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硝烟尚未完全飘散,并州大地的战鼓已隐隐可闻。蜀军成功北渡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了河北。坐镇邺城的司马昭,面色阴沉如水。他深知,并州若失,则洛阳北门洞开,整个中原战局将急转直下。
“郭淮、陈泰已退守野王(今沁阳)、河内一线,依太行山险要布防。诸葛亮主力正在黄河北岸巩固营垒,其先锋邓艾部已前出至州县(今温县)附近,兵锋直指怀县(今武陟西南,河内郡治)。”斥候的禀报让厅内气氛凝重。
司马昭看向身旁一位面色苍白、眼神却锐利如鹰的男子:“蒋济,并州乃我之肩背,绝不容有失。郭、陈二将军虽能征善战,然诸葛亮多谋,需防其诡计。邺城内外,尤其是那些……心怀异志者,需严加监控。”
蒋济,曹魏资深谋臣,亦是司马氏心腹,主管部分情报与监察,闻言低声道:“将军放心,济已加派人手,凡与蜀中有旧,或对朝廷心怀怨望者,皆在监视之下。只是……”他略有迟疑,“荀家那边,荀顗近来闭门谢客,其弟荀勖亦深居简出,看似安分,然其门生故吏遍布河北,恐难完全掌控。”
司马昭眼中寒光一闪:“荀文若之后……哼,其心向来难测。多派暗桩,盯紧荀府!一有异动,即刻来报!”
与此同时,在邺城一处不起眼的书画铺后院密室中,烛光摇曳。两个身影正在低声密谈。
“伯约与士载已成功渡河,父亲大军不日即将北上。”诸葛瞻声音压得极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荀公曾那边,联络得如何了?”
杜预谨慎地看了看四周,确保隔墙无耳,才道:“荀公曾被司马昭盯得极紧,荀府周围也暗探密布。昨日收到荀家通过隐秘渠道送出的消息,言明并州魏军布防图已设法抄录,但送出极为困难。并提及,郭淮似有分兵固守太行径之意,其粮草多囤于汲郡(今卫辉)。”
诸葛瞻眉头微蹙:“布防图至关重要,必须尽快送至父亲手中。司马昭的暗探……‘灰雀’那边有消息吗?”
杜预点头,神色凝重:“‘灰雀’传讯,蒋济麾下‘夜枭’已注意到我们的一些活动痕迹,正在加紧排查。最近一次传递情报的‘信鸽’点已被端掉,损失了两位兄弟。”
密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情报战线的残酷,丝毫不亚于正面战场。
“必须冒险了。”诸葛瞻深吸一口气,“启用最后一条‘暗线’,将布防图和汲郡粮草情报,混入送往并州的军需车队中!具体路线和接头方式,我亲自安排。你通知荀公曾,近期务必沉寂,非生死攸关,不再联系。”
“诺!”杜预领命,身影迅速消失在密道之中。
一场围绕并州布防图与后勤情报的无声厮杀,在邺城的阴影下激烈展开。司马昭的“夜枭”与诸葛瞻、杜预领导的蜀汉情报网,如同两条毒蛇,在黑暗中相互寻找着对方的七寸。
并州,表里山河,地势雄峻。郭淮与陈泰退守河内后,并未消极防守,而是凭借太行山天险,构建了一道坚固的立体防线。
南线:以野王、怀县为核心,依托沁水、丹水构筑第一道防线,由陈泰亲自坐镇,抵御诸葛亮主力。
西线:重点防守太行八径中之轵关径、太行径,由郭淮率并州精锐把守,尤其加固天井关等关隘,防止蜀军迂回。
后勤:主要粮草囤积于汲郡,通过白径及滏口径向前线输送。
诸葛亮大军在黄河北岸站稳脚跟后,并未急于向野王、怀县等坚固据点发动强攻。他深知并州地形复杂,强攻硬打正中魏军下怀。郭淮、陈泰都是老狐狸,肯定倚仗地利。得想办法调动他们,或者……从内部瓦解。
他首先派出的,是擅长山地作战的无当飞军和部分羌胡义从。
“王平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无当飞军,并羌骑五千,不必与魏军主力纠缠,渗透至太行山区!你们的任务是:一、侦察魏军关隘虚实、兵力分布;二、袭扰其粮道,尤其是白径一线;三、联络并州境内的匈奴、乌桓部落!宣扬我大汉威德,许以重利,策动他们反抗司马氏!若能引得胡骑骚动,则并州魏军腹背受敌!”
“遵命!”王平领命而去,其部众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
与此同时,诸葛亮亲率主力,做出进攻野王的态势,但并不猛攻,而是以霹雳营远程轰击,步兵轮番佯攻,保持高压态势,将陈泰的主力牢牢吸引在南线。
真正的杀招,指向了西线的郭淮。
郭淮坐镇天井关,深知此关乃连通河内与上党的咽喉,一旦有失,蜀军便可长驱直入并州腹地。他不断加固关城,储备滚木礌石,并派出大量斥候,监控轵关径、太行径的一举一动。
然而,他收到的情报却有些矛盾。南线陈泰报告,诸葛亮主力仍在野王城外。渗透进山区的蜀军小股部队虽然造成了一些骚扰,但似乎不成气候。王平的羌胡骑兵主要在滏口径附近活动,威胁汲郡粮道。
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效果。他让王平在滏口径活动,是故意示形,让郭淮误以为蜀军想切断邺城与并州的联系,或者威胁粮草基地汲郡,从而放松对太行径本身的警惕。
就在郭淮判断蜀军主攻方向可能是汲郡或试图与河北主力夹击野王时,一支真正的奇兵,正沿着一条几近废弃的古老山道,向天井关侧后迂回。
这支奇兵的主将,正是姜维!
