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福健全粥

首页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仙朝秦时小说家萌妻十八岁抗日之敌后争锋铁甲轰鸣内北洋西游:贫僧又破戒了中世纪崛起一戟平三国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福健全粥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全文阅读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txt下载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8章 我怕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周瑜果然处置得极为妥当。他不仅当众斩了那名刺客,还贴出告示,将刘表与黄祖私通的书信抄录其上。百姓们看着布告上暗红的朱砂印,再看看学舍方向飘起的炊烟,悬着的心渐渐落定。

这日午后,苏羽正在教孩子们辨认草药,孙策带着个浑身是伤的少年走进来。那少年穿着粗麻短打,脸上一道疤痕从眼角划到下颌,见到苏羽便扑通跪下:“先生救救我阿妹!”

少年名叫陈牧,是江夏的农户,黄祖屠村时他带着妹妹藏在枯井里才逃过一劫。孙策攻破江夏时,发现他妹妹发着高烧,便将人带回了历阳。

苏羽跟着陈牧赶到临时安置伤兵的祠堂时,那小姑娘正蜷缩在草堆里,小脸烧得通红。他伸手探向孩子的额头,指尖刚触到滚烫的皮肤,就被猛地抓住。小姑娘迷迷糊糊地喊着:“阿兄,我怕黑……”

苏羽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想起许都郊外的孤儿院,荀彧总爱在雪夜里提着灯笼去查房,怕孩子们踢了被子。他轻声道:“别怕,有光呢。” 说着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点亮了旁边一盏油灯。

橘黄色的光晕里,孩子渐渐松开了手。苏羽取出随身携带的药囊,将柴胡、黄芩等几味药材按比例配好,又让人找来陶罐煎药。孙策站在门口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道:“子墨,你该留在军中。”

苏羽动作一顿,没回头:“孙将军忘了,我答应过孩子们要教他们读书。”

“可这天下,有多少孩子等着有人教他们读书?” 孙策走到他身边,声音低沉了许多,“我要取江东,不是为了称霸,是想让陈牧这样的少年,不必提着刀去拼命。”

药香渐渐弥漫开来,混着祠堂里淡淡的霉味,竟生出几分安宁。苏羽将温热的药汁一点点喂进孩子嘴里,轻声道:“等你站稳了脚跟,我便在这里建一所真正的学堂。”

孙策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笑了:“好,我等着。”

七日后,陈牧的妹妹终于退了烧。苏羽正带着孩子们在菜园里拔草,忽然见吕蒙骑着快马奔进城,手里举着一封插着三根鸡毛的书信。他心里咯噔一下,抬头望向许都的方向。

周瑜拆开书信时,手指都在颤抖。信纸在他手中簌簌作响,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却写着令人心胆俱裂的消息 ——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却在班师回朝后,以 “通敌” 为由处死了孔融。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历阳。有人说曹操要清算异己,有人说许都已经血流成河。苏羽站在城楼上,望着西北方向的云团,那些云朵层层叠叠,像极了许都宫墙上的琉璃瓦。

夜里,他坐在灯下给荀彧写信,笔尖悬在纸上半天落不下去。写什么呢?说历阳的麦子长势正好?说孩子们学会了唱他教的《诗经》?还是问许都的雪,是不是又落满了荀彧的发梢?

最后,他只写了三个字:“君安否?”

