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福健全粥

首页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盛唐剑圣五代梦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寒门枭士职场沉浮录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与南宋同行楚汉争鼎亮剑:你一游击队长竟有十万雄兵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福健全粥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全文阅读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txt下载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7章 蠢蠢欲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问。

孙策挠挠头,求助地看向苏羽。苏羽笑着解释:“就像刘勋和黄祖,他们做了太多坏事,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雪沫子顺着城堞的凹槽簌簌滑落,在苏羽的皂靴尖积了薄薄一层。孙策听见他解释时忽然笑出声,把书卷往腰间一塞,拍了拍那孩子的脑袋:“听见没?以后谁要是敢欺负同窗,就是不义之徒。”

学童们哄然应和,冻得通红的小脸上满是雀跃。苏羽望着孙策宽厚的背影,忽然想起建安三年那个暮春。那时他刚随荀彧镇守许都,在尚书台的烛火下见过这位江东小霸王的画像 —— 丹凤眼,狮子鼻,一身银甲斜挎着虎头湛金枪,画师特意将他的战袍染成刺目的赤红,像极了战场上泼洒的鲜血。

“苏先生在想什么?” 孙策转过身,掌心还沾着书卷的油墨香。他今日没穿铠甲,素色锦袍外罩了件狐裘,倒有几分世家子弟的温文。

苏羽拂去肩头的落雪:“在想伯符何时竟也读起《春秋》了。”

“还不是被公瑾逼的。” 孙策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他说我要是再整日舞刀弄枪,将来孩子们只会学我打打杀杀。” 他忽然压低声音,“先生可知,陈郡来的使者刚出城,黄祖的密探就跟着缀上去了?”

苏羽的目光掠过城下白茫茫的官道,那里的车辙印正在被新雪覆盖。“伯符打算如何处置?”

“让周泰带三百骑‘护送’他们出庐江地界。” 孙策的指尖在城砖上轻轻敲击,“黄祖老贼还以为能从使者嘴里套出许都的动静,却不知陈群早就把该说的都刻在吴钩内侧了。”

苏羽心中一动。那柄吴钩的内侧确实有处不易察觉的刻痕,是当年他与荀彧约定的密记。他望着孙策年轻的侧脸,忽然明白为何周瑜会对这位主公死心塌地 —— 此子粗中有细,竟连这般隐秘都能察觉。

“先生教孩子们读书,其实也是在帮我守住这庐江吧?” 孙策忽然问道,睫毛上的雪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苏羽想起昨日在学舍看到的情景:泥坯墙上用朱砂画着简陋的井田图,十几个孩子围着沙盘练习书写,最小的那个还握不稳毛笔,却执拗地用手指在沙上画着 “仁” 字的轮廓。他喉头微动:“我只是在教他们认字。”

“不。” 孙策摇头,从箭囊里抽出一支雕翎箭,顺着城垛指向西南,“黄祖的儿子黄射带着五千人在夏口厉兵秣马,刘繇的旧部还在豫章蠢蠢欲动。可这些孩子学会了‘义’字,将来就不会有人再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把庐江变成尸山血海。”

雪不知何时停了。苏羽看见远处的巢湖像一块碎裂的玉镜,反射着天光。他忽然想起荀彧刻 “守” 字时的模样,那时他们刚在官渡大胜袁绍,尚书台的铜壶滴漏里盛着新酿的青梅酒,荀彧执刀的手稳如磐石,刀尖在吴钩鞘上刻出的每一笔都力透木骨。

“先生,该回去给孩子们温书了。” 孙策的声音将他从回忆中拽回。学童们已经排好队伍,像一串摇摇晃晃的糖葫芦,正踩着积雪往城下走。那个问 “不义必自毙” 的孩子回头望了望,忽然举起冻得僵硬的小手朝苏羽挥了挥。

苏羽笑着颔首,目光扫过城墙内侧新凿的箭孔。孙策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忽然笑道:“先生放心,我让董袭把守城器械都检修过了。就是……” 他挠了挠头,“公瑾说要从江东调些稻种来,开春在巢湖沿岸开垦水田,先生觉得如何?”

