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任早!”
“小满早!”
走廊里,早班的护士和医生看到他们,都笑着打招呼。
江小满大大方方地回应着,周逸尘则是微笑着点头示意。
今天是周一,气氛比平时要严肃一些。
护士站那边,护士长陈美丽正在交待着工作,几个小护士拿着本子记得飞快。
医生办公室里,值了一晚上夜班的康健民正打着哈欠,眼下一片青黑,看到周逸尘进来,有气无力地抬了抬手。
“逸尘,早。”
“早,康老师辛苦了。”周逸尘把自己的帆布包放下,“昨晚没啥事吧?”
“没大事,就是三床的老爷子咳得厉害,后半夜给他做了次雾化才好点。”康健民说着,把病历交接本递了过来。
周逸尘接过本子,快速地翻看了一遍,心里有了数。
他刚坐下没多久,隔壁主任办公室的门也开了,李志国端着个搪瓷缸子走了出来,头发依旧梳理得一丝不苟。
“逸尘来了。”
“主任早。”
事实上,自从周逸尘当上这个副主任,李志国整个人都清闲了下来。
以前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他点头拍板,现在好了,只要不是什么非他出面不可的大事,他基本都放手给了周逸尘。
审核治疗方案、排班、带教新来的医生……这些琐碎又耗神的工作,周逸尘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他自己来还要细致周到。
整个内科的运转,不仅没出乱子,反而效率更高,氛围也更融洽了。
李志国乐得清闲,每天就喝喝茶,看看报,偶尔去病房转一圈,只在关键时候出来说两句话,权威半点没少,人还轻松了。
他也不怕周逸尘这是在夺他的权。
说白了,他心里清楚得很。周逸尘这年轻人,本事大,但心思正,不是那种钻营之辈。
再说了,就算他有那个想法,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院里的通知早就下来了,再过半年,开春之后周逸尘就要去市人民医院进修,这一去,学个一年半载的,到时候是回来还是留在市里,都还是两说。
为了这半年的时间跟这么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较劲,犯不上。
李志国吹了吹搪瓷缸子里热气腾腾的茶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清了清嗓子。
“行了,时间差不多了,都过来吧。”他声音不大,但办公室和走廊里的人都听见了,“周一了,老规矩,大查房。”
话音一落,各个办公室的医生都陆陆续续地走了出来。
康健民扶了扶老花镜,钱伟、徐杰那几个年轻医生赶紧拿上病历夹,江小满和几个当班的护士也快步跟了上来。
很快,十几号医护人员就在李志国的身后站成了一队。
李志国目光在众人脸上一扫,最后落在周逸尘身上,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周逸尘心领神会,上前一步,言简意赅地开口:“今天查房的重点,是五床的成人斯蒂尔病,观察激素减量后的反应。还有十二床的胰腺炎,注意腹痛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另外,十六床……”
他条理清晰地将几个重点病人的情况快速介绍了一遍,众人纷纷在心里记下。
“好了,”李志国满意地点点头,手里的搪瓷缸子往护士台上一放,“那就开始吧,从一号病房看起。”
说着,他率先迈开步子,带着一大群白大褂,浩浩荡荡地走向了病房区。
新一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查房的队伍走在前面,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很整齐。
李志国背着手走在最中间,步子迈得不快不慢,很有领导的派头。
周逸尘落后他半步,手里拿着一个病历夹,眼神平静地扫过一个个病房的门牌号。
队伍进了第一间病房,里面住了三个病人。
“主任早。”靠窗床位的病人是个中年男人,看样子精神头还不错,主动打了声招呼。
李志国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他停下脚,目光转向跟在最后面的年轻医生钱伟。
“十六床,你管的病人,说说情况。”
钱伟一个激灵,赶紧往前凑了两步,翻开手里的病历夹,有些紧张地汇报道:“病人,张建国,四十二岁,诊断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三天,经过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目前咳嗽、咳痰症状已经明显减轻,体温正常,昨晚睡眠也挺好。”
李志国听着,没说话,只是走到病床边,随口问了病人一句:“现在还憋得慌吗?”
“好多了,好多了,谢谢主任关心。”病人赶忙回答。
周逸尘的目光落在床头柜上。
那上面放着一个搪瓷缸子,里面泡着几片梨,还飘着点白色的东西,应该是川贝。
他之前建议的食疗方子,看来病人家属很上心。
他没插话,只是安静地听着。
这种常规病人,李志国和主管医生就能处理得很好,他这个副主任没必要事事都开口,不然就显得太爱出风头了。
李志国又象征性地听了听病人的肺部,然后直起身子,对钱伟说:“行,继续现在的治疗方案,观察两天,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准备出院了。”
“好的主任。”钱伟赶紧点头记下。
一行人又退了出去,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这就是大查房,对普通病人是流程,对重点病人才是真正的会诊。
很快,队伍来到了五床前。
病床上躺着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就是之前被周逸尘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的患者。
她看上去比前几天精神了不少,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
看到这么一大群医生进来,她丈夫赶忙从床边的凳子上站起来,局促地搓着手。
“感觉怎么样?”这次没等李志国开口,周逸尘先走上前,温和地问道。
女人的声音还有些虚弱:“烧退了,身上也不怎么疼了,就是……就是还有点没力气。”
周逸尘点点头,又问:“嗓子还疼吗?皮疹有没有再起来?”
“嗓子好多了,疹子也退了。”
周逸尘拿起挂在床尾的病历夹,翻到最新的一页化验单,目光扫过上面的几项关键指标。
喜欢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