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

首页 >> 道藏辑要 >> 道藏辑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北洋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大明:我洪武爷亲弟!煮酒点江山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大唐,我的姑姑是长孙大清隐龙极品吴掌柜御天邪神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 - 道藏辑要全文阅读 - 道藏辑要txt下载 - 道藏辑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参同契-魏伯阳眞人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重刊道藏辑要

参同契

魏伯阳眞人着       云阳道人朱元育阐幽

参同契者东汉魏眞人伯阳所作葢以易道明丹道也易道

之要不外一阴一阳丹道之用亦不外一阴一阳一阴一阳

合而成易大道在其中矣参者参伍之参同者合同之同契

者相契之契书中分上中下三篇篇中分御政养性伏食三

家必参互三家使大易性情黄老养性炉火之事合同爲一

方与尽性至命之大道相契举一端则三者全具其中以末

卷三相类宗旨校勘卽了然矣

上篇上卷言御政共计五章乃上篇之上也

此卷专言御政而养性伏食已寓其中葢所谓御政者陈乾

坤坎离之法象隐然具君臣上下之规模君主无爲臣主有

爲卽养性伏食两道之所取则也故末篇又称大易情性

乾坤门戸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门戸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

以爲槖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执衔辔正规矩随

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厯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

爲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

之依次序旣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月爲期度动静有早晚

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

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

其理

此章首揭乾坤门戸包括万化乃全书之纲领也

乾坤者易之门戸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

此节言一阴一阳之道不出乾坤范围也葢天地间只此一

阴一阳之本体则谓之道其化机则谓之易其神用则谓之

丹易道之阴阳不外乾坤丹道之阴阳不出性命乾坤卽性

命也然必穷取未生以前消息方知天地於此造端人身於

此托始丹道卽於此立基原夫鸿蒙之先一炁未兆不可道

亦不可名廓然太虚无方无体是谓眞空空中不空是谓妙

有惟卽有而空故无始之始强名曰天地之始惟卽空而有

故有始之始强名曰万物之母卽有而空便是太极本无极

卽空而有便是无极而太极太极之体本来无动无静动而

无动乾之所以爲天也而轻清者有其根矣静而无静坤之

所以爲地也而坚凝者有其基矣一动一静之间人之所以

爲天地心也而易之生生不息者在其中矣胚胎虽具混沌

未分故曰太极函三迨其静极而动乾之一阳直彻於九地

之下而坤承之阴中包阳实而成坎是谓天一生水在地中

爲水在天上爲月及其动极复静坤之一阴直达於九天之

上而乾统之阳中含阴破而成离是爲地二生火在世间爲

火在天上爲日此由太极而生两仪由两仪而生四象也天

地非日月不显乾坤非坎离不运故在易道必以乾坤爲体

坎离爲用何以言之乾之爲物静专而动直六十四卦之阳

皆出入於乾戸究竟只是最初一阳坤之爲物静翕而动辟

六十四卦之阴皆阖辟於坤门究竟只是最初一阴一阴一

阳是谓眞易乾知大始实爲众阳之父故乾道成男曰震曰

坎曰艮坤作成物实爲众阴之母故坤道成女曰巽曰离曰

兑从此交易变易生生不穷重之爲六十四卦衍之爲四千

九十六卦岂非乾坤者易之门戸众卦之父母乎六子皆出

於乾坤而独用坎离者何也盖震巽艮兑各得乾坤之偏体

坎离独得乾坤之正体先天定位本乾南坤北惟以中爻相

易而成坎离後天翻卦遂转作离南坎北其实乾坤包罗在

外天地之匡廓依然不动而坎离之一日一月自然运旋其

中小之爲昼夜晦朔大之爲春秋寒暑又大之爲元会运世

譬若御车然中心虚者爲毂两头转动者爲轴车本不能自

运惟赖两头之轴两头之轴又赖中心之毂以运之车待轴

而转动轴又待毂而运旋其用方全坎离之於乾坤亦然岂

非坎离匡廓运毂正轴乎老子云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

车之用此之谓也此章爲全书纲领此节又是通章纲领乾

坤门戸在丹道爲炉鼎坎离匡廓在丹道爲药物火候出其

中矣

牝牡四卦以爲槖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执衔辔

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厯纪

此节言乾坤化出坎离能覆冒阴阳之道也乾本老阳牡也

迨中爻变出离之少阴则牡转爲牝矣坤本老阴牝也迨中

爻变出坎之少阳则牝转爲牡矣坤转爲坎九地之下渊乎

莫测气机动而愈出是爲无底之槖乾转爲离九天之上一

线潜通本体虚而不屈是爲有孔之龠老子云天地之间其

犹槖龠乎指此而言故曰牝牡四卦以爲槖龠坎离二气一

往一来出入於天地之间而昼夜晦朔春秋寒暑纤毫不爽

名曰四卦其实只是一坎一离名曰两卦其实只是坎离中

间一阴一阳乃六十卦之全体三百六十爻之全用无不覆

冒其中岂不犹善御者之准绳?以执衘辔正规矩以随轨

辙乎夫马之有衔辔车之有轨辙法则现前一一可以遵守

外也准而执之正而随之其间必有御车之人处中以制之

卽上文所谓运毂而正轴者也制之之法不疾不徐随方合

节有数存乎其间卽下文火候之节度也律有十二管厯有

十二辰无非六阴六阳循环运转一刻不差而火候之调御

得其准矣此便是周天之纲纪故曰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厯

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爲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

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旣未至晦爽终则复

更始

此节言弦望晦朔数准一月小周天之火候也易有六十四

卦除却乾坤坎离四卦应炉鼎药物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

正应周天度数坎离中爻一日一月把握乾坤出入于三百

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之中周天纲纪总不出其范围日爲

太阳月爲太阴阳数以五爲中阴数以六爲中两其六爲十

二律厯之所取则也以五乘六共得三十是爲一月之数日

月自相经纬遂成弦望晦朔月之消息盈虚每随日转有禀

命於日之象故曰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日月经纬而分

昼夜卽此三十日中兼并爲六十卦自屯蒙讫旣济未济卦

象全具其中卦之内外两体无不反对反体如屯蒙?需讼

?之类对体如中孚?小过?之类或表刚而里柔或表柔

而里刚卽屯蒙二卦可以例举如屯之一阳动於下有朝之

象蒙之一阳止於上有暮之象昼夜反覆两卦只是一卦朔

旦从屯蒙起直至晦日恰好轮到旣济未济六十卦周而一

月之候始完完则终而复始循环无端矣

日月爲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

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

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

此节言二至二分数准一年大周天之火候也日月爲期度

者日主乎昼位当正午自一阳动处以至六阳卽属日之气

候月主乎夜位当正子自一阴静处以至六阴卽属月之气

候动静有早晚者一阳动而进火应屯卦而爲早一阴静而

退火应蒙卦而爲晚要知一日之期度卽一月之期度一月

之期度卽一年之期度又要知一年之动静不出一月之动

静一月之动静不出一日之动静此两句承上起下爲通节

纲领下文遂推详一年之候卦之内外二体包举四时假如

屯卦自初爻进火子爲时一阳初动直到上爻便是纯阳之

己从内体达外用故应乎春夏蒙卦自上爻退火爲午时一

阴初静直到初爻便是纯阴之亥从外用返内体故应乎秋

冬此言冬夏二至交媾之候也太阳在卯应在春分德中有

刑罚之象也太阴在酉应在秋分刑中有德赏之象也故曰

赏罚应春秋日出乎寅没乎申火生在寅暑之象也月出乎

申没乎寅水生在申寒之象也故曰昏明顺寒暑仁主发义

主收爻辞所陈各有所主仍是顺寒暑之象喜近赏怒近罚

随时而发不过其节仍是应春秋之象此言春秋二分沐浴

之候也如是而水火木金各秉一时气候其中有眞土调爕

全备造化冲和之气结而成丹故曰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

理上节言小周天火候应乎一月此节言大周天火候应乎

一年须知此中作用俱是攒簇之法簇年归月簇月归日簇

日归时止在一刻中分动静其中消息全赖坎离槖龠所谓

覆冒阴阳之道者也

此章皆以造化法象明乾坤坎离之功用人身具一小天地

其法象亦然乾爲首父天之象也坤爲腹母地之象也震爲

足巽爲股近乎地分长男长女之象也艮爲手兑爲口近乎

天分少男少女之象也坎爲耳离爲目运乎天地之中独当

人位中男中女之象也其余四肢百骸三百六十骨节八万

四千毛孔卽众卦众爻之散布也然此有形有名者人皆知

之孰知其无形无名者乎父母未生以前圆成周徧廓彻灵

通本无污染不假修证空中不空爲虚空之眞宰所谓统体

一太极也旣而一点灵光从太虚中来倏然感附直入中宫

神室作一身主人所谓各具一太极也主人旣居神室上通

天谷下通炁海性命未分尙是囫囫囵囵本来面目迨中宫

消息略萌摄召太虚之气从两孔而入直贯天谷而下达於

气海乾下交坤坤中一爻遂实而成坎是爲命蒂坤旣成坎

其中一阴卽随天气而上达於天谷坤上交乾乾中一爻遂

破而成离是爲性根於是?地一声脐蒂剪断而性命遂分

上下两弦矣吕祖所云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

者此也从此後天用事有门有戸不出乾坤槖龠运用全在

坎离坎沉炁海元精深藏太渊九地之下莫测其底槖之用

也离升天谷灵光洞彻太虚九天之上直贯其巓龠之用也

出日入月呼吸往来正当天地八万四千里之中一阖一辟

而分昼夜一消一息而定晦朔一惨一舒而别寒暑一喜一

怒而应春秋四时五行无不毕具而造化在吾一身矣故学

道之士苟能启吾之门戸而乾坤炉鼎可得而识矣能运吾

之毂轴而坎离药物可得而采矣能鼓吾之槖龠而六十卦

之阳火阴符可得而行持矣所谓顺之生人者逆之则成丹

陈希夷曰日爲天炁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爲地炁自东而

上以交於天男女媾精之象也天地不能寒暑也以日月远

近而爲寒暑天地不能四时也以日月南北而爲四时天地

不能昼夜也以日月出没而爲昼夜天地不能晦朔也以日

月交会而爲晦朔阴阳虽妙不外乎日月造化虽大不外乎

坎离故众卦之变虽不齐而不出乎坎离之中爻犹车之三

十辐而共一毂者也

坎离二用章第二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设位者列阴阳

配合之位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

虚往来旣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於中包囊万物爲

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言不苟造论

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爲徵坎戊月精离

己日光日月爲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

居一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

此章揭言坎离二用不出一中了首章运毂正轴之旨也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设位者列阴阳

