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敏公主沉吟片刻,当即下令:“即日起,恢复左乐将军之职,其旧部愿归降者,仍由左将军统带,暂编为一军,号为‘定远’。”
连敏公主又看向庄小维:“万老板,由你参与定远军整编。整编期间,定远军暂归你节制!”
“是,殿下!”庄小维领命。
连敏公主这个安排,既给予了左乐足够的信任和兵权,又将其置于庄小维的节制之下,既用了其才,也防了其变。
左乐闻言,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左乐再次躬身:“臣,左乐,领命!定不负殿下信任!”
因为战争,西平城外围的村庄多有毁损,大量流民缺衣少食,惶惶不可终日。
连敏公主将安抚百姓视为第一要务。
连敏公主以监国公主的身份连续颁布数道安民告示,明确宣布:
一、减免陇西郡本年度五成赋税,遭战火严重的地区减免七成,以纾民困。
二、开仓放粮,设立粥棚,赈济流民与贫困之家,并由军中医官协助救治伤病百姓。
三、严厉整肃军纪,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扰民、抢掠行为,违令者斩。
四、鼓励流民返乡,官府提供少量种子、农具,助其恢复生产。
连敏公主不仅发号施令,更亲力亲为。
数日之内,连敏公主在庄小维和少量亲卫的陪同下,轻车简从,巡视了西平城周边几个受损最严重的村落。
连敏公主走进残破的农舍,亲自将赈济的粮食和药品交到老弱妇孺手中,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
当一位老妪颤巍巍地跪地感谢“公主活命之恩”时,连敏公主俯身将其扶起,温言安抚,这一幕被许多百姓看在眼里,迅速口口相传。
“公主仁德”之名,不再仅仅是军中的传说和官府的文告,而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如同涓涓细流,渗入陇西干涸的土地,开始滋养和汇聚民心。
同时,连敏公主和庄小维商议着对军事力量进行整编与训练。
摆在连敏公主面前的是几股来源各异的武装力量:韩崇麾下原有的陇西军,左乐归降带来的帝国禁军旧部,以及赵三斧麾下的罗天教游击队,再加上连敏公主带来的三济精锐。
人数不少,但成分复杂,号令不一,战力参差。
连敏公主采取了灵活的“混编整合,分级统属”策略。
连敏公主以三济精锐为骨干,左乐旧部为基础,组建了新的“定远军”,兵力约两万五千,由左乐任主将,但中高低层军官中皆掺入三济将士,庄小维亲自担任监军,负责日常操演和战法革新。这支军队装备最精良,被视为未来的主力野战兵团。
韩崇的陇西军则改编为“靖安军”,兵力约三万五千,主要负责陇西各要地的防务与地方绥靖,由韩崇继续统辖,但同样接受统一号令和轮训。
赵三斧麾下的罗天教游击队,被单独编为一支“跳荡营”,意为突击先锋。他们不擅长大规模阵战,却保留了其小队作战灵活、悍勇的特点,由赵三斧直接指挥,作为一支特殊的奇兵力量,待遇与正规军等同。
军事整编的同时,关于陇西未来治理格局的谈判,也在进行着。
韩崇代表着陇西本土的传统势力,他对罗天教始终抱有根深蒂固的警惕与敌意。
韩崇道:“殿下,罗天教终是叛逆起家,其教义蛊惑人心,如今虽助力我军,然让其参与地方治理,无异于引狼入室!长久以往,恐生祸乱!”
赵三斧则据理力争,赤眉抖动,声若洪钟:“韩将军!没有俺教中兄弟拼死血战,袭扰粮道,攀岩烧仓,西平城能否守住,尚在两可之间!如今战事已了,便要过河拆桥吗?俺们亦是陇西子民,所求不过是一处安身立命之地,些许自主之权!”
连敏公主端坐主位,耐心倾听双方争执。
连敏公主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转向赵三斧,语气平和却带着探究:“本宫对贵教‘平等均权,天下大同’之理想,颇有耳闻,亦知贵教能在民间扎根,必有其缘由。可否详述,贵教平日是如何治理所占之地的?”
赵三斧微微一愣,没想到连敏公主会问这个。
赵三斧略一沉吟,倒也坦率:“回殿下,我教在山区寨子,设‘公议会’,由寨民推举头人议事。土地按丁口分配,收取收成两成作为公用,用于修缮、抚孤、抵御外敌等,无有其他杂税。头人若行事不公,寨民可将其罢免。”
赵三斧的描述虽然粗糙,却勾勒出一个与现行官府体系截然不同的、带着原始朴素民主色彩的自治模式。
连敏公主听得若有所思,这与她在三济微服私访时听到的民间疾苦,形成了鲜明对比。
连敏公主意识到,罗天教并非简单的“匪类”,其背后确实有一套虽不完善、却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底层民众诉求的组织逻辑。
庄小维坐在一旁,偶尔在连敏公主目光投来时,微微颔首,示意她可顺势而为。
经过数轮磋商,连敏公主最终做出了裁决,展现出了她的政治手腕与平衡能力:“韩将军之忧,本宫明白。然罗天教将士之功,亦不可没。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操切。”
连敏公主宣布:
“其一,陇西郡整体行政,仍由韩崇将军负责,各级官吏任命,需报本宫核准。”
“其二,划出陇西南部云雾山周边三县,设为‘特别安抚区’。在此区域内,承认罗天教现有组织架构,允许其依照原有模式进行内部管理,可自行推举头人,处理一般民事纠纷,并参与地方治安维护。该区赋税,按较低标准征收,由罗天教公议会负责收取后上缴郡府。”
“其三,罗天教须严束部众,不得越界活动,不得劫掠商旅,不得对抗官府政令。其‘跳荡营’接受统一调遣。”
“其四,本宫将派遣学官,于安抚区内设立蒙学,教化百姓。”
这个方案,既保全了韩崇和官府在陇西大部分地区的权威,又实质性地兑现了对罗天教的承诺,给予了其合法的生存空间和一定的自治权,同时通过设立学官等方式,尝试施加教化影响。
更重要的是,它将罗天教这股强大的民间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纳入了管理体系,化潜在的破坏力为可用的助力。
韩崇见连敏公主态度坚决,且方案并未动摇其根本,权衡利弊后,最终表示接受。
赵三斧则大为满意,这结果远比他预期的要好,不仅保住了基业,更获得了官府的默认乃至合作,他抱拳躬身:“殿下圣明!赵三斧及麾下教众,必恪守约定,不负殿下信任!”
陇西的善后与新政,在连敏公主的主导下,初步奠定了格局。
一个融合了传统郡县制与特殊地方自治、整合了多方军事力量的新政权雏形,在陇西这片土地上悄然诞生。
喜欢婿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婿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