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讲生命是观测不了的,比如说以造物的视角来观测,可以创造生命,不代表能观测生命。
换个解释。
作为造物,是不是会把生命体创造的更完美?嗯。但可能吗?不可能。造物是创造不出完美生命体的。
当创造不出完美的生命,还能观测的完整吗?不能。所以强行观测生命那可是会破碎的。
额...也不能说是破碎好了。
比如说当一个造物主非要创造出完美生命,那么它则会在创造中不知不觉转化成生命体而不自觉,这就像是执着于完美,在创造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人格。
生命难以观测的原因之一:自己难以看到自己。
换句话:当生命是一,无法观测,因无二。
那么生命可以自己观测自己吗?啧啧。生命是一,生命可以看到任何吗?看不到。或者说当生命看到了,也是生命凋零时。
人生观是很离谱的。
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这不属于造物观测的角度,而是属于生命本体,不过议论议论还是可以的。
这样的生命观分为两种。
其一:视如己出。
这是最为基础的,造物主可以,母体也可以,区别则是会不会变。
比如说创造了一个娃娃,当这个娃娃不听话了,还视如己出吗?未必。当叛逆时,主体则从视如己出的状态中脱离了。
至于说具体的原因...当叛逆否定了主体,主体还会认同叛逆吗?逆来未必可以顺受。
视如己出是基础,难度在高些则是以身作则。
有些视如己出吧...是个笑话。
有些以身作则吧...如同放屁。
当然了,在初始,视如己出挺常规的,毕竟自己看不到自己不是,只能视如己出,心如明镜呗。
但...除了视如己出之外是还有另一种途径的。
比如生命的自视。
造物创造不出完美的生命,可要是创造出来的生命自视,即为完美,不过在造物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完美是自以为是的完美而已,但就算是自以为是的完美,也不失为是完美的一种,骄傲的说。
这种完美的家伙就不适合视如己出了,因它们的生命观是由自视而成的,而之后吧...咳咳。作则和守则是不同的。
额...好像不是说这回事,应该是想说生命观这回事是一步步的完善出来的?也不对。想说的是生命是不完整的,而完美的极少。
原初造物主或许会绘制生命,但现在不太可能。
当然,这不是说完整的生命没有,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收尾,如同终焉结束,以生命画上句号,又类似于归一。
完美的开始,完整的结束。
不过完美我们是刻画不出来,完好就挺不错了。
在视如己出又或者自以为是后,要么遵循规则,要么遵循守则,至于怎么玩。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呗,说的做不到那就别放屁。
相比言传身教,守则更为简单,由于自以为是,所以洁身自好即可,守着自己。不然呢?自以为是的家伙看谁都不顺眼,都有瑕疵,守着自己是不是完美无瑕了?嗯。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遵纪守法,洁身自好。
第二种在外人看来比较孤僻,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而且第二种比第一种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点,它要求生命观有效,这是守成的前提,生命是有效果的,比如自以为是可以形成自身的生命观,这个守是成于先的擅后。
这生命观有什么用呢?得想想。
世界观咱们有,不过生命观却很模糊。
额额额....这种生命观的用处是感觉。嗯。感觉。不太好形容的感觉。
基础感觉。
感觉自身犹如一个整体。
生命是分散的,但生命的结束则是完整的,而视如己出犹如自身在一步步的变完整一般,类似于成长,感觉自己在成长,但实际上却是一步步的完整,整个身体在通过这样的感觉在绘制出完整的生命体,这是基础感觉的完整性,浑然一体,协调舒畅。
但怎么说?