姜维在完成黄河佯攻任务后,奉命秘密西进,汇合了部分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选择了这条地图上几乎不标注的险峻小路。他们人衔枚,马裹蹄,攀援绝壁,涉过溪流,忍受着严寒和补给困难,用了整整五天时间,如同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在了天井关的北侧!
天井关依山而建,险峻异常,正面强攻难度极大。但其侧后,相对防御较为薄弱。姜维部队的出现,完全出乎郭淮的意料!
“报——!将军!关北发现大量蜀军旗号,似是姜维主力!”
“什么?!”郭淮大惊失色,“姜维怎会在此?他不是应该在野王吗?”
刹那间,他明白了诸葛亮的真正意图!声东击西!以主力牵制陈泰,以王平袭扰吸引注意,真正的目标,是奇袭天井关,打开进入上党的通道!
“快!调集关内机动兵力,堵住北侧缺口!向野王陈泰将军求援!”郭淮反应不可谓不快,立刻下令。
但姜维的动作更快!他根本不给魏军调整部署的时间,立刻发动了猛攻!
“将士们!破关就在今日!随我杀!”姜维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冲向天井关北墙。蜀军士卒如下山猛虎,顺着崎岖的山坡向上猛冲。
天井关守军腹背受敌,顿时陷入混乱。郭淮虽拼死指挥,但姜维部占据突袭之利,士气高昂,攻势如潮。关墙上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就在天井关激战正酣之际,另一场决定性的行动也在悄然进行。
根据荀家冒死送出的、并由“暗线”成功传递至诸葛亮手中的情报,蜀汉精准掌握了魏军粮草囤积于汲郡,以及主要通过白径输送的信息。
诸葛亮立刻下令:“命王平,改变袭扰策略,集中力量,夺取或焚毁汲郡粮草!命马铁,率精骑一部,潜入白径,设伏打击魏军运粮队!”
王平接到命令,立刻率领无当飞军主力,避开魏军正面防线,昼伏夜出,直扑汲郡。由于情报准确,他们成功绕开了魏军的警戒部队,突然出现在汲郡城外。
汲郡守军措手不及!王平部发动猛攻,同时四处纵火。囤积如山的粮草陷入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几乎同时,马铁的骑兵也在白径险要处成功伏击了一支大型运粮队,魏军护粮兵全军覆没,大量即将运往前线的粮秣被焚毁。
天井关苦战、汲郡粮草被焚、白径粮道被断!一连串的噩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郭淮和陈泰心头。
天井关下,姜维的攻势愈发猛烈。关内守军得知后勤被断,军心开始动摇。郭淮虽勇,亦知大势已去,再坚守下去,恐有全军覆没之危。他不得不忍痛下令,放弃天井关,率残部经太行径向北撤退,退往壶关。
姜维成功夺取天井关!蜀军打开了进入并州腹地的第一道大门!
南线的陈泰,得知天井关失守、粮草被焚,亦是独木难支。在诸葛亮主力的持续压力下,他被迫放弃野王、怀县,率军向朝歌方向撤退,与司马师部靠拢,试图稳住河内北部防线。
诸葛亮亲率主力,与姜维胜利会师于天井关。旌旗招展,士气如虹。
站在雄关之上,眺望北方层峦叠嶂的太行山和广袤的并州大地,诸葛亮心中感慨万千:“终于打进来了!这并州真是用命拼出来的啊!情报太关键了,荀家这次立了大功!郭淮这老将也确实厉害,差点就让他守住了。”
然而,他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并州之战,远未结束。
郭淮退守壶关,那里是进入上党盆地的最后一道险关。陈泰、司马师在朝歌一线重整旗鼓。司马懿绝不会坐视并州丢失,必定调兵遣将,全力反扑。
并州地势复杂,民风彪悍,后勤补给线拉长,困难重重。
“传令全军,于天井关、野王等地休整补充,巩固防线。多派斥候,探查壶关及魏军动向。王平、马承继续清剿残敌,维护粮道,并加紧联络匈奴等部。”
他看向姜维和邓艾:“伯约,士载,夺取天井关,乃大功一件。然前路依旧艰险。壶关之险,更胜天井。需从长计议,不可冒进。”
“末将明白!”姜维、邓艾齐声应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并州之门争夺战,以蜀军的战略性胜利暂告一段落。诸葛亮成功突破了魏军在河内-太行山的第一道防线,将势力范围推进至上党盆地边缘。
然而,更加艰苦卓绝的壶关攻防战、以及应对魏国必然发起的疯狂反扑,即将到来。中原战局,因为并州之门的开启,进入了更加复杂、更加惨烈的新阶段。邺城的司马昭,绝不会甘心失败,一场席卷整个河北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