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资源前哨”的残破穹顶之下,时间以另一种流速悄然滑过。残存的联盟力量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里,如同蛰伏的伤兽,舔舐伤口,积蓄着微薄的力量。伊芙琳的命令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寻找“文明火种”,成为了这片废墟之上最迫切、也最充满不确定性的使命。
艾妲教授所在的临时实验室,成为了整个前哨站能量消耗最大的区域。除了持续接收并分析来自“秩序真空”区域的探测器数据,大部分计算资源都被调配用于破解那道来自“遗忘回廊”方向的微弱信号。信号断断续续,如同风中残烛,其编码方式虽然与“火种”舰队的应急协议高度吻合,但其内容却充斥着大量无法解析的乱码和异常的能量签名,仿佛发送源正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信号源的位置无法精确定位,‘遗忘回廊’内部的引力环境极其复杂,充满了未标记的引力阱和空间褶皱。”一位负责信号追踪的技术官报告道,他的声音因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而沙哑,“我们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扇形区域,范围…超过三千光年。”
三千光年。在平时,这对于联盟的跃迁技术而言并非不可逾越的距离。但对于如今仅能勉强凑出一支小型接应分队的他们来说,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信号的异常能量签名分析有结果了吗?”艾妲盯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流,眉头紧锁。
“初步判断,并非自然干扰。”另一位凝辉文明的学者回应,其光核闪烁着分析时的独特韵律,“签名中检测到高浓度的…时空粒子衰变余迹,以及一种…非常微弱的、与我们已知的任何‘织网者’能量模式都不同的…生物活性读数。”
时空粒子衰变?这通常意味着该区域近期发生过极其剧烈的空间结构变动,比如…大规模的空间跳跃,甚至是…空间崩塌?而未知的生物活性读数,更是为“火种”舰队的处境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他们可能遭遇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危险。”艾妲的结论让临时指挥中心的气氛更加凝重。
与此同时,雷恩负责的接应分队筹备工作也遇到了瓶颈。“裁决号”是唯一具备较强生存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平台,绝不能轻易涉险。而其他幸存舰船的状态,最好的也仅能勉强进行一次短距跳跃,根本无法承担深入未知险境的任务。
“我们需要一艘船。”雷恩在资源协调会议上,言简意赅地指出,“一艘足够快、足够隐蔽、具备一定自卫和探索能力,并且…我们损失得起的船。”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停泊在港口角落、一艘通体漆黑、线条流畅、但表面布满深刻刮痕与能量灼烧印记的舰船——“暗影之拥”号。这是一艘“幽影级”特种侦察舰的改进型,是先前那支全军覆没的侦察先遣队中,唯一因提前执行外围警戒任务而侥幸存活的舰船。它受损不轻,但其核心的隐匿系统和超空间引擎经过紧急维修,已恢复了基本功能。
“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选择。”雷恩沉声道,“但它需要一次彻底的‘手术’,尤其是武器系统和探测阵列需要强化。我们需要拆解其他舰船的部分非核心部件。”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拆解其他舰船,意味着进一步削弱本已脆弱不堪的幸存舰队实力。但为了那渺茫的希望,别无选择。
伊芙琳批准了雷恩的方案。“暗影之拥”号的改造工程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紧锣密鼓地展开。工程师们如同进行精细的外科手术,从其他舰船上小心翼翼地拆卸下还能使用的传感器、备用引擎部件,甚至将一艘严重受损的护卫舰上唯一完好的小型能量炮塔移植到了“暗影之拥”号上。整个过程充满了风险,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这最后的希望之舟彻底报废。
就在接应分队紧张筹备的同时,对“秩序真空”的持续监测带来了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令人深感无力的发现。那片区域的“内爆”趋势正在以极其缓慢但确实可以测量的速度增强。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显示,“真空”边缘的空间曲率正在发生微变化,周围的能量流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持续不断地注入那片死寂之地。按照艾妲团队的模型推算,照此趋势,大约在数百至数千年后(具体时间取决于周围秩序的“密度”和“流动性”),这片“秩序真空”可能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引发一次局部的、但影响范围难以预估的“秩序再爆发”。届时,可能会诞生出全新的、未知的星域或法则结构,也可能…只是将积累的能量以更狂暴的方式释放出来,形成新的宇宙灾难。
