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云少侠的剑

首页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山神转世,我养的动物都成精了!我的供货商遍布三千小世界快穿:蛟龙她万事顺意陆爷,夫人她马甲捂不住了!八零军婚,我被逼嫁给痞帅军官冷战三年,她提离婚他却红了眼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小丧尸!她是阳光开朗小丧尸甜诱,撩宠!顾先生蓄谋已久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云少侠的剑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全文阅读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txt下载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061章 五十年代吃饱喝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水淼身份的转变,村内外的小道消息比夏天的米汤都难积存,这家老人饿死了,那家收到海外的来信等等新的小道消息盖住了这个,过个几天,也就是要聊天的时候起个话头,再也没有当初说起“水淼”这名字就一呼百应的壮观场景了。

水淼自己倒没太觉得身份有何不同,依旧是天蒙蒙亮就揣着干粮出门,踏着月色归家。只是布包里装的不再是简单的识字课本,多了各种文件和需要拟写的报告,肩上的担子无形中重了许多。

但这只是水淼以为的平静,没想到村里安宁了,她自己娘家这里又兴起波澜了。

这日水淼刚整理完一份烈属档案,到了下班的点,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走出公社大院,就被等在墙角的水淼她妈给一把拉住了。小老太脸上喜忧参半,皱纹都仿佛深了几分。

“妈,你怎么在这?有什么事吗?有事儿让我哥给我传个信不就得了,你这蹲这里多久了,不冷吗?!”水淼都能感觉到小老太握着她手的手是冰凉的。

“淼啊,”她压低了声音,像是怕被什么人听去,“你如今……算是立住了,娘这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可……”她话锋一转,愁容爬上眉梢,“你大嫂前几日回娘家,碰上了她一个远房表亲,在县里农机站当个小股长,算是干部了。想介绍你认识认识。”

“你大嫂回来就在我耳边念叨,说这人条件怎么怎么好,家里人口简单,嫁过去就能当家……我知道,她是瞧着你现在有工作了,成了香饽饽,想借这个由头跟那边攀上关系,往后她娘家兄弟也好沾点光……”

“她说的我没底,我都让你爸,你哥去打听过了,年纪是大了点,三十五六,前头那个得痨病没了,留下一儿一女……这条件不算差了,你跟我去见见?”

水淼静静地听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了一下,有些发闷,又有些可笑。大嫂那点算计,几乎是明晃晃地写在脸上。她看着母亲为难又期盼的眼神,知道老人家既怕耽误了她,又隐隐盼着她能有个“好归宿”,不必再如此辛苦。

她挽住母亲的胳膊,声音平静却坚定:“妈,您的心意我懂。但我现在真的没心思想这个。家里三个孩子呢,再说我工作也刚上手,千头万绪。这工作还不是看在我是烈士遗孀的份上多考虑了我一分……怎么,工作拿到手了,就嫁人去了,这让别人怎么看我,我这工作还要不要了,再说,孩子怎么办?男方乐意我带着三个孩子过去?妈,我现在挺好的,分不出心思来应付另一个家庭,另一个人。大嫂那边,您帮我婉言回绝了吧,谢谢她的‘好意’,但我暂时不考虑改嫁。”

水淼她妈看着女儿愈发清亮的眼神里没有丝毫动摇,知道她是铁了心,只得叹了口气:“行,妈知道了。你自己拿定主意就好……就是,唉,娘看着你一个人撑着,心里疼得慌……”说着,眼角又沁出泪花来。

水淼掏出洗得发白的手绢给母亲擦了擦眼泪,柔声道:“娘哎,我不觉得苦。自己能够自食其力,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看着工作能帮到人,我心里是满的。”

送走母亲,水淼转身往回走,心里并无多少波澜。改嫁?这不在她的人生规划里。

果然,没过两天,水淼就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大嫂的“寒气”。以往最多是背后说几句,现在倒好,当着面也敢把眼皮耷拉下来,嘴角撇到耳根,嘴里不干不净地嘀咕着:“哟,公家人回来了?眼光高了,寻常人哪看得上眼哟!”“啧啧,真当自己是金凤凰了,也不看看自己拖着几个油瓶……”那酸气,几乎能熏倒一院子人。

水淼也不跟她一般见识,她来娘家也不多,再说她在乎的也就二老了,其他的根本不放在心上。她无所谓,小老太提着扫帚小脚也跑得灵活,一扫帚打在大嫂背上:“我叫你再胡咧咧,胡说八道!!”