不太可能见识到所有的生命体,所以也不可能变的完整,就算视如己出,能见识到世界之外的生命吗?不能。不过借由视如己出见识到本土世界所有的世界,这样的感官已然完整了。
完美的生命?或许。
这样的能力怎么说呢?比如少了一点生命自己能感觉到,毕竟是由众生构建出来的生命感官,当众生少了一个,自身出现了缺失,当然知道。
这是不少。
不过当所有的生命都建立出了这样的感官,那生命与生命之间联系犹如一根线一般,当少了一个生命,线的一头断了会知道,但影响不大,不会因少而缺失。
至于少掉的这个生命去了哪里,只要不是自断,那线还是连着的,只不过连着的是没有结果的了另一端。
拉拉是可以拉回来的,不过要是人家不想回来,互相拉扯则很可能扯断。
奇异的现象。
拉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建立出了生命感官可以保命,不过要是拉多了是很有可能被扯断的,说白了:烦。
消失了,少了,但并非不在了,兴许人家在文明玩的正开心,一个拉拉回来了多扫兴。
感觉、不少、见识。
这样的生命观挺难建立的,它需要见识所有的生命体才是完整的,所见皆为生,重塑山河什么的基本不在话下,但一般是重生,毕竟生命若不是凋零,拉回来的并不完整。
比如一棵树枯萎到了一半,把曾经的茂盛的树拉回来了,那是覆盖,而当这颗树彻底凋零,没有了,拉回来的则是新生,这新生是完整的,从生到死的完整,只不过是重新萌发的生机,譬如凋零时,死意很重,拉回来了,又有生机了。
永生?啧啧。
至少具备感觉的生命体不会因外在而凋零,自觉便是如此,就算在不知不觉中凋零了,也随时可以拉回来。
不过要是自己凋零的,拉回来的是新生的萌芽,真小白了。
自主的凋零没必要起死回生,不过要是需要的话就是另一回事了,虽说是小白但还是挺厉害的,近乎于无穷的生命力,正儿八经的永生者,但却不能削谁,而是当一个奶妈,奶谁谁长生不死,而那样的长生不死是一种诅咒。
毒奶。
一般需要的也是这样的毒奶,不然指望一个小屁孩能干点啥?扯淡。
不是没有正能量的生命力,只不过这需要小娃娃能活很久才行,比如说活了十天,那就有十天的生命,而这样的生命一旦续命了,也就只能说这么久了,如活了十天,输送了一天,只能活九天了,当输送生命力开始,生命进入倒计时,而不曾输送本有的生命力,它们便是名副其实的永生者,脆弱的永生者,它们通常比较短命。
永生并非不死,一个不小心夭折了,还能永生吗?不能。而是长生不死。
永生者可以死,但不能死,因死了就成了长生不死,虽不是诅咒,但却是噩耗,比如说活的久了就需要死一次,不然会非常倒霉,这谁能忍?不能忍。死可能很简单,但也可能很复杂,当死亡变的非常恐怖,不敢死了,倒霉的长生更遭罪,当以吸取生命力来抚平这样的遭罪,那死亡则会变的更恐怖,恶性循环的说。
一死不能再死,比如说永生者夭折了,最好躲起来长生,不然要是在死一次则具备了死期,每隔多久就需要死一次,而死亡是否恐怖则取决于生命是否安康,若长生安康,那死亡则是宁静的平缓,可怕吗?不。
理论上长生者和永生者是差不多的,它们没有死期,除非长生的家伙又夭折了,要是长生者并没有夭折,当死亡趋于宁静,等待它们的是赴死,又叫等死,等谁来杀死它,可以说是为死而生,杀死了也就死了,不会在出现什么复生,而是归于死亡,类似于成了死亡的基石。
怎么说?这是败笔。不过杀死比较简单就是了,而这样的杀死也可以解决诅咒的问题。
诅咒不提,正经的长生者应该是等死,等自觉而亡,这比杀死更高级,类似于永恒,以长生来步入永恒,毕竟永生夭折了,走另一条路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如既往,周而复始。每天干同样的事情,但却乐在其中,视为恒,以身作则便是如此,守恒的家伙,而自以为是的守恒也是类似,只不过它们守的是自身,类似于入定自观。
生不是死,于生而言,作死是败笔。
基础的生命观:见识。
由见识萌生出感觉从而知己,这是常规的,亦是外向,毕竟视如己出,是不是外向?嗯。
内向的则是自以为是,守身如玉,各自为主,观自在而...行?或许。
怎么说好呢?