“我们等不到那个时候了。”伊芙琳在得知这一分析结果后,只是平静地陈述了一个事实。无论未来这片伤疤会如何演化,对于他们这些挣扎于当下的幸存者而言,都太过遥远。
经过十几个标准日的紧张改造与物资调配,“暗影之拥”号终于焕然一新——尽管这种“新”是建立在无数拆解零件和临时补丁之上的。舰长由一位经验丰富、以冷静和果敢着称的前侦察舰队军官担任,船员则由自愿报名的、各领域精英组成,他们深知此行的危险性,但无人退缩。
出发前夜,伊芙琳亲自登上了“暗影之拥”号。她走过狭窄的舱道,与每一位船员简短交谈,没有激昂的动员,只有沉静的嘱托与坚定的信任。
“找到他们,带他们回家。”这是伊芙琳对舰长的最后命令,简单,却重于千钧。
“暗影之拥”号如同悄然滑入水面的黑鱼,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悄无声息地驶离了“第七资源前哨”的港口,很快便融入外界的黑暗虚空,进行一次短距跳跃后,彻底消失了踪迹。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前哨站内的生活按部就班,修复工作仍在继续,但对“秩序真空”的监测和对“火种”信号的追踪,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艾妲几乎住在了实验室,试图从那些混乱的信号碎片中提取出更多有用的信息。雷恩则加强了前哨站周边的巡逻和防御布置,尽管他知道,如果真有强大的敌人来袭,这点防御力量形同虚设。
时间一天天过去,“暗影之拥”号按照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会传回一次简短的、经过高度加密的状态报告。最初几次报告显示航行顺利,他们已深入“遗忘回廊”外围,并未发现明显的威胁,但也没有找到“火种”舰队的任何确切踪迹。
直到某一次预定的通讯时间,信号却没有如期而至。
指挥中心内,气氛瞬间凝固。技术人员尝试了所有备用频道和加密方式,得到的只有一片死寂。
“失去联系…超过六个标准时了。”通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开始在前哨站内蔓延。难道“暗影之拥”号也遭遇了不测?难道他们最后的努力也化为了泡影?
伊芙琳站在指挥台前,面无表情。她没有下令采取任何行动,因为无计可施。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又过了令人煎熬的十几个标准时。就在绝望的情绪即将达到顶点时,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
“检测到超空间波动!非常接近!就在前哨站警戒区域边缘!”雷达官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形。
所有人瞬间扑到各自的屏幕前。只见星图上,一个微小但清晰的光点正从超空间中脱离,其能量签名经过识别——正是“暗影之拥”号!
但它并非独自返回。
在它身后,紧跟着另外三个微弱了许多、仿佛随时会熄灭的能量信号!
“是…是‘火种’舰队的识别码!”识别官几乎是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声音嘶哑地喊道,“确认!是‘远望号’、‘青壤号’(他们之前报告已自毁,显然情报有误或情况有变)、还有…‘传承者’号生态船!”
回来了!他们真的找到了!而且带回了三艘“火种”舰船!
短暂的死寂之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指挥中心的穹顶!泪水与笑容同时出现在这些历经磨难的幸存者脸上。
然而,伊芙琳和雷恩等人却很快冷静下来。他们注意到,“暗影之拥”号传回的信号极其微弱,船体似乎遭受了重创。而跟随其后的三艘“火种”舰船,更是如同在风暴中挣扎的扁舟,能量读数低得可怜,船体上布满了触目惊心的创伤,仿佛刚刚逃离了一场惨烈的追杀。
“立刻派出所有救援艇和工程船!开启港口所有泊位!医疗队做好接收大量伤员的准备!”伊芙琳一连串命令迅速下达,声音沉稳,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她内心的激荡。
当“暗影之拥”号拖着浓烟与电弧,引领着三艘残破不堪的“火种”舰船,艰难地驶入“第七资源前哨”的港口时,呈现在所有人眼前的,是一幅混合着喜悦与悲怆的画面。
“火种”舰队,他们找到了,但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更加残酷的真相,以及…迫在眉睫的新威胁。
星火终于重聚,但归途的序曲,却伴随着来自深空的、更加急促的警报声,悄然奏响。
喜欢万古废材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万古废材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