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尘来到厨房,把小炉子生上火。
江小满本来想帮忙,却被周逸尘笑着拒绝了。
“你坐着看就行,今天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炉子里的煤块烧得通红,热量一上来,周逸尘往锅里倒了半勺清油。等油面冒起细密的青烟,他抓起一把早就准备好的花椒和干辣椒段,往锅里一扔。
“刺啦——”
一声爆响,一股又麻又呛的浓烈香气瞬间就在小小的厨房里炸开,直往鼻子里钻。
江小满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的动作。
只见周逸尘没等辣椒变黑,就把腌好的兔丁一股脑地倒进了锅里。
滚烫的热油瞬间包裹住每一块兔肉,发出了让人牙酸的“滋滋”声。
他手腕一翻,铁锅在炉子上来回颠了几下,兔丁就在锅里均匀地翻滚起来,肉块的表面迅速收紧,变得金黄焦香。
“好香啊!”江小满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感觉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
周逸尘没说话,只是专心地挥动着锅铲。
颠锅,翻炒,动作干净利落,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兔肉的香味混合着麻辣的香气,霸道地占据了整个小院,甚至顺着墙头飘了出去,引得隔壁院子的小孩都馋哭了。
等兔丁炒得差不多了,他又往里面加了点葱姜蒜,最后淋上一点点酱油提色增香。
随着酱油入锅,又是一阵浓郁的酱香味升腾起来。
“好了,开饭!”
周逸尘把一整盘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麻辣兔丁端到院里的小方桌上,又盛了两碗米饭。
江小满早就等不及了,夹起一块还冒着热气的兔丁,也顾不上烫,使劲吹了两下就塞进了嘴里。
兔肉外皮带着一丝焦脆,内里的肉质却鲜嫩紧实,麻、辣、咸、香各种味道在舌尖上层层叠叠地爆开,刺激着每一个味蕾。
“唔……好吃!太好吃了!”江小满的眼睛都亮了,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夸赞道。
周逸尘看着她满足的样子,自己也笑了,夹了一块没什么骨头的肉放进她碗里,“喜欢就多吃点。”
两人就着这盘菜,吃得头也不抬。
夏天的晚风格外舒服,吹散了白天的暑气,小院里只有两人吃饭的轻微声响和偶尔的交谈声,温馨又安逸。
一盘麻辣兔丁很快就见了底。
吃完饭,江小满主动抢着去洗碗,周逸尘则收拾起桌上那些切好的天麻薄片。
他把摊着天麻片的窗纱拿起来,走到屋檐下,找了个通风又晒不到太阳的角落挂好。
江小满洗完碗出来,看到他的举动,好奇地问:“不拿出去晒晒吗?晒干了不是更快?”
“不行。”周逸尘拍了拍手,很认真地对她解释,“这种药材,最怕暴晒。太阳一晒,里头的药性就跑掉大半了,那咱们今天就白忙活了。得像这样,放在通风的地方慢慢阴干,才能把药效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等它干透了,摸着发脆了,就得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干燥的柜子里。千万不能受潮,不然容易生虫,药也就废了。”
江小满听得连连点头,把这些要点都一一记在心里。
这些知识,比她在书本上看的那些可生动多了。
两人收拾完,并排坐在院里的台阶上,看着夜色一点点笼罩下来。
江小满侧过头,看着周逸尘清俊的侧脸,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她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崇拜:“逸尘,我有时候真觉得,好像就没什么事是你不会的。下地干活,给人看病,练拳,做饭……现在连上山找药材都跟玩儿似的。”
周逸尘转过头,迎上她亮晶晶的目光,没有骄傲,也没有自得,只是平静地笑了笑。
“哪有天生就会的,都是一点点学的。”他的声音很温和,像是这晚风一样,“多看,多想,再多动手试试,时间长了,很多事自然就懂了。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
江小满似懂非懂地听着,但她能感觉到,周逸尘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很深邃,像是看过很多很多她不曾见过的风景。
她没再多问,只是把头轻轻地靠在了周逸尘的肩膀上。
嗯,只要能在他身边,跟着他一起学,一起看,就足够了。
夜色渐深,院里那盏昏黄的灯泡下,虫鸣声清晰可闻。
周逸尘和江小满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生活的厚重与美好,就在这无言的陪伴中,一点点沉淀下来。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小院里就响起了规律的“呼、喝”之声。
周逸尘赤着上身,在院子中央的空地上打着八极拳。
他的动作沉稳有力,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跺脚,都带着一股撕裂空气的劲风。
汗水顺着他轮廓分明的肌肉线条滑落,在晨光中折射出点点光芒。
江小满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早晨,她把稀饭在炉子上温着,手里拿着一本《内科护理学》看得认真。
周逸尘讲过的那些知识点,她都用红笔仔仔细细地划了出来,旁边还有不少自己的理解和标注。
一套拳打完,周逸尘收势站定,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他拿起搭在旁边的毛巾擦了擦汗,走到江小满身边,看了一眼她书上的笔记,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啊,知道举一反三了。”
江小满抬起头,冲他甜甜一笑:“那还不是你教得好。”
简单的洗漱过后,两人坐在小桌前吃早饭。
一碗白粥,一碟咸菜,两个白面馒头。
江小满咬了一口馒头,腮帮子鼓鼓的,眼睛却还亮晶晶地回味着昨晚的味道。
吃完饭,两人收拾妥当,推着自行车出了院门。
周逸尘骑在前面,江小满坐在后面,熟练地搂住他的腰。
自行车穿行在县城清晨的街道上,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和着路边早点摊的吆喝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到了医院,停好车,两人并肩走进内科大楼。
喜欢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