没影的事被她说的自己女儿好像怎么了!打了一下,人跑了,小老太根本追不上,只能拄着扫帚骂。

“妈,你跟她一般见识干什么,别气坏自己身子了。”水淼接过扫帚放到一边,扶着人进屋。

“我这是被她气的啊!!你都不知道这蠢蛋干了什么事,她私自收了别人五斤米,说这事包成。人家找上门来了,我们才知道这回事,脸都被她丢光了!!”

“这事,我大哥怎么说?”水淼也是生气了。

“你大哥那天就和她干了一仗……”说到这,小老太又是一阵皱眉,“你哥这些年也没干什么体力活,就是读读写写的……都干不过她,还被她捶了好几下,没法子,把她赶回娘家了,她那五斤米都是送到娘家去的,哼,她待几天一粒米都没吃到,昨儿个自己灰溜溜回来了。”

这叫什么事啊?简直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水淼都觉得跟这人别上都是自己无能了。

开春后,县里根据上级精神,要大力兴办育儿班,巩固小学教育,动员适龄儿童入学。

水淼一听到这消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下定了决心:要把三个孩子都送去!特别是大的两个,不能再拖了,刚好十几年后就撞上了,这关系到她们以后的命运。

晚上,孩子们睡下后,土炕的另一头,煤油灯的火苗跳跃着。水淼把自己的想法跟婆婆方满福说了。果然,老太太第一个反应就是激烈的反对。

“啥?都送去?!”方满福的声音陡然拔高,又赶紧压下来,怕吵醒孩子,“大花,二花都这个年纪了,还上什么学,在家待几年就可以嫁人了。安国太小,才五岁!送去那育儿班干啥?一群小娃娃混在一起,能有啥好?乌泱泱的,老师看得过来吗?”

她说着,下意识地把身边熟睡的小孙子往怀里搂了搂,仿佛水淼是要把他从自己身边夺走,“安国可是咱家的根苗,年纪又小,身子又弱,在外面磕了碰了,饿了冷了,或者被大孩子欺负了咋办?我不放心!绝对不行!”她的头摇得像风中枯草,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抗拒。

水淼早就料到婆婆会是这个反应。她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往婆婆身边挪了挪,声音放得轻柔:“娘,您听我说。你就说读书写字有没有用?”

方满福看看现在的水淼,违心的话说不出口,“那也等安国再大一点再送去又不晚!两个大的,没必要了。”方满福态度坚决,尤其涉及到宝贝孙子,更是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水淼知道硬碰硬不行,她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声音里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轻轻握住了婆婆粗糙的手:“娘,您想想……安国他爹……他当年,为什么宁愿撇下我们娘几个,也要跟着队伍走?他牺牲在战场上,是为了什么?”

方满福的身体猛地一颤,嘴唇哆嗦着,没说话。

水淼继续道:“不就是为了让下一代能过上好日子,能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读书识字,不用再吃他没文化、只能去粮行当伙计的苦,不用再经历他经历过的战乱吗?现在,政府给咱们孩子这个机会,咱们要是因为舍不得、不放心,硬把孩子圈在家里,岂不是……岂不是辜负了他爹用命换来的这片心?”

