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身为家族核心与掌舵人,手握大明水师重兵,牢牢掌控着整片东南海域的制海权,商船、战船纵横万里海疆无人敢撼;
郑洪逵主理商贸与护卫,麾下商队护卫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凭着凶悍战力护送郑家商船往来于南洋与大明之间,畅通无阻;
郑芝豹执掌地方守备军卫,铁腕守住福建的陆上根基,保境安民,让家族后方固若金汤;
郑芝虎专司水师操练,以严苛标准打磨舰队,将郑家水师打造成兵强马壮、战无不胜的劲旅,战力冠绝东南;
郑芝麟早年在料罗湾海战中奋勇捐躯,用热血与性命护下了郑家的海疆利益与商贸通道;
郑芝凤则凭着一身过硬武艺考中武举人,崇祯十五年在登州任副总兵,十六年奉调返回福建辅佐家族,到了乾德二年,又远赴倭岛肥前国,为侄子郑宗明铺路搭桥,助其稳稳拿下田川家主之位,将家族势力延伸至倭岛腹地。
郑家的势力范围早已远超福建一省,形成了横跨海陆的庞大网络:
族中老辈扎根在倭岛多个大名领地,与当地藩主、豪族渊源深厚,互为倚仗;
吕宋群岛有族人开枝散叶,经营着种植园、矿场、商铺等庞大产业,掌控着当地核心经济;
南洋各大繁华城邦里,更是随处可见郑家的商号、栈房与码头,商贸网络遍布万里海疆,财富源源不断汇入家族。
当年郑芝龙接受朝廷招安,出任福建总兵,并非贪图功名富贵,核心不过是祖籍在此,想守住祖宗留下的基业,让漂泊多年的族人能在故土安稳立足,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
对于郑氏一族而言,手握如此庞大的能量,族老们的心思实际得很:
无论天下如何易主,换哪个政权掌权,只要家族军事实力、商贸网络尚在,便不会动摇根本,无非是换个名义上的主子,继续做自家的一方霸主,守护家族的荣华富贵——
这便是族老们心底最真实的盘算。
只是郑芝龙这一支兄弟,骨子里仍存着对大明的忠义气节,见不得山河破碎、百姓遭殃,始终愿意为大明固守海疆,护佑一方百姓周全,这份家国情怀,从未因时局变迁而消减。
郑森的祖父郑士表,兄弟三人祖籍皆是福建南安石井镇。
万历年间,海禁渐弛、海贸初兴,兄弟三人不甘困守贫瘠故土、受限于方寸之地,纷纷驾着简陋海船闯荡南洋——
一人远赴倭岛扎根萨摩藩,一人扎根吕宋经营商栈,一人直奔香料群岛抢占贸易先机。
他们亦商亦盗,在惊涛骇浪中搏命,在刀光剑影里争食,凭着一股子狠劲、灵活的智谋与过人的胆识,硬生生在海外列强环伺的缝隙中闯出了一片天地,为郑氏家族打下了厚实的基业与广阔的人脉。
待到郑芝龙兄弟们出生,郑氏已在海外颇具声望与势力。
他们迎娶的媳妇,或是倭岛大名的千金,或是吕宋豪族的贵女,亦或是南洋城邦首领的掌上明珠——
通过这一桩桩精心谋划的联姻,郑氏与海外各方势力完成了深度绑定,利益交织、荣辱与共,家族根基愈发稳固,再也无人能轻易撼动。
郑士表身为长房嫡子,目光远比族中众人更为长远,不愿家族始终顶着“海商”“海盗”的灰色名头,被正统势力轻视排挤,一心想为郑氏挣得朝廷认可的正统声望。
于是在崇祯初期,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让长子郑芝龙接受朝廷招安,顺势出任福建水师总兵。
自此,郑氏从游离于体制外的海上势力,正式踏入官场序列;
郑芝龙随后又借着职务之便,将四个兄弟陆续带入福建官场,各掌军卫、商贸要职;
幼弟郑芝凤更是争气,考中武举后远赴登州历练,凭借军功官至副总兵,让郑氏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东南,进一步向北延伸,触达京畿周边。
此次郑森北上京城,明面是遵循师礼、探望恩师钱谦益,实则肩负着多重试探任务:
摸清北方朝堂的真实实力、打探乾德皇帝的施政动向、试探钱谦益对南明与郑氏的真实态度。
另一边,唐王朱聿键早有自立之心,他深知东林党在文坛的号召力与朝堂的影响力,便想请钱谦益出山,出任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将整个东林党人纳入自己的势力体系,为登基称帝铺路。
这想法并非空谈:
当年福王朱由崧正是靠着东林党的鼎力支持,才迅速整合南方势力、站稳脚跟,建立起完整的朝廷架构;
反观潞王朱常淓,手下尽是些只会空谈义理的文人,连像样的政务与军事架构都搭不起来,最终不成气候也是必然。
唐王这边的底气则足得多:
不仅有郑家这等手握重兵、掌控海疆的势力撑腰,还有朝中老臣的人脉背书与江南富豪的财力输血,唯独缺一个能镇住场面、凝聚文心的“文胆”。
如今他的核心主张皆出自黄道周之手,且得到了蒋德璟的全力支持,只需再将钱谦益这面文坛大旗纳入麾下,便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正因如此,只要郑芝龙点头首肯,郑森便即刻带着双重使命,踏上前往北京城的路途。
郑森早已打定主意走海路北上,还特意带上了心腹伴读顾苓。
为了避开横行东海的荷兰商船与海盗袭扰,船队从福建宁德出发后,并未直接沿海岸线北上,而是先拐入前往倭岛的航线,借着洋流与季风一路东行,待绕过胶东半岛的成山头后,才缓缓转向西北,平稳驶入渤海湾,目标直指天津卫的大沽口登岸。
路引是早已备好的“通关勘合”,由福建水师总兵府直接开具,盖着鲜红的官印,凭着这张文书,福建的官船便能名正言顺地停靠大沽口水师码头;
加之郑森与顾苓皆是举人出身,本身就有入京游学的功名资格,随行只带四名侍从、两名护卫,亦是合乎朝廷规制的事,沿途关卡与守军根本挑不出半分错处。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