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人话里,几人几乎也已确定,王氏嘴里说的周小夫子,正是他们府里那位出走已有一年光景的公子...
只是,自五岁后,就似中了邪似的公子,成日疯疯魔魔,哪里就是王氏嘴里说的这般好了?
几人一路走一路说着话,姜氏听了心中更是惊讶。
她先前就注意到院子里多了一间规制不错的正屋,还以为是待客之用。
结果眼前妇人的小姑子回来后,宁愿让长女搬出来姐妹俩挤一屋里,也没说要将那屋子腾出给人住的意思,缘由...尽是给眠儿准备的?
而一旁的宋慈姑,虽未见过周目,却也经常从一家人嘴里听到一些,此刻也恍然大悟:“怪不得呢!前阵子小麦那丫头非让我在镇上留意着,给她找棵好的海棠树苗,这两天回来就看到院里种上了,想必也是给这位周小夫子准备的吧?”
王氏笑着颔首:“可不么,听说是那孩子自己提的,具体缘由我也不太清楚,也是听小麦偶尔提起。”
两人之言,让姜氏心头再次震动,随即更生复杂。
在她印象里,养子周鹤眠自小心思深沉,莫看面上扮的再是顽劣,她这个做母亲的却再知晓不过,那孩子...极难与人交心。
没想到,他竟会主动对宋家提出如此要求...
留一间屋...种一棵树。
这看似是麻烦宋家,实则分明是将这宋家记挂在了心里,将其视为一个可以归属之地。
她眸色微漾,徒生几分悲鸣。
眠儿他...这是知道了什么...
再转头,看向身侧眉眼温婉的妇人。
对方一个寡母,比之自己应也大不了两岁,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却可将几个孩子都教养的这般乖巧...
或许,正是这份毫无算计的真诚,方才叩开了那孩子紧闭的心扉...
这些年...她因失子之痛,虽教养孩子时也尽量做了些为人母应尽之责...嘘寒问暖,督促学业,却独独少了份真正敞开胸怀、毫无保留的热忱关切。
她将自己封闭在那座华丽的牢笼里,日日沉浸在悲伤中,对府中人事,尤其是那些暗地里的污糟阴私,竟疏于防范,或者说,是心力交瘁之下,有意无意地放任了...
如今想来,眠儿那孩子后来这般,非是全因那居心险恶之辈谋害之故,更应自己失责才是...这才让人有了可乘之机。
若不是宋家,若不是宋小麦阴差阳错的救下他...那后果,她简直不敢深想。
她亏欠那孩子的,实在太多了...
这份认知,让姜氏再度自陷于无尽懊悔之中。
没察觉对方异样的王氏,带着几人说说笑笑,终于来到了后山薯粉作坊。
这片由青砖石瓦筑起的硕大作坊,此刻灯火通明,内里人声鼎沸。
王氏知道富贵人家规矩多,讲究也多,怕姜氏不习惯于众多外男间穿梭,一进作坊,便带着一行人拐了个弯,绕道来到了缝制面罩的妇人之所。
一进门,眼前的景象让姜氏主仆几人都微微怔了一下。
只见,众妇人所在屋舍,房间宽敞,墙壁上挂着许多盏明亮的油灯,照的屋子亮堂堂的,丝毫不影响女红活计。
三十多个妇人分坐在几排长桌旁,人人低头专注着手里的活计,飞针走线,“唰唰”齐声。
屋里无论是空气里弥漫的艾叶香气,还是被打扫的干净的地面,连带妇人们整洁干净的衣裳,以及梳的齐整被布巾稳稳包裹住的头发,皆跟几人预先想象的“杂乱无章”毫不相干。
姜氏心中原本存着的可能因环境不佳而产生的些微压力,瞬间消散了大半。
她们的到来,自然也引起了屋内妇人们的注意。
很快,不少人停下针线,好奇望来。
众人先是朝王氏宋慈姑二人热络打了招呼,便将目光齐“唰唰”地飞落在姜氏几人身上,特别是无论姿容还是气度,都让人眼前一亮的姜氏。
“秀兰,慈姑,你们来啦!”
就在这时,徐氏大方起身,来到几人跟前,目光自然落在姜氏身上,向王氏探询:“这位是?”
王氏笑着介绍:“这是借住在我家的姜夫人,心善,知道咱们忙,特意带了人来给咱们搭把手!”
姜氏适时露出温和笑容,对着徐氏和其身后众人微微颔首:“打扰各位了,承蒙贵村照料,我们也想来尽一份心力。”
徐氏和身后一帮农妇见这气度不凡的夫人如此和气,丝毫没有架子,心里刚升起的一丝拘谨便又散开,纷纷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
有机灵的妇人立刻拿来了一些裁好的布片、棉絮和针线,递到几人跟前。
高嬷嬷看着这环境,虽比预想中干净,但一想着夫人要与这些村妇同坐一桌做女红,脸色依旧不太自然。
程嬷嬷则适应的很快,默默陪坐在姜氏旁边,带着凝霜和拂雪,很快就上了手。
主仆几人皆有一手能在京中贵人圈里拿得出手的出色绣活,此刻对着这只需结识密缝,毫无花样可言的粗陋面罩,自是各个不在话下。
程嬷嬷手指翻飞,引线穿布的动作流畅老练,速度比之旁边常年做活的村妇还要快上几分。
凝霜和拂雪亦是专注,二人年轻目明,虽是第一次做这东西,但很快也掌握了要求。
更让众人诧异的,便是那一板一眼的高嬷嬷,虽看上去不愿与人亲近的模样,然一手绣活,竟比之其余三人还要出色。
她下针精准,缝合力道也十分均匀流畅,做出来的面罩边角平整,线迹工整的几乎挑不出错处。
若是宋小麦来到这里,都要忍不住惊叹,对方这手绣活,简直与前世机器也差不了多少了。
主仆几人这般利落娴熟、堪比示范的绣技,很快引起了周边妇人们的注意。
“唉哟!瞧瞧几位的手艺,这针脚,这速度,可比咱们强多了!”
赵氏这话一出,旁边几个妇人便也忍不住一一跑到周围观看,一瞧之后,皆忍不住惊叹:“这针脚,跟尺子量过似的,又匀又平!真好!”
“到底是城里来的,就是不一样...”
这些再朴实不过的称赞,让程嬷嬷和两个丫头虽未抬头,嘴角也不由弯了几抹弧度,纷纷应着众人“过奖过奖”,“不敢不敢”之类。
高嬷嬷听得议论,更是难得的了敛了几分肃穆,虽仍不言语,但紧绷的脊骨肉眼可见的松了两分。
姜氏将这一切细微变化看在眼里,一夜起伏不定的心思,在这此起彼伏的质朴声中,难得有了两分宁静。
她低下头,更加专注于手中活计,仿佛要将所有复杂的心绪,都密密缝制进这粗布之中。
而坐在几人一旁的王氏和宋慈姑,则很快没了声音。
二人眉眼一动,细微交流一番,皆将目光投在了隐在角落处,闷头做工的马、孙妯娌二人身上。
《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