配合之位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

虚往来旣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於中包囊万物爲

道纪纲

此节言坎离妙用卽在乾坤定位之中也在易爲乾坤其法

象爲天地在易爲坎离其法象爲日月此後天有形有名之

乾坤坎离也未有天地日月以前浑然只一太虚此太虚中

本无一物圆明廓彻是爲先天之乾卽此太虚中有物浑成

絪緼遍满是爲先天之坤虚中生炁爲至阳之炁至阳中间

藏肃肃之至阴此从坤而上升者也无中含有是爲乾中之

离炁中凝精爲至阴之精至阴中间藏赫赫之至阳此从乾

而下降者也有中含无是爲坤中之坎一升一降枢机全在

中间枢机一动天地卽分天地旣分其位乃定自然天位乎

上地位乎下日出乎东月生乎西所以伏羲先天圆图乾卦

居南坤卦居北天上地下包罗万象天地定位也离卦居东

坎卦居西日月相对横贯天地之中水火不相射也然必天

地之体立而後日月之用行故系辞传曰天地设位而易行

乎其中矣此直指之辞也魏公恐世人不知何者爲天地何

者爲易特下注脚谓天地非外象之天地乃是一乾一坤神

空自然之象卽上章所谓门戸也设位非有形之位乃是一

阴一阳自然配合之位卽上章所谓匡廓也易非卦爻之易

乃是一坎一离眞息往来自然运行之易卽上章所谓槖龠

也天地之造化非卽吾身之造化乎何谓坎离者乾坤二用

乾本老阳中变少阴离中一阴实坤元眞精故离自东转南

先天乾位翻爲後天之离转一成九以首作尾故爻辞有无

首之象乾之用九卽用离也坤本老阴中变少阳坎中一阳

实乾元祖炁故坎自西转北先天坤位翻爲後天之坎转六

成一卽终爲始故爻辞有永贞之吉坤之用六卽用坎也此

日月互藏所以爲易宗祖而眞水眞火交相爲用之妙也一

日一月终古出没於太虚上下四旁无所不运犹之一卦六

爻各有定位而坎离二用周流六位无所不在其用神矣故

曰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往来

岂有定乎离爲天中之阴恒欲亲下故日自东徂西而下交

乎地坎爲地中之阳恒欲亲上故月自西徂东而上交乎天

上下岂有常乎离中有眞水重阳爲之包罗水藏火中内暗

外明有幽潜之象坎中有眞火重阴爲之囊括火藏水中内

朗外暗有沦匿之象水火互藏千变万化只在中间一点空

洞处有变化於中之象从此提挈天地把握乾坤大道不出

其范围故曰包囊万物爲道纪纲以上俱发明坎离二用正

见易行乎其中之意

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

此节专言坎离之妙用也坎离二用本无爻位周流六虚无

也旣而包囊万物爲道纪纲可见无之足以制有矣世间有

形之器体无不实究竟实而有者不能自用惟赖虚而无者

有以制之老子云埏埴以爲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是也坎离

以无制有其妙用全在中间空处故曰以无制有器用者空

从无入有谓之息息者进火之候坤三变而成乾也从有入

无谓之消消者退符之候乾三变而成坤也自朔旦震卦用

事之後厯兑至乾自月望巽卦用事之後厯艮至坤其间不

见坎离爻位是谓坎离没亡非没亡也行乎六虚之间而周

流不定耳

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爲徵

知日月之爲易卽推类结字也此校度神明之象确有徵验

可原理爲徵而非苟造言论者矣此节只是引起下文

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爲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

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宫戊已之功

此节言二物配合不离中宫眞土也坎爲月中纳戊土戊土

原从乾来阳陷阴中其精内藏所谓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也

离爲日中纳己土己土原从坤出阴丽阳中其光外用所谓

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也日光月精交会於黄道中间合成先

天太易正以其中一戊一己刚柔本来匹偶足相当也故曰

日月爲易刚柔相当戊巳二土可分可合以四时言之木旺

於春中寄辰土火旺於夏中寄未土金旺於秋中寄戌土水

旺於冬中寄丑土木火金水彻始彻终无不包络於中央眞

土故曰土王四季罗络始终以四方言之青龙秉木德居东

朱雀秉火德居南白虎秉金精居西元武秉水精居北故曰

青赤白黑各居一方北一西四合而成五是爲戊土杳冥之

精在其中矣东三南二合而成五是爲己土恍惚之物在其

中矣赖此戊己眞土调和水火融会金木使五行四象俱攒

簇於中黄而大丹结矣故曰皆秉中宫戊己之功夫日刚月

柔相当而爲太易故称易爲坎离言岂苟造者乎乃推类结

字者也五行四时皆秉中宫之土故称易行乎其中论岂虚

生者乎乃原理爲徵者也此节总缴通章大意

章首曰易行乎其中旣曰变化於中正指中宫眞土说葢坎

离二物不离眞土乃成三家举二物则四象在其中举三家

则五行在其中一切药物火候无不在其中矣乾坤之大用

尽於坎离坎离之妙用归於戊己一部参同契关键全在此

附录

谭子曰抟空爲块见块而不见空土在天地开辟後也粉块

爲空见空而不见块土在天地混沌时也神矣哉

日月含符章第三日含五行精四句世本误入君臣御政章中今校藏本正之

易者象也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

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辏而轮转

出入更卷舒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

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

元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

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蝡动莫不由

此章特着日月之功用究药物之所从出也

易者象也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

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辏而轮转

出入更卷舒

此节言日月之交会其神化出乎自然也上章旣明坎离二

用露出日光月精两物矣尙未悉交会之理魏公遂重举易

辞以申明之葢日月爲易乃一部参同契关键所在此易是

太易之易此象是无象之象天下莫能见莫能知者欲知无

象之易只消近取诸身欲知有象之易必须仰观俯察而得

之在天成象者惟日月爲最着故系辞传曰易者象也又曰

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夫日月何以独称大也日秉太阳火

精本体光明洞达中间一点黑处卽是太阴眞水阳中藏阴

外白内黑故取离象月象太阴水精本体纯黑无光中间一

点白处卽是太阳眞火阴中藏阳外黑内白故取坎象阳精

爲火火则有光阴精爲水水唯会影故月本无光受日映处

则有光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不照晦朔之交日

月同宫月在日下日居月上月体爲日所包其半边之光全

向於天半边之黑全向於地故谓之晦月去日二十五度人

间乃见微光谓之哉生明月去日九十余度人间乃见光一

半谓之上弦及至日月躔度相对月在天上日在地下对照

发光半边之黑全向天上半边之光全向人间其光相望而

圆满徧照故谓之望望後相对渐侧月距日二十五度人间

始见微黑谓之哉生魄月距日九十余度人间只见光一半

谓之下弦从此其光渐敛渐微至於体伏光尽而称晦矣可

见月体本无圆缺惟受日光之所映以爲圆缺究竟月有圆

缺而日无盈虚正犹世人後天之命生老病死倏忽无常只

有先天一点性光圆明莹彻万劫长存耳周天三百六十五

度四分度之一太阳日行一度一昼夜一周天故昼夜一周

谓之一日行及三十度方与太阴相会太阴一日行十三度

有奇行及廿九日有奇才与太阳相会故晦朔弦望一周谓

之一月日含五行精者日本太阳得火之精其中藏乌得水

之精得木精以滋其炁得金精以耀其光中纳己土之精以

包络终始其光明之体用方全月受六律纪者朔日一阳建

子律应黄钟至望而三阳始盈乃应仲吕阳极而阴生矣望

日一阴建午律应蕤宾至晦而三阴始纯乃爲应锺阴极而

阳又生矣举六律则六吕在其中五爲阳数之中两其五爲

十干六爲阴数之中两其六爲十二支五日爲一候六候爲

一气以五乘六恰成三十适合日月相交之度晦朔弦望如

环无端度旣终则更始矣何谓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张

子曰一故神两故化据县象着明之日月而论似分两物不

知太阳中一点阴魄卽是眞水太阴中一点阳魂卽是眞火

体则日月爲易用则水火互藏是爲阴阳不测之神故必穷

神所自来乃知化所从出葢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往来

不穷者一而未尝不两究竟太阳之炁卽藏月中太阴之精

卽藏日中名爲往来而实无往来者两而未尝不一也凡阴

阳对待一往一来俱谓之化神则浑然在中寂然不动无往

无来矣知化便是数往者顺穷神便是知来者逆日月往来

终古不息若辐之辏毂轮之转车一出一入而分昼夜一卷

一舒而定晦朔四时之寒暑推迁一元之运会升降总在其

中惟其神不可测所以化不可穷耳吾身日光月精互相滋

化而总归於中宫不动元神一能兼两悉与造化同其功用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

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元施雌阴化

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

蹈以出蝡动莫不由

此节言日月交会而产一阳也日月爲易乃造化之本三百

八十四爻乃周天之用葢易有六十四卦除却乾坤坎离四

正卦应炉鼎药物其余六十卦得三百六十爻正应周天度

数不多不少若合符节据爻摘符者六十卦中每卦必有一

主爻值符如屯卦主爻在初蒙卦主爻在上之类据易言之

谓之卦据丹言之谓之符一月之有晦朔犹一日之有亥子

也晦朔中间日月并会北方虚危之地阴极阳生一阳来复

正应震之初爻故曰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其交会之时天

入地中月包日内天入地中有媾精之象月包日内有掸持

之象乾主施精以元中眞阳下播於地坤主受化卽以黄中

眞土顺承而包络之故曰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一元一

黄相爲包络形如鸡子斯时日月停轮复返混沌就此混沌

中自相交媾产出一点眞种丹基从此始立矣故曰混沌相

交接权舆树根基坤中旣得此一点眞种是爲鄞鄂须要经

营保养不可令其?失久之渐渐凝聚元神始成胚胎震之

一阳乃出而受符矣故曰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夫此一

点眞种乃大地众生命根不特爲吾人生身受炁之本下至

蝡动含灵之物莫不由此一点以生以育故曰众夫蹈以出

蝡动莫不由是道也造化顺之以生物者吾人当逆之以自

生所谓顺则成人逆则成丹也晦朔之交卽是活子时元施

黄包卽是药产处经营卽是翕聚鄞鄂卽是元神日往月来

莫非眞火符候要覔先天眞种子须从混沌立根基

抱一子曰雄阳龙也雌阴虎也播元施者龙腾元天而降雨

也化黄包者虎入后土而产金也上天入地混沌交接之象

也於是权舆而立其根基经营而养其鄞鄂其神旣凝其躯

自成凡大而天地细而蝡动含灵之物莫不由是而出惟产

此一点於外乃降本流末爲生生无穷之道产此一点於内

乃返本还原长生超脱之道也

天符进退章第四

於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冠婚

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

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

消息应时律升降据斗枢三日出爲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

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炁

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己讫屈折低下降十六

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於西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阳

