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刚过,京城的寒风刮得人脸颊生疼,可桃记后院的药膳房里却热气腾腾。苏软桃手里拿着一封边关寄来的信,信纸边缘还沾着点雪渍,上面是将军亲笔写的字:“将士们感念暖膳之暖,唯盼稍添微辣,驱寒更劲,不知可否调整?”
“当然可以。” 软桃放下信纸,转身对围在身边的学员们说,“将士们在边关戍守,天寒地冻,微辣能更好地驱寒,咱们得按他们的需求调整配方。”
萧璟渊刚从朝堂回来,听到这话,走到软桃身边,拿起信纸看了看:“我已经让人去查江南的辣椒粉了,选那种不刺激、带点回甜的,既符合将士口味,又不会伤胃。”
软桃点点头,开始琢磨调整方案:“生姜羊肉汤里加一勺辣椒粉,先少量尝试,别太辣;御寒粥里加少许白胡椒,提味又暖身。对了,还要准备独立的辣油包,让不能吃辣的将士自己选择加不加。”
学员王小丫记着笔记,抬头问:“姑娘,辣椒粉要不要提前炒一下?我娘说炒过的辣椒粉更香,还能去点火气。”
“这个主意好。” 软桃笑着说,“你明天带几个学员,把辣椒粉用小火炒香,放凉后再装袋,这样既香又不燥,将士们喝了不容易上火。”
接下来的两天,桃记全员动员 —— 学员们负责洗切羊肉、生姜,炒香辣椒粉;春杏和李石头负责熬制药膳,羊肉汤要炖足两个时辰,确保肉质软烂;萧璟渊则协调运输队,优化送膳路线,把之前三天两夜的路程缩短到两天,还特意让运输队带上 “加热炉”,万一汤凉了,能及时加热。
出发前一天,软桃亲自检查每一份暖膳的保温箱 —— 箱子里垫着厚厚的棉絮,外面裹着防水油布,确保雪水渗不进去;羊肉汤装在双层陶罐里,密封严实,旁边还放着暖手宝,保持温度。她摸着保温箱,对带队的周虎说:“一定要让将士们喝上热乎的汤,路上要是遇到风雪,别硬赶,安全第一,实在不行就用加热炉热汤。”
周虎用力点头:“姑娘您放心,我们肯定把暖膳安全送到,不让将士们等凉了汤。”
送膳队伍出发那天,天还没亮,雪花飘个不停。萧璟渊派了王府的侍卫护送,还给运输队准备了抗寒的姜汤和干粮。软桃站在门口,看着马车渐渐消失在风雪里,心里满是牵挂 —— 她知道,这一车车暖膳,不仅是食物,更是给将士们的温暖和支持。
两天后,边关传来消息,暖膳顺利送达。将军特意让人发来书信,信里说:“调整后的羊肉汤辣得恰到好处,将士们喝了浑身暖和,都说‘桃记懂我们’。有个来自江南的小兵,喝着汤哭了,说想起了家里娘做的味道。”
软桃拿着信,眼眶有点红,对萧璟渊说:“能让将士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再辛苦也值得。以后咱们每个月都给边关送暖膳,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口味,让他们在边关也能吃到热乎的、合心意的药膳。”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好,我会一直支持你,让边关的将士们永远喝上桃记的暖膳,永远感受到这份来自京城的温情。”
风雪还在继续,可桃记药膳房里的暖意却越来越浓。软桃知道,这一碗碗带着微辣的羊肉汤,不仅能驱走边关的寒冷,更能温暖将士们的心,让他们在戍守边疆时,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力量。
喜欢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