她顿了顿,看着婆婆微微动容的神色,又加了一把火:“再说,等安国学了文化,懂了道理,将来才能更有出息,才能真正光耀陈家的门楣啊。您想想,安国他爹要是知道他的儿子能读书明理,他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再说大花二花他们更应该上学了,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们两个过好了,以后对安国才会好啊。”攻心为上,水淼不在意怎么说,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提到牺牲的儿子,方满福的防线彻底崩溃了。眼泪无声地从她浑浊的眼睛里滚落,滴在粗糙的手背上。

她低下头,看着小孙子安国睡得红扑扑的、无忧无虑的脸蛋,又想起小儿子陈平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能趴在私塾窗根下,顶着风雪偷听先生讲课那渴望又倔强的眼神……她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酸又疼。

良久,她才用袖子狠狠擦了把脸,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浓重的鼻音:“……你说得对。平伢子……他……唉,去吧,去吧,都去吧。就是……就是安国还小,开头几天,我得送他去,看着他进了门,跟老师交代好了,我才能放心……”

水淼知道,这已经是婆婆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点头:“行,都听您的。您送去,我更放心。”

入学的手续办得出乎意料的顺利。第一天去小学给大花报名时,水淼看着登记表上那个潦草的“陈大花”,“陈二花,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拉着两姐妹的手,对着收费的老师说道:“不是这个名字,是陈盛华,陈颂华。”记名字的老头抬头看了水淼一眼,让女儿来读书的家庭不多,给女儿好好取一个名字的更不多。他毛笔在那两个名字上完完全全涂黑,又重新写下姐妹两个的新名字。

两个小姑娘压根还不知道咋回事呢,毕竟在她们的记忆中,就没有去学校读书的概念,朦朦胧胧跟着自己妈妈走进校园。

水淼在校园里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蹲下身,平视着两个女儿有些怯生生又充满好奇的眼睛。

“盛华,颂华,”她叫着她们的新名字,语气郑重而温柔,“你们要去上学了,是真正的大姑娘了,是新中国的小主人。妈妈今天给你们取了个正式的大名,就叫盛华,颂华好不好?就像弟弟叫安国一样,你们也要有一个能伴随一生、有美好意义的名字。”

两个女孩似懂非懂,但看到妈妈如此郑重其事,都用力地点了点头。

水淼沉吟着,目光掠过校园里飘扬的红旗,缓缓说道:“盛华,‘盛’是兴盛、繁荣,‘华’是中华。颂华,‘颂’是歌颂、赞美。合起来就是‘盛世华章,歌颂中华’。妈妈希望你们记住,你们的父亲,和千千万万的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这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希望你们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建设她,让她更加繁荣富强,也为自己的人生,谱写精彩的篇章。”

“陈盛华……陈颂华……”盛华,曾经的大花,小声地、一遍遍地念着自己和妹妹的新名字,那双原本有些怯懦的眼睛里,渐渐亮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自信和期盼的光芒。颂华也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跟着学:“颂华……歌颂中华……”

回到家,方满福知道孙女有了新名字,心里虽然觉得这名字有点文绉绉,没有大花二花好念,但到底是儿媳对孙女们的一片殷切期望,便也将那点不习惯压了下去,只是嘟囔了一句:“名字是好,就是笔画多了点,孩子不好写……”

第二天就是大家齐齐整整大清早起床了,两姐妹今天正式成为一个小学生了,而安国也是要进入育儿班了。要说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育儿班就是公安自己下属的一个单位,里面的孩子都是自己单位同事的孩子,更何况就连地方和水淼单位就隔着一条路,水淼从窗户望出去就能看到了。

但是方满福就是不放心,开头一两天,方满福果然如同她承诺的,天不亮就起来,给安国穿戴整齐,煮个鸡蛋塞他兜里,然后牵着他的小手,一步步把他送到育儿班门口。

她总是要亲眼看着那个年轻女老师笑眯眯地把孙子接过去,还要不放心地叮嘱几句:“老师,他渴了您给喂点水,他要是闹觉了您多担待……”

直到安国被屋里的小伙伴吸引,头也不回地扎进孩子堆里,她这才一步三回头地往家走。

往往走到半路,又不放心,折回去,躲在窗户根底下偷偷看,看到孙子正和小伙伴抢积木,笑得咯咯的,一点没有想家的样子,她这才真正松了口气,心里空落落的,又有点莫名的欣慰。