路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四者合三十阳炁索灭藏八卦布列

曜运移不失中元精妙难睹推度效符徵居则观其象准拟其

形容立表以爲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上观

河图文下察地形流中稽於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

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後治

此章言天符进退乃金丹火候之所取则也

於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冠婚

炁相纽元年乃芽滋

此节特爲火候发端也上章言晦朔之间一阳受符特标药

产时节而金丹之火候消息未举其全到此乃尽泄之天道

之大者莫如五行人道之大者莫如五经可以互相发明而

各有其原始焉易爲五经之元首乾坤两卦爲易之元首乾

坤两卦又从太极中剖出卽此太极本体合之卽鸿蒙一炁

分之卽乾坤两卦乾坤合德体函万化用彻太虚於是仲尼

赞之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岂非阴阳之始乎仲尼删书断

自二典首着稽古之文稽古当元皇书之始也删诗肇自二

南首别关睢之章关睢建始初诗之始也礼贵成人冠婚爲

生育之始故曰炁相纽春秋纪年元年爲??序之始故曰乃

芽滋此仙翁借世典以喻道法也鸿蒙卽虚无一炁乾爲鼎

中藏性根坤爲炉中藏命蒂其间日月往来洞虚之象元皇

喻元始祖炁关雎喻两物相感相纽喻二气交并元年芽滋

则一阳初动而眞种生矣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

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锺律升降据

斗枢

此节正指一阳来复爲作丹之基也圣人卽作易之圣人不

虚生卽论不虚生之意天符者日月交会乃天道自然之符

卽上章所云据爻摘符是也在丹道爲一进一退之节候葢

自朔而望爲进阳火阳伸阴屈应从子到己六时自望而晦

爲退阴符阴伸阳屈应从午到亥六时丹道之动静一屈一

伸亦各有其时圣人默观元化知时不可失每委志虚无以

应之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是也天道以日月交会

故有进退屈伸丹道亦取日月交会其进退屈伸莫非易也

而日月爲易实统之於天心天心是造化中间主宰卽太极

也先天之太极造天地於无形後天之太极运天地於有形

在天正当南北二极之中在人则当坎离二用之中一坎一

离合而爲易统於天地正中之心故曰易统天心天心无所

不统而见之必於复卦何也葢天心之体本来无动无静天

心之用却正当一动一静亥子中间方其静翕之余日月合

璧璇玑停轮此心浑然在中毫无端倪可见至於虚极静笃

万化归根忽然无中生有静极生动从穷阴中迸出一点眞

阳逼露乾元面目而丹基从此建立矣所以孔子赞易曰复

其见天地之心乎邵子诗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卽所

谓复卦建始萌也复卦内震外坤震之一阳得乾初体虽受

眞种於乾父实赖滋育於坤母如婴儿始媾成胎具体而微

尙未出母腹中故曰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一阳旣复自

消而息於六律初应黄锺一阳初动自降而升时斗柄正建

元枵丹士得之吹吾身之律吕水火自然调和斡吾身之斗

杓金木自然归倂岂非消息应锺律升降据斗枢乎此卽上

章震来受符之时也

三日出爲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

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兎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兎者吐

生光七八道已讫屈伸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

於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阳路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

体复生龙

此节推八卦纳甲以验金丹火候之进退也上文所谓一阳

之复在一日爲亥子在一??爲冬至在一月卽爲晦朔欲知

一月小周天火候当取先天八卦纳甲细参之晦朔之交日

月合符乾坤未剖元黄未分阳光爲阴魄所包隐藏不见此

吾身归根复命时也交会旣毕月与日渐渐相离魄中生魂

至初三日庚方之上始露微光震卦纳庚进而得一阳此元

性初现而铅鼎温温矣故曰三日出爲爽震庚受西方至初

八日阳魂渐长阴魄渐消魄中魂半昏见南方是爲上弦兑

卦纳丁进而得二阳此时元性又少现而光透帘帏矣故曰

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至十五日日月对望阴魄全消阳

魂盛长其光圆满昏见东方乾纳六甲进而爲纯阳此时元

性透露而鼎中一点灵光昼夜长明矣故曰十五乾体就盛

满甲东方然此月魄必与日魂合而成其明实应蟾蜍兎魄

两象蟾蜍以象太阳之精兎魄以象太阴之光葢蟾蜍潜伏

水底瞻视非常时时嘘吸太阳金精入於腹中喻日魂施精

於月自外而吸入也凡世间之兎皆雌而无雄遥望月中玉

兎卽感而有孕及其产也又从口吐而生喻月魄受日之光

自内而吐出也离巳日光本来主施坎戊月精本来主化日

以施德月以舒光所以从下弦至朔旦月出於西方酉位全

体吸取太阳精炁从上弦到望日月盈於东方卯位乃全体

发露太阳光明故曰蟾蜍与兎魄日月炁双明其所以取象

蟾蜍与兎魄者於蟾蜍正取其瞻视於兎正取其能吐而生

也葢月光之圆缺全在视日光以爲进退一阴生於巽其光

渐歛渐退以至於晦是爲造化入机一阳生於震其光渐舒

渐进以至於望是爲造化出机晦朔之交日光吸入月魄中

相吞相啖感而成孕直待三日出庚其光吞而复吐自西转

东自庚转甲至望日而光明圆满矣故曰蟾蜍视卦节兎者

吐生光十五旣望阳极於上盈不可久息者不得不消升者

不得不降阳火转爲阴符故曰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

六以後阳反爲宾阴反爲主阳魂转受统摄於阴魄魂中生

魄晨见辛方巽卦纳辛退而爲一阴此性归於命之始也故

曰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至二十三日阴魄渐长阳魂渐

消魂中魄半是谓下弦晨见丙方艮卦纳丙退而爲二阴此

性归於命之半也故曰艮直於丙南下弦二十三至三十日

艮之一阳自东北丧在乙方坤地有东北丧朋之象一点阳

魂全体歛入阴魄中是爲性返爲命而元阳复归於混沌矣

故曰坤乙三十日阳路丧其朋然阳无剥尽之理卦节旣尽

消者不得不息降者不得不升剥之终卽复之始晦之终卽

朔之始震之一阳继体於乾父者还复兆基於坤母庚方之

上依然吐而生明故曰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四者合三

十阳炁索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此节结言纳甲之始终也八卦纳甲原本先天圆图最爲元

奥坎以中男纳戊阴中包阳月之体也离以中女纳己阳中

包阴日之体也震长男巽长女纳庚与辛艮少男兑少女纳

丙与丁其间一阴一阳各各相匹乾父独纳甲壬坤母独纳

乙癸原始要终首尾关键包括六子在内故曰壬癸配甲乙

乾坤括始终六子爲少阴少阳少阳数七少阴数八共得十

五数乾坤爲老阴老阳老阳数九老阴数六亦得十五数恰

应上下两弦合成月圆之象故曰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

二少二老应乎两弦之气互爲消长所以自朔讫望阳长而

阴自消自望讫晦阴长而阳亦消当其晦也阳气消索若灭

若没几无余矣孰知一点元精深藏洞虚之中终而复始循

环无端故曰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八卦环布日月合璧

而生明三阳三阴互爲消长似乎独无坎离爻位不知周流

六虚升降上下莫非坎离中炁运移其间此日月爲易所以

统乎天心而爲三阴三阳进退之准则也故曰八卦布列曜

运移不失中

元精眇难覩推度效符徵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爲

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

此节言一动一静之候应乎天符也卦爻有动有静金丹之

火候亦然其时候未到则当虚以待之葢坎离会合中间自

有一点元精卽是先天眞种所谓杳兮冥兮其中有精者也

此物至灵至妙不可覩闻难以臆度惟推纳甲消长之度以

爲天符进退之徵验而已故曰元精眇难覩推度效符徵天

符进退本无其形虚无罔象之中若存若亡但当虚心体验

拟诸其形容而谨候其消息故曰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

其时候将到又当动以应之葢晦朔中间阳欲生而未离乎

阴机已动而未离乎静从静定中候视须加十分谨密如厯

家立表以测日晷术家占候以定吉凶不可一毫差错故曰

立表以爲范占候定吉凶此言将动之时也及乎枢机一发

天人交应便当加采取之功若朝廷之大号以时而发造化

之节令及时而布不得一刻迟误故曰发号施节令勿失爻

动时时卽阴符经食其时之时葢指晦朔中间活子时也若

冬至一阳初动则又属正子时矣

上观河图文下察地形流中稽於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循卦

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後治

此节言一动一静之理贯乎三才也上乾下坤结括终始乃

上天下地之位也坎离之中炁运移其中乃中间人位也卽

此已全具三才法象卽此一动一静之理便通彻天地包括

河洛河图文卽指龙图而言河图之数五十有五循环无端

圆以象天之动上观河图文卽仰以观於天文也地形流卽

指洛书而言洛书之位四正四隅统於中五方以象地之静

下察地形流卽俯以察於地理也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中

间是爲人心卽邵子所谓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之至妙至

妙者也葢此心非动非静而又能动能静参天两地爲造化

之枢机故曰中稽於人心参合考三才动以应天阴阳有进

退必循乎卦爻之节故曰动则循卦节此卽系辞传所谓动

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也亦卽上文发号顺时之意静以应地

刚柔有表里不越乎卦爻之辞故曰静则因彖辞此卽系辞

传所谓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也亦卽上文准拟形容之意

静极而动眞阳动於九天之上是谓乾元用九而元神升乎

乾鼎矣动极复静眞阴潜於九地之下是谓坤元用六而元

炁归乎坤炉矣元神爲性元炁爲命性成命立天心端拱於

中极百节万神无不辐凑皈命岂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後

治乎首章云乾坤者易之门戸次章云天地设位此章首揭

乾坤德洞虚中言乾坤括始终终之曰乾坤用施行可见彻

始彻终只是乾坤爲体则门戸之说益了然矣首章云坎离

匡廓运毂正轴次章云坎离者乾坤二用此章先言日月炁

双明继言运移不失中末乃揭出二用可见彻首彻尾只是

坎离爲用则匡廓之义益洞然矣

抱一子曰蟾蜍乃金炁之精故视卦节而渐旺玉兎乃卯木

之魄故望太阳而吐光

此章极其奥衍纳甲妙义从古河图并先天圆图中来不特

爲全部参同契大关键亦卽羲易之精髓也中间蟾蜍兎魄

两象尤称奇险绝世魏公於此几欲呕出心肝今而後注者

与作者可相视而笑矣

君臣御政章第五

可不愼乎御政之首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纲纽

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誃离俯仰

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原始耍终存亡之绪

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

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极处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此章以君臣御政之得失喻金丹火候之得失也