信送出的第三日,孙策接到了出兵庐江的命令。临行前夜,他在学舍外的桃树下摆了两坛酒,非要与苏羽共饮。月光透过新发的桃叶,在酒坛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子墨可知,文若先生托人捎来消息,让我务必护你周全?” 孙策灌了口酒,忽然开口。

苏羽握着酒杯的手猛地收紧,酒液溅在指尖,冰凉刺骨。他想起荀彧刻的那个 “守” 字,此刻才明白,那不仅是期许,更是牵挂。

“他还说,” 孙策看着他苍白的脸色,放缓了语气,“许都的星空,与历阳的并无不同。”

苏羽抬头望向夜空,北斗七星在云层中若隐若现。他忽然想起荀彧曾说,星象轮转,总有恒定的坐标。或许自己守着的,从来不是一座城,而是那些在乱世中艰难生长的希望。

第二日清晨,军队开拔时,孩子们站在学舍门口,齐声唱起了苏羽教的歌谣:“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孙策勒住马缰,回头望向那片朗朗书声,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苏羽站在孩子们身后,看着军队消失在晨雾中。他转身走进学舍,拿起那枚荀彧刻的 “守” 字木牌,轻轻放在窗台上。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木牌上,将 “守” 字的笔画勾勒得格外清晰。

学舍的门槛在三载春秋里被孩子们的布鞋磨得发亮。苏羽用孙策留下的粮饷新添了两排书架,竹简从《诗经》蔓延到《尚书》,连窗台上的 “守” 字木牌都被日光晒成了琥珀色。

这日午后,一个背着竹篓的少年撞开了学舍门。他裤脚沾着泥点,怀里紧紧揣着片竹简,是三个月前被征去修河工的阿竹。“先生,北岸溃堤了。” 少年的声音带着哭腔,竹简上的 “归” 字被汗水洇得发皱,“李大叔他们被卷进洪水里,我扒着浮木漂了三天……”

苏羽捏着那片竹简走到院中,老槐树的叶子簌簌落了满地。他想起去年秋收时,阿竹爹用独轮车推着新米来学舍,粗糙的手掌在布衫上蹭了又蹭:“先生教娃们认字,俺们庄稼人没别的,这点心意您得收下。”

暮色四合时,逃难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到城门口。苏羽打开学舍的粮仓,让妇孺们暂避檐下。有个抱着婴孩的妇人认出他袖口磨破的补丁,忽然跪下来磕头:“是教娃娃唱歌的苏先生!那年俺家虎子饿晕在路边,是您给了半块麦饼。”

月光爬上窗台时,苏羽在油灯下清点剩余的粮食。忽听院外传来铁器碰撞声,他抓起墙角的木剑推门而出,见几个溃兵正抢夺妇人怀里的襁褓。“住手!” 他将木剑横在身前,竹制的剑身被月光映得泛白,“这里是学舍,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

为首的溃兵啐了口带血的唾沫:“乱世里哪有道理可讲?” 锈迹斑斑的长刀劈面而来时,苏羽忽然想起荀彧教他的剑法 —— 不求伤人,但求护己。他侧身避开刀锋,木剑精准地敲在对方手腕上,长刀哐当落地。

这晚苏羽守在学舍门口,听着难民们此起彼伏的鼾声。窗台上的 “守” 字在风里轻轻摇晃,他忽然明白荀彧刻这个字时的深意:所谓守护,从来不是固守一方天地,而是在风雨欲来之时,甘愿做那道挡风的墙。

三日后,孙策派来的援军终于抵达。为首的校尉翻身下马时,玄色披风扫过门槛,竟与三年前离去时的姿态重合。“苏先生,主公有令,迁城民往南岸高地。” 校尉递过一封蜡封的书信,“许都那边…… 怕是守不住了。”

信纸在苏羽手中微微发颤。荀彧的字迹透过泛黄的纸页浮现出来,仍是那般端正沉稳:“星象轮转,总有恒定坐标。若许都不守,便守民心;若民心离散,便守初心。” 墨迹在结尾处洇开一点,像是滴落在纸上的泪痕。

迁城那日,孩子们背着书包列队而行。阿竹牵着最小的豆儿,书包里装着苏羽誊抄的《礼记》。行至渡口时,豆儿忽然指着水面倒影拍手:“先生快看,星星在水里呢!”

