘霖并非寻常雨水,而是从她羽间滴落的仙露,混着星辉与灵泉之力,落在枯草地上能让枯草瞬间抽芽,洒在干裂的土地上能让土地即刻变得湿润肥沃;她的鸣声响起之时,必是万物复苏之刻,凡间的花苞会应声绽放,冬眠的生灵会缓缓苏醒,连南方仙界的灵气紊乱都能被她的鸣声抚平。
雪魄青鸾自幼在瑶池仙界长大,从未踏出过昆仑山脉半步。她每日所居之地,是瑶池东侧一座由白玉搭建的鸾巢,巢内铺着西王母亲赐的云锦,柔软如云端,又带着淡淡的仙香。每日清晨,当日光穿透云层洒向瑶池时,她便会从鸾巢中振翅飞出,先绕着瑶池盘旋三圈 —— 飞行时姿态格外轻盈,羽翼扇动的频率缓慢却有力,每一次扇动都能带起一阵带着仙露的风,飞过玉栏时,羽尖偶尔会轻轻拂过栏上的鸾鸟雕刻,仿佛在与同类打招呼;而后便停在池畔最高的一株梧桐树上,用尖喙细细梳理自己的羽翼。
她梳理羽翼的模样,常引得池畔仙娥驻足观望。只见她先低头啄了啄胸前的绒羽,动作轻柔得像是怕碰碎了羽间的星辉,而后抬起长颈,用喙尖一点点理顺翅尖的尾羽,每一根都要反复梳理两三遍,直到羽丝顺滑得能映出日光;偶尔有仙露滴落在羽翼上,她便会微微侧身,抖动翅膀将水珠抖落,那水珠从羽间滚落时,还带着淡淡的七彩光晕,落入池中时激起的涟漪也是淡蓝色的,与她眼眸的颜色如出一辙。有仙娥曾悄悄靠近,想看清她羽毛的纹理,却见她猛地抬头,眼瞳中闪过一丝警惕,头顶的冠羽微微竖起,直到确认来人无恶意,才又低下头继续梳理,只是颈间的绒羽仍绷得紧紧的,透着几分不易接近的清冷。
虽为神鸟,雪魄青鸾却常以人形示现。她化为人形时,形貌恰是从神鸟模样脱胎而来:身着一袭月白色的素缎长裙,裙摆上用银线绣着鸾鸟展翅的纹样,那鸾鸟的羽毛便绣得如她真身一般,羽尖缀着淡蓝丝线,走动时裙摆飘动,宛如鸾鸟振翅欲飞,裙角扫过地面时,还会留下淡淡的仙露香气;腰间系着一条冰蓝色的玉带,带上缀着一颗鸽卵大小的蓝宝石,正是用她眼眸的同款玉石雕琢而成,阳光照在宝石上,能折射出与她眼瞳相似的清冷光泽;头上未施粉黛,只松松地挽了个发髻,插着一支白玉簪,簪头雕刻着一朵盛放的雪莲,花瓣边缘刻着细如发丝的纹路,恰如她羽翼上的羽丝,与她清冷的气质相得益彰。
这般形貌,在仙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众仙见了,皆称她为 “瑶池仙子”,连西王母身边最得宠的仙娥,见了她也要退让三分。有一次,蟠桃盛会之上,太白金星见她立于瑶池边,白衣胜雪,气质冷艳,便忍不住赞道:“青鸾仙子之貌,真乃‘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舞雪’,连月宫的嫦娥见了,怕是也要自愧不如。” 雪魄青鸾听了,只是淡淡颔首,并未多言 —— 她心性高洁,从不将容貌之事放在心上,在她看来,身为瑶池守护神,职责远比容貌重要得多。可若细看,便能发现她耳尖微微泛红,颈间的碎发轻轻颤动,像是被夸赞后生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只是那双冰蓝色的眼眸依旧清冷,让人看不出情绪罢了。
在仙班之中,雪魄青鸾的地位极为尊崇。她虽非上古神只,却因是西王母亲手孕育,又掌管着四季甘霖这等关乎天地万物的要务,故而常能伴在王母娘娘左右。每日清晨,她会随王母一同登上瑶池西侧的观星台,参悟天机,根据星象变化调整四季节令 —— 此时她会化为人形,手持西王母赐的星盘,指尖轻划过星图时,指甲泛着淡淡的冰蓝,与星盘上的蓝光交相辉映;每逢月初月中,她又会协助王母制定下月的降雨时辰与雨量,确保天地阴阳平衡,万灵得以滋养。有仙官曾见她在观星台调试甘霖落点,彼时她真身立于云端,羽翼展开迎着星光,羽间滴落的仙露在星光照耀下,化作一串串珍珠般的水珠,精准地落在凡间需要雨水的田地里,动作娴熟而专注,连一丝多余的灵力都不会浪费。
