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云等人接到密报,商议准备应对即将发生的情况时,遥远的长安城内朱雀大街车水马龙,坊市间人来人往,一派盛世繁华之景。
然而,在这祥和表象之下,东北边境却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高句丽在东北屡屡作乱,肆意侵扰大唐边境州县,烧杀抢掠,边民苦不堪言。
这一日,太极殿内气氛凝重。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紧攥着加急战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战报上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高句丽军队越过边境,攻占了数座小城,百姓被屠戮,财物被洗劫一空,边境将士拼死抵抗,却因寡不敌众而伤亡惨重。
“高句丽,欺人太甚!”李世民猛地将战报摔在龙案之上,怒目圆睁,声音如洪钟般在大殿内回荡,“朕向来以仁德对待周边诸国,欲与他们和睦相处,共享太平。
可这高句丽,却屡屡挑衅我大唐威严,视朕的宽容为软弱,是可忍,孰不可忍!”
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城,长安城内的朝堂之上也因这一消息掀起了轩然大波。
李世民召集群臣,在朝堂之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朕意已决,将亲率大军北上,征伐高句丽,定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此次将集中关中及各地驻军 20 万以上,不踏平高句丽,誓不还朝!”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哗然。大殿内,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脸上满是震惊与担忧之色。
片刻之后,谏议大夫魏征率先出列,他身形微驼,却目光坚定,声音恳切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昔日隋帝三征高句丽,劳民伤财,致使民怨沸腾,国力大损,最终国破家亡,此乃前车之鉴啊!
如今我大唐虽国力渐盛,但多年征战,百姓刚刚过上安稳日子,若此时再兴大军,长途跋涉远征高句丽,必然会加重百姓负担,引起民怨。
况且高句丽地处偏远,地势复杂,气候多变,我军远征,粮草运输困难,后勤难以保障,此乃兵家大忌啊!还望陛下三思!”
魏征的一番话,让不少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礼部尚书也赶忙出列,附和道:“魏大人所言极是,陛下。我大唐应以仁德治天下,通过外交手段与高句丽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许能化解矛盾,避免刀兵相见。何必大动干戈,让无数将士白白送命,让百姓陷入战乱之苦呢?”
然而,李世民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高句丽狼子野心,若不趁早将其制服,日后必成大患!
他们侵扰我边境,杀害我子民,此仇不报,朕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
至于隋帝之事,朕与他不同,朕深知民心之重,也对此次征伐早有谋划。粮草运输之事,朕已安排妥当,定会保障大军所需。况且我大唐将士,英勇善战,只要朕亲自挂帅,定能一鼓作气,荡平高句丽!”
但大臣们并未就此放弃,中书令又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即便我军有必胜之把握,可远征高句丽,必然会分散我军兵力,若此时西北、北方的其他势力趁机作乱,我大唐腹地将陷入危机。
我们应当先稳固国内,休养生息,待国力更加强盛之时,再做打算也不迟啊!”
李世民听后,心中虽有不悦,但也明白大臣们是出于对国家的担忧。他缓缓站起身来,走下龙阶,来到群臣中间,语重心长地说道:“朕明白你们的顾虑,也知道你们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
可是,高句丽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他们不断壮大势力,还与百济勾结,意图吞并新罗。
新罗乃我大唐属国,若坐视不理,不仅会让周边属国寒心,也会让高句丽更加肆无忌惮。朕身为大唐天子,肩负着保家卫国、守护子民的重任,绝不能让高句丽的阴谋得逞!
至于其他地方,难道,我大唐的地方大员都是泥捏的?”
此时,大将军李绩站了出来,他虽已年迈,但眼神中依然透着一股英气。
他向李世民行礼后说道:“陛下,臣愿随陛下一同出征。高句丽屡次犯我边境,确实不可不除。虽然此次远征困难重重,但我大唐将士训练有素,陛下英明神武,只要我们精心筹备,定能克敌制胜。
不过,臣也认为,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李绩的表态,让李世民心中稍感欣慰。他点了点头,说道:“有李将军同行,朕更有信心了。此次出征,朕会亲自部署,从兵力调配、粮草筹备到战略战术,都会仔细谋划。
我们不仅要给高句丽一个教训,更要让周边诸国知道,我大唐的威严不可侵犯!”
尽管有李绩的支持,但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许多大臣依然苦苦相劝,希望李世民能够改变主意。
但李世民的决心却如钢铁般坚定,他回到龙椅之上,目光坚定地说道:“朕心意已决,此次北征高句丽,势在必行!
即日起,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筹备粮草、调配兵力,做好出征准备。有敢再言劝阻者,严惩不贷!
同时,通知各地将军,王爷做好随时支援前线的准备!”
朝堂之上,反对的大臣们见状,只能无奈地叹息。
他们深知,李世民一旦做出决定,就很难再改变。而此时的李世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率领大军,踏平高句丽,让大唐的威名在东北边境高高飘扬,还边境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维护大唐帝国的尊严与荣耀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长安城内外一片忙碌景象。
士兵们加紧训练,工匠们打造兵器,百姓们筹备粮草。一场关乎大唐荣耀与边疆安宁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喜欢大唐之混世异姓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之混世异姓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