苏羽抬头望天,北斗七星依旧悬在苍穹。他想起荀彧曾说,当北斗隐没时,便看南斗。此刻水面波光粼粼,万千星辰在涟漪里碎成金箔,倒比夜空里的更明亮几分。

南岸的临时学舍搭在废弃的祠堂里。苏羽刚把 “守” 字木牌挂在香案旁,就见阿竹抱着捆竹简进来:“先生,我在旧书箱里翻到这个。” 是本被虫蛀了边角的《春秋》,扉页上有行小字:“建安五年,与文若共赏于许都西窗。”

蝉鸣渐起时,孙策带着伤兵从前线退回。他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见到学舍的炊烟时,忽然勒住马缰:“那首歌谣,孩子们还会唱吗?”

苏羽正要答话,祠堂里已传出稚嫩的合唱:“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孙策掀开车帘的手顿在半空,玄色披风上的血渍在夕阳里泛着暗红,与学舍飘出的炊烟形成奇异的对照。

深夜的军帐里,苏羽为孙策包扎伤口。烛火映着对方锁骨处的箭疤,那是三年前征黄祖时留下的。“文若先生…… 上个月在许都殉节了。” 孙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他守着的那座城破了,但满城百姓都记得,有位荀令君曾为他们挡过箭雨。”

苏羽握着布条的手猛地收紧。窗外忽然亮起一道闪电,将香案上的 “守” 字木牌照得惨白。他想起荀彧送他木牌时的模样,青衫磊落,眉目间带着温和的坚定:“苏兄可知,‘守’字的写法?宝盖头下是寸,寸土寸心,方为守护。”

暴雨连下了三日。祠堂的梁柱在风雨里吱呀作响,苏羽带着孩子们加固门窗时,发现墙角藏着个瑟瑟发抖的少年。那孩子怀里抱着个布偶,竟是用旧书册的纸页糊成的,眉眼处还沾着点朱砂,像极了学舍窗台上的 “守” 字木牌。

“我叫阿恒,从许都逃来的。” 少年咬着干裂的嘴唇,“荀先生让我把这个交给苏先生。” 他从布偶肚子里掏出卷绢帛,上面是荀彧亲笔绘制的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被朱砂着重标出,旁注:“心之所向,即为北辰。”

雨停那日,苏羽在祠堂后的空地上教孩子们辨认星象。阿恒指着南方的夜空:“先生,荀先生说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可我瞧着它们明明一样亮。”

苏羽望向那片璀璨的星河,忽然想起建安三年的冬夜。荀彧站在许都城头,哈出的白气模糊了星子:“你看那北辰,看似不动,实则与万物同转。所谓恒定,不过是有人甘愿在变动中,做那一点不动的坐标。”

秋分时,孙策再次出征。这次孩子们唱的是新学的歌谣:“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苏羽站在祠堂门口,看着玄色披风消失在官道尽头,忽然发现香案上的 “守” 字木牌,不知何时已被孩子们用朱砂描了边。

寒鸦栖落时,阿竹捧着本新刻的《论语》进来:“先生,这是李大叔他们在工地上削的竹简。” 竹片上还带着新鲜的竹香,最末一页刻着个歪歪扭扭的 “守” 字,笔画间留着刀削的痕迹,像极了当年荀彧刻字时的模样。

冬至前夜,苏羽在灯下批改孩子们的功课。阿恒的字越来越像荀彧,笔锋间带着种不属于少年人的沉稳。忽然听到院外传来马蹄声,他推门而出,见孙策的亲卫翻身下马,玄色披风上还沾着塞外的霜雪。

“主公有令,迁都许昌。” 亲卫递过一枚虎符,“许都已收复,学舍可以迁回去了。”

苏羽抚摸着冰凉的虎符,忽然想起荀彧说过,乱世如棋局,有人执黑子破阵,有人执白子守城。如今棋局未终,执白子的人虽已离去,棋盘上的白子却越聚越多。

归程那日,孩子们背着书包列队而行。阿恒捧着那卷星图走在最前,布偶里的绢帛被他摩挲得发亮。行至当年的渡口时,豆儿忽然指着水面惊呼:“先生你看,木牌在水里!”

