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首页 >> 日月永在 >> 日月永在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倾世绝宠:爱妃,让爷抱一抱开局神威万花筒,学斑爷起舞!警察见家长,送通缉犯给丈母娘?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搬出大院卦妻空间农女:七岁公主带领全村致富重生后,爷爷为我暴打富豪爸爸凡人修仙传我都成仙帝了,重回地球很合理吧从收租开始当大佬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 日月永在全文阅读 - 日月永在txt下载 - 日月永在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二十八章 建文新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文元年正月初一,元旦。

中国古时候元旦,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后世民国从新立,改西元,建国后将元旦定为公元历1月1日。正月初一才是传统元旦反而被人遗忘,甚至部分人误以为元旦节是西方传来的节日,实际上,中国的元旦要比西方元旦早上近两千年。

朱允炆凌晨三点就起了床,光换上厚重繁冗的冕服就花了小半个时辰,然后登奉天殿接受群臣拜贺,等到六点多,册封皇后使团返宫,前后又耽搁了一个时辰,等夫妻二人祭完祖宗,马恩慧移驾坤宁宫,朱允炆再回到奉天殿的时候,都到了九点多钟。

“快让尚膳局先把饺子送上来。”

朱允炆摆摆手,“给众臣工一人一碗先垫垫。”

这要有低血糖的,等拖下去走完新年流程,还不得晕死几个。

一群小太监忙前跑后,总算端着饺子进了奉天殿,方孝孺还不乐意,“陛下,奉天殿内进食,有失礼法,请陛下自重,臣等亦不敢食。”

这个货脑子有坑吧。

朱允炆眉头一皱,“方阁老,朕只听说圣人言,仓禀足而知礼仪,说明圣人也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闲心讲礼,人要是都饿着肚子,礼法什么的还重要吗?”

你方孝孺身子骨好不吃,没看到周围不少人都摇摇欲坠了吗?

“方阁老不吃的话,你那份朕代劳了。”

朱允炆懒得跟他假客气,他正嫌自己那碗不够呢,端走方孝孺那碗就吃了起来,殿内大臣一看朱允炆吃的痛快,也不拘着,纷纷谢恩后大快朵颐,只留下方孝孺一个人尴尬的站在那里,暗吞口水。

大家伙吃完饭,总算振了振精气神,随后双喜宣读新年更元诏书。

其实新年更元诏书没什么正事,就是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大体上类似于后世人大会选举新内阁首辅,大佬上台,肯定要先表扬前任政府班子功绩,然后谦虚的表示这一届要勤俭努力,好好表现之类。

读完诏书,便意味着大明正式进入建文天下,乾坤换主,与民更始,大赦天下。

朱允炆阔气,一摆手,“所有京官一律加俸三月,京内各署衙安排好备职人员,余者放假七日,待正月初八在开朝会,退朝吧。”

众人再拜谢,山呼万岁,等皇帝出了奉天殿,三阁堪堪起身,双喜便走了过来,“三位阁老,陛下有旨,召三位阁老和解学士入谨身殿议政。”

被留召的四人一怔,随即接旨,只有方孝孺一个人脸色难堪,因为,他饿啊。

早知道皇帝老子还要召见,刚才说什么也不端着了。

解缙没绷住脸,噗嗤一声乐了出来,暴昭便瞥他一眼,“解学士何故发乐?”

“回阁老的话,新年伊始,普天同庆,学生念及加俸,喜不自禁。”

方孝孺知道解缙是在笑话自己,脸上就难看的狠,闻言冷哼一声,“读书人应视钱财如粪土,解学士也是以才华录进,饱读圣贤,怎么十年修身,反而一身俗气。”

解缙止不住的乐,但还是勉强绷住脸,一本正经的回道,“方阁老教训的是。”

几个人往谨身殿的方向走着,一路上倒是嘴没闲着,等进了谨身殿,朱允炆不在,双喜引着四人落座,“陛下回寝易服去了,几位稍待。”

冕服之仪,堪称华美绝伦,是中国制衣的巅峰创造,西方整天叫嚷着文艺复兴,号称世界文明的先导者,真让他们见着华夏的冕服,保准这群人知道什么是天朝上国和西方野蛮人的区别。

但朱允炆却恨不得一次都不穿,这衣服好看是好看,就是穿身上太累,而且穿起来费劲,脱也一样费劲,几个小宫女小心翼翼的招呼一刻钟才全部卸下来,然后给朱允炆换上轻简的便服。

等朱允炆到了谨慎殿,四人起身见礼,朱允炆笑道,“先坐吧。”