“民以食为天。” 苏羽点头,“只是庐江初定,不宜劳民。”

“我懂。” 孙策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这是公瑾拟的章程,说让先生也看看。”

竹简上的字迹清秀挺拔,是周瑜的手笔。苏羽展开时,一片干枯的梅花瓣从简缝间飘落 —— 江东的早春该是梅花开得正好的时候了。他忽然想起陈群离去前夜,自己在灯下翻看《诗经》,书页间也夹着这么一片花瓣,是去年路过寿春时采的。

“先生若有心事,不妨说出来。” 孙策忽然道,“我知道先生牵挂许都。”

苏羽的指尖顿在 “薄言采之” 四个字上。他想起荀彧送他离开许都时的情景,老大人站在十里长亭外,青灰色的朝服被北风灌得鼓鼓囊囊,鬓角的白发沾着霜气。“子羽此去,非为孙氏,乃为江淮百姓。” 荀彧将吴钩系在他腰间,掌心的温度透过锦缎传过来,“若见江东清明,便是汉祚有望。”

“伯符可知‘止戈为武’?” 苏羽合上竹简,将梅花瓣重新夹回简中。

孙策愣住,随即大笑:“先生是说我太好战了?” 他忽然收住笑,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可黄祖杀了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

箭杆上的雕纹在暮色中泛着冷光,苏羽望着那簇染成朱红的箭羽,忽然想起建安四年的濡须口。那时他随曹操出征,在帐中见过孙坚的灵位 —— 黑漆牌位上只写着 “破虏将军孙文台之位”,连生卒年月都未来得及刻上。

“报仇有很多种方式。” 苏羽轻声道,“当年伍子胥掘楚平王之墓,世人虽赞其忠,却也叹其过烈。”

孙策沉默地将箭插回箭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城楼下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已是三更天。学童们的读书声早已消散在风雪里,只剩下更夫苍老的吆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

“先生早些歇息吧。” 孙策忽然转身,狐裘的下摆扫过积雪,留下两道清晰的辙痕,“明日我让后厨炖些羊肉汤,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苏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他快步走到箭孔边,看见一队骑兵正踏着积雪往城门方向来,为首那人披着玄色斗篷,在雪地里像一只展开翅膀的夜枭。

“是公瑾回来了!” 守城的士兵忽然欢呼起来。

苏羽的心猛地一跳。周瑜此刻回历阳,必是江东有大事发生。他扶着冰冷的城砖往下看,看见周瑜翻身下马时,斗篷下摆露出半截染血的白袍。

“先生怎么还在城上?” 周瑜拾级而上,声音里带着旅途的疲惫。他摘下兜帽,露出被风霜染得有些憔悴的脸,“刚从江夏回来,黄射那厮果然动了。”

苏羽接过他解下的斗篷:“伤亡如何?”

“折了三百弟兄。” 周瑜的指尖在城砖上轻轻敲击,“不过黄祖的粮仓被我烧了,他至少半年不敢妄动。” 他忽然看向苏羽,“许都那边…… 有消息吗?”

苏羽摇头,目光落在他腰间的佩剑上。那是一柄古雅的青铜剑,剑鞘上镶嵌着七颗绿松石,是孙策平定吴郡后送他的礼物。他忽然想起荀彧的佩剑,也是这般古朴的样式,只是剑鞘上刻的不是宝石,而是密密麻麻的铭文。

“陈群带着吴钩回去了。” 苏羽轻声道,“文若见了,自会明白。”

周瑜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这是公瑾在夏口截获的密信,是写给黄祖的。”

锦囊里的绢帛散发着淡淡的霉味,苏羽展开时,看见上面用朱砂写着 “许都密令” 四个字。字迹扭曲而狂放,像一条条挣扎的毒蛇。他认出那是孔融的笔迹 —— 当年在北海,他曾见过这位孔北海的墨宝,那时的字迹还带着几分建安风骨,不像如今这般阴鸷。

“孔融竟与黄祖勾结?” 苏羽的指尖微微颤抖。他想起建安元年,孔融在许都朝堂上慷慨陈词,说要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时的他,眼里还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何止勾结。” 周瑜冷笑,“他还想借黄祖之手,除掉伯符。”

苏羽望着绢帛上 “江东猛虎,不除必为后患” 的字样,忽然觉得喉咙发紧。城楼下的更鼓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四更天。远处的巢湖在夜色中泛着幽蓝的光,像一块巨大的冰镜。

“公瑾打算如何处置?” 苏羽将绢帛重新折好。

“将计就计。” 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已让蒋钦带五千人佯装攻江夏,黄祖必定会向孔融求援。到时候……”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苏羽沉默片刻:“孔融毕竟是孔子后裔,杀了他,恐失天下士子之心。”

“先生是在教我‘义’字吗?” 周瑜忽然笑了,“可对不义之人讲仁义,便是对百姓不义。” 他从怀里掏出一卷地图,“这是夏口的布防图,先生看看可有破绽。”

地图上的墨迹还未干透,苏羽指着江夏城西侧的一处水道:“这里是黄祖的粮仓,防守必定薄弱。若派一支奇兵夜袭,定能得手。”

周瑜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先生觉得,伯符是不是太冲动了?”