内向的家伙自以为是,其本身是趋于完美的,但真的完美吗?不是。所以叫自以为是,不过守身如玉的同时,自身在变小,当小的一点灵光的密度是不是完美吗?或许。反正谁都挑不出什么毛病不是,因太密,也太小。
主观?或许。
渺小的玩意也看不出庞然大物的瑕疵,哪怕这个庞然大物千疮百孔可对于渺小的家伙却是生存的空间。
怎么说?主观意识。
这样的主观意识游离在自身所在的空间,犹如在进行一种缝补一般。
身体本来在枯坐,但由于主观意识的游荡,身体活了,产生了自主的意识,而这样的意识又与主观意识是不同的,主观意识还是那么渺小,而这种意识却很大,不过当主观意识活在体内,泛意识看到瑕疵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这玩意可以看到别人的瑕疵,但其本身却是无暇的,不过这样的无暇多是因看不穿主观意识,那玩意太渺小,而且这玩意还在体内,不弱的生命体,身体本身没有弱点,四分五裂一样能活蹦乱跳。
除非谁能把主观意识给掐死,不然这具身体可谓是不灭的,而不把身体给灭掉,想要掐死主观意识几乎不可能。
不死不灭?嘻嘻。有些变态。
这需要把身体给磨灭掉,由磨灭的身体来堵死那点灵光,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两者从未沟通过。
身体不知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主观意识也不知道身体活了,各自为主,却不自知,之后就到了由内而外,进而知己了。
于身体来说是知己,但于主观意识却是出窍,无论是谁先,还是谁后,那都是命悬于天。
身体知己是给主观意识指引了一个出口,而主观意识的出窍也是脱离了身体的迷宫。
一个是坐井观天,一个是心如明镜。
知己而出,是坐井观天,毕竟意识出来了,它很密,若非浩瀚如天,能观测吗?看不清。这就像是把意识布满整个天空,离的近了,看的只是一个角,离的远了,虽说看的完整,但却看不清。
意识出窍,也是类似,远离了,身体则会变小,当不是远离而是近在咫尺,那身体就是庞然大物,仰望的说。
于意识而言是近观,因近观更大,其效果犹如对身体的仿制,照镜的说。
于身体而言是远瞧,虽说远了看不清,但胜在完整。
先后是不同的两条路,无非是谁认识谁,也可以说是互不相识的合二为一,本来是两个玩意成了一个玩意,这个是比较次的,认为对方是自己的一部分不错,但之前可是各自为主的,所以还得是要沟通一番才行,相合可不如相知。
怎样沟通来着?
主观是内向的,而身体是外向的,当身体引识而入内,布满全身时即是和主观沟通了,只不过得主观可能会顺着意识跑出去了,所以引入的要是念,而不是单纯的识,意念当中是存在沟通的信号的,而意识读取了意念的信号自然不会跑出身体了,而当意念笼罩全身时,两者融洽了。
说它们是一吧,不象。说它们是二吧,不象。
外在对于它们的描绘是知识,用来形容这种较为轻易的状态,这是外在对它们的认知,而不是它们本身对自己的认知或许是记忆,嗯...只是或许,并不准确,毕竟我们又不是它们,不能代替它们进行明确。
或许记忆是准确的,但这记忆要是由我等来描述则是错误,外在对它们本质的描述都是错的,可以对它们进行形容,但不能描述它们的本质,不然产生的是错觉,对它们本质的描述实则是对知识的描述,而这知识是错的。
本来知识是正确的,非要描述本质连知识都错了,关键错了还不知道,只有它们才能察觉,这样的话或许它们并不存在什么记忆了,而是能察觉知识的错误,智慧?嘻嘻。这也是生命变态的地步,你可以对生命的外表形容,但不能描绘生命的内在。
知识也算是内在了,只不过划分出了更内在的核心而已,譬如知识在记忆的外面。
这样的生命观更变态,扒了一层里面还有一层扒不干净,而且每一层都非常难扒,宛如一个圈套。
要扒记忆得先把知识,想扒知识又得先把记忆。
不死不灭本就是套娃,而这个圈套则是更过分的悖论。
当然了,这样的悖论并非无解,真要是那么无解,世界又怎么会过世呢?对吧。
扒圈套意味着掉进了圈套,所以这悖论要玩渗透,比如说不在执着于知识记忆,而是以智慧渗透到记忆的内部,如记忆里面本来是没有智慧核心的,当渗透进来了,记忆里面有核心智慧了,在让核心从内部瓦解,不过这很难。
因为智慧几乎被记忆锁死了,犹如包裹住了,不过这时把知识扒掉,圈套转化的瞬间即是智慧瓦解的间隙,不过渗透是很难的,难在怎么不让记忆和知识知道你在渗透,要是被抓包了,那所谓的渗透可能就是嫁衣了。
悖论生命...生命的宠儿,这玩意造不出来,顶多是半成品。
生命观:悖论。
下一个问题:价值观。
这玩意和无纪相关,最高的价无价。
若是无,那么它可以对谁定价吗?无法定价。
若是有,它可以定义无价吗?同样不能,因有不是无。
当无生有,从有至无,产生的是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锚定的是无价。
当不足以锚定无价,无论是世界,亦或者文明、宇宙,生命,那都是有价值,只有当价值锚定无价,本身才是无价的。
那价值观怎么确立?譬如说你的想象,超越了存在的所有。
事物的总和不如你,那事物自然不足以对你进行标价,在把价值锚定在无的脑门上,本身即为无价。
价值观这玩意很像是一种数值怪。
当无价时,其实可以当个数值怪,比如说媲美最高的价值,存在的价值。
比如说存在的最高个体价值是百,当锚定无价时,你的价值便是百,这是锚定无价所产生的至高,大boSS,小数值怪。
为什么说是数值怪呢?