苏羽俯身捞起那枚 “守” 字木牌,不知何时从祠堂掉落,竟一路跟着水流漂到了这里。阳光透过木牌上的纹路,在掌心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许都西窗的月光。

重建的学舍比从前更宽敞。苏羽将 “守” 字木牌挂在新做的门楣上,忽然发现木牌背面刻着行小字,是荀彧的笔迹:“守一城,守万民,守天下星火不灭。” 墨迹已深嵌木纹,仿佛从一开始就长在里面。

学舍的晨钟重新在许都响起时,苏羽总觉得檐角的铜铃比从前更清亮。阿恒每日天未亮便来扫阶,星图被他用细麻绳装订成册,边角处裹着从旧衣上拆下的蓝布。那日苏羽经过廊下,正见他蹲在地上用树枝演算星轨,眉峰蹙起的模样,像极了当年在西窗下批注典籍的荀彧。

“先生说过,北斗的斗柄指向北方时,便是冬至。” 阿恒抬头时,睫毛上还沾着霜,“文若先生从前也这样看星图吗?”

苏羽望着东方渐亮的天色,想起荀彧总爱在雪夜推开西窗,说北斗是天帝的车辇,乱世里迷路的人,抬头总能看见。那时学舍的窗棂糊着桑皮纸,月光漏进来,在他鬓角的白发上落满银辉。如今窗棂换成了透光的琉璃,晨光漫过孩子们的书案,将 “仁义礼智信” 五个字照得发烫。

豆儿的辫子又长长了些,总爱缠着阿恒问东问西。她怀里的布偶早已洗得发白,里面的绢帛却被阿恒重新裱糊过,裹着一小撮从旧学舍带来的泥土。那日学舍分发新课本,豆儿捧着册子忽然红了眼眶:“先生,这字和文若先生写的一样好看。”

苏羽翻开课本扉页,是他仿照荀彧的笔迹写的序言。墨迹未干时,阿恒曾捧着砚台站在一旁看,忽然说:“先生的笔锋里,有文若先生的影子。” 他那时只笑了笑,未曾说出口的是,每当提笔写字,总会想起荀彧握着他的手,教他写 “守” 字时的耐心,笔锋该如何藏锋,捺脚该如何沉稳。

重建学舍的消息传开后,许都的百姓陆续送来木料和笔墨。有个瘸腿的老兵拄着拐杖来,怀里揣着一卷发黄的竹简,说是当年文若先生在军中写的兵书,如今该留给孩子们看。苏羽展开竹简,墨迹里混着淡淡的血迹,却依旧笔笔端正,仿佛写的不是杀伐谋略,而是春风化雨的教化。

深秋的一个傍晚,阿恒在学舍后的菜园里发现了一窝受伤的信鸽。它们翅膀上沾着箭羽,脚环上刻着 “许昌” 二字。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找来草药,阿恒小心翼翼地用布条包扎鸽子的伤口,忽然指着脚环上的小字惊呼:“先生,是司空府的记号!”

苏羽接过信鸽,发现脚环内侧刻着一行极小的字:“粮草已至,速送学舍。” 他忽然想起荀彧从前总说,信鸽是乱世里的飞雁,能将千里之外的消息衔来。如今这些鸽子从远方飞来,翅膀上带着风霜,却依旧准确地找到了学舍,仿佛这里是它们早已认定的归宿。

入夜后,学舍的灯一盏盏亮起。苏羽坐在灯下批改功课,忽然听到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推窗一看,见阿恒正踮着脚往鸽笼里添谷物,星图册放在一旁的石阶上,被月光照得发亮。“先生说过,信鸽能识归途。” 阿恒抬头时,眼里盛着星光,“等它们伤好了,就能把我们的消息带给远方的人了。”