众仙皆说,雪魄青鸾是王母娘娘最得力的助手。有一年,南方仙界因灵气紊乱,导致春日迟迟不来,凡间草木枯黄,仙娥们急得团团转,王母娘娘却只是平静地说:“唤青鸾来。” 雪魄青鸾接到旨意后,即刻振翅飞往南方仙界 —— 她飞行时速度极快,羽翼划破云层的瞬间,会留下一道淡淡的白色轨迹,像是在云端铺了一条银带;抵达南方后,她在空中盘旋三圈,引颈长鸣三声,那鸣声穿透紊乱的灵气,带着安抚万物的力量,而后便从羽翼间洒下甘霖。只见她双翅微微扇动,羽间的仙露如细雨般落下,落在枯草地上时,枯草瞬间便抽出了嫩芽,嫩芽上还沾着带着星辉的水珠;落在干裂的土地上时,土地即刻便变得湿润肥沃,裂缝中钻出细小的青草;不过半日光景,南方仙界便恢复了春日景象,凡间的桃花也应声绽放,粉色的花瓣落在她的白羽上,像是为她缀上了春日的印记。
此事过后,雪魄青鸾的名声更盛,众仙皆称她为 “天地之使”,说她是连接仙界与凡间的桥梁。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凡间百姓便能看到一只洁白的神鸟从云端飞过 —— 她的白羽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翅尖的冰蓝与尾羽的银点清晰可见,飞行时姿态优雅,像是在云端起舞;她飞过之处,必有甘霖洒落,沉睡的山川草木随之苏醒,干裂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久而久之,凡间便有了 “青鸾至,甘霖降” 的说法,百姓们甚至会在春日里设下香案,案上摆放着用白面捏成的青鸾模样,祈求雪魄青鸾能早日带来甘霖,保佑一年风调雨顺。有孩童见了她的身影,会指着云端欢呼:“快看!是白鸟仙子!” 那清脆的声音传到云端,雪魄青鸾便会微微放缓飞行速度,眼瞳中闪过一丝柔和,像是在回应孩童的呼唤。
雪魄青鸾虽身在仙界,却也知晓凡间对自己的供奉。有一次,她在调整甘霖落点时,无意间透过云层看到凡间百姓跪拜祈祷的模样 —— 那些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显然是经历了许久的旱灾,他们眼中满是期盼,双手合十,口中念着 “青鸾仙子保佑”。那一刻,雪魄青鸾的心猛地一颤,她低头看向自己的羽翼,羽间还沾着未洒完的仙露,想起方才百姓眼中的渴望,只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存在,对凡间百姓而言竟如此重要,也从未想过,凡间的疾苦,竟会这般真切地呈现在自己眼前。
自那以后,雪魄青鸾便常常在处理完仙界事务后,悄悄飞到云层之上,俯瞰凡间。她看到过凡间的繁华景象 —— 京城的长街上车水马龙,百姓们穿着绫罗绸缎,手中提着花灯;江南的水乡里乌篷船缓缓划过,船娘唱着婉转的渔歌,孩子们在岸边追逐嬉戏,一派安居乐业的模样;可她也看到过凡间的疾苦 —— 旱灾之年,土地干裂得能塞进手指,裂缝中还残留着枯草的根须,百姓们背着干瘪的行囊四处逃难,孩子们因饥饿而啼哭不止,哭声嘶哑得让人心疼;水灾之时,洪水淹没了村庄,屋顶上挤满了避难的百姓,他们望着滔滔洪水,眼中满是绝望,有的还抱着即将被冲走的木盆,里面躺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每当看到这些景象,雪魄青鸾心中便会生出一丝怜悯。她虽贵为神鸟,不染尘世之气,却也知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的道理,可她终究不忍见生灵涂炭。有一次,凡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土地干裂,河流断流,百姓们颗粒无收,只能以树皮、草根为食,甚至有人因饥饿而倒下。雪魄青鸾在云层之上看得真切,她看到一位老妇抱着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跪在干裂的土地上痛哭,双手用力捶打着地面,口中喊着 “老天爷,救救我们吧”,眼泪落在土地上,瞬间便被吸干。那一刻,雪魄青鸾的眼眶竟有些湿润 —— 这是她身为神鸟以来,第一次有了这般强烈的情绪波动,她下意识地扇动羽翼,想洒下甘霖,可想起西王母 “天命不可违” 的叮嘱,又硬生生忍住,只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她回到瑶池后,心神不宁,连梳理羽翼的心思都没有。往日里她会仔细打理每一根羽毛,如今却只是随意啄了两下,便停在梧桐树上发呆,连仙露滴落在羽翼上都未曾察觉。西王母见她神色异常,便问道:“青鸾,你今日为何这般失神?可是处理甘霖之事时出了差错?” 雪魄青鸾摇了摇头,轻声道:“回娘娘,甘霖之事皆已妥当。只是臣今日俯瞰凡间,见凡间旱灾连连,百姓流离失所,心中不忍。”