可不愼乎御政之首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纲纽

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誃离俯仰

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此节以御政喻火候当戒愼其初基也火候之要彻首彻尾

防危虑险无一刻不宜愼若人君御政然而尤当致谨其初

基葢金丹大道以天心爲主精气爲用正犹人主之统御其

臣下也故曰御政学人八室之始一阳初动谓之首经譬若

人君卽位之初更改正朔谓之元年上章元年乃芽滋卽其

义也故仙翁喟然发端曰可不愼乎御政之首管括微宻者

卽静而内守环匝关闭之意开舒布宝卽动而应机发号顺

应之意魁柄卽是斗杓斗爲天之喉舌斟酌元化统摄周天

若网之有纲衣之有纽是爲要道喻吾身天心实爲万化之

纲领丹道作用全仗天心斡运斗柄推迁故曰要道魁柄统

化纲纽天心旣爲万化纲纽动而正则罔不吉动而邪则罔

不凶系辞传曰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卽其义也在易爲

爻象在天卽爲星象天有三垣紫微垣爲北极之所居最处

乎内太微垣次之天市垣又次之由是金木水火土之五纬

并二十八宿之经星环布於垣外垣中主星全系斗杓凡经

纬诸星或顺或逆无不听命斗杓斗杓顺动则五纬经星罔

不循其常度斗杓一有不顺则环布之五纬一切逆而不顺

应时感动立见咎徵周天经星亦皆一切乖戾失其常度而

至於誃离俯仰矣此喻人之天君妄动则五官错谬百脉沸

驰所谓毫发差殊不作丹者也天象乖变失常不可责之众

星人君御政失宜亦不可责之百官有司各有主者孰爲主

者在天则文昌台辅文昌卽紫微垣中戴筐六星号南极统

星录人长生之籍台辅卽垣中三台四辅尊星三台以应三

才四辅以应四象各居其方环拱兆极天之有文昌犹人君

之有六部也天之有台辅犹人君之有相臣也相臣夹辅帝

主爕理阴阳六部从而奉行之则百官有司不待诘责自然

各典所部矣譬若作丹之时心君处中以制外魁罡坐鎭斗

杓斡旋一水一火调爕得宜自然六根大定百脉冲和而无

奔蹶放驰之失矣

原始要终存亡之緖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侫行不顺轨

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极处正优游任下

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此节言火候之要存乎君主当愼终如始也火候之一动一

静彻始彻终宜乎无所不愼亦犹人君御政一动一静自始

至终宜无所不愼愼则转亡爲存不愼则转存爲亡存亡之

緖从此分矣此一大事君臣各有其责而主之者惟君葢臣

之听命于君犹气之听命于志也心君翼翼能持其志则奸

声邪色自不得而干之若心君骄亢自用违其常道则耳目

之官亦以邪侫应之行事不循轨则矣天心之与人心同出

一原天心稍或不顺则天行立刻反常不特五纬错谬经星

乖戾已也卽如太阴之晦朔弦望本有常度今者当盈反缩

当缩反盈薄蚀掩昌凶咎不可胜言矣天有执法之星主刺

讥过失卽太微垣中左执法右执法也朝廷象之故立爲左

右执法之臣亦主刺讥过失然违道之过不在百官有司而

在台辅并不在台辅而在君主自身此万化从心反本穷源

之论也故曰执法刺讥诘过贻主主心得失只在一反覆间

葢惟皇建极惟民归极心君能寂然不动无爲以守至正百

体自然从令有如北辰居所而众星自然拱之故曰辰极处

正优游任下心君旣端拱神室百节万神莫不肃然犹王者

坐明堂以朝诸侯四海九州莫不率服寍复有出而梗化害

道者故曰明堂布政国无害道辰极在天象爲紫微垣卽北

极所居在人君爲深宫内寝晏息之所也明堂在天象爲天

市垣乃帝星所临在人君爲朝会之所通道於九夷八蛮者

也心君所处内有洞房外有明堂上应天垣下同朝宁故取

御政之象

此章卽治道以明丹道最爲了然丹道彻始彻终不出天心

运用故君喻天心臣喻药物文昌台辅喻三田四象执法之

臣喻耳目之官百官有司喻周身精气吉者受炁吉也凶者

防炁凶也存喻片时得药亡喻顷刻丧失所贵乎御政者必

须外却羣邪内辅眞主心君端拱於辰极万化归命於明堂

岂非还眞之要道乎

此篇首章言乾坤门戸明乾坤之爲体次章言坎离二用明

坎离之爲用三章言晦朔合符而产药物四章言天符进退

而行火候皆御政之象也然而御政之义不可不明在天象

以辰极统御周天列宿在朝廷以人主统御百官有司在丹

道则以心君统御周身精炁乃御政之义也故以此篇总诘

上篇中卷言养性共计三章乃上篇之中也

此卷专言养性而御政伏食已寓其中葢先天祖性寂然不

动感而遂通不出中黄爲万化之主宰举性则命在其中举

养性则元精元气并归元神之中矣知而养之方契黄帝老

子虚无自然大道故末篇又称黄老养性

链己立基章第六

内以养已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

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

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未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此章言链已立基在乎得一乃养性之初功也

内以养已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

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此节言链已之初基也首卷御政诸章但敷陈乾坤坎离造

化法象到此方直指链已工夫示人以八手处吕祖云七返

还丹在人先须链已待时张紫阳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链

已持心链已卽养已也已卽离中已土爲性根之所寄只因

先天底乾性转作後天之离元神翻作识神心中阴气刻刻

流转易失而难持不得坎中先天至阳之炁无以制之然先

天一炁从虚无中来若非致虚守静之功安得穷原反本哉

故曰内以养已安静虚无生身受炁之初本来一点灵明人

人具足只因後天用事根寄於尘尘转爲识日逐向外驰求

未免背觉合尘认奴作主故必须时刻收视返听一点灵明

自然隐而不露深藏若虚从此默默内照方知四大假合之

躯总归幻泡当下便得解脱矣故曰原本隐明内照形躯兑

爲口系一身出入之门戸凡元气漏泄处悉谓之兑而总持

於方寸之窍黄庭经云方寸之中谨葢藏卽闭塞之意也卽

此方寸中间有一点至灵之物爲生生化化之根株故曰灵

株筑固者不漏不摇也三光在天爲日月斗在人离以应日

坎以应月天心在中以应斗枢一坎一离南北会合反闻内

照眞人潜於深渊塞兑固守元珠得於罔象如此则天心寂

然不动而链已之功就矣故曰三光陆沉温养子珠然本来

一点灵光倐有倐无非近非远只在目前人却不识索之身

内不得索之身外又不得故曰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未可持一者以掩

蔽世人莫知之

此节言链已之功在乎得一也度人经云中理五炁混合百

神可见中黄丹扄爲万化统会之地譬若北辰居所众星自

拱学道之士从此温养子珠勿忘勿助久之神明自生渐渐

四通八达身中九窍百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一

齐穿透自然光润和泽感而毕通卽易所云美在其中而畅

於四肢也故曰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丹道有初有终有

本有末初者链已下手之功终者入室了手之事初如木之

有干本也终如木之有标末也然须知最初下手一步便是

末後了手一步所谓但得本莫愁未也初基一步便踏着正

路从此循序渐进修持之功自然节节相应原始可以要终

卽本可以该末矣故曰初正则终修干立未可持然则孰爲

初孰爲本要在一者而已未生以前惟得一则成人有生以

後能抱一卽成丹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顺去生人生

物者此一也而三返二二返一一返虚无逆来成圣成仙者

亦此一也太上云得其一万事毕又曰谷神不死是谓元牝

谷神至虚而至灵其妙生生不已从生生不已处分出元牝

其体则一其用则两秘在掩蔽二字掩者掩其元门蔽者蔽

其牝戸若非一者在中岂能掩蔽然非掩蔽於外亦不成其

爲一此中窍妙非得眞师指授纵饶慧过颜闵莫能强猜况

世间凡夫乎故曰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所云黄中是指

出祖窍之中所云一者是指出祖窍之一知中则知窍知一

则知窍中之妙知窍中之妙便知本来祖性便知守中抱一

是养性第一步工夫

两窍互用章第七

上德无爲不以察求下德爲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

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明居此两孔穴法金炁亦相胥知白

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

之始元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

怀玉外爲狂夫金爲水母母隐子胎水爲金子子藏母胞眞人

至妙若有若无髣髴太渊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采之

类白造之则朱链爲表衞白里眞居方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

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似蓬壶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守御

宻固遏絶奸邪曲阁相连以戒不虞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炁

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

此章直指坎离两窍之用爲金丹关键也

上德无爲不以察求下德爲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

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明居此两孔穴法金炁亦相胥

此节指两窍之妙用也大道非一不神非两不化上章云一

者以掩蔽旣明示人以得一矣然而掩蔽之妙其体则存乎

一其用不离乎两葢金丹妙用只在後天坎离坎离妙用不

出先天乾坤究竟只是性命二字性者先天一点灵光眞空

之体也其体圆成周遍不减不增在天爲资始之乾元在人

便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故名上德此中本无一物灵光

独耀迥脱尘根若从意根下卜度推求便失之万里葢性本

天然莫容拟议直是觅卽不得故曰上德无爲不以察求命

者先天一点祖炁妙有之用也其用枢纽三才括囊万化在

天爲资生之坤元在人便是?地一声时立命之根故名下

德其中元炁周流潜天潜地变现无方若向一色边沉空守

寂便堕在毒海葢命属有作不落顽空一息不运卽死故曰

下德爲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者坤入乾而成离也先天

之乾本是上德只因坤中一阴上升乾家阳炁从外而闭之

所谓至阴肃肃出乎天者也乾中得此一阴性转爲命感而

遂通遂成有爲之下德矣人但知离体中虚便认做眞空不

知这一点虚处正是眞空中妙有唤作无中有下闭则称无

者乾入坤而成坎也先天之坤本是下德只因乾中一阳下

降坤家阴炁亦从外而闭之所谓至阳赫赫发乎地者也坤

中得此一阳命转爲性寂然不动依然无爲之上德矣人但

知坎体中寔便认做妙有不知这一点寔处正是妙有中眞

空唤作有中无坤中旣受乾炁还以此点眞阳上归于乾是

谓反本还原归根复命自是先天神室中产出一点鄞鄂是

爲万劫不坏之元神故曰无者以奉上上有神明居神明之

妙用全在中黄正位然非坎中眞金之精上升离中眞水之

炁下降有无互入两者交通成和神明亦何自而生耶故曰

此两孔穴法金炁亦相胥两孔穴卽坎离两用之窍妙所谓

元牝之门世莫知者也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阴阳之始元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

被褐怀玉外爲狂夫

此章直指水中之金爲先天丹母也承上言所谓神明者亦

非自然而来须有一段作用其作用全在知白守黑知白守

黑者白卽坎中眞金黑卽离中眞水人能洞彻眞空静存妙

有一点神明自然从虚无中生出心印经所谓存无守有顷

刻而成也只此便是金丹便是後天返先天处故曰知白守

黑神明自来魏公又恐人不识金丹原本故重提之曰白者

金精黑者水基言此白者非有形之金乃空劫中虚无元性

也元性本纯白无染便是未生以前乾元面目卽所云上德

也白者岂非金之精乎此黑者非行地之水乃虚无中所生

之一炁也一炁本鸿蒙未分便是?地一声以後坤元根基

卽所云下德也黑者岂非水之基乎先天金性卽浑成大道

尙无一之可名及乎道旣生一露出端倪便称天一之水是

爲道之枢机而金性藏於其中矣故曰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最初一点眞水中藏眞金爲元炁生生之根本故曰阴阳之

