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朱由哲已不愿意再做过多解释,话语再多,也不如实际来的权利更有说服力。
朱由哲接着道:“张国维!”
张国维出列,“臣在。”
朱由哲道:“把你算出来的数据给诸位爱卿说说。”
张国维点头,随即从身边下属手中接过一叠文策,清了清嗓子道:“目前大明可控兵力,有辽东关宁军及山海关守军约计五万,山东正兵两万、辅兵三万、卫所兵五万有余,此外,还有蓬莱水军两万。武昌左良玉部八万,湖南吕大器部三万,江西万元吉部两万。江北刘孔昭,李国英、许定国等诸部共计五万。宿州张名振,黄得功部六万。江南,各处兵力加起来也有二十三万上下。”
说到这里,张国维顿了一下,“此外,还有大同周遇吉部三万,京师被困的近二十万,四川秦良玉及沐天波部合计四万,开封唐王所部三万,西北之余应桂部因为目前已与朝廷断绝联系,情况不明。但据其三个月之前传回来的情况来看,其得到甘、青两地土司支持,拥数万精兵。”
所有人都沉默的听着,在心中不断计量着。
张国维稍作停留,便接着道:“因为下面五部兵马与朝廷之间的通道被贼阻断,虽可暗中通信,朝廷却难以提供实际增援,粮饷完全靠当地筹措,自给自足,不纳入统计范围之内。还请陛下与诸位同僚提前知晓。”
朱由哲轻轻点头,“继续!”
张国维颔首回应,“也就是说,目前朝廷需养兵力在六十四万左右。按朝廷规制,普通步兵月银一两五钱,发粮零点八石,加上其他如盐之类的,每月二两银子勉强能够支撑。而骑兵军饷则高出普通步卒高出大约三成,再加上马匹日常消耗,每月所耗银子大约在五两上下。”
张国维顿了一下,“当然,辅兵,卫所兵的消耗很低,这些我户部计算之时也曾考虑在内。但其他如军械,铠甲,战袍等等的消耗却是不能忽略不计的。总之,经过户部多次计算,每月至少要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能满足将士们的粮饷消耗。”
“一百八十万两,每月?”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张国维轻轻“咳”了一声,“诸位,我户部只负责计算,至于实际情况,恐怕要由兵部来作答了。”
史可法听张国维说到自己,站出来道:“陛下,按统计,朝廷的确有这么多兵卒,也需这么多银子。但实际情况是,这只是个虚数,各部兵马都缺额严重,吃空饷者更是比比皆是。据微臣私下统计,至少缺额两成以上。”
朱由哲道:“就算缺额两成,那也有五十万人马,那至少也需要每月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史可法点头,“确实如此。但陛下,军中将士素质参差不齐,各部士卒战力区别也颇大,所部供给也多按实际需求发放。”
看了一眼朱由哲,史可法语气中带有些犹豫,“陛下,如此多兵力,朝廷绝难支撑。臣提议朝廷派出精干之臣前往军中,裁撤部分老弱,留以精兵,同时彻查吃空饷之事。如此,至少可以减掉一半兵力,也能为朝廷省出一半钱粮。”
朱由哲按着额头,心想,这还真是个憨憨啊!这脑袋里装的都是屎吗?此刻大战在即,你提议去彻查吃空饷,你是嫌他们投敌投的不够快吗?
其实,不待朱由哲说话,冯铨便第一时间站出来,“此事万万不可。前线将士为国奋战,岂能因为一些粮草而寒了将士之心?陛下,臣以为粮饷之事重在开源,而非节流。”
史可法摇头道:“开源说似容易,但做起来却难,特别是在大明已失去半壁江山的前提下。而清查空饷,汰弱留强,虽会经历阵痛,但却会得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最重要的,朝廷要北伐,必须要有和东虏,闯贼直面对决的强军,目前编制不清,强弱混乱,岂能成事?”
朱由哲有些奇怪的看了史可法一眼,心中有些诧异。不得不说,就这点而言,史可法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而且这也是朱由哲将来想要努力的方向,只是做此事的时机不对。
突然发现史可法就某些大势还是看的明白的,但脑袋里似乎一直有坑,考虑什么都考虑不全,而且从不考虑实际,这样做起事来最后必定也是一塌糊涂。
史可法和冯铨还在争论。
朱由哲摆手止住了他们,说道:“兵多兵少,兵弱兵强,只要能打胜仗,只要最后的结果好,那就没问题。你说是吧!史爱卿?”
史可法想了片刻,最终抱拳,“陛下说的是。”
朱由哲说道:“这样吧!粮饷,关宁军及山海关守军五万,按规制粮饷全额发放,江北之军,按全额的八成发放。江西、湖南、武昌的,按七成发放。而山东因为地处敌军后方,又承担着将来北伐的重任,按全额的九成发放。”
朱由哲停顿了一下,这才接着道:“另外,对处于前线将士,要预留一定的钱粮供应,按功劳大小分配。小胜少发,大胜多发,由其将领自由支配。总之,只要他们能打胜仗,就有源源不断的钱粮供应。朕不吝惜赏赐。”
史可法犹豫道:“陛下,这样朝廷就更供应不上了?”
朱由哲摆手,看向史可法,“史阁部,若敌军攻到南京,至少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守住?”
史可法愣了一下,接着陷入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这时,在他旁边的一人却突然站出来道:“陛下,若敌已到南京,那说明江淮防线已完全崩坏。我们首先要确保两地的安全,一、当涂。二、镇江。只要这两点不破,南京便安全无虞。因而守南京,必守两地。臣以为这两地,必须部署万人大军,而且应多备火炮,火铳。”
韩瓒周在朱由哲耳旁轻声道:“此人是兵科给事中何刚,也是史可法的亲信幕僚。”
朱由哲对之有些印象,问道:“那南京城呢!”
何刚道:“守南京城,兵力无须太多,五万足矣!”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