西王母闻言,叹了口气:“凡间疾苦,皆是天命所致,非你我所能轻易改变。你只需做好自己的职责,按时降下甘霖,便是对凡间最大的帮助。” 雪魄青鸾却不认同,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冰蓝色的瞳孔里映着瑶池的水波,却透着一股倔强:“娘娘,若天命不公,生灵涂炭,难道我们便要坐视不管吗?臣掌管四季甘霖,若能不待天命,自行降下甘霖,是否可以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西王母闻言,眉头微蹙:“青鸾,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天命不可违,你若擅自更改降雨时辰与雨量,必会扰乱天地阴阳,引发更大的灾祸。你身为瑶池守护神,当以天地为重,不可因一时怜悯而铸成大错。” 雪魄青鸾低下头,不再言语,可心中的念头却愈发强烈 —— 她不相信天命不可违,她只知道,自己羽翼间的仙露能救百姓于危难,若因 “天命” 二字而见死不救,那 “瑶池守护神” 的称号,又有何意义?
那夜,雪魄青鸾独自坐在瑶池边的梧桐树上,望着池水中倒映的明月,久久未眠。月光洒在她的白羽上,泛着淡淡的银辉,像是为她镀上了一层光晕。她想起凡间百姓绝望的眼神,想起老妇抱着孩子痛哭的模样,心中的怜悯与责任感交织在一起,让她难以平静。她轻轻振了振羽翼,白羽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羽间的仙露滴落在池水中,激起一圈圈涟漪,倒映的明月也随之晃动,像是在劝她三思。她在心中默默问道:“我若真的擅自降下甘霖,会引来怎样的后果?可若是不做,又怎能对得起那些期盼的眼神?”
夜风拂过瑶池,吹动了池畔的仙草,也吹动了雪魄青鸾的尾羽。她望着远处的凌霄宝殿,殿上的金铃在夜风中轻轻作响,像是在提醒她不可妄动;可她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凡间的方向,那里虽有疾苦,却也有百姓对生的渴望,有对甘霖的期盼 —— 这份期盼,让她心中的念头愈发坚定,也让她这位不染尘世之气的神鸟,第一次对 “天命” 二字,生出了挑战的想法。
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上,照亮了一片银白的世界。在这片宁静的夜色中,雪魄青鸾的身影宛如仙子降临凡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它的羽毛洁白如雪,在月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淡淡的荧光,仿佛整个身体都被一层神秘的光芒所笼罩。青鸾的翅膀展开,如同一对巨大的银扇,轻轻扇动间,带动着周围的雪花飞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它的头部高高扬起,长长的脖颈优雅地弯曲着,一双眼睛如同两颗蓝宝石,在黑暗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月光勾勒出它的轮廓,使它的身影在雪地上投下了一道长长的影子,宛如梦幻中的精灵。
喜欢金陵十二钗前缘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金陵十二钗前缘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