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凌风与已然转过头来的上官瑶环对视一眼,两人皆带着笑意,直至公主当面,卢凌风才渐渐收起笑容,满面严肃。
“卢凌风参见公主。”卢凌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叉手礼,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是上官瑶环的话语,还是公主对他的态度,都令卢凌风意识到,那个他最不愿相信的真相,或许就是事实。
公主笑意更甚,赶紧扶起卢凌风的双手,语气中带着喜悦,“不必多礼,”看着卢凌风那与自己相似的眉眼,公主眼神温柔,“你又救了我一次,我该怎么感谢你啊?”
卢凌风神色微微一怔,连忙道:“此事,是苏无名,李伏蝉,甚至,”卢凌风看了一眼上官瑶环,“还有上官使君,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卢凌风不敢居功。”
如今的公主在上官瑶环的帮助下,对卢凌风了解颇多,似乎早已猜到了他会说这样的话,神情丝毫不变,“中秋之夜,你一马当先,抗敌护众,大家都看在眼里。”
公主侧目,看了一眼上官瑶环,见其微微点头,这才继续道:“今早,五名宰相联名上书,举荐你为大理寺少卿,你就等着接旨上任吧。”
卢凌风的脸色一滞,瞳孔微微颤动,带着些许难以置信,第一时间看向了上官瑶环,这个自南下便与他一起的女子,如今,卢凌风已在不知不觉间真的将其当做了长姐,虽不言,但心却骗不了人。
上官瑶环自然察觉到了卢凌风的目光,当即便明白了这个心高气傲的弟弟,怕是心中有了些许想法,上官瑶环缓缓摇了摇头,这才止住卢凌风想要开口的心思。
公主见卢凌风并未拒绝,当即露出了笑意,如今的朝中有七位宰相,四位皆在其麾下,是谁推举的卢凌风,一目了然,如今,卢凌风并未拒绝这份善意,令公主很是开心。
话锋一转,公主忽然提到了另一件事,“天子,本欲下令,拆除参天楼,”公主冷笑一声,参天楼本就是一个阴谋,就算如今拆毁,也已经于事无补,“但朝中数位重臣皆上疏劝阻,其中,更是以曾泰为主,天子这才打消了这个决定。”
公主似乎想到什么,露出些许笑意,“说起来,曾泰此人,当年和苏无名一样,蹉跎偏远之地县令十年,虽怀大才,却如明珠蒙尘,黯淡无华,后来遇上了狄仁杰,一路保举,一年内连升三级,入五品,再之后,任刺史,升四品,天后在时,更是得器重,进曾泰为江淮督查使,他辗转数地,任多方封疆大吏。”
公主忽然顿住,眼中难掩对那位故去的狄公之感慨,“时至如今,当年蹉跎无望的小小县令,今朝已是我大唐权势最为炽盛的几人之一,官至中书令,当朝宰相。”
“卢凌风,你可知晓,我为何与你说这些?”公主的目光紧紧盯着卢凌风。
卢凌风虽知晓曾泰此人,但对于其官路之历程,却是知之不详,如今听闻,竟生出一股荒诞之感,“这,卢凌风不知。”
上官瑶环适时开口,“今早上书表举你的五位宰相中,其一便是曾泰。”
卢凌风彻底陷入了震惊,当朝七位宰相,两位投入太子门下,四位皆尊公主之命,而唯有一位,并未选择站队,却成为所有势力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甚至于那些已然选择了站队的宰相,在那位的影响下,都有随时调转阵营的可能,而那位保持中立者,正是曾泰。
“曾泰,不愧是狄仁杰弟子,相比于苏无名,他倒真无愧狄仁杰的英名了。”公主略有感慨,曾泰的背后站着难以估量的狄公门人,纵是独身,亦是多方皆想拉拢的存在,可不知为何,这般多年,就是不肯选择站队,似乎在等待什么。
卢凌风瞳孔一震,“曾相,也是狄公弟子?”
“哦?你不知道?”公主倒是有些奇怪,难道苏无名与李伏蝉从未提及吗?