始元含黄芽黄芽者取水中藏金之象指先天一炁而言也

先天一炁正是乾家金精能总持万化爲後天五行生成之

眞宰而深藏北极太渊之中故曰五金之主北方河车五金

者借外炼银铅砂汞土以喻身中五行之精卽此一物以其

外之纯黑也故象铅以其黑中含白也故又有金华之象譬

若有人外被褐而内怀玉外若狂夫中藏圣哲岂非神明不

测者乎此言眞铅之别於凡铅也苟能知白守黑则神明自

来矣金丹妙用只在水中之金此段特显其法象入药镜云

水乡铅只一味悟眞篇云黑中有白爲丹母此之谓也

金爲水母母隐子胎水爲金子子藏母胞眞人至妙若有若无

髣髴太渊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采之类白造之则朱

链爲表衞白里眞居

此节重指金水两窍之用并两而归一也上节合言水中金

此又分言金水两体金精本能生氷水之母也乾中眞金隐

在坤水包络中故曰母隐子胎卽上文所云下闭则称无也

水本金之所生金之子也坤中眞水藏在乾金匡廓内故曰

子藏母胞卽上文所云上闭则称有也金水互用便是两弦

之炁两畔同升合爲一而眞人出其中矣眞人存於中宫非

有非无灵妙不测故曰眞人至妙若有者无髣髴太渊者眞

人潜深渊也乍沉乍浮者浮游守规中也金水交会之际同

在中央及旣交而退眞人处中两者依旧分布上下一南一

北各守境隅矣其初采取北方坎中之金本来一片纯白及

至煅以南方离中眞火然後赫然发光岂非采之类白造之

则朱乎然此一点眞种非有非无本质极其微妙须赖中黄

坤母环衞而乳哺之方得安居神室不动不摇故曰链爲表

衞白里眞居此段言并两归一乃药物入炉之象卽上所云

无者以奉上上有神明居也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似蓬壶

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守御宻固遏絶奸邪曲阁相连以戒不虞

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炁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

动静休息常与人俱

此节特显炉鼎法象而火候卽在其中中黄神室之中不过

径寸圆以象天方以象地中有眞人居之混混沌沌形如鸡

子黄庭经云方圆一寸处此中是也故曰方圆径寸混而相

拘径寸之地卽元关也元关一窍大包六合细入微尘未有

天地先有此窍号爲天中之天内藏元始祖炁岂非先天地

生巍巍尊高者乎此窍当天地正中左右分两仪上下定三

才左通元门右达牝戸上透天关下透地轴八面玲珑有如

蓬岛方壶之象岂非旁有垣阙状似蓬壶者乎环匝关闭四

通踟蹰者深根固蒂牢鎭八门令内者不出也守御宻固遏

絶奸邪者收视返听屏除一切令外者不入也灵窍相通本

无隔碍然必防危虑险故曰曲阁相连以戒不虞定中回光

本无间断又必优游自然故曰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室中

元始祖炁人人具足本来洋溢充满但人自不能久留耳故

曰神炁满室莫之能留眞人旣安处神室必须时时相顾刻

刻相守若一刻不守便恐致亡失之患故曰守之者昌失之

者亡惟是一动一静不敢自由直与神室中眞人呼吸相应

彼动则与之俱动彼静则与之俱静彼休息则与之俱休息

勿助勿忘绵绵若存火候才得圆足故曰动静休息常与人

俱此叚言炉鼎之象而兼温养之功卽上文所云金炁相胥

之作用也此章首揭出有无两用之窍是眞炉鼎次别金水

二炁之用是眞药物末了更示人以温养防护之功是眞火

候金丹关键已全具此中不可忽过

明辨邪正章第八

是非厯脏法内观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次日辰阴道厌九

一浊乱弄元胞食炁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寐晦朔未

常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淸澄居累土

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心懽意喜悦自

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輙有违悖逆失枢机

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

旨旷然知所由

此章厯指旁门之谬以分厯邪正也欲知大道之是当先究

旁门之非旁门种种邪谬不可枚举姑约略而计之

是非厯脏法内观有所思

此内观五脏着於存想之旁门

履行步斗宿六甲次日辰

此履罡步斗泥於符术之旁门

阴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

此九浅一深采阴补阳之旁门

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

此呑服外气吐故纳新之旁门

昼夜不卧寐晦朔未尝休

此搬精运气长坐不卧之旁门

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淸澄居

以上五种旁门俱是求之身内者种种揑怪勉强行持究其

流弊至於身体疲倦精神恍惚周身之百脉势必奔逸散驰

而无一刻淸寍澄湛之时求之身内者其恶騐如此

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

此祭链鬼物入梦现形之旁门

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

以上一种旁门是求之身外者初时朝暮祭祀妄冀鬼物救

助益算延年不知反爲鬼物所凭流入阴魔邪术旣而或遭

王难或遘奇疾本欲长生反夭厥命腐露形骸爲世俗之所

耻笑矣求之身外者其恶验又如此

章首是非二字直贯到底言金丹大道全在养性非是此等

旁门可得而混入也养性工夫卽在前两章中旁门反之故

招种种恶验

举措輙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前却违黄

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

此叚结言旁门之背道也金丹大道莫过养性原本黄帝老

子虚无自然宗旨故阴符道德两经直指尽性尽命最上一

乘法门与三圣作易同一枢机世人不悟往往流入旁门动

輙千差万别悖逆之极全失其枢机矣以上所列五六种或

求之身内或求之身外只是略举一隅引而伸之千条万绪

可以类推大约非黄老复命归根之功卽非黄老九宫洞房

之奥此辈甘堕旁蹊如却行求前徒费曲折耳明眼之士亟

发信心参礼眞师穷取性命根源本来面目倘能于片言之

下洞彻宗旨方知本来一条平坦道路人人可得而由再加

向上工夫勤行伏链庶乎脱旁蹊而超彼岸矣

上篇下卷言伏食共计七章乃上篇之下也

此章专言伏食而御政养性已寓其中前面御政诸章但陈

一阴一阳法象养性诸章但指一性一命本体至於阴阳之

配合性命之交并别有妙用存焉此伏食之功所以爲金丹

要关键也伏者取两物相制爲用食者取两物相并爲一葢

假铅汞凡药巧喻性命眞种借鼎炉外象旁通身心化机以

有形显无形乃是伏食宗旨究非烧茅弄火一切旁门可得

而假借也药在炉中须用眞火煆链故末篇又云炉火之事

两弦合体章第九

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炉鼎白虎爲熬枢汞日爲流

珠龙靑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兑弦数八下弦艮

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

此章直指金木两弦之炁先分後合示人以眞药物也

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炉鼎白虎爲熬枢汞日爲流

珠靑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

此节指两弦眞炁爲金丹之用也前养性章中俱说虚无自

然大道尙不及龙虎铅汞诸异名到此方说临炉作用要??

