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关失守、郭淮败退壶关、汲郡粮草被焚的战报,如同三道惊雷,接连劈在洛阳城的宫阙之上。朝野震动,人心惶惶。一直坐镇中枢,遥控全局的司马懿,再也无法安坐于洛阳。
他仔细研判了来自各方的战报,尤其是诸葛亮渡河后的一系列动向——主力吸引陈泰于南线,姜维奇袭天井关,王平精准打击汲郡粮草……这一连串组合拳,精准、狠辣,完全不同于以往诸葛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风格,却又隐隐契合兵家“以正合,以奇胜”的精髓。
他立刻做出决断,一面以皇帝名义下诏,严令陈留的钟会、羊祜,许昌的王经:“蜀贼狡诈,意在调动我军。卿等皆当深沟高垒,凭城固守,无恃勇浪战,但使许昌、陈留不失,即为大功!” 将东线战事彻底定性为防御牵制。
另一方面,他即刻以大都督、太尉身份,持节北上,亲赴并州前线!他知道,只有自己亲自出手,才有可能挡住这位仿佛脱胎换骨的老对手。
“诸葛亮……看来,你我之间,终需在这并州山河间,做个了断。”司马懿望着北方,眼中闪烁着冰冷而兴奋的光芒。那是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时,属于顶级猎食者的光芒。
司马懿轻车简从,星夜兼程,直抵壶关。
壶关,位于太行山脉深处,扼守上党盆地东出之咽喉,地势之险要,更胜天井关。关城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城墙高厚,仅有狭窄的“壶口”可通,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郭淮败退至此,已收拢残兵,凭借天险,重新构筑了坚固的防线。
司马懿抵达后,并未责备郭淮,反而温言安抚:“伯济受累了。诸葛亮此番用兵诡谲,非战之罪。” 他立刻巡视关防,对郭淮的部署略作调整,更加注重纵深和反击能力。
他敏锐地指出:“诸葛亮夺天井,焚汲郡,其势正盛。然其孤军深入,粮道漫长,补给必艰。我观其军中,霹雳营声势虽壮,然连日征战,其火药炮石消耗必巨,补充不易。彼欲速战,我偏不与之战!”
司马懿定下战略核心:坚壁清野,持久耗敌!
他下令:
“加固壶关及周边山岭营垒,多备滚木礌石,挖掘陷坑,设置拒马,将壶关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刺猬。”
“ 将上党郡临近前线之百姓、粮秣,尽数内迁,实行彻底的焦土政策,不给蜀军任何就地补充的机会。”
“派出大量小股精锐部队,由熟悉地形的将领率领,不断袭扰蜀军粮道,尤其是从河内通往天井关、再至壶关前线的崎岖山道。
“严令后方加快雷火营器械及弹药生产,并抽调部分精锐,经滏口径等通道,秘密增援壶关。”
“利用并州复杂的民族关系,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携带金帛,暗中联络、安抚匈奴、乌桓各部,瓦解王平的策反努力,甚至许以重利,诱使其反向袭击蜀军后方!”
司马懿的到来,如同给濒临崩溃的并州魏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其老辣的部署,瞬间让蜀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壶关前线,蜀军大营。
诸葛亮很快察觉到了对手的变化。魏军的防守变得更加有韧性,袭扰更加频繁有效,尤其是粮道,开始不断遭到小股魏军精锐的打击,运输队损失惨重。前线获取补给日益困难。
诸葛亮内心明白司马懿这老狐狸来了!果然难缠!这坚壁清野、袭扰粮道的套路,真是深得龟缩流精髓啊。想耗死我?没那么容易!
他深知,面对司马懿这种级别的对手,常规的攻城手段几乎无效,必须拿出新的东西。
“丞相,军中火药库存已不足三成,霹雳营难以维持高强度轰击。粮草运输屡遭袭击,士卒已有怨言。”参军禀报着严峻的现实。
诸葛亮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他耗,那我们就比一比,谁的后勤更硬!”