苏羽望着天上的明月,忽然想起荀彧离开的那个冬夜。那时也是这样的月色,他站在西窗下,看着文若先生的马车消失在夜色里,车辙印在雪地上,像一行未写完的诗。如今车辙早已被春风抚平,学舍的窗下却多了许多年轻的身影,他们握着笔,像握着一把把小小的火炬,在乱世里传递着光明。

冬至那日,学舍里飘着饺子的香气。孩子们围着灶台,豆儿踮着脚往锅里添柴火,辫子上沾着面粉。阿恒捧着星图册,给大家讲北斗七星的故事,说到 “天枢” 星时,他忽然指着窗外说:“看,那颗最亮的星,就是文若先生说的守星。”

苏羽望着窗外的星空,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荀彧说过,冬至是阴阳转换的日子,黑夜再长,也终将迎来白昼。如今学舍里的灯火,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星辰,在乱世里汇聚成一片星海。而那枚挂在门楣上的 “守” 字木牌,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也在低声诉说着坚守的意义。

夜深时,孩子们都已睡去。苏羽独自坐在灯下,摩挲着那枚 “守” 字木牌。背面的小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守一城,守万民,守天下星火不灭。” 他忽然明白,荀彧留下的不只是一枚木牌,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在乱世里坚守的勇气。这种勇气,就像埋在地下的种子,即使经历风霜雨雪,也终将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羽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一下,两下,沉稳而坚定。他想起文若先生说过,乱世如长夜,总有人要做那提灯的人。如今提灯的人虽已远去,却有更多的人接过了灯火,在黑暗里前行,照亮了一条通往黎明的路。

开春后,学舍的菜园里长出了新绿。孩子们在课余时种下的蔬菜,如今已郁郁葱葱。阿恒在菜畦边插了块小木牌,上面写着 “守” 字,是他照着门楣上的木牌刻的,笔画虽稚嫩,却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苏羽蹲在菜畦边,指尖拂过阿恒刻的木牌。新绿的菜苗间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闪烁如碎银。身后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穿过窗纸漫到院里,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

“先生快看!” 阿恒举着沾着泥土的手跑来,裤脚还沾着几片嫩绿的菜叶,“我种的萝卜发芽了!”

苏羽回头时,正见学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邮差老李背着褪色的绿布包站在门槛外,鬓角的白霜沾着清晨的寒气。他从布袋里掏出一卷油纸包裹的信函,手指在信封上敲了敲:“从许都辗转来的,封泥上印着魏王府的火漆。”

油纸拆开时发出细碎的声响。信纸边缘已被潮气浸得发卷,墨迹却依旧清晰。苏羽展开信纸的手忽然顿住 —— 那是荀彧的笔迹,笔锋间的沉稳与锐利,他曾在无数书卷的批注里见过。

“吾弟苏羽亲启:见字如面。当你读到这封信时,许都的梅该落了。学舍的孩子们是否安好?菜畦里的冬麦该抽穗了吧?”

笔尖在纸上洇开的墨团忽然模糊起来。苏羽抬手按了按眼角,却没注意到指缝间渗落的水珠打湿了信纸。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今夜有戏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桃花沟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重生之我从天龙活到现代超级锻造师沈七夜林初雪绝世战神战天贷灵一品国将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病娇男主顶替双生弟弟夺我入洞房快穿: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人家族旁系分支修仙指南诸天中间商重生九零做团宠黑欲青春二十四异凤鸾九霄
经典收藏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塞音老仙闹大明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血药世家回到古代建特区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许你盛世安宁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带个手机回汉朝混在大唐当首富乱世第一能臣吾父朱高煦三国的真相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奋斗在汉末乱世温水煮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
最近更新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道藏辑要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唐代秘史浴血山河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锦衣血诏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北宋第一狠人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铜镜约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明朝的名义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福健全粥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txt下载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