苏无名蹉跎武功县十年,其实,凭借着他狄仁杰亲传弟子之身份,哪里需担心官路之艰,朝中有人好办事,那,朝中势力遍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可苏无名,却是硬生生克制住了那触手可得的滔天权势。
苏无名有傲骨,他多年前虽跟随恩师狄公,但彼时家族遭陷害,家道中落,身负罪责,并无官职,只是以弟子的身份,跟随恩师办案,一边学习,一边为父亲平反。
苏无名与曾泰不同,曾泰相遇狄仁杰之时,正是用人之际,且狄仁杰当时身体尚佳,所办皆是大案要案。
曾泰跟随狄仁杰,一路立功,恰好狄仁杰举贤不避亲,曾泰身负大才,又屡立奇功,且为人玲珑聪慧,最是得狄仁杰欢心,一路高升,便丝毫不奇怪。
苏无名踏入官场之时,狄仁杰已然故去,入仕为官,但出身低微,除了狄仁杰弟子的身份,再无一丝可以拿的出的地方,武功苏氏,已然落寞。
苏无名为官,只为探破真相,造福百姓,他并不贪慕权势,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眼,他深刻的明白,恩师故去,那些留下的人情关系,用一分,便少一分,他不愿将那些人情用在他的官路上,因为或有一日,李伏蝉或许,会真正用得上。
但说到底,却是苏无名自有傲骨,他想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一个像恩师那样的好官,到那时,狄公弟子的身份便是锦上添花,世人谈起他苏无名,论的不仅仅是他苏无名有一个好师父,还要说的是,狄仁杰亦收了一个好弟子。
若真有此一日,他苏无名百年之后,见到恩师,也可坦然说上一句,无愧恩师教导,苏无名爱他的恩师,感念其在他最无助之时的拉扯,更感恩他未来无数个日夜的教导。
昔年,小小的少年,潦倒失意,困苦不堪,如今,为国为民,官至长史,虽远不及恩师,但,无愧于恩师。
卢凌风听到了很多关于曾泰的故事,离开参天楼时,仍然懵懵懂懂,既有对狄公的向往,又有对公主帮助的迷茫。
而他不知道的是,苏无名与李伏蝉,已然在长安狄公祠内燃起香火,等待着他的到来。
香烛燃起,案几之上,名为狄公语录的三卷书册摆放整齐,曾经属于狄仁杰的印章,此刻,也被恭敬地拜放在香炉之前,一张纯白的宣纸上,印着狄仁杰印的鲜红印章,狄公的金像,在烛火的映衬下,显得熠熠生辉。
卢凌风刚至此处,便愣了神,苏无名与李伏蝉皆在他预料之中,但如今,李元芳,还有那位刚刚才听闻了其事迹的曾泰竟也都在此。
顾不上其他,卢凌风还想行礼,曾泰却笑着拦住了他,“莫要多礼,今日,你才是主角,我等不过是来做个见证。”声音威严,却透着一股亲切与温和,弄得卢凌风有些摸不着头脑。
卢凌风在李元芳与曾泰善意的目光中,缓缓踏入祠堂,站立中央,不解地看着李伏蝉与苏无名。
李伏蝉深吸一口气,收起了往日的不羁与调皮,此刻那俊秀的脸庞上带着严肃与怀念,对着苏无名重重点了点头,苏无名这才开口说话。
“卢凌风,你看看这是什么?”苏无名指着那三卷狄公语录,语气认真,神态庄重。
卢凌风定睛望去,心中惊讶,情不自禁地念叨出来,“狄公语录,这是?”
苏无名的神情出现了丝丝怀念,“这是我跟随恩师时记录的,共六卷,之前我借你的那三卷旧书,是后三卷,这是前三卷。”
闻言,卢凌风的双眸忽然睁大,眼中透露出一股难以置信,同时,还有一种连他都无法确定的雀跃在心头升起,“这,这是何意?”
此时此刻,苏无名,李伏蝉,李元芳,曾泰,四人对视一眼,皆缓步上前,跪在了狄公像前。
卢凌风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此刻,场间似乎就自己一个外人啊,此时,却听苏无名那沉稳有力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响起,“恩师狄公在上,当年,您与我们说过,之所以不收卢凌风为徒,是因为他年少轻狂,恃才傲物,但您又说,此人心地纯良,天资聪颖,性格率真,心怀天下,是可塑之才。”
苏无名等人眼前,似乎隐隐约约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当年的话语声,仿佛再次响彻耳旁,“若终有一日,他能经过历练,知晓民间疾苦,真正懂得百姓即社稷的道理,便可由你们,代我收徒。”
相似的话语,由苏无名缓缓述之于口,“今,卢凌风材成,一路成长,共破悬案,甚至协力合作,活捉沙斯,了却恩师遗愿,无名,谨遵师命,燃香请印。”
苏无名回过头,看向已然呆愣住的卢凌风,语气肃穆而期待,“卢凌风,你可愿做狄公弟子?”
这一刻,李伏蝉,李元芳,曾泰皆回首看向卢凌风,而卢凌风经过短暂的震惊,随即便回忆起当年被狄公拒绝时的不解与羞愤,可当看到四人的目光,又看着那熠熠生光的狄公像,忽然,案几之上那鲜红的印记闯入他的眼眸,这一刻,过往所有的不甘统统烟消云散。
几乎不曾犹豫,卢凌风表情一肃,当即上前,目露敬意,双膝一弯,诚服下跪,“我愿意!”
见状,四人的嘴角皆露出欣慰的笑容,苏无名满眼感慨,看向恩师的雕像,心中喜道:恩师,您交代我的事,无名,办好了。
无论是沙斯,还是眼前的卢凌风,苏无名皆无愧恩师!
喜欢唐诡:从元芳之子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唐诡:从元芳之子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