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碎块崩离:劫气撕裂洪荒的最后一瞬
封神劫第三百二十七年孟秋,朝歌鹿台余烬尚在冒烟,西岐镐京的诸侯盟誓声刚落,洪荒大陆的核心岩层却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咯吱”裂响——这声音并非凡俗能闻,唯有道尊龙宇在起源殿以鸿蒙盘观之,能看见那横贯亿万里的洪荒地壳,正从昆仑虚、不周山残脉、东海归墟三大断裂带开始,像破碎的琉璃般向外崩飞。
彼时龙宇立于起源殿之巅,万亿丈九爪金龙本体虽未显化,但周身萦绕的虚无本源力已悄然扩散,试图以道境修为延缓崩裂。可当他垂眸看向洪荒地心,却见劫气早已侵蚀了盘古开天留下的最后一缕“承天脉”——那脉中曾流淌着盘古精血所化的生机,此刻却如干涸的河床般布满裂纹,每一道裂纹里都翻涌着封神劫中阐截大战的残火、商周兵士的怨念、仙妖陨落的神魂碎沫。
“劫数不可逆,洪荒当散。”龙宇指尖凝出一缕本源力,轻点鸿蒙盘,盘中顿时映出洪荒各地的崩离之景:东海之滨,原本绵延百万里的蓬莱仙岛,在一声巨响中裂成三截,最大的一截带着岛上的千年古柏和灵泉,向东南方向飞去,途中被封神劫残留的雷暴劈中,表层岩层化作飞灰,露出内里的水晶矿脉,在虚空中折射出七彩光晕;西域的流沙河,本是祖巫共工怒撞不周山后形成的浊流,此刻河水蒸发殆尽,河底的泥沙与岩层凝结成一块巨大的土黄色碎块,被一股无形的道力牵引着,向西北方向飘去,途中不断吸附周围的小碎块,渐渐长成山丘般的轮廓。
更惨烈的是南瞻部洲的丹霞山脉,这里曾是截教通天教主的一处道场,山中还留存着“诛仙剑阵”的残痕。当崩裂发生时,山脉从主峰处纵向裂开,两半山体向相反方向飞散,途中碰撞到相邻的黑风山,两座山的岩石、树木、妖兽尸体瞬间被挤压成齑粉,唯有黑风山深处的一块玄铁矿脉,因质地坚硬未被摧毁,在虚空中旋转着,吸引了周围无数细小的金属碎块,渐渐形成了一个带着铁锈色的环形碎块群。
而在洪荒最北端的北冥之地,原本冰封万里的海面此刻冰层碎裂,海底的万年玄冰与火山熔岩凝结而成的“冰火岩”,随着海底板块的崩裂被抬升,化作一块巨大的菱形碎块。碎块表面一半覆盖着白色冰层,一半流淌着红色熔岩,在虚空中散发着极寒与极热两种截然相反的气息,沿途将靠近的小碎块要么冻结成冰雕,要么融化成岩浆,最终独自向北方飞去,成为日后星域中着名的“冰火双星”雏形。
二、道力牵引:三界为核的星域雏形
当洪荒碎块如漫天星辰般在虚空中飘散时,龙宇并未袖手旁观。他抬手召来起源珠,将其悬于起源殿正上方,起源珠顿时散发出亿万道金色光束,这些光束如同无形的丝线,分别缠绕向那些体积超过百万立方丈的大型碎块——龙宇要以三界为核心,为这些碎块定下运转轨迹,避免它们在虚空中漫无目的地碰撞,最终形成有序的星域。
第一道光束缠绕的是昆仑虚的一块碎块——这块碎块曾是昆仑虚的西坡,上面留存着西王母瑶池的残址,还生长着几株未被战火摧毁的蟠桃树苗。光束牵引着它向三十三重天的方向飞去,途中不断有小型碎块被其引力吸附,渐渐在碎块周围形成了一圈由玉石和灵草组成的“星环”。当它飞到距离三十三重天约十亿里的位置时,龙宇以道力定住其轨迹,使其围绕三十三重天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日后天界的“瑶池星”——此星后来成为天庭仙官观测星象的重要据点,星上的蟠桃树苗也在天界灵气的滋养下,逐渐长成能结出仙果的蟠桃园。
第二道光束指向的是东海归墟的一块黑色碎块,这块碎块体积虽不及昆仑碎块,却异常沉重——它本是归墟海底的“镇墟石”,由盘古开天的混沌之气凝结而成,表面刻有上古符文。起源珠的光束将其牵引向幽冥轮回的方向,途中黑色碎块不断吸收虚空中的阴气,表面的符文渐渐亮起,散发出黑色的光晕。当它飞到幽冥轮回外围时,平心娘娘感知到其蕴含的镇邪之力,便以轮回本源力与之呼应,最终这块碎块在幽冥轮回外围形成了“镇邪星”,成为阻挡域外邪魔入侵轮回的第一道屏障,星上的符文至今仍在自动净化靠近的邪祟之气。
第三道光束则锁定了南瞻部洲的一块红色碎块,这块碎块曾是商军囤积粮草的“积粮坡”,上面残留着大量的谷物种子和士兵的兵器。光束将其牵引向修仙界(原洪荒人界)的南方,途中碎块与一颗燃烧着的陨石相撞,陨石的火焰点燃了碎块上的干草,却也意外激活了谷物种子中的生机——火焰熄灭后,碎块表面竟长出了嫩绿的禾苗。当它稳定在修仙界南方十亿里处时,被龙宇命名为“嘉禾星”,此星后来成为修仙界修士获取灵谷的重要来源,星上的禾苗历经万年生长,结出的谷粒蕴含着淡淡的灵气,可用于炼制低阶丹药。
