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他爱听。
汉家儿郎,那是关云长,是岳武穆,是锦马超那样的人物。是他自小耳濡目染的英雄,是顶天而立的男子汉。
现在说自己是汉家儿郎,那岂不是说自己和他们一样。
他出生于牧羊川河西堡,那是比凉州卫更北的地方。他祖父出生在那里,他父亲同样出生在那里,他同样也是。
世代军户,一辈子都围着那个小堡过活。
小时候,他曾随大人一起去过凉州卫,那里的城池好大,里面也好繁华。他对别人说凉州卫的好,但那些叔伯听后却哈哈大笑,说凉州卫繁华个屁,比着京师,江南,和中原的那些大城,它就是个小土城。
他难以想象,凉州卫都这么好了,那那些地方该好成什么样子啊!
当时他想,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那些地方看看。
但他慢慢发现,人长大了,事情也多了。他要喂马,要练刀,要抵御鞑子,要守卫牧羊川河西堡。
他的亲人,他认识的人都在这里,所以他必须守好这里。
敌人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他已记不得多少次半夜钟响,自己光着屁股跑上堡墙和敌人激战了。
牧羊川河西堡是个小堡,住不了太多人。总是死一批,再来一批。他已不知道自己在堡外的小树林里埋过多少人了。
但他没死,一直活着。他有时就想,等有一天自己死了,他们会不会也像埋那些人一样,用一个草席把自己裹着埋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直到有一天,钟声再次响起。他气喘吁吁的跑过去才知道不是敌袭,而是堡长召集所有人开会。
堡长那天说了很多,但他很多听不懂。
只知道那天之后,他们便彻底离开了牧羊川河西堡,全部来到了凉州卫,小孩和妇女就安置在了那里,男的又一路到达了西宁卫。
这是他来到的最远的地方,他又想起了小时候想要去其他地方看看的愿望。到这时才有机会,也不免高兴了一段时间。
在西宁卫,他们进行了整编,确定了小旗长,总旗,和那些身着各异的土司兵一起训练。
期间,不断有队伍离开,说是要增援兰州。
有些人回来了,但很多都没有回来。
在这里,他见到了很多大官,有游击,有参将,有副将,还有总兵。那个比总兵更大的,是总督。
他们说要忠君报国,要打流贼,要打鞑子,要救援京师。
他吃的还如在牧羊川河西堡那样差,但可以吃饱,偶尔还会有一些酒肉。
这让他很满足。
当兵吃粮,吃粮打仗。吃官家的粮,为为官家打仗,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所以,当总兵要求他们出城和贼兵干时,他没什么反应。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没有铠甲,武器也太旧了点。
要不然他一定冲在最前面,砍几个贼子的头,也是对得起吃的粮食。
喊杀声越来越近,老卒的心也慢慢提了起来,他喘着粗气,每呼吸一次,都有凉气入腹,让他浑身发冷。
但脑门上却满是汗珠,衣服也湿的像是可以拧出水一般。
近了,近了。
老兵看到了敌人,他们也同样穿着鸳鸯战袍,长着和自己差不多的脸。他有些疑惑,但他依旧喊着,“冲啊!杀贼啊!”
老兵发出怒吼。
鲜血染红了雪面,流淌如水,伴随着一具具尸体。
祁廷谏率土司兵杀入战阵,队列向前推进,压着闯军猛攻猛打。闯军死战不退,并派兵从左翼包抄。
鲁文彬迎面而上,死死挡住。
辛思忠让党守素推来火炮,猛轰明军主阵。明军激烈反击,城头火炮支援,更有火铳、鸟铳齐射。
双方将士哈着气,不停挥舞手中的刀枪。
一个个生命就此凋谢,化成雪地中的冰冷尸体。
增兵,增兵,再增兵。
明军不断投入兵力,闯军也不断增兵,双方就在西宁城下展开了厮杀。
这是决定西北最终归属之战,也是有可能决定整个天下天下该如何走向之战,必须倾尽全力。
马爌立在马上,遥望战场,向旁边的马飚道:“马飚,投入所有精兵,向中阵推进,击破眼前之敌,彻底击溃他们。”
马飚犹豫,“大哥,两翼交给那些土司兵行吗?”
马爌沉声道:“土司们不能久战,拖的越久对我军越不利。必须趁我军还有优势,抓紧时间猛攻,击破贼军。否则,最后败的一定是我们。”
马飚依旧有点担心,“但是……”
马爌摆手止住了他,“不必多言。西宁卫周围都是旷野,若有敌人埋伏,到时候我再调回你也不迟。况且,我目前身旁还有鲁胤昌的三千人卫护。你不要管其他,尽力向前进攻即可。”
听马爌如此说,马飚也不再犹豫,拱了拱手,点起自己的三千士卒向战场中央冲了过去。
他们人数虽少,但却是马爌手下最精锐的兵卒。
他们身穿铠甲,手持长枪盾牌,不顾一切,向着敌军身处猛刺猛砍,顿时杀的闯军溃不成军,不断后退。
杨麒大叫着想要稳住局面,但不曾想左侧杀出一将,手持长刀,直接向他砍来,正是马羲瑞。
“叛国之贼,拿命来。”
杨麒吓了一跳,连忙闪身躲过,不敢硬抗,躲在人群之中向后而逃。
马羲瑞想要再追,却被杨麒亲卫拦住。等杀退亲卫,早已不见他的踪影。马羲瑞向地上啐了一口,“贪生怕死的王八蛋。”接着,率领部下继续向前猛攻。
喊杀声又激烈了起来。
西北风越来越紧,雪也越来越大,整个天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视野也逐渐变的不甚清晰。
马爌看着马飚消失在视野里,心中有些不安,不断派出哨骑,力图与前方时刻保持联系。
而不断传回来的消息让马爌稍感心安,因为一切情报都显示马飚已经击溃闯军前阵,正在猛攻闯军中阵,唯一的问题是前方视野不清,自军军阵之间存在较大缝隙。
当马爌还在犹豫要不要暂缓进攻时,如雷的马蹄声响彻他的耳膜。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