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的号角声回荡在三河城头,与城内震天的欢呼交织在一起。
当连敏公主、庄小维以及身后那支新整编的部分“定远军”将士出现在眼前时,等候已久的民众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热情。
鲜花彩帛抛向空中,锣鼓喧天,孩童们兴奋地追逐着队伍,老人们则抹着激动的泪水,喃喃念着“公主万福”。
连敏公主骑在神骏的白马上,一身玄甲,风尘仆仆却难掩绝世风华。
连敏公主微笑着向道路两旁的人群挥手致意。
庄小维依旧一袭青衫,策马随行在侧,神情淡然,仿佛这万丈荣光与他无关。
新降的左乐,感受着这与帝都截然不同的、发自内心的拥戴氛围,心情复杂,有恍如隔世之感。
盛大的入城仪式和简朴而热烈的庆功宴后,帅府的正堂内,气氛迅速从欢庆转为凝重。
连敏公主坐于主位,其下是一众文武官员。
“诸位,”连敏公主开门见山,声音清越而沉稳,“陇西之捷,赖将士用命,上下同心,暂解我西顾之忧。然,据各方探报,盖伦震怒,已在帝都誓师,调集二十万大军,以车骑将军何奉为帅,不日即将西来。同时,元猛与大贞冲突骤起,盖伦竟扬言要御驾亲征,踏平大贞。”
连敏公主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内剿外侵,双线并举。盖伦此举,是疯狂,亦是巨大的威胁。我等当如何应对,需诸位畅所欲言,共商良策。”
厅内一时沉默。
二十万大军,加上盖伦不惜一切的姿态,压力非同小可。
而皇帝亲征外邦,无论成败,都会极大影响天下大势。
老将赵铁山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忧虑:“殿下,何奉此人,勇猛有余,智略不足,然其用兵酷烈,且麾下多为禁军精锐,装备精良,不可小觑。二十万大军压境,我军虽新得陇西,然兵力分散,若要正面抗衡,恐……力有未逮。”
常青山已经重伤初愈,沉声道:“河内郡蔡亮,态度依旧暧昧。若其在我军与何奉主力激战之时,突然发难,袭我侧背,则局势危矣。需派得力之人,密切监视……”
左乐作为新降之将,本不欲多言,但见连敏公主目光望来,带着征询之意。
左乐略一沉吟,还是起身拱手道:“殿下,诸位。左乐曾在帝都,深知盖伦性情。其刚愎自用,此番受挫,必然急于求成,以证其威。双线作战,看似气势汹汹,实乃取祸之道!”
左乐走到厅中沙盘前,指向帝都至三济、陇西的漫长补给线:“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每日消耗,乃天文数字。帝国用兵,国库空虚,强行加征,必致民怨沸腾。此为其一,后勤难继。”
左乐又指向北方:“其二,盖伦欲亲征大贞,即便只是姿态,也需抽调部分精锐陈兵边境。大贞并非弱国,其军力不容小觑,边境冲突一旦升级,盖伦便陷入北西两线作战的泥潭,兵力必将分散,首尾难以兼顾。”
最后,左乐看向连敏公主,语气肯定:“其三,亦是关键。帝国并非铁板一块。北方、东方诸郡被强行征调兵马钱粮,其主官岂能心甘情愿?必是阳奉阴违,拖延推诿。内部隐患重重,此乃我军可乘之机!”
左乐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要害,让在场不少人微微点头。
这时,连敏公主的目光又看向庄小维。
感受到连敏公主的注视,庄小维开口:“左将军所言,切中肯綮。盖伦此举,看似雷霆万钧,实则外强中干,破绽百出。”
庄小维站起身,也走到沙盘前,并未直接指点,而是以一种俯瞰的姿态审视着全局:“双线作战,乃兵家大忌。盖伦被愤怒与狂妄蒙蔽了理智,强行推动,其败象已露。我军当前要务,并非急于与何奉的二十万大军寻求决战。”
庄小维顿了顿,继续说道:“利用盖伦大军集结、长途跋涉、以及可能被大贞牵制所赢得的时间差,我们要做三件事。”
“第一,固本。三济、陇西连成一片,需加快整合,清除内部不稳因素。整训新军之事,需加紧进行,务必在何奉大军压境之前,形成有效战斗力。河内郡方向,以防御为主,多设疑兵,严密监控蔡亮动向,若能以利诱之,或以外交手段暂时稳住,则为上策。”
“第二,积粮。立即着手,加大力度囤积粮草军械于各险要关隘和核心城池。同时,鼓励耕种,保障民生。要让我们的根基之地,成为能支撑长期战争的堡垒。与盖伦那边强征暴敛、民不聊生形成鲜明对比,此消彼长,‘势’便在潜移默化中转向我们。”
“第三,寻机。被动防守,终是下策。待盖伦大军囤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师老兵疲,后勤不济之时,其内部矛盾必然爆发。届时,破局之机,自会出现。”
连敏公主听完众人发言,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声音坚定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传令:三济、陇西全境,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韩崇将军、左乐将军,全力整编训练新军,尽快磨合,形成战力!”
“常青山将军,统筹三济防务,重点监视河内郡方向!”
“各级官吏,全力组织耕种,安抚流民,囤积粮草,加固城防!务必让百姓知晓,我等之战,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解民倒悬,对抗暴政!”
“另,派出更多精干斥候,深入敌后,探查何奉大军动向及帝国内部情势!”
一道道命令从帅府发出,整个三济和陇西,开始一体化高效运转起来。
******
盖伦新皇在帝都金殿上的狂怒与决断,化作一道道带着血腥气的诏令,如同无形的瘟疫,以帝都为中心,向着帝国的四面八方急速蔓延。
最先感受到这彻骨寒意的,是帝都周边的村村镇镇。
一队如狼似虎的官差,在一个铅灰色的清晨,踹开了京畿附近王家村一户农家的破旧木门。
为首的差役抖开一卷黄麻诏书,用毫无感情的腔调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逆匪猖獗,边患又起,为国纾难,特加征‘平叛安邦捐’,每户按丁口、田亩,加征粮三石,钱五百文!另,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充入军伍,效命疆场!违令者,以通敌论处!”
《婿欲》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婿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婿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