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朕旨意,加封许晋为检校兵部尚书,酬谢他镇抚黔中道之功。”
“遵旨!”群臣自无异议。
许节帅镇抚黔中道多年,深入烟瘴之地,与蛮族打交道,尽忠职守,夙夜忧勤,成果斐然,这一番加封,当之无愧。
除了此事,许晋呈上一封军情,引得众人瞩目。
南诏国内乱愈演愈烈,五位大将打得不可开交。
萧丽质与郭旭,暗中扶持一位大将——罗阁凤,占据苴咩城,以战养战,逐渐发展壮大。
为此,罗阁凤拜郭旭为清平官,执弟子礼,言听计从。
“清平官?”高楷好奇,“这是什么官职?”
王羡之回言:“据闻,这是南诏国特有官职,和宰相无异。”
群臣皆是惊讶,昔日袁文毅麾下将军,兜兜转转,竟成为南诏国宰相,虽只是一位大将所封,但假以时日,说不定有名正言顺之时。
高楷神色玩味,时势造英雄,果然不假。
郭旭能抓住机会,成为异国大将座上宾、谋主,也不可小觑。
许晋另外提及一事,萧丽质与郭旭日久生情,打算与姚冲和离,另结良缘。
因姚冲是黔州刺史,兹事体大,特此上书,请高楷定夺。
闻言,封长卿这个礼部尚书,第一个反对:“陛下,微臣认为,此事不妥。”
“萧郡君与姚刺史,乃明媒正娶,成婚多年,又育有一子,并非不相安谐,怎能和离?”
萧宇熟知大秦律法,亦然反对:“依律,夫妻若要和离,必须两方同意,且有正当理由,譬如情不相得,才能不坐。”
“如今,姚刺史并未同意,萧郡君怎能一意孤行?”
沈不韦笑道:“法不外乎人情,萧郡君既然和那郭旭情投意合,何不成人之美?”
萧宇面色肃然:“萧郡君乃有夫之妇,却和外男互生情愫,已是妇德有亏。怎敢擅自提出和离,置姚刺史颜面于何地,又将大秦律法放在何处?”
见他上纲上线,沈不韦收敛神色,闭口不言。
萧宇拱手道:“伏惟陛下圣裁。”
高楷旁听许久,也觉头疼,这事可不好处置,只能暂时和稀泥。
“派人去黔州,问一问姚冲是何意见,再做定夺。”
“是!”
至于罗阁凤,他准备让许晋多加关注,若能扶持一把,也是好事。毕竟,南诏国可为抗衡吐蕃,添一分助力。
此事议定,裴季倏然开口:“陛下,臣等商议,将岭南道,拆分为东西两部,一为岭南东道、一为岭南西道。”
高楷来了兴致:“州县如何划分?”
裴季一一道来:“岭南东道管辖东面二十六州,以广州为治所,下辖琼州都督府。”
“岭南西道统领西面十九州,以邕州为治所,下辖交州都督府。”
高楷若有所思,这样一来,岭南道一分为二,东道拢共三十一州,西道拢共三十四州,面积相差不大。
他端详堪舆图,对这划分之法,并无异议。不过,对这东西两道名字,却想改一改。
“把岭南东道改为广东道,岭南西道,改为广西道,两广分治。”
“遵旨!”只是换个名称,疆域不变,群臣自无不应。
裴季问道:“陛下,这两广节度使,该如何安排?”
高楷思忖片刻,朗声道:“升郭恪,为广西道节度使,褚俊为广东道节度使。”
“广、邕二州刺史,与琼、交二府都督不变。”
“遵旨!”
满朝文武神色振奋,至此,大秦坐拥两都十六道,虽是拆分而来,仍有开疆拓土之功,足以载入史册。
……
春去秋来,转眼已是武德二年,十月十五。
又一次朝会,沈不韦、狄长孙联袂上奏,兵马、粮草辎重已然准备妥当。
高楷颔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以发兵了。”
此话一出,诸将眉飞色舞,纷纷请战。
封长卿却道:“先礼后兵,才是中央上国风范。不教而诛,实不可取。”
高楷笑了笑:“既如此,传一封檄文到夏州,勒令石重胤去帝号,归顺大秦。”
“若他主动投降,献上十二州户籍图册,朕可网开一面,既往不咎。”
封长卿赞道:“陛下仁德!”
夏侯敬德瓮声道:“陛下,此人若想投降,早就来长安了,何必多此一举?”
高楷哑然失笑:“这只是缓兵之计,武力讨伐必不可少。”
张建兆目光一亮:“陛下,末将愿为先锋,踏平朔方城,擒拿石重胤。”
“陛下,末将亦然……”诸将争先恐后。
出兵之事,高楷早有决断:“传旨,召集七万大军,兵分两路。”
“西路,由张建兆、哥舒浩,你二人率三万兵马,从原州进发,夺取庆、会、灵诸州。”
“东路,李元崇、马规元,你二人领四万大军,攻取延、绥、银诸州。”
“封长卿、宇文凯,你二人转运粮草辎重。”
“臣等遵旨!”
数日后,大军尚未发动,却有魏国使者从夏州前来长安,奉上一份礼物。
“鱼胶?”高楷眸光微眯,“石重胤想说什么?”
魏国使者略微拱手,高声道:“我朝陛下有言,愿用这鱼胶,黏合魏、秦二国关系。”
“奉劝您一句,见好就收,立即罢兵,否则,后果自负!”
“大胆!”
“放肆!”
高楷尚未开口,殿中文臣武将个个勃然大怒。
杨烨冷声道:“撮尔小国,毫无自知之明,竟敢在我大秦朝堂大放厥词、出言不逊,你想死么?”
夏侯敬德更按捺不住,撸起袖子便想来个全武行。
看这巍巍铁塔、虎目喷火,魏国使者骇得双膝一软,瘫坐在地:“你……你莫要过来!”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你想成为千古罪人么?”
夏侯敬德冷哼一声:“你一介阉人,竟敢对我大秦皇帝无礼,我先让你成为千古死人!”
“罢了。”高楷不甚在意,“他只是个传声筒,杀了他也没用。”
“是!”夏侯敬德停住脚步,寒声道,“算你好运!”
魏国使者色厉内荏,一张白脸如调色盘一样,五彩缤纷。
“朕不杀你。”高楷淡声道,“你且回去,告诉石重胤,打铁还需自身硬。”
“把希望寄托在东突厥身上,终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