没过几天,她就发现自己这心是白操了。安国那小子,简直是放飞了自我,到了孩子堆里如鱼得水,爬高上低,带着一群小萝卜头疯玩,饭量都见长了,回家小嘴叭叭地说着育儿班的新鲜事,比在家里圈着时活泼开朗多了。

方满福看着孙子红润的小脸和亮晶晶的眼睛,心里那点不舍和担忧终于渐渐被一种“该放手了”的怅惘和喜悦所取代,不再天天去“盯梢”了。

孩子们上了学,水淼肩上的担子仿佛轻了一些,但生活的压力却如同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

此时,朝 鲜战场上形成了边谈边打的复杂局面,为了支援前线,国内开始大力贯彻“精兵简政,增产节约”的方针。这股强劲的风,也吹到了小小的县城,影响着每一个普通家庭。

物资供应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配给的口粮份额悄悄缩减了,黑市上的物价像春天的野草,悄悄冒头。

水淼那点固定的工资和越发金贵的粮票,要养活一大家子五口人,更是捉襟见肘,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八瓣花。

饭桌上的粥稀得能照出人影,红薯、野菜、麸皮成了主角,连那碟黑乎乎的咸菜,都要算计着,生怕超了额度。当下,大家都是一样的日子,肚皮是扁的,但是精神面貌是前所未有的昂扬。

这反映在整个社会的氛围也都是昂扬的、充满奉献精神的。

广播喇叭里每天循环播放着激昂的歌曲和号召:“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寸布,就是为了支援我们最可爱的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援志愿军!”大街小巷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

没有人抱怨,大家默默地、近乎虔诚地勒紧裤腰带,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每一两粮食,都看作是射向敌人胸膛的子弹,是支撑国家脊梁的力量。这种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像一股暖流,冲刷着物质匮乏带来的清苦。

转眼到了春耕时节,村里热火朝天。布谷鸟在枝头催促,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腥香和粪肥的味道。

水淼虽然成了干部,但粮食大过天,该下地还是要下地。

“呦,水干部也来田里干活啦?”有相熟的婶子打趣道。

“我又不是去当神仙了,坐在莲花座上就行了。”水淼笑笑,也不多言,寻了一垄地,学着别人的样子,弯腰,挥锄。

汗水很快浸湿了后背的衣衫,顺着额角、鼻尖往下淌,流进眼睛里,涩得发疼。腰像是要断了一样,每直起一次都无比艰难。手掌心昨天磨出的水泡还没好利索,今天又被磨破了,火辣辣地疼。

她看着眼前一望无际、需要一锄头一锄头去啃的田垄,看着周围那些古铜色皮肤、沉默而坚韧地劳作的乡亲,心里忽然被一种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击中——是敬畏,是酸楚,也是一种无力感。

她自己尚且觉得如此辛苦,那些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稚嫩孩童的烈属家庭,他们该如何度过这春耕秋收的艰难时节?

黄小满家那一老一小在寒风凛冽中,用单薄的身躯拉动沉重犁铧的场景,又一次无比清晰地浮现在她眼前,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上。

一个念头在她疲惫却清醒的脑海中逐渐清晰、坚定起来。大晚上难得点起了油灯,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

三个孩子就睡在炕上,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炕延俯首写字的妈妈,油灯昏黄,但是这一幕一直等到孩子都成了老人了都还忘不掉。

第二天,水淼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立刻找到了周干事和领导,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想法:“……领导,周干事,咱们部队留守处还有不少年轻战士,除了日常训练和执勤,还有很多空闲时间。我想,是不是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几个‘助耕队’或者‘帮扶小组’,在春耕、秋收这些最关键的农忙时节,优先去帮助那些缺乏劳动力的烈属家庭干干农活?犁地、挑粪、播种、收割,什么都行!这不仅能切实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更是我们拥军优属、巩固军民鱼水情的具体体现,能让前方的战士更安心,也让后方的烈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水淼都还没怎么细说,领导就猛然拍了下手掌,雷厉风行,当场拍板。