全在金水两物曰炉鼎曰铅汞曰龙虎曰上下两弦种种曲

譬皆是物也世传古丹经有火记六百篇魏公仿之作参同

契其寔非也火记本无其文卽在先天羲易中葢日月爲易

不过一阴一阳体属乾坤用寄坎离一切异名皆从此演出

於乾坤寓炉鼎法象於坎离寓药物法象其余六十卦三百

六十爻卽寓火候法象一日两卦一月之候正应周天三百

六十度数又以一月配一年便成火记六百篇究竟只是日

月爲易一阴一阳而已故曰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坎爲

太阴眞水本是月精然必受符于日晦朔交会之间阴极转

阳魄中生魂一阳实生於朔火力尙微到初三日没时庚方

之上一阳初动而爲震一鈎偃仰成偃月之象坎水中产出

金精所谓虎向水中生也金伏炉中必须煆之乃出是爲上

弦兑体故曰偃月法炉鼎白虎爲熬枢此举炉鼎以包药物

也离爲太阳眞火本是日光然必合体於月日月对望之际

阳极转阴魂中生魄一阴实生於望水炁尙藏到十六日平

明时辛方之上一阴初降而爲巽盛满欲流有流珠之象离

火中生出木液所谓龙从火里出也木性顺金恒欲流而就

下是谓下弦艮体故曰汞日爲流珠靑龙与之俱此举药物

以该炉鼎也於是驱东方之龙以就西方之虎流珠与金华

情性旣已相投地魄与天魂金木自然相制故曰举东以合

西魂魄自相拘此言两窍互用金炁相胥之妙假两弦法象

以发明之也

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

斤易道正不倾

此节言两弦之炁合而成丹也自震庚一点偃月进至二阳

便属上弦之兑其卦气纳丁此时水中胎金魄中魂半所谓

上弦金半斤也如顚倒取之亦可云水半斤故曰上弦兑数

八自巽辛一点流珠退到二阴便属下弦之艮其卦气纳丙

此时金中胎水魂中魄半所谓下弦水半斤也如顚倒取之

亦可云金半斤故曰下弦艮亦八前取两物相制故云金木

此又取一体相生故云金水其用一也兑体本属纯乾因上

爻易坤一阴遂成少女艮体本属纯坤因上爻易乾一阳遂

成少男今者两畔同升合而爲一纯金还乾性处内而立鄞

鄂纯水还坤命处外而作胞胎一粒金丹产在中黄土釡岂

非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乎须知两弦之时卽具全体到

得全体之时却不见有两弦全体之合得诸自然两弦之分

别有妙用所谓月之圆存乎口诀也夫两弦旣合铅止半斤

汞惟八两正应金丹一斤之数乾坤之全体从艮兑之分体

而成也艮兑之分体又从坎离之中体而出也坎离之体不

过一日一月前所云日月爲易者到此适得其平而无倾昃

之患矣故曰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卽後天两弦之用以

还先天乾金之体方是金丹作用正所云演易以明之者此

伏食之第一义也

金返归性章第十

金入於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

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返归其母月晦日

相包隐藏其匡廓沉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熺

此章直指先天金性爲丹道之基也上章并举金水两弦犹

属对法此则并两归一直提金性根源令学道者知有归宿

处且如世间眞金入猛火中煅链一番精光自然倍增罔有

夺其色者凡金尙然矧此本来金性原属乾元先天地生万

刼不坏有能夺其精光者乎故曰金入於猛火色不夺精光

当其混蒙初剖地辟天开乾中一阳旣破而爲离坤中一阴

遂实而爲坎坎属太阴其精爲金离属太阳其光爲火坎中

眞金煅以离中眞火精光自然团结不散所以日月合体而

亘古亘今光明不息故曰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世间眞

金入猛火中煅炼数过分量终不增减纎毫况本来金性无

欠无余由他在乾坤大冶中千变万化分量断然不增不减

矣所以自有日月以来升沉出没不知几经薄蚀而圆明之

体万古常存者惟金性不毁故也故曰金不失其性日月形

如常金之精光本一而日月分受之日得其光常主外施月

得其精常主内藏究竟日月原非二体精光亦非两物坎中

金精虽若寄体於月实则受胎於日人但见初三之夕一点

阳光倏从庚方出现似乎金从月生不知这点光明元从太

阳中来只因晦朔之交日月合璧日魂返照月魄感而有孕

至於朔旦一阳初动月魄乃遡日魂而生明震来受符矣故

曰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葢坎中金精原从乾金中分来

故以乾爲父又从坤土中产出故以坤爲母月当晦时与日

媾精两相掸持日在上月居下日精入在月中尽爲太阴所

收月光包在日内尽爲太阳所挕光尽体伏纯黑无光乃坎

金返归坤土之象故曰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当金返归

母之时月旣爲日所包阳光遂隐匿潜伏深藏於北方虚危

之地一点金精沉在北极太渊空洞虚无之中在造化爲日

月合璧璇玑停轮在吾身爲神归炁穴大药入炉之时也故

曰隐藏其匡廓沉沦於洞虚未几而阴极阳生金性来复庚

方之上一阳复萌在造化爲哉生明在吾身爲大药将产出

坤炉而上升乾鼎坎中眞金到此才得返本还源复其乾父

之性赫然成丹而光明洞彻太虚矣岂非金复其故性威光

鼎乃熺乎

此章直指金性爲造化之根生身之本造化之奥全在河图

水爲五行开先故天一卽生水沿而下之水生木木生火火

生土到土方才生金金独处其最後而全五行之气是造化

以金爲要终也土爲五行殿後故天五才生土遡而上之生

土者火生火者木生木者水水郤从金而生金复处其最先

而辟五行之源是造化又以金爲原始也此终则有始之妙

也金在吾身卽属先天祖性父母未生以前此性圆同太虚

迨媾精以後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幻躯太虚中一点眞

性落于其中方能立命是吾身以金爲原始也及乎四大假

合之躯终归变灭而此金性独不与之俱变万刼长存是吾

身又以金爲要终也此无终无始之妙也昔羲皇作易剖开

太极劈破天心最初落下一点便成乾卦乾爲天而孔子翼

之曰万物资始乾爲金而孔子翼之曰纯粹以精此万世尽

性至命之准则也释迦得此以证丈六之身故尊之曰金仙

元始得此以结一黍之珠故宝之曰金丹三教根源同一金

性外此卽堕旁蹊曲径矣此学道者所当细参也

从金性二字参出三教圣人立地处可谓泄尽天机卽此见

参同一书无人不当读无时不当读矣

眞土造化章第十一

子午数合三戊已号称五三五旣和谐八石正纲纪呼吸相含

育伫息爲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土爲鬼土鎭水

不起朱雀爲火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

旣会合本性共宗祖巨胜尙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

爲万物宝术士伏食之夀命得长久土游於四季守界定规矩

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

黑齿落还旧所老翁复壮丁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

眞人

此章专揭二土之用造化成丹示人以归根之要也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旣和谐八石正纲纪呼吸相含

育伫息爲夫妇

此节言水火二用必归於中土也盖丹道妙用无过水火水

火妙用不离戊已大约举一卽兼两举两卽兼三会三乃归

一故水火旣济其功用全赖中央眞土水属北方正子在吾

身爲坎戊月精天一所生其数得一火属南方正午在吾身

爲离已日光地二所生其数得二两者一合便成三数坎中

有戊是爲阳土离中有已是爲阴土在吾身爲中黄眞意土

本天五所生独得五数故曰子午数合三戊已号称五合之

而三性具矣水火异性各不相入惟赖中央土德多方调爕

方得相济爲用由是水一火二得中央之土列爲四象重爲

八卦四正四隅分布环拱便成八石之象岂非三五旣和谐

八石正纲纪乎外链之术以五金配五行以八石配八卦丹

头一到五金八石皆点化而成眞金故仙翁假外象以喻内

功切不可泥相执文水火旣已相济其中一阖一辟便有呼

吸往来呼至於根吸至于蒂总頼中宫眞土含藏而停育之

此呼吸非口鼻之气乃眞息也眞息往来初无间断自相阖

辟於中土不啻夫妇之相配偶乃眞胎也中宫之眞胎不动

而一水一火自然呼吸其中犹太虚之眞胎不动而一日一

月自然呼吸其中岂非呼吸相含育伫息爲夫妇乎此段直

指眞意爲金丹之母南华经云眞人之息以踵心印经云呼

吸育淸黄庭经云後有密戸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皆言

眞息也此处指北方正子爲水南方正午爲火以本体而言

後面指离中流珠爲水坎中金精爲火又以顚倒互用而言

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土爲鬼土鎭水不起朱雀爲火

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旣合会本性共

宗祖

此节言眞土妙用能使三家归一也戊己二土分属水火水

火之中便藏金木而终始不离於土葢生身受炁之初卽有

中黄眞土爲金精之所自出此金本是乾家祖性中宫不动

元神只因乾金一破流入坤中实而爲坎坎中金精便属戊

土卽所谓金华也惟坎中眞金从乾父而生故曰黄土金之

父乾之一阳旣入坎中中间换入一阴破而爲离正是坤宫

眞水化出离中木液便属已土卽所谓太阳流珠也惟离中

流珠从坤母而出故曰流珠水之子此言三性之顺而相生

者也坎中金精是爲太阳眞火离中木液是爲太阴眞水离

中阴水易至泛滥来尅坎中阳火坎中之火乃生中央眞土

以制之故曰水以土爲鬼土鎭水不起离中之水能尅坎中

眞火中央之土能制离中眞水而坎中之火又能生中央眞

土所以水火相尅两下交战全赖中央眞土调停火候不使

两家偏胜庶几各得其平故曰朱雀爲火精执平调胜负朱

雀是火候之火不可偏属两家所以特称火精火盛而有炎

上之患赖眞水以消灭之水盛而有泛滥之虞又赖眞土以

鎭伏之火性一死永不复燃水性一死永不复流俱销归於

眞土之中故曰水盛火销灭俱死归厚土此言三家之逆而

相尅者也三家顺而相生须从中宫之土生起三家逆而相

尅亦从中宫之土尅起所以丹道作用全在眞意念头起处

系人生死之根顺之则流转不穷逆之则轮回顿息於此起

手卽於此归根不可不知离中眞水称一性坎中眞火称一

性中央眞土独称一性方其未归之前强分三性旣归之後

方知三性本来只是一性最初太极函三浑然天地之心不

可剖析因混沌一剖水火遂分上下两弦并中土而成三家

此由合而分也後来两弦之炁由分而合戊己二土销归中

央依然一个宗祖张紫阳所谓追二炁於黄道会三姓於元

宫是也故曰三性旣会合本性共宗祖初云夫妇以两性相

配而言也继云父子言两性之所自出也究云宗祖乃并爲

一性矣夫妇喻坎离父母喻乾坤是爲两仪四象宗祖喻中

央祖土便是返太极处归根复命之妙於此可见

巨胜尙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爲万物宝术士伏食

之夀命得长久土游於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

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还旧所老翁

复壮丁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眞人

此节言伏食之神验也三性会合便成金丹吞入口中便称

伏食回非旁门服食之术也世间药草如巨胜之类尙可延

年益算况金性坚刚万劫不朽岂不爲万物中至宝道术之

士倘能伏此先天一炁夀命有不长久者乎戊已二土本无

定位周流四季在东则爲辰土在南则爲未土在西则爲戌

土在北则爲丑土木火金水无非土之疆界作丹之时赖此

土以立中宫之基伏丹之时仍赖此土以定四方之界故曰

土游於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卽还丹也葢两物所结就者

入五内卽是入口葢指方寸而言非服食之邪说也雾散若

风雨以下俱是伏丹後自然之騐丹旣呑入口中灵变不测

周身八万四千毛孔若云腾雾散风雨暴至之状四肢自然

薰蒸颜色自然悦泽发白还黑齿落转生老翁复成壮男老

妪变成姹女劫运所不能制造物所不能厄任他沧海成田

由我逍遥自在号之曰眞人不亦宜乎

同类相从章第十二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爲铅氷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爲

主禀和於水银变化由其眞终始自相因欲作伏食仙宜以同

类者植禾当以谷覆鸡用其卵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

岂爲珠蓬蒿不成檟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燕雀不生凤狐

兎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材

邂逅不遭値耗火亡资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爲之端緖无因

缘度量失操持??治羗石胆云母及矾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

炼飞鼓铸五石铜以之爲辅枢襍性不同类安肯合体居千举

必万败欲黠反成痴稚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

正八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侥幸讫不遇圣人独知之

此章言同类相从方称伏食而外炼者失其眞也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爲铅氷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爲

