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耶夫上前一步,他伸出手,取下白手套,轻轻触碰了一下伤员的额头,那滚烫的温度让他指尖一缩。
他又俯身听了听伤员急促而杂乱的呼吸声,面色变得更加严肃。“上帝……这体温……如果不能尽快控制感染……”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立即准备注射盘尼西林!”洛普同志果断下令。
护士迅速取来一支盘尼西林,用无菌注射器抽取了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瓶中,只见瓶中白色粉末完全溶解,竟然没有留下任何一点残渣和沉淀物。
安德烈耶夫上校看在眼里,暗暗心惊。
看样子这种粉剂就很纯,没有任何杂质残留。
另一名护士则小心地为伤员做了皮试。
在焦急的等待中,皮试结果显示阴性。
“可以注射了。”戴着白色医用口罩的医生点点头,朝身旁的护士点了点头。
护士找准位置,将针管中的液体缓缓推入了伤员的静脉。
整个过程,安德烈耶夫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伤员和那支小小的注射器。
注射完成后,病房里陷入了一种紧张的寂静。只有伤员粗重的呼吸声和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时间仿佛过得格外缓慢。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负责监测的医生再次为伤员测量体温。
“40.1摄氏度!”医生报出数字时,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
安德烈耶夫猛地抬起头,看向洛普同志,眼中充满了惊疑:“起作用了,而且效果这么快?”
洛普同志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好戏还在后头,请耐心等待,上校。”
又过了约十五分钟。
“38.5摄氏度!”医生的声音明显提高了一些,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安德烈耶夫忍不住凑近观察,他发现伤员脸上的潮红似乎消退了一些,原本紧皱的眉头也稍稍舒展,呼吸虽然仍旧粗重,但似乎平稳了不少。
“不可思议……这效果……”他喃喃自语。
当半个小时过去,医生第三次报出体温:“三十七度三!体温已接近正常,只比正常偏高零点三度!”
此时,伤员竟然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呻吟,眼皮颤动,似乎有苏醒的迹象。
周围的医护人员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看向那空了的盘尼西林小瓶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安德烈耶夫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转过身,面向洛普,之前眼神中的审视和疑虑已经彻底被震惊和激动所取代。
他甚至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洛普同志!我……我为我之前的谨慎表示歉意!这……这简直是医学上的奇迹!我从未见过效果如此迅速、如此显着的消炎药!请告诉我,这样的盘尼西林,贵方能够提供多少?”
洛普没有回答安德烈耶夫,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走,上校先生,我们回会议室谈!”
两人重新回到了会谈的窑洞,气氛已然不同。
安德烈耶夫的态度明显热切了许多。
洛普同志沉稳地开口:“上校,您已经亲眼见证了效果。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谈谈具体的交换条件了。我们希望,贵国政府能够向我们提供一千名甚至更多优秀的、拥有对德作战经验的坦克兵,以及相应的机械师和基层指挥官。我们需要他们帮助我们快速建立和训练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作为交换,我们愿意提供十万支盘尼西林。”
“一千名?!”安德烈耶夫听到这个数字,下意识地惊呼出声,他几乎要从椅子上弹起来。
“洛普同志,这个数字……这太庞大了!您知道,东线战场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有生力量,每一名训练有素的坦克兵都是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
一百名!我们最多只能提供一百名经验丰富的教官!”
洛普同志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但并不咄咄逼人:“上校,请您理解我们的需求。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个小规模的教导队,而是一支能够改变战场格局的装甲师!一百名教官,对于形成整师的战斗力,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请您想一想,一支盘尼西林,或许就能挽救一名重伤员的生命,而一名康复的老兵,其价值又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我们愿意用十万支同样品质的盘尼西林,来交换这一千名坦克兵和机械师。
这意味着,可能挽救的是数以万计苏联红军精锐士兵的生命,他们康复后重返战场,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这笔交易,对于正在浴血奋战的苏联人民来说,绝对是值得的。”
安德烈耶夫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掏出手帕擦了擦。“十万支……洛普同志,确实是足以支撑我们多个方面军一段时间的关键药品消耗!但是……一千名坦克兵……这个数量,我需要向莫斯科紧急请示,我……我没有这个权限。”
“我们可以理解。”
洛普当即表示体谅,“我们可以等待莫斯科的回复。作为诚意,在协议达成后,我们可以先行提供一万支盘尼西林,由您带回国内,用于验证效果和救助伤员。后续的药品,将根据人员抵达的批次和数量,分批交付。”
安德烈耶夫沉吟良久,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吧,洛普同志,您说服了我。
我会立刻将这里的情况,尤其是盘尼西林惊人的疗效和贵方的要求,详细地向莫斯科汇报。我相信,最高统帅部会做出明智的抉择。”
秘密会议结束以后,安德烈耶夫下榻的地方被安排在一个装修精致的窑洞。
他几乎是一回到房间,就立刻让人准备好了电台。
他亲自口述,让报务员将一份极其冗长且详细的电报发往莫斯科。
在电文中,他不仅汇报了盘尼西林神奇的临床效果,用“立竿见影”、“挽救生命于危殆”等词汇极力描述,还详细报告了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
装备着前所未见自动武器的步兵、数量惊人的轻型机动车辆、以及那隐约可见的重炮阵地。
他特别强调,这支军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其潜力不容小觑。
最后,他转达了中方用十万支高纯度盘尼西林交换一千名坦克兵和机械师的提议,并附上了自己倾向于同意的建议,认为这对于缓解苏联药品短缺和维持与这支潜在强大力量的关系至关重要。
喜欢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