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你一游击队长竟有十万雄兵最强兵王穿越红楼:绝色金钗哪里逃寒门:我一介书生,白捡个老婆很合理吧问棠gl文唐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穿越古代:倾城萱王妃(完结)大蜀相:截胡诸葛亮穿越到古代当帝师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章 围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北路清军终于突破至阳和卫,明军守将姜瑄只是略作抵抗,也不力战,就撤往长城内侧的开阔地带,那里有众多自明初就开始经营的城寨、堡垒。

凭借骑兵机动性和对地形的熟悉,完全可以依靠这些守备体系,慢慢和清兵耗。

为此,满达海不得不分出镶黄旗一个甲喇,监视周旋。

而其余大军自然毫无疑问的抵达大同城下,开始展开围城。

同时南面从直隶南部出发的瓦克达、耿仲明大军还未抵达井陉,明军牛天光、陈杜两部已经先行抢占平定州,锁住井陉出口。

太行巍峨,从河北到山西,除了北面洋河沿岸外,就只有中间山脉天然分隔出的“太行八陉”能够通人,这也是山西“表里河山”,易守难攻所在,自古以来井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两日后,大同围城战正式爆发。

大同地处边境,又是九边重镇,城墙守备和江南内地那些府县可大不一样。

现在的大同城,是当年徐达北伐,扫荡漠南后,亲自督造的。

后来洪武九年,大同卫都指挥使周立、景泰年间的山西巡抚年富等等先后加强。

直到此时,虽然规模无法和金陵城那种庞然大物相比,但从军事角度而言,事实上,大同的城防远比南京完备。

因为大同作为军事重镇,军事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所以历代守将和督抚,都是首先将大同看做一个军事堡垒,没有像南京那般肆意扩充规模。

可谓“小而精”

比如,以镇城居中,操场城、东小城、南小城三座城关拱卫北、东、南三侧,镇城周长只有7200米左右,五六千守军就能面面俱到,开有四座城门,四座城门均建有瓮城,瓮城之外又有月城。操场城、东小城都是独立小城,唯有南小城与南门的月城连为一体,形成了五道城门的奇巧造型。

如果要做比喻,南京城类似于靶子,外环套内环,看似城高池深、固若金汤,但如果城内兵力不足,是很难维持城防的,而且人口众多,还得随时担心城内出乱子。

而大同则不同,更类似于一个堡垒群,外围众多小堡垒,连通拱卫中间的大堡垒,并且它不属于府县行政单位,而是“镇城”,城中居民以军人家属和卫所军民为主,不仅易于管理,而且还是天然预备力量。

面对这样一个刺猬,事实上别看明末战争,九边重镇几度易手,但真正靠强攻拿下的,还真没有过。

否则,也不至于姜镶这个明廷旧将,现在都还是大同的地头蛇。

阿济格和满达海迅速就领教到什么叫固若金汤了。

清军来势汹汹,四万大军倒是能将大同围住,旌旗连绵数里。

而后以火炮前出,试探轰击

“通通通......”

从荷兰新购而来的纺锤式火炮威力的确不俗,但大同城墙高达十四米,宽达三丈有余,城墙外面矗立着54座望楼,和里外三层的瓮城呼应,再往外还有三座小城,互为犄角。

城墙四角外还有四座“控军楼”,居高临下,布置火器弓矢。

清军纵使火炮犀利,都不知道该先从哪边下手。

最后只得先轰击东面小城,可明军干脆退下城墙,也不反击,反正清军火炮也不可能轰塌这三丈宽的城墙。

最后还是不得不让步卒前驱,蚁附攻城。

-------------------------------------

“咚咚咚”

军鼓隆隆,满清绿营新军第二镇两个营先行出列,经过三个多月整顿,这支部队算是没有以前绿营那般乱糟糟的模样,结成长阵,纪律严谨。

第二镇总兵名唤赵良栋,今年不过二十八,也算青年俊杰,和以前绿营兵马中那些军头习气严重的将领们不同,他原先并非降将,而是清军进入陕西后,才从军的。

在击破陕西抗清势力过程中,立下不少功勋,而且他治军严谨,所部军纪在诸多绿营中可谓鹤立鸡群,顺治五年时,带兵和总兵张勇平定甘肃回民起义,多尔衮编练新军时,就想起了他,将其提为总兵。

历史上,赵良栋为人正直、不喜阿附权贵,三藩之乱后,赵良栋破四川,下云南,功居首位,但清军攻破吴三桂经营多年,财宝无数的昆明城,众将争相抢掠财务,唯有赵良栋分文不取,严肃军法,所部兵马也无人敢犯,甚至还因此和八旗将领发生矛盾。

康熙闻讯后,也不禁称赞“赵良栋,伟男子也。”