主禀和於水银变化由其眞终始自相因

此节正言水火同类相变化而成丹也何爲同类人但知坎

爲水不知坎中一阳本从乾家来正是太阳眞火阳与阳爲

同类故坎中眞火恒欲炎上以还乾人但知离爲火不知离

中一阴本从坤宫来正是太阴眞水阴与阴爲同类故离中

眞水恒欲就下以还坤此卽大易水流湿火就燥本乎天者

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各从其类之义也魏公先以世间法喻

之如胡粉本是黑铅烧就一见火则当下还复爲铅氷雪本

是寒水结成一见汤则立刻解释成水可见火还归火水还

归水本性断不可违矣链金丹者只取一味水中之金水中

之金卽命蒂也本来原出於乾性自乾破爲离离爲性根中

有眞阴得南方火炁砂之象也学人欲了命宗必须以性爲

主故曰金以砂爲主而此离中砂性得火则飞未易降伏仍

赖北方水中之金以制之学人欲了性宗又必须以命爲基

故曰禀和於水银要知砂与水银原是一体同出而异名者

也其初原从一体变化而成两物其究还须从两物变化而

归一体只此眞阴眞阳同类交感相因爲用而已故曰变化

由其眞终始自相因变化之法不过流戊就已顚倒主宾使

後天坎离还复先天乾坤耳张紫阳云阴阳得类方交感二

八相当自合亲此之谓也

欲作伏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谷覆鸡用其卵以类辅自

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爲珠蓬蒿不成檟类同者相从事乖不

成宝燕雀不生凤狐兎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

此节旁证同类之义也伏食之法只取砂与水银二物变化

成丹金以制砂其义爲伏呑入五内其义爲食非伏食无由

作仙非同类之物无由取以伏食故曰欲作伏食仙宜以同

类者此二句爲通章要领以下旁引曲喻总是发明同类二

字世间一切有情无情之物莫不各有其类若同类相从有

如植禾之必以谷覆鸡之必用卵其气自然相辅庶几物得

化生而易於陶冶矣若非类强合则如鱼目之不可爲珠蓬

蒿之不得成檟燕雀之决不生凤狐兎之决不产马其性迥

然各别必至事情乖违而难以成宝矣何况水本流湿其润

下之性也一流卽不能强之使上火本就燥其炎上之性也

一动卽不能强之使下此一坎一离所以各从其类砂与水

银之所以变化而成丹也卽伏食之义也

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材邂逅不遭値耗火亡资财据按依文

说妄以意爲之端緖无因缘度量失操持??治羗石胆云母及

矾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链飞鼓铸五石铜以之爲辅枢襍性

不同类安肯合体居千举必万败欲黠反成痴稚年至白首中

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

侥幸讫不遇圣人独知之

此节端破炉火之谬言一切有形有质者皆非同类之眞也

欲链还丹必须采取药物一性一命本先天无形之妙喻爲

铅汞迥非凡砂水银欲链还丹必是安炉立鼎药物入炉用

先天眞火煅链喻爲炉火迥非烧茅弄火还丹工用全资火

候始而烹链旣而温养终而变化一粒圆成脱胎入口喻爲

伏食逈非服铒金石然而金丹大道万劫一传兼且世人福

薄难逢眞师往往多流於僞术有等狂夫自负高材博学不

求眞师指授妄认己意傅会丹经遂以凡药爲铅汞以烧炼

爲炉火以服饵爲伏食旣不识端緖又不知度量於是广求

五金八石襍用三黄四神旣非本来同类之物安肯合体成

丹是犹认鱼目而爲珠望狐兎以生马也此等僞术势必万

举万败白首无成小则耗损资财大则丧身失命似黠而实

痴当疑而反信此爲守迷背道出正入邪不肯自已认错转

将错路指人遂以管窥蠡测之见着书立言贻误方来塞却

後来途径瞎却後人眼目以至人法眼观之无半点是处此

辈尙不觉悟方且欲侥幸於万一岂不谬哉首章指出两弦

眞气次章独揭先天金性三章才说三性会合直到还丹入

口位证眞人伏食之旨已无余藴矣但世人惑于旁门烧炼

之术往往假托伏食而实非同类之眞故此章重言以破其

迷吕公警世诗云不思还丹本无质翻饵金石何太愚引而

不发其卽仙翁破迷之意乎

祖述三圣章第十三

若夫三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结体演

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

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

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爲世定此书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