存在的最高价值和你的价值是不同的,这就像是把最高的数值加到了你身上,而你本身仍具备价值,不过这个价值则需要慢慢积累才行,如除了至高之外所存在的价值那都是你的数值,只不过需要慢慢加点,循序渐进。
假如至高的价值是百,而除了至高外所有的价值是万,那的立马可以得到的是一百点附加属性,以及可以慢慢修炼而成的一万点数值,而一万零一百便是极限。
万是会增值的,但你不会,你的价值已经固定了,从锚定无价,齐平至高的那一刻,价值固定了,但在怎么说那都是数值怪了。
就算万可以增值,百也可以增加,但它们增加到超越一万零一百的地步,不太可能,除非是谁又产生了价值观,超越了存在的所有,对你进行了锚定,这才是比较正常的。
第一个数值怪那绝对是boSS级别,往后那就是精英怪了,直至价值越来越低,沦为小怪物。
一般是精英怪,毕竟这种模式,价值观可不容易产生。
当一个家伙的想象超越了所以存在的总和,为避免自己沦为精英怪,它会宣传吗?不会。秘而不宣,自己还是大boSS,就算出了意外,自己还是精英,又或者说只要自己还没有封顶,有足够进步的空间,那自己还是大boSS。
同样是百的数值,对方就算锚定了,也不可能比自己更高,届时自己把积累的数值给加上那就是碾压局,如对方的潜力还没有兑现,而自己已经把所有潜力兑换成了数值底牌,无非是什么时候加在自己身上的问题。
阴险狡诈的数值怪。
齐平的潜力是需要慢慢兑现的,而对方已经兑现成了随时可用的底牌,没得玩。
不过大boSS迟早会被推翻的,因数值会一点一点的被逼出来,但可以拖延很久就是了,又或者说把价值观给封杀掉。
当没有价值观这回事,自然没有谁可以媲美至高拉,这是往自私了说。
毕竟价值观这东西太数值,虽说步步高升,但对于前者而言不太公平。
当价值观媲美存在的至高,其本身相当于一层台阶,而台阶越多,自己越是在底层,这能忍?不能忍。
往好了确实是步步高升,但不太可能。
往坏了说,小则打压,大则虚无,毕竟扭曲价值观其实并不难,无非是塑造一个榜样,例如英雄,如渴望成为英雄,自然不太可能超越英雄,就算可能超越好了,对英雄做个标价呗,比如一个英雄兑换两个敌人是划算的,价值锚定。
当一等于二,只要你有崇拜的榜样,那价值观几乎锁死了,只要你崇拜过便是如此,因英雄已经锚定了价值,哪怕你并没有成为英雄,但英雄的价值已经确定了,而你成为英雄时,只会让这样的价值锁的更死。
这是封锁的价值观。
至于说扭曲的,比如说英雄其实是恶龙呢?你以为英雄是正义的,当你成为英雄时,真相却是英雄是邪恶的,当是这样与自己当初的崇拜自然形成了冲突,化解了这样的冲突,不认为自己是邪恶的,扭曲咯。
比如正义的英雄掌握的是邪恶的力量,而你却拿邪恶的力量干正经事,这即是扭曲,或许你仍是正义的,但这股力量扭曲了。
换句话:你干恶事,还是干善事,对于它们而言并不重要。
邪恶的英雄干坏事,是封杀。
邪恶的英雄干好事,是扭曲。
都可以接受。
当崇尚的正义真相却是邪恶时,你的作为并不重要,因目的已然达成了,虽说有不少选择,但无足轻重,别名死局,虽说有解决的方式,但很困难,没必要说。
步步高升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但不切实际,又或者说有多好,那就有多坏。
比如说得解决封锁的问题,封杀的问题,以及扭曲的问题,怎么说呢?这就是一个个的陷阱。
步步高升不是,解决一个陷阱高升一步,而每一个陷阱都要走进去解,那要是弥足深陷了可就完蛋了。