朱允炆身后有一小太监,端着一碗饺子走到方孝孺跟前,轻轻放下,“陛下说方阁老一定饿坏了,先吃点东西,议政的事不急。”

方孝孺也不知道是感动还是饿的,双目含泪,哽咽着,“陛下仁义,臣惭愧。”

看得出来也是饿坏了,接过碗筷狼吞虎咽,不到三五分钟就吃了个一干二净,一抹嘴,打了个饱嗝,这才舒坦下来。

朱允炆看着好笑,轻咳两声压下笑意,“朕御极八个月,今日更元,也确实应有新政,召诸卿来,也是议一议,这新政当如何。”

四个人互相看看,好在都是饱学之士,施政的腹稿都有,因年长而居三阁之首的暴昭先开了口,“陛下登基以来,朝野无不对新政翘首以盼,陛下此时欲颁行新政,此当时矣,恕臣直言,前朝苛刻,动辄有臣民因言获罪,或株连满门,或连坐乡里,严法酷刑难称盛世,新朝新政当宽仁为先。”

暴昭此前是刑部尚书,洪武朝的刑法最是了解,他一开口难免离不开这点。

朱允炆点点头,“所谓乱世用重典,如今天下太平,民生渐复,确实应削减严法,之前朕裁汰教坊司便有此考量,一人犯罪而祸连满门,如此有悖人伦道德,那便自今日起,谋逆大罪仅诛三族,其余罪行,绝不再加杀戮,包庇罪除外。至于民间百姓偶有风言行径,发配边疆便是,不可再连坐乡里。”

朱允炆倒是想免掉因言获罪的刑法,但这是封建社会,皇家的威严是万不能损伤的,民间妄议天家而不处罚,就会给君权抹黑。

即便如此,也另四人齐赞,“陛下仁德似海,臣等代天下谢隆恩浩荡。”

“那这第一条就先定下来,回头暴阁老着刑部附改大诰,朕这边会同内阁加了印,便明发中枢十三省。”

朱允炆又把目光移向郁新,“郁阁老这边呢。”

郁新沉吟了片刻,“陛下,臣主政户部,深知盐、粮、生铁等物皆国之根基,不可轻触。然自海运发达,沿海多有私卖盐产者,粮食、生铁跨省贩卖更是如过江之鲫,既然如此,臣斗胆进言,民商之事,当改堵为疏。

闵浙、山东、两广可设盐市,与其年年政府采买分销全国,不如鼓励各省自行采买,以每日销量加征商税,如此一来,国家省下一笔运费,又多了一笔不菲的税收。”

郁新的话让几个人都有些犹豫,朱允炆倒是眼前一亮,逐步放开民间通商管制,有利于资本的流通发展,后世强国之基不就是改革开放吗,万事搞大锅饭,事实证明是国穷民敝。

方孝孺这个时候也吃饱了,反对的声音喊得响亮,“郁阁老所言差矣,自古盐政乃朝廷禁忌,盐政交于民手,岂不闻商人以利趋,甘肃、关西之地缺盐,商人自闵浙、两广购盐,完全可以高价出售,届时民怨沸腾,如此奈何?”

这时候大明不比后世,空运、铁路四通八达,全国生活基础物价所差无几,此时的大明,自沿海产的盐,想到关西七卫和甘肃,起码要半个月,这里面的物流运输费用巨大。所以即使是朝廷官买,出售的时候也要比江南贵上两倍,即使如此也有亏损。只不过亏损的部分是有政府买单罢了。交给民间,价格不知道还要翻上多少倍。

郁新倒也不慌,淡然一笑,“鼓励民间通商,自然要支持商品价格依附市场规律,古之先民时期,没有钱财,便以物易物,江南物饶丰富,西北也有特产,生铁、煤石、北地的皮草,这都是江南所未有的,开放盐政,自然也可以开放西北的铁政。”

方孝孺仍然摇头,“生铁乃兵事所需,民间岂可私蓄,如有不臣者私蓄生铁,炼钢铸器,顷刻间便可祸乱一方,西北煤石,虽可取暖,然乃有毒之物,取暖终究还是靠的木炭,至于北地皮草,便是江南富庶,又有多少人穿的起,货物需求和价值不对等,如何做到南北平衡。”

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政令不可轻出的原因就在这里,方孝孺虽然是传统儒生,不鼓励民商发展,也不仅仅只因重农轻商,南北物产不均,强行开禁,他怕引起民愤。

朱允炆对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忘了八九分,对于煤的运用确实不甚了解,但也知道煤本身燃烧起来的时候会产生有毒气体,在不通风的地方大量燃烧会使人窒息,但是只要做好通风,并没有什么危害。