皓若褰帷帐瞋目登高台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

说世人不熟思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窃爲贤者谈曷敢轻

爲书若遂结舌瘖绝道获罪诛写情着竹帛又恐泄天符犹豫

增叹息俛仰役斯愚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

条见扶疏

此章言祖述三圣之易以阐明大道也

若夫三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结体演

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

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

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爲世定此书

此节言三圣作易爲大道之渊源也道体同於太虚本无名

象邃古以前混混沌沌忘乎道无非道也自圣人作易方才

凿破混沌一切天机乃尽泄矣易之爲书画卦始於伏羲系

辞演於文王十翼成於孔子更三圣而易道始备羲皇爲开

天之圣宇宙在手万化生心当时仰观俯察穷取造化根源

天不爱道於是河出图洛出书爲之印证从此灼见造化根

源只一太极太极之精藴不出河图洛书河洛之中五卽太

极也由此分出一阴一阳而爲两仪由两仪而生四象由四

象而生八卦八卦旣画其序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

六艮七坤八乾以原始坤以要终两头包括阴阳震爲天根

巽爲月窟一中分出造化其位则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

南艮西北巽西南震东北阴阳之纯且中者居四正杂且偏

者居四隅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乾坤定子午之位日生於东

月生於西坎离列卯酉之门以至山鎭西北凙注东南风起

西南雷动东北悉合造化自然法象重之爲六十四卦其序

其位大畧相同盖卦未画时易在天地卦旣画时天地在易

是谓效法天地此先天之羲易也先天之易但立其体未究

其用厥後连山首艮归藏首坤夏商之易虽各有其用而精

义未彰至商周之际文王?难羑里身经忧患大用现前乃

翻转羲皇局面顚倒乾坤化机其位则离火自东而南代乾

之位乾之大用在离向明之象也坎水自西而北代坤之位

坤之大用在坎藏用之地也震木本在东北进而居东以代

离木与火爲侣也兑金本在东南退而居西以代坎金与水

爲朋也退乾父於西北实居坎水之前取乾知大始之义置

坤母於西南实居离火之後取坤作成物之义艮来东北处

先天震位长男返爲少男阳以进极而退也巽往东南处先

天兑位少女转爲长女阴以退极而进也阴阳之少而交者

居四正老而不交者居四隅义取交易爲用其八卦之序则

自帝出乎震以至成言乎艮循环无端终始万物义取变易

爲用其六十四卦之序则始於乾坤中於坎离终於旣济未

济义取反对爲用位置旣易因象系辞系在卦下者谓之彖

辞如元亨利贞之类系在逐爻者谓之爻辞如潜龙勿用之

类象辞占变粲然大备是谓结体演爻辞此则後天之周易

也孔子生诸圣之後晚而好易韦编三絶其义益精作十传

以羽翼圣经谓之十翼象彖文言专发文王後天之辞系辞

说卦兼明伏羲先天之象序卦杂卦旁通流行之妙反对之

机大约尽性至命之微言穷神知化之奥义无不悉备其中

是谓十翼以辅之使人从後天以返先天而易道集其大成

矣三圣皆天挺之资迭兴间出倡明大道作述虽分先後功

德实无优劣伏羲之易取诸造化文王之易取诸伏羲孔子

之易兼取诸羲文或作或述同出一源其间分数铢两毫发

不差无兆者形而上之道太极是也有形者形而下之器卦

爻象数是也形上之道难以揣摹形下之器易爲忖度所以

画卦系辞作翼而一阴一阳之道遂冐乎其中三圣定爲此

易书正欲万世学道之士则而象之耳

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褰帷帐瞋目登高台火记六百

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熟思寻度其源流幽明本

共居窃爲贤者谈曷敢轻爲书若遂结舌瘖絶道获罪诛写情

着竹帛又恐泄天符犹豫增叹息俛仰缀斯愚陶冶有法度安

能悉陈敷畧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

此节言准易以作参同契直叙其源流也魏公自言大道非

眞师不传天纵如三圣制作且有所踵况我素无先知之资

岂能坐进大道幸遇眞师先觉而始得开悟耳因师觉悟之

後夙障尽空疑团氷解双目洞明有若褰帷帐而登高台岂

不快哉易有六十四卦除去乾坤坎离四卦应炉鼎药物其

余一日两卦朝屯暮?一月三十日准六十卦十月三百日

便准六百卦究竟簇年归月簇月归日簇日归时火候工夫

只在一刻文虽郑重旨趣不殊非果有六百篇火记也奈世

人不能好学深思究其源流之所在倘能究之只此一坎一

离月幽日明同类共居日月爲易通乎昼夜便是无上至眞

妙道我今因师觉悟灼见道在目前祗可与一二贤者共谈

不敢轻易笔之於书也然遂闭口结舌诚恐逆天道而获谴

若尽情着之竹帛又恐泄天宝而罹愆进退两难犹豫俛仰

只得假大易有象之文寓大丹无形之用费尽陶冶约畧敷

陈鼎器药物粗述纲纪采取烹炼微露枝条翼後学之得意

而忘言耳盖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仙翁参同一书实与三圣

作易尽性至命穷神知化之宗旨若合符节世之有缘遇师

者得此一印证而了然矣

还丹法象章第十四

以金爲堤防水入乃优游金数十有五木数亦如之临炉定铢

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爲眞金重如本初其土遂不离二者与

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阳炁伏蒸须臾间先液

而後凝号曰黄舆焉??月将欲讫毁性伤夀年形体爲灰土状

若明窗尘??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

炎火张於下龙虎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成候视加谨

宻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湏亲气索命将絶体死亡

魄魂色转更爲紫赫然称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爲神

此章全举还丹法象以爲入室之凖则也

以金爲堤防水入乃优游金数十有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

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爲眞金重如本初其土遂不离二者与

之俱

此节言金水二炁爲金丹之眞种也葢还丹妙用彻始彻终

只此金水二物建之卽爲炉鼎采之卽爲药物烹之卽爲火

候乃至抽添运用脱胎神化无不在此然学道之士当知所

先後未有堤防不立而得金水之用者也坎中之金本伏处

而在内然内者不可不出金丹作用必须先立堤防牢鎭六

门元气方不外泄离中之水易泛滥而在外然外者不可不

入况堤防旣立不许泛滥眞精无复走漏自然优游入炉故

曰以金爲堤防水入乃优游金水两物之中本藏戊已二土

土之生数得五成数得十坎中之金纳戊是得其十数之五

也离中之水纳已是亦得其十数之五也二土合而成圭两

弦之炁恰好圆足故曰金数十有五水数亦如之堤防旣立

方及临炉之用临炉配合仍旧是金水二物但铢两分数纎

毫不可差错眞水眞金二者须要适均不可太过亦不可不

及故水止於五分当防其有余而泛滥不可太过也金亦须

五分当重如原初之铢两不可不及也金水二者旣得其眞

自有眞土调和其间盖离中纳已其五分之水卽已土也坎

中纳戊其五分之金卽戊土也举金水二物而眞土在其中

矣及至戊已二土会入中央亦适得五分本数三家相会恰

圆三五之数故曰其土遂不离二者与之俱三五之义出於

河图东三南二木火爲侣北一西四金水爲朋此处但举金

水而不及木火者盖以金水爲精魄如人之形木火爲神魂

如人之影形动则影随寸步不离木火之於金水亦然精魄

旣合同而化神魂亦与之俱妙矣此金丹造化之妙也

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阳炁伏蒸须臾间先液而後

凝号曰黄舆焉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夀年形体爲灰土状若明

窗尘

此节言坎离交会金丹之法象也金水两弦之炁得眞土以

含育之是爲三物一家其中自生变化之状而神明不测矣

盖前後堤防旣已完固不容丝毫走漏炉中眞炁自然发生

然後抽坎中之阳塡离中之阴北海中太阳眞火熏蒸上腾

须臾之间离宫眞水应之先时化爲白液後乃凝而至坚两

者交会於黄房运旋不停有黄舆之象所谓婴儿姹女齐齐

出郤被黄婆引入室也然此两物未交之前当以眞意合之

两物旣交之後又当以眞意守之一点阳炁敛入厚土中生

机转爲杀机譬若穷冬之际万物剥落而归根故曰岁月将

欲讫毁性伤夀年初时神入炁中寂然不动似乎槁木死灰

久之生机复转一点眞炁希微隐约滃然上升有如野马尘

埃之状故曰形体爲灰土状若明窗尘此爲坎离始媾大药

将产之法象

??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炎火张於

下龙虎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成候视加谨宻审察调

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气索命将絶体死亡魄魂色转

更爲紫赫然称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爲神

此节言乾坤交姤还丹之法象也坎离旣交会于黄房抟链

两物并合爲一养在坤炉之中时节一到大药便产所谓水

乡铅只一味是也大药旣产卽忙采取当以眞意爲媒廻风

混合徐徐从坤炉升入乾鼎方得凝而成丹故曰??治并合

之持入赤色门此二句有吸?撮闭无数作用在内赤色门

卽綘宫乾鼎是也药旣升鼎渐凝渐结又徐徐从乾鼎引下

送归黄庭此时当用固济之法深之又深宻之又宻直到虚

极静笃一点眞阳之炁方不泄漏故曰固塞其际会务令致

完坚固塞之极一阳动於九地之下形如烈火斩关而出正

子时一到亟当发眞火以应之霎时乾坤阖辟龙虎交争便

有龙吟虎啸之声故曰炎火张於下龙虎声正勤大药初生

用文火以含育之方得升腾而出炉大药旣生用武火以煅

链之方得结实而归鼎故曰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成此中

火候不可毫发差殊当用文而失之於猛则火太炎矣当用

武而失之於弱则火太冷矣必相其宽猛之宜调其寒温之

节方能得中故曰视候加谨宻审察调寒温子时从尾闾起

火应复卦一阳初动是爲天根直至六阳纯乎乾动极而复

静矣午时从泥丸退火应姤卦一阴初静是爲月窟直至六

阴纯乎坤静极而复动矣故曰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此

乾坤大交之法象也动静相生循环不息链之又链日逐抽

铅添汞久之铅尽汞乾阴消阳长方得变种性爲眞性化识

神爲元神阴滓尽除则尸气灭而命根卒断阳神成象则凡

体死而魂魄俱空故曰气索命将絶体死亡魂魄关尹子所

谓一息不存道将来契正此时也至於伏链久久絶後再苏

心死神活而鼎中之丹圆满光明塞乎太虚矣岂非色转更

爲紫赫然称还丹乎金丹本乾家所出还归於乾故称还丹

色转紫者取水火二炁煅链而成也还丹有气无质不啻如

一丸之粉一匕之刀圭而其变化若神已如此从此脱胎换

鼎再造乾坤子又生孙神化不测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矣岂

非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爲神乎刀者水中金也圭者戊己二

土也可见彻始彻终只取金水土三物变化而成还丹耳崔

公入药镜云飮刀圭窥天巧吕祖沁园春云当时自飮刀圭

又谁信无中产就儿其旨畧同

此章全露还丹法象系伏食卷中大关键处初言两物相交

则伏炁於坤炉而产药继言一阳初动则凝神於乾鼎而成

丹前两节总是金丹作用後一节方是还丹作用入药镜云

产在坤种在乾悟眞篇云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

宫皆本诸此章

还丹名义章第十五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烦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

蚀常在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飮食交感道

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吾不

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显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玉

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

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维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此章结言还丹名义不外水火之性情也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

蚀常在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飮食交感道

自然

此节言水火交感虽变而不失其常也盖丹道之要不外一

水一火水火本出一原後分两物乾中一阳走入坤宫成坎

坎中有太阳眞火坤中一阴转入乾宫成离离中有太阴眞

水水火二炁互藏其根化化不穷五行全具其中盖水能生

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转生水左旋一周而相

生便是河图顺数火能尅金金能尅木木能尅土土能尅水

水转尅火右旋一周而相尅便是洛书逆数一顺一逆一生

一尅而五行之千变万化总不出其范围故曰推演五行数

较约而不烦天一生水水本眞阳落在北方太阴之中所以

水反属阴地二生火火本眞阴升在南方太阳之位所以火

反属阳阴盛便来侵阳水盛便能灭火盖先天无形之水火

主相济爲用後天有形之水火便主相激爲仇故曰举水以

激火奄然灭光明天上之日月卽是世间之水火日属太阳

火精其光无盈无亏月属太阴水精借太阳以爲光晦朔之

交日与月并会於黄道谓之合朔然但同经而不同纬故虽

合朔而日不食若同经而又同纬月不避日阳光便爲阴魄

所掩所以太阳薄蚀长在朔日故曰日月相薄蚀常在晦朔

间人身与造化若合符节世人但知坎水爲月不知离中一

点眞水正是月精但知离火爲日不知坎中一点眞火正是

日光晦朔之交日月合璧水火互藏一点太阳眞火沉在北

海极底邵子所谓日入地中媾精之象也在丹道爲坎离会

合一阳初动之时此时当温养潜龙勿可轻用直到阳光透

出地上方才大明中天若眞阳不能作主?在阴中无由出

炉卽是北方寒水过盛浸灭太阳之象眞火旣爲寒水所浸

日光便受重阴掩抑正当中天阳盛之时奄奄衰弱昏然而

无光矣故曰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坎居北方幽阙之中

正子位上月当朔之象也离居南方向明之地正午位上日

当昼之象也水火均平方得交济爲用一或偏胜便致薄蚀

爲灾日月之相簿蚀卽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之义也当

与中篇晦朔薄蚀掩冐相倾参看虽然此特言其变耳若水

不过盛火不过衰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水火自然之性情卽

阴阳交感之常道薄蚀灾变何自而生故曰阴阳相飮食交

感道自然日月反其常道故云薄蚀阴阳循其自然故云飮

食盖以造化日月之合有常有变喻身中坎离之交有得有

失不可不愼宻也

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此节言金返归性乃还丹之了义也离中元精本太阴眞水

又称木液坎中元炁本太阳眞火又称金精丹道以水火爲

体金木爲用关尹子曰金木者水火之交是也金木虽分两

物究其根源只一金性金性本出先天之乾未生以前纯粹

以精万刼不坏只因有生以後混沌一破走入坤宫是爲坎

中金精乾家之性转而称情乾之一阳旣变爲坎其中换入

坤之一阴是爲离中木液坤家之情转而称性盖木主寍静

字之曰性所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金主流动名之曰情所

谓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两者同出异名譬如只此一个人

旣有名复有字名字虽分两样性情原是一人故曰名者以

定情字者缘性言其初乾中之金变而成坎便是性转爲情

一转则无所不转轮回顚倒只在目前所谓顺去生人生物

也今者仍取坎中眞金还而归乾便是情返爲性一返则无

所不返坚固圆常顿超无漏所谓逆来成圣成仙也学道之

士若能於感而遂通之後弗失其寂然不动之初而丹乃可

还矣故曰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此两句不特爲一部参

同契关键且能贯穿万典千经楞严经云如金鑛襍於金精

其金一纯更不成襍圆觉经云如销金鑛金非销有旣已成

金不重爲鑛经无穷时金性不坏是此义也吕纯阳云金爲

浮来方见性木因沉後始知心张紫阳云金鼎欲留朱里汞

玉池先下水中银亦此义也可见三藏梵典只发挥得金性

二字万卷丹经只证明得还丹二字且更兼质之羲易若合

符节可以豁然矣还丹法象已备见上章此特结言其名义

吾不敢虚说仿傚圣人文古记显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链秋

石玉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

所谋学者知勉力留念深思维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此节言还丹宗旨实祖述从上先圣也自开辟以来只有此

一点金性得此以自度超凡入圣固是这个得此以度世着

书立言也是这个所谓千百世之上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

焉此心此理无不同也迥非一切虚词曲说可得而拟故曰

吾不敢虚说仿傚圣人文本来金性无名无字古圣因觉悟

末学强爲安名立字种种不一还丹之道取龙虎两弦之炁

相配而成古丹经中显出龙虎两物故曰古记显龙虎不特

此也昔黄帝炼成还丹美其名曰金华淮南丹成又名秋石

玉阳丹成又名黄芽龙虎象一金一木金华象水中之金秋

石色本黑而转白亦象水中之金黄芽象土中之金究竟名

字虽殊性情则一所谓较约而不烦者也卽如篇中言龙虎

言金华言黄芽不一而足或喻两物或喻眞种要皆本黄帝

以来之遗文岂故爲虚词曲说以误後学哉然此事只可与

贤者行持断断不可与不肖者同事何以故贤者性慧而能

通得眞师一言开悟便知专求先天金炁炼成还丹不受羣

惑不肖者性钝而易惑闻说龙虎便疑是炉火外道闻说金

华黄芽便猜做五金八石闻说秋石便思炼食溲溺错认先

圣大道流八旁门此辈讵可与共事哉岂知一切异名总不

出先天金性只此一事实余二卽非眞先圣先贤得心应手

之後着书立说虽各出手眼然到宗旨合同处恍如对面而

谈无不吐露至切至要更无一字自欺欺人学者倘能参礼

眞师研穷元奥勉力而深思之悉与此书印证毫发不差方

知还丹大道只在目前仙翁眞不我欺也何不直下承当而

转转赚误乎此系上篇伏食末章专爲还丹二字结尾故魏

公自发其作书之原委特丁寍之

抑有疑焉魏公旣言参同一书祖述三圣之易而作矣此处

仿傚圣人又别指黄帝以下一可疑也世俗相沿又云魏公

不知师授谁氏得古文龙虎经仿之作参同契二可疑也愚

常窃取近代所传龙虎经反覆玩之不特义藴浅薄视参同

有霄壤之别卽其章章相傚句句相摹声口逼肖蹈袭之蹊

径显然盖世间好事者见此章有古记显龙虎句求其说而

不得遂造作僞书以欺世而惑众耳後来彭晓王道辈读书

无眼甘爲所欺反以此书爲依傍龙虎经而作岂不误哉自

王彭作俑以来近代炉火家无不奉龙虎经爲指南并将此

书牵入炉火牢不可破遂使金丹大道流爲旁门烧炼之术

良可悲也然则仿傚圣人句究竟何居曰此圣人泛指黄帝

以来诸祖仿傚者言金华黄芽诸异名所自出也非端指龙

虎经也若专指龙虎经则金华黄芽等又出何经耶卽使果

有龙虎经必系上古之文在魏公时尙彷佛相传今则久已

亡矣决非近代所传之僞龙虎经也然则仿傚圣人祖述三

圣两说究竟何居曰两者各不相悖篇中龙虎金华诸异名

相铅於黄帝以来所传之文而药物炉鼎火候三种法象则

断断出乎三圣之易不可诬也此御政伏食之所以相爲表

里也其参考丹经则中篇结尾维昔圣贤伏炼九鼎等句印

证甚明其原本周易则下篇结尾歌叙大易三圣遗言等句

印证尤明後两篇结尾实与此章首尾相应彼两章内并不

提龙虎经一字可见此处仿傚圣人其爲泛指之辞无疑矣

非愚輙敢爲臆说皆据仙翁所自道也此系千古一大疑案

管窥之见聊爲指破知我罪我其何敢辞

伏食诸章尤奥於前两卷得此阐发不啻皎日之中天矣至

如龙虎经一案以僞杂眞千数百年来无人敢开口并爲道

破快絶快绝

喜欢道藏辑要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道藏辑要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绝世反派,被女主强推很合理吧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终章【残梦幽影】权财幻界奇旅神秘之钥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创世棍王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追妻攻略病娇男主顶替双生弟弟夺我入洞房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一剑独尊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都市超级邪医重生后肆爷他嗜妻如命浮华掠影:宫闱美漫之道门修士太古玄幻神王
经典收藏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维多利亚的秘密绝代废材倾天下循霸三国绝品特战兵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大明极品赘婿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盛唐再临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战争承包商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
最近更新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高门庶子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靖康前夜:帝业重光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明辽国公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铜镜约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清宫秘史十二章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冰临谷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 - 道藏辑要txt下载 - 道藏辑要最新章节 - 道藏辑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