第一个台阶没有什么陷阱,因它本身就是个陷阱,这个陷阱叫弥足深陷,当说白了:甘心作底层吗?那一个个数值都会比你高,能忍?嘻嘻。
想想的话,也不是不能忍,毕竟辉煌过,再有吧,步步高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真以为全数值?怎么可能。
步步高升是解决弥足深陷的陷阱。
升的有多高?不知道。
陷的有多深?同样。
第一个台阶踏上去就是陷进去,当有了第二个台阶,嘻嘻。第一个家伙没有陷进去了,届时玩玩陷阱呗,用第一个台阶踩进陷阱里,完蛋了第一个台阶碎掉了,而第二个台阶也成了第一个台阶。
这是踩陷阱的游戏,但需要垫脚石,而第二个台阶便是垫脚石,不至于在陷阱里面凉凉,当又有个家伙高升了,这第二个家伙可以踩陷阱了。
要是陷阱踩的深,台阶始终都只有一个,而当陷阱全部踩完了,谁都是从第一个台阶起步的,那叫一个平步青云。
这天阶有多高不清楚,慢慢爬吧,不过解决陷阱多的,可能爬的更高,毕竟有句话叫青云直上不是。
锚定无价是价值观之一,另一种价值观则是锚定存在。
咳咳。
额额额....是不是应该说一下无价怎样锚定?简单。所有!
价值观锚定的无价是所有,所有即是无价,换句话:超越了所有,自锚定所有。
另一种则是锚定自身,这是以超越所有来锚定自身的存在。
一个价值所有,一个价值存在,各有千秋。
存在的价值在于价值观本身,你是拿什么超越所有的?对吧。这是价值观的具现化,锚定自身,价值所有,这是价值本身所创造的所有,也是存在的价值。
不过这很有可能形成冲突,当虚的变成实的,那其他的虚无是不是也可以变成实体?或许。不过这样的冲突也很好解决,比如说让其他存在的家伙产生价值观,用来平复冲突,只不过这样的价值观比较小,更多的是用来衡量。
相比存在的价值以及所有的价值,衡量的价值很有限,如可以衡量的价值是十,超过十,衡量不了了,容量只有那么大,这样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固定的,因它是用来平复波动的产物,物价的衡量,存在的物体。
假如一座事物价值一万,而一个家伙的衡量尺度只有十,那这一万的事物它衡量不了,这可不是把十简单的相加就能衡量的,衡量可不是计算。
若可以衡量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嘻嘻。那可能会出现量化。
如一个物体是十,你可以衡量,那它则可以按照你的价值观进行量化转变,因可以衡量,不过量化完毕,价值也就没有了,因价值已然实现,类似于造物,只不过有了一个衡量的尺度,在有不是什么都能造,能造的需要在你本身的想象里存在过。
比如说灵丹妙药,你得想到过它才能量化,不仅仅可以量化物体哟,自身也可以量化的,或者说衡量物体是对自身量化的一种安全阀值,比如外物的衡量为十,那自身量化十是可以承受的,别名氧命,至少说氧多少会完蛋那就不知道了,这要看本身值多少了。
这种价值观的存在仅是作为衡量,钝刀子割肉足以兑现自身具备的价值,直至最后一笔勾销。
衡量价值可是很有趣的,氧命的大佬可不少,不过怎么说?衡量价值算是存在价值的副产物。
当然了,无论是存在,亦或者无价,这种变态的价值观是需要超过存在的所有的,这无疑很难,可一旦超越了,这种价值观也变态的要命,就像...嘿嘿。撼动了现实一般。额...不应是撼动,而是撬开了。
小弟能一巴掌拍碎地球吗?