可是听方孝孺的意思,似乎这时候的大明,烧煤的危害似乎要比后世用的煤还要吓人。

老百姓家里是有窗户的啊。

朱允炆却忘了后世民用煤是经过工艺加工过之后的,清洗掉了许多杂质之后的煤,而此时的大明用的都是原煤,又不是水洗煤,一经燃烧,顷刻间黑烟密布,便是在如何通风也会在室内残留许多,人吸入后,轻则染疾,重则亡命。

郁新瞥了方孝孺一眼,“西北民间疾苦,百姓也不是家家户户都烧得起木炭,而煤石却是遍地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方阁老莫要小看民智,陛下,据臣所知,民间有人以加工木炭的方式加工煤石,通过锤打和干馏使煤石的毒害减少了许多,使用的时候在辅以一种名为烟囱的工具,可以有效减少毒害。”

这算是最早的煤炭加工技术吗?

朱允炆不太懂,但起码知道民间已有合理用煤的先例,这还是很值得高兴的,“这样吧,郁阁老可以把那个可以使用煤石的农户找来,让他在工部做差,好好研究如何加工煤石。”

民间多人才,后世很多发明也是起源于生活中不经意的瞬间,牛顿不被砸一下也不会去想什么叫万有引力。

诶?西门庆当时被潘金莲用木棍砸了一下之后,为什么不想想这木棍为什么掉地上而不是飞上天呢?

可能是潘金莲长得太好看了吧,间接影响了万有引力晚诞生了五百年!

“郁阁老想要开放盐政、鼓励民商,朕觉得是可行的,不过方阁老提出开禁的很多影响确实应该注意,其实依朕看,生铁的贩卖不需要严加管控,炼钢铸器哪里是地方一豪强就有实力做到的事情。”

朱允炆开口说道,“虞衡司背靠朝廷支持,炼出来的钢质量都不足以让朕满意,军中甲胄仍多以精铁为主,而且兵器之发展,火器才是未来我大明的主流,所以,逐渐开放生铁贩卖的事还不足以动摇社稷江山,方阁老也不用过于担忧。

至于北地皮草之类,虽稀少珍贵,然北地多有羊毛,可用于纺织,织造出来的衣物比丝绸要保暖舒适,这都是优势所在,所以民商之事,是可行的,这样吧,户部拟议一下,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南北的商品和生产均衡,不使西北之民被剥削压榨,便可以递呈与朕。”

鼓励民商就是发展资本,是强国必须要做到的先决条件,民不富国不强,经济基础不硬,国家打起仗来必然畏手畏脚。

“议政就要畅所欲言,哪怕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可以说出来。”

朱允炆肯定了郁新的想法,又鼓励尚未开口的方孝孺、解缙二人,“不要怕说错话,大胆的提,如果提出来的想法很好,但朕和诸卿的才能不足以填补一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叫上翰林院里那些学政嘛。大家集思广益,目的都是为了我大明江山。”

“陛下开明纳谏,是臣子的福分。”

四人复赞。

喜欢日月永在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日月永在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家族旁系分支修仙指南神豪:从绑定追星系统开始全民游戏:开局极夜荒野求生权财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抛夫弃子天降我才必有用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我巅峰第一修个仙很合理吧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重生官场:从驻村干部到权力巅峰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诸天中间商凤鸾九霄终章【残梦幽影】早安,小逃妻(悠悠古哥)都市超级邪医黑欲青春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乡村神医
经典收藏以财养官:我靠炒股升官发财蚀骨危情都市极品村医上课了单身狗我的绝世美女校花老婆仙道独行星空舰队,从数据化开始诗酒趁年华蜜爱100分:首席,强势宠杀死那个傲娇女我和雍正在隋唐重生回来的熟练度人生萌妹穿越之北宋篇天遂人意娘娘她有透视眼我从黑洞归来驭植我被唾弃后,状元夫君暴发了我煮青梅等你来和美艳阿姨的房车旅行
最近更新都重生了谁还白手起家,我选择当富二代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一天一骷髅,我稳坐枯骨王座重回2010,从拒绝白月光开始让你出狱娶妻,你跑去沾花惹草?乱世,在尘埃中崛起神医绯途年代:重生1958捡漏我是认真的,空间里全是帝王绿疯了吧,校花给我生了三个娃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星域巨变,全民开荒,先容我发育重生七八:从上山采药开始致富职场:让你去养猪没让你日赚十个亿神医归来:十个女囚为我杀疯了!尚书千金投井后通灵?全京城慌了SSS警报!真龙踏出女子监狱!契约老婆竟是冰山神医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 日月永在txt下载 - 日月永在最新章节 - 日月永在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