他立刻采取多项措施应对:
“组建专业化护粮军:抽调精锐,组成专门护送粮草辎重的部队,配备强弓硬弩,并由熟悉地形的向导和少量骑兵护卫,提高运输队自身防御力。”
“开辟隐秘补给线:利用无当飞军对山地的熟悉,开辟数条隐秘的小型补给通道,以人力、骡马驮运少量但关键物资,避开魏军主要袭扰路线。”
“建立前线应急粮仓:命令后方不惜代价,通过黄河—沁水—丹水水道,向前线输送粮食,并在天井关后方建立数个隐蔽的应急粮仓,分散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木牛流马”升级版投入:将“格物院”根据诸葛亮提出的思路和工匠智慧改进的、更适合山地运输的“改进型木牛”大量投入后勤运输,提高效率。
“火药配方优化与节约使用:命令随军工匠就地寻找部分替代材料,并严格控制霹雳营使用,只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于攻坚或反制魏军雷火营。”
“新式装备小范围试用:将少量试制的、威力更大但稳定性有待提高的“猛火油柜”(喷射燃烧的粘稠火油)和“穿山弩”(试图增强破甲能力的大型弩箭)秘密运抵前线,准备在关键时刻给魏军一个“惊喜”。”
并对战术也进行了调整:以姜维、邓艾部继续对壶关保持压力,但不再寻求强攻,而是做出长期围困的姿态。同时,秘密调动马铁、马承的西凉骑兵和王平的无当飞军,埋伏在魏军可能增援的路径上,试图歼灭司马懿派来的援军。
还有心理战与情报战也不能停,诸葛亮加大了针对并州魏军和当地胡部的宣传,散布“司马氏将败”、“大汉天命所归”等消息。同时,命令诸葛瞻、杜预加大在邺城等地的活动,散播谣言,制造混乱,牵制司马昭,让其无法全力支援并州。
司马懿果然如诸葛亮所料,让司马师来援。司马师从邺城抽调两万精锐,由大将州泰率领,经滏口径,驰援壶关。
这一情报,被蜀汉潜伏在邺城的“灰雀”及时送出。
诸葛亮闻讯,立刻命令马铁、马承率领西凉铁骑,并加强王平部分无当飞军,秘密运动至滏口径中段一处名为“鬼见愁”的险要峡谷设伏。
然而,司马懿用兵,何其老辣!他深知滏口径险要,蜀军必有防备。在州泰出发的同时,他另派一员骁将,率五千轻骑,打着州泰旗号,大张旗鼓进入滏口径,作为诱饵。而州泰真正的主力,则偃旗息鼓,选择了一条更为隐秘、但路程稍远的山间小路,悄然向壶关靠近!
马岱、马承在“鬼见愁”成功伏击了魏军诱饵部队,将其大部歼灭。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上当了!真正的魏军援兵已经绕过他们的埋伏圈,逼近壶关!
消息传回蜀军大营,诸葛亮心中一凛:“靠!司马懿这老狐狸,果然诡计多端!”
他立刻调整部署,命令姜维派出一部兵力,前出拦截州泰,同时严令壶关正面部队加强戒备,防止关内魏军趁机出击。
州泰部与姜维派出的拦截部队在壶关以东二十里处遭遇,爆发激战。魏军援兵战力强悍,又是生力军,蜀军拦截部队虽拼死力战,却未能完全阻止其靠近壶关。最终,州泰部成功冲破拦截,与壶关守军汇合,大大增强了壶关的防御力量。
司马懿的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功化解了蜀军的围点打援之策。
援兵入关,司马懿心中稍定。但他知道,仅仅防守是不够的。他决定主动出击,打击蜀军的士气。
他注意到蜀军那种改良的“木牛流马”在后勤中作用巨大,且蜀军霹雳营虽然轰击频率下降,但似乎仍在试图维持威慑。
某夜,司马懿精心策划了一次反击。他命令关内雷火营,将所有库存的火药、火油集中使用,对准蜀军一处疑似囤放“木牛流马”和后勤物资的营地,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密集火力覆盖!
同时,他派出一支敢死队,携带火种,趁夜缒城而下,突袭蜀军前沿的霹雳营发射阵地!
轰隆隆——!
壶关城头火光冲天,雷火箭、震雷炮发出的轰鸣声震山谷!蜀军后勤营地陷入一片火海,大量“木牛流马”和囤积的物资被焚毁。
前沿阵地,魏军敢死队与守卫霹雳营的蜀军展开血战。虽然敢死队最终全军覆没,但也成功破坏了几架轰天炮和大量炮弹。
这次反击,沉重打击了蜀军的后勤和技术力量。
然而,诸葛亮的反应也极其迅速。他立刻命令部队扑灭大火,抢救物资,并将预备的“猛火油柜”和“穿山弩”投入战斗,对壶关城头进行了一次凶狠的反压制射击!
“猛火油柜”喷出的粘稠火焰,附着在关墙上剧烈燃烧,即使魏军用沙土也难以迅速扑灭,给守军造成了不小的恐慌。“穿山弩”虽然数量少,但巨大的箭矢携带着恐怖的动能,竟然成功击穿了壶关一处加固的箭楼!
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技术对抗,双方互有损伤。司马懿成功削弱了蜀军的后勤和部分技术装备,但诸葛亮也展示了蜀汉依旧拥有不容小觑的技术底牌和反击能力。
经此一役,双方都意识到,短时间内难以彻底击败对方。
司马懿凭借壶关天险和老辣的指挥,成功遏制了蜀军的攻势。
诸葛亮则依靠更胜一筹的国力底蕴、后勤革新和技术储备,顶住了司马懿的消耗和反击,牢牢占据着天井关,保持着对并州的强大压力。
战场再次陷入了僵持。但这一次的僵持,与黄河对峙时截然不同。双方统帅在方寸之地,将后勤、技术、谋略、心理运用到了极致,每一刻都在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壶关,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淬炼着两位绝世统帅的智慧与意志。并州的战局,牵动着整个天下的神经。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僵局一旦被打破,必将石破天惊。而打破僵局的钥匙,或许不在壶关之下,而在更广阔的战场,或者……在那无声处响起的惊雷。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