小弟:理论上可以,实际上不行。
嗯。实际上不行。
存在的价值虽说小,但它是往大计算的。
理论上帝别说把地球拍碎,拍成齑粉都不是问题,这是现实维度。
可要是往大了计算则很难,例如一只蚂蚁,它的存在虽弱小,但却是强大生物弱化的杰作,这是降维。当虚构的玩意和弱化的玩意降至同一纬度,则未必能拍死这只蚂蚁,因弱化是降维,虚构也要进行弱化的降维,当降到同一个维度,数值比不过那就是真比不过,这降维就是纯纯的拼数值,技巧几乎等于零。
虽说是理论上的拼数值,但实际上也大差不差的。
比如宇宙里面一个高维生物要降维,它们顶多是用技巧把低维轰出一个缺口在降,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弱化的程度。
有趣的事情来了,某些高维生物降到低维甚至还比不过一只蚂蚁,导致被随手拍死,别说真有过,不过吃一鳖,长一智不是,往后是投影,真降风险的太大,朝不保夕,先用投影试试水,而虚构的降维是另当别论。
要知道虚构的降,一旦数值拼过了,对于现实来说则是升,犹如灵气复苏一般,但虚构的玩意一旦降临也危险的要命。
比如说上帝能一巴掌把地球拍成齑粉,那是真能,无非是刚刚降临陷入了虚弱,需要慢慢恢复到全盛,也就是虚构中自己真实的状态,至少需要恢复多久则不一定了,不过论数值的话,它们是天花板级别的,就算是虚弱也不是谁都可以招惹的对象。
毕竟一旦复苏了,那就是天花板级别的数值,谁能顶得住?首先你得保证自身的数值是这么个天花板,其次才是经验,这样或许能试探试探深浅。
要我们说,要是包含坏心思的,尽早打断它们的沉眠,至少要打断一次,不然的话,当复苏完毕,它们在数值上会是最高的,可以说是第一个,也可以说是第一群,打算那么一次也是避免大力出奇迹,数值高可是硬伤。
当然了,也不是打算的次数越多越好,不然打断的次数多了,人家不睡觉了,拼着自损恢复到当时最强,那也是噩梦,所以得拿捏好尺度才行。
咳。说多了。
换一边。
站在反派那边的话,当降临时可以果决一些,直接自损成为当世最强,血洗天下,毋容置疑的最强,但怎么说,要是当世实在是弱鸡,弱化的太严重,最强也难有大作为,而有些地方同样的弱,但偏偏杀伤性的武器强的离谱,这要是来一个大反派那就是移动核弹了。
这样的家伙们有个别名:至强者。
真实的降临和降维是很少的,一般是虚构的多,而且真实的一般都不是降临的至强者,不说什么取巧的手段,而是真实的至强者不太敢,因力量的消散,那种虚弱感很不好受,当本身消成了弱鸡,又带了严重的虚弱感,当场崩溃都不是没有可能,真每一次复苏都是重创。
真实的降临比较少,很多都是作了种种防护,比如斩掉本质,重塑记忆等等,不一定非要沉眠,不过本质要是没了,那代表可老严重了,和自损区别不大,有仇的基本上是不会降临,降临的一般是另有要事。
比如说虚构的沉眠,真要是有仇,沉眠个屁,直接大开杀戒好了,最强的威慑力可不少说笑的,当然,环境太弱鸡除外。
可以说它们降临的目的和自身的状态画上了等号,沉眠的等待苏醒,亦或者被唤醒。
失忆的到处游荡,可以是找回记忆,也可以是找其他东西,它们的状态与目的是一致的。
价值观有不少。
有高级,中级的,以及普通的。
如无价和存在是高级,而衡量是中级,至于普通...从无至有,从有至无,其架构出来的便是普通的价值观,可谓是与生俱来,例如估量,比如说一个宝贝,不知道具体的价格,自然是往大了估,比如说所知的最高的价格翻个倍,再差越是与高价平,这样的价值观...不凡。
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这个的价值观代表能接触到高价的玩意,这很不凡。
聊完了。
休息。
《十五轮回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十五轮回周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十五轮回周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