很快,一支支由生龙活虎的年轻战士组成的“助耕队”便成立了。

他们打着红旗,唱着嘹亮的军歌,活跃在了县郊的田间地头。他们帮烈属家庭犁地,汗水湿透了军装;他们挑着沉重的粪担,脚步却坚定有力;他们弯腰插秧,动作从熟练……

水淼没有仅仅停留在办公室里的组织和协调上。她常常戴上草帽,跟着助耕队一起下地。

她力气小,干不了重活,就帮着送水,或者和烈属家的老人、妇女拉家常,一边帮忙,一边更细致地了解他们的近况、困难和需求。

她看到一位失去独子的老大娘,用颤抖的手捧着战士充满汗水的脸,眼泪止不住地流,嘴里反复念叨:“好孩子,都是好孩子……我儿要是还在,也该像你们这样……”那一刻,水淼的眼眶也湿了。

夜晚,忙碌了一天的她,再次坐在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下。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在身边起伏,窗外是静谧的乡村夜晚。

她铺开稿纸,将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将那田野里的汗水、笑容、泪水,将那军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化作一行行饱含温度与力量的文字。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如同春蚕食叶,倾注着她的全部情感。

她写了一篇题为《铁肩担道义,柔情暖人心——记我县驻军助耕队倾情帮扶烈属事迹》的通讯稿,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直到认为能够真实反映那份感动,才仔细誊抄清楚,怀着几分忐忑和期待,经过领导同意,寄给了省报。

她并没抱太大希望,只是觉得,这些发生在平凡土地上的不平凡的人和事,这些默默流淌的深情,应该被看见,被记住。

没想到,过了大约半个月,水淼正在整理档案,周干事一阵风似的冲进办公室,手里挥舞着一份崭新的省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红光:“水淼!水淼!快看!登了!你的文章登报了!!在第二版,挺大一块呢!”

其他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也都围了过来。水淼接过那张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心脏怦怦直跳。果然,在副刊版一个醒目的位置,她看到了自己的文章,标题略有改动,但核心内容和那些饱含情感的细节描写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白纸黑字,清晰地印着她的名字——水淼。

能够被更多人看见,自己所做的事能够被更多人学习,有更多的烈士家属得到照顾……这一刻,水淼忽然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坚持,都值得了。

这篇报道很快在单位和县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把手甚至在全体会议上特意表扬了她,说她“不仅是笔杆子,更是个有心人,能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善于总结宣传”。

水淼“笔杆子”的名声,就这样传开了。

喜欢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菌临天下之神龙觉醒罪仙岛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重生九零娇娇媳重生后肆爷他嗜妻如命超级锻造师重生官场:从驻村干部到权力巅峰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天降我才必有用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我巅峰第一修个仙很合理吧十方武圣重生柯南当侦探抢工夺房吃绝户?手撕全家去下乡追妻攻略苟在无尽海域修妖仙英雄信条云起瓦罗兰叶凡秋沐橙最新章节
经典收藏茅山道士传奇2满朝文武,求我登基潮热细腰镜灵世界迷局密说揽青华梧桐深处流光晚重生后,将军嫂嫂想娶我公子他偏要以下犯上混在都市修真厨娘小俏媳之带着全家致富锦鲤弃妇:大吉大利,今日和离失业后,我从位面交易开始致富道之咒地狱倒影囚云雀希腊神话:诸神宠儿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相亲遇上江医生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
最近更新阿木传记锦心绣手:病娇王爷掌心宠我有吃瓜系统却要带反骨仔们西经雨夜泪签卖身契我是一只比目鱼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高育良:女婿来救场!我进部了?骨戒:剩余寿命730天断剑行天我在修真界用科学证道欲之后靳爷隐婚发疯:红眼诱哄官宣从边城到江湖惊悚:开局获得变身系统穿越古代,顶级特工种田养崽打脸狂魔甜又撩,主神宠不够我靠做饭在后宫躺赢了崩铁:当搬家变成跨次元旅行四合院之我的无赖人生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云少侠的剑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txt下载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最新章节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