至于说,为啥这般人才心甘为清廷效死,翻看清初历史就不难发现,除了曾经投降而来的“贰臣”之外,清初所涌现出的一批既能干,个人品德也不错的文武大臣,大多出于北方。

因为对明末清初的北方底层百姓而言,大明朝廷的名声,不比满清好多少,如隆武元年时,原降清的汉中总兵贺珍反清举义时,为了鼓动起陕西百姓,居然打出李自成“奉天倡义大将军”的旗号,毕竟在陕西百姓心中,明清双方,还真不如李自成值得追随。

所以对于赵良栋而言,他投清之前一介草民,没受过明廷半分恩惠,倒是备受剥削压迫,差点全家饿死,反而是清廷越级拔擢,让他身居高位,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对于类似他这种清廷汉臣,就连后世百姓也都是以正面形象歌颂的。

赵良栋一声令下,大军整肃队列,森然前进,举着攻城器械,朝东面小城而去。

迎面乃是东面第一道屏障,迎恩门。

此时城中姜镶尚有一万二千余士卒,又发动了城中青壮四千余,守城兵力充足,在东面小城部属了一个参将一千五百人。

“止步!火铳!”

赵良栋并未和南面明军交过手,但如果有光复军军官在此的话,就会发现这支军队的作风和光复军太像了。

前突到东城外数十步,先以火铳仰射城墙,掩护云梯靠近

“砰砰砰......”

城上九门佛郎机同时吞吐火舌,大同全城装备不下百余门佛郎机,几乎所有城门、瓮城都有部属。

飞舞弹丸互相驰骋,几发炮弹犁进清军队列当中,掀起数朵血花,十几员步卒当场支离破碎。

刺鼻硝烟同时弥散在城上城下,相较于效仿光复军建立的绿营新军,以九边卫所旧部为主的姜镶部,在火力上逊色得多。

毕竟明末官府配发的那火器质量,实在不受边军欢迎。

云梯开始架设,但清兵火铳声依旧不绝,赵良栋部火铳装备率极高,这两个营就有两千余支,而且他所部军纪严整,最适合三段击这种队列战术,竟是连环射击,一度压制城头明军输出。

等云梯驾好后,城下清兵火铳声这才停歇,汹涌而上,攀附登城。

赵良佐勒马压阵在后,身侧三百骑兵,环顾战场,只要有人擅自后撤,便会冲杀而入,维持军纪。

明军士卒这才开始,以木石、滚油、金汁还击。

残酷的攻防战开始了。

清兵数百选锋甲士一手擎盾,口中衔刀,顶着木石、滚油,攀附而上,这些兵卒大多出身陕甘,是当初赵良佐平定回民起义时招募的,战力剽悍。

相较而言,姜镶所部,除了骑兵外,其实大部分已经和以前的九边精锐关系不大了,当初的边军在李自成起义后,就消耗了大半,很多直接跟着顺军走了,清军入关后又拆分了不少,现在这些都是在卫所新募的“边二代”。

滚石雷木倾泻而下,时不时就有士卒从两三层楼高的梯子上滚落下来,带倒一片,或是被偶然泼中滚水金汁,惨叫着掉下去。

但依旧咬牙前行,赵良佐许诺,先登者赏银三百,拿下城后选锋每人都有赏赐,赵良佐向来不喝兵血,但也会克扣少部分军饷,只不过不是用于私人,而是额外对底层立功士卒的赏赐。

喜欢明世祖,中兴大明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世祖,中兴大明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檀郎七零相亲:相亲到了最强战神军官我的供货商遍布三千小世界病娇男主顶替双生弟弟夺我入洞房恋与深空小狸花与秦彻甜蜜日常港片:人在和联胜,爆兵称霸港岛御兽:我有一本山海经!咸鱼郡主回京,全皇朝追着吃瓜摆烂五百年,剑仙身份藏不住了!【溺光】救命!我被病娇校花盯上了最强兵王一宠成瘾:喵系萌妻,甜甜哒签到无上神魔体,吾为魔道第一人重生鹿鼎之神龙教主北洋离谱!都无敌了,女帝让我吃软饭七星彩惊!玄学大佬她靠算卦娇养了首辅斗破:我都成帝了,怎么系统才来
经典收藏嫡女狂妃朕绝不当皇帝寒门霸主绝品特战兵王许你盛世安宁高冷王爷对上冷情军医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带个手机回汉朝三国的真相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塞音老仙闹大明奇缘之旅攻约梁山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开元情诗与剑榜崇祯是我老丈人!抗日之铁血军旅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最近更新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从质子到千古一帝三国之现代魂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大唐小医师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穿越古代无理造反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如何拯救德意志大唐镇国公大明抄家王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大夏镇远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御赐监察使镇国世子爷梦回西晋娶女帝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