苏羽想起孙策教孩子们读书时的样子,忽然笑道:“伯符只是性子急了些,心地却是好的。” 他忽然想起那个问 “不义必自毙” 的孩子,“公瑾还记得那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吗?他父亲是去年从黄祖军中逃过来的,如今在学舍帮忙打杂。”

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先生是说,要给那些降卒一条生路?”

“不仅是降卒。” 苏羽望着远处的巢湖,“还有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公瑾可知,庐江有多少人家因为战乱而家破人亡?”

周瑜沉默片刻,忽然道:“先生放心,我会让吕蒙在巢湖沿岸建些村落,让那些百姓有个安身之所。”

苏羽点头,忽然想起荀彧刻 “守” 字时说的话:“守,不仅是守城,更是守心。” 他望着周瑜年轻的脸,忽然觉得,江东的未来或许真的有希望。

夜色渐深,城楼上的灯火摇曳不定。苏羽和周瑜并肩站着,望着远处的星空。那里有一颗亮星格外耀眼,像是尚书台的灯火。苏羽忽然想起荀彧,想起他在许都的烛火下批改文书的样子。他轻声道:“文若,你看,江东的星空也很美。”

周瑜似乎听见了他的话,忽然道:“先生若是想家了,便回去看看吧。”

苏羽摇头:“我答应过孩子们,要教他们读完《论语》。” 他忽然笑了,“再说,伯符和公瑾还需要我帮忙呢。”

周瑜也笑了,从怀里掏出一个酒囊:“先生尝尝,这是江东的好酒。”

苏羽接过酒囊,抿了一口。酒液醇厚而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整个身子。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第二天一早,苏羽刚到学舍,就看见孙策带着几个士兵在院子里劈柴。那个问 “不义必自毙” 的孩子正蹲在一旁,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

“先生来了。” 孙策放下斧头,擦了擦手上的汗,“我让后厨炖了羊肉汤,等会儿给孩子们端来。”

苏羽点头,走到孩子身边。只见他在地上画了一幅简陋的地图,上面标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江夏”、“巢湖”、“历阳”。

“你在画什么?” 苏羽笑着问。

孩子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先生,我长大了也要像孙将军和周将军一样,去打黄祖,为我爹爹报仇。”

苏羽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那个孩子的父亲 —— 一个沉默寡言的汉子,总是默默地在学舍里打杂,偶尔会望着远方发呆。他轻声道:“报仇固然重要,但守护更重要。你看,孙将军和周将军不仅要打敌人,还要保护我们这些百姓。”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又问道:“先生,什么是守护?”

苏羽想起荀彧刻的 “守” 字,想起城楼上的箭孔,想起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他轻声道:“守护就是,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面对危险,也要保护自己在乎的人。”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在地上画着。苏羽望着他稚嫩的脸庞,忽然觉得,自己的坚守是值得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庐江渐渐安定下来。周瑜在巢湖沿岸建了许多村落,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安身之所。孙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好战,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治理地方上。

苏羽每天都在学舍里教孩子们读书,闲暇时会和孙策、周瑜一起讨论政务。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真诚的朋友。

这天,苏羽正在学舍里给孩子们讲《论语》,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走出学舍,看见孙策和周瑜正带着一群士兵匆匆赶来。

“先生,黄祖那老贼又来犯境了。” 孙策一脸怒容,“这次他带了一万人马,扬言要踏平历阳。”

苏羽的心猛地一沉:“伯符打算如何应对?”

“我和公瑾已经商量好了。” 孙策道,“公瑾带五千人正面迎敌,我带五千人从侧翼包抄,定能一举击溃黄祖。”

苏羽点头:“此计甚好。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要小心黄祖的诡计。”

“先生放心。” 周瑜道,“我已经让吕蒙打探清楚了,黄祖的军队虽然人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孙策和周瑜带着士兵匆匆离去,苏羽站在学舍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远方。他忽然想起荀彧刻的 “守” 字,想起自己答应过孩子们要守护他们。他转身走进学舍,对孩子们道:“孩子们,孙将军和周将军要去打坏人了,我们在这里等他们凯旋。”

孩子们虽然害怕,但还是用力地点点头。苏羽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他们。

接下来的几天,历阳城里人心惶惶。苏羽每天都会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战场,期盼着孙策和周瑜的好消息。他还会给孩子们讲一些英雄故事,鼓励他们要勇敢、坚强。

终于,在第五天的傍晚,传来了捷报 —— 孙策和周瑜大败黄祖,不仅斩杀了黄祖,还收复了江夏。历阳城里顿时一片欢腾,孩子们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苏羽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凯旋的军队,心中充满了喜悦。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坚守是值得的。他想起了荀彧,想起了许都的星空。他轻声道:“文若,你看,我们做到了。”

凯旋的军队如一条长龙蜿蜒入城,甲胄上的血痕在夕阳下泛着暗红的光。孙策翻身下马时,玄色披风扫过青石板,带起的尘土里混着淡淡的硝烟味。他一把扯开头盔,额角的伤口还在渗血,却笑得比烈日更烈:“子墨,我带回了江夏的户籍册!”

苏羽快步迎上去,目光掠过他肩头深可见骨的刀伤,眉头不由自主地蹙起。周瑜在一旁轻咳两声:“子墨莫担心,伯符这是皮肉伤。倒是黄祖残部逃向了庐江,需得尽快处置。” 他素色长衫上沾着几点墨渍,想来是在战场上还不忘草拟布告。

孩子们从学舍里涌出来,捧着陶罐里的清水围着士兵们打转。最小的阿豆举着块啃了一半的麦饼,踮脚递给一个缺了门牙的亲兵:“叔叔,甜。” 那亲兵愣了愣,粗糙的大手接过饼时微微颤抖,喉结滚动着说不出话。

苏羽忽然想起五年前在许都,荀彧曾指着粮仓里堆积如山的麦饼叹息:“乱世里,能让百姓吃上饱饭,比打赢十场胜仗更难。” 此刻他望着孩子们分发食物的身影,忽然明白了那句叹息里的深意。

夜里的庆功宴设在县衙大堂,烛火将众人的影子投在梁柱上,忽明忽暗。孙策正拍着案几大笑:“黄祖那老匹夫,临死前还喊着要屠城,真是不知死活!” 周瑜却捻着胡须沉吟:“庐江太守刘勋与黄祖素有勾结,听闻我们斩杀黄祖,怕是已暗中联络了刘表。”

苏羽端起陶碗抿了口米酒,酒液清冽却压不住喉间的苦涩。他望着窗外被风吹得摇曳的灯笼,忽然开口:“战俘中有不少是江夏的农户,若能编入历阳户籍,开春便可开垦城西的荒田。”

孙策猛地一拍大腿:“子墨此言甚妙!我这就命人去清点名册。” 周瑜却按住他的手,眼波流转间带着深思:“此事需得稳妥。这些人里难保没有黄祖旧部暗藏祸心,不如先让他们在城外营地劳作,由吕蒙看管三月再说。”

苏羽点头应是,心中却掠过一丝不安。他想起昨日在城门口,看到几个战俘望着学舍的方向窃窃私语,那眼神里的怨毒不似普通农户。

夜色渐深,宴席散后,苏羽提着灯笼往学舍走。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叶,在地上织出斑驳的网。忽有黑影从墙头跃下,带起的风卷走了灯笼里的烛火。苏羽侧身避开袭来的短刃,左手顺势抓住对方手腕,右手摸向腰间的铁尺 —— 那是他从许都带来的教具,此刻却成了防身的武器。

“是黄祖的死士。” 黑影闷哼一声,反手将淬毒的匕首刺向苏羽心口。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羽箭破空而来,精准地钉穿了刺客的手腕。

“子墨没事吧?” 周瑜提着弓从树后走出,身后跟着两名持剑侍卫。他目光扫过刺客腰间的虎头令牌,脸色沉了下去,“是刘表的人。”

苏羽看着地上痛苦挣扎的刺客,忽然想起学舍后墙那排新栽的桃树。昨日他还教孩子们辨认花芽,此刻那些粉嫩的花苞仿佛都染上了血色。他深吸一口气:“周将军,这些人不能留。但更重要的是,得让历阳的百姓知道,我们能护住他们。”

接下来的三日,苏羽没再登上城楼。他带着孩子们在学舍后的空地上开垦菜园,用孙策赏赐的粮种播下青麦。有家长战战兢兢地来问,要不要躲去乡下,他只是指着田里嫩绿的幼苗:“你看,种子只要埋进土里,就不怕风吹雨打。”

喜欢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美漫之道门修士悠然山村重生柯南当侦探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诸天中间商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抛夫弃子开局偶像成为内娱白月光神豪从绑定女友开始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家族旁系分支修仙指南天才布衣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沈七夜林初雪绝世战神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逆天魔妃太惹火网游:重生后,我建立天下第一村历史科代表绝世道君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
经典收藏奋斗在汉末乱世行道:兵道血药世家奇缘之旅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罗斯君王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混在大唐当首富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穿越明朝小王侯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循霸三国三国的真相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
最近更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三藏还俗衣冠谋冢英烈传奇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玉符传奇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史上最强县令铁骑红颜:大秦霸业铜镜约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福健全粥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txt下载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