除了这三块大型碎块,起源珠还向虚空中散落的亿万小型碎块发出了微弱的光束,这些光束虽不足以改变碎块的飞行方向,却在它们表面留下了“道痕”——这些道痕如同无形的引力标记,使得体积相近的碎块相互吸引,渐渐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的碎块群。比如在东海方向,数千块直径不足百丈的珊瑚礁碎块,在道痕的牵引下相互靠拢,形成了一个形似珊瑚的“珊瑚星群”;在西域方向,数万块黄沙凝结而成的碎块,汇聚成了一个巨大的“流沙星带”,星带中的黄沙至今仍在缓慢流动,形成了独特的“星沙风暴”。
而那些体积极小、不足一丈的碎块,则在虚空中形成了“星尘”——这些星尘有的是岩石粉末,有的是树木灰烬,有的甚至是仙妖陨落时散落的毛发和鳞片。它们在起源珠道力的引导下,围绕着大型碎块和碎块群旋转,形成了淡淡的光晕,如同给星域披上了一层薄纱。日后人族修士观测星空时,看到的那些闪烁的星辰,其实正是这些星尘反射的三界灵气之光。
三、星域初成:千亿光年中的洪荒印记
封神劫第三百二十九年冬,距离洪荒崩裂已过去两年,龙宇终于在起源殿完成了对星域的初步规划。此时再以鸿蒙盘观测,原本完整的洪荒大陆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三界为核心、横跨千亿光年的星域雏形——三十三重天(天界)外围,分布着“瑶池星”“荧惑星”“太白星”等三十六颗大型星辰,这些星辰大多由洪荒仙山碎块形成,蕴含着浓郁的天界灵气;修仙界(人界)周围,环绕着“嘉禾星”“青云星”“黑石星”等七十二颗中型星辰,这些星辰多由洪荒平原和丘陵碎块构成,适合修士修炼和居住;幽冥轮回(地界)外围,则分布着“镇邪星”“幽冥星”“寒星”等二十四颗小型星辰,这些星辰多由洪荒阴暗之地的碎块形成,阴气浓郁,是阴魂和邪魔的聚集地。
在这些星辰之外,是更为广阔的“星带”和“星群”——“流沙星带”横亘在修仙界与幽冥轮回之间,星带中的黄沙每百年会发生一次“星沙迁徙”,届时无数黄沙碎块会掠过修仙界边缘,形成壮观的“星沙雨”;“珊瑚星群”位于东海星域,星群中的珊瑚碎块经过万年生长,已演化出独特的“星珊瑚”,这种珊瑚能吸收虚空中的灵气,分泌出蕴含灵气的“珊瑚露”,是炼制中阶丹药的重要材料;而在星域最边缘的“冰火双星”,则以其极寒与极热的特性,成为星域中的“天然屏障”——任何试图穿越双星的域外邪魔,都会被冰火两重天的气息撕裂,至今无人能靠近。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星域碎块中,仍留存着洪荒时期的诸多印记:“瑶池星”上的蟠桃树苗,虽未结出仙果,却已能开出蕴含灵气的桃花,每年春季,桃花花瓣会随风飘向三十三重天,成为天庭的“桃花雨”;“镇邪星”上的上古符文,仍在自动运转,将幽冥轮回中的部分怨气转化为纯净的阴气,滋养着星上的阴生植物;“嘉禾星”上的禾苗,历经两年生长,已结出第一批谷粒,这些谷粒虽不如洪荒时期的灵谷那般神奇,却也能让人族修士快速恢复体力。
就连那些看似普通的星尘,也留存着洪荒的痕迹——部分星尘中蕴含着商周兵士的怨念,这些怨念在道力的净化下,渐渐转化为微弱的“战意”,使得靠近这些星尘的修士,能隐约感受到当年封神大战的惨烈;还有些星尘中残留着仙妖的神魂碎沫,这些碎沫在虚空中相互融合,渐渐形成了“星灵”——这些星灵没有实体,却能感知周围的气息,有的星灵甚至能与修士交流,成为修士探索星域的“向导”。
此时龙宇立于起源殿,看着鸿蒙盘中映出的星域全貌,指尖轻轻划过盘面,喃喃道:“洪荒虽碎,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些星域,既是劫后的残迹,也是新生的希望。”话音刚落,他便召来玄空,将记录星域轨迹的《星域初志》交予他:“此志记录了各星辰的位置、特性与运转轨迹,你需妥善保管,待日后三界修士探索星域时,可作为指引。”
玄空接过《星域初志》,翻开书页,只见上面不仅标注着星辰的名称和位置,还详细记录了每块碎块的来源——“瑶池星:原昆仑虚西坡,含西王母瑶池残址,蟠桃树苗三株”“镇邪星:原东海归墟镇墟石,刻上古镇邪符文”“嘉禾星:原南瞻部洲积粮坡,含商军遗留谷物种子”……每一条记录,都承载着洪荒的记忆。
而在星域的最深处,一颗由洪荒核心岩层形成的黑色星辰,正围绕着三界缓慢旋转——这颗星辰体积不大,却蕴含着盘古开天的最后一缕“承天脉”气息,龙宇为其命名为“镇星”,并以道力在星上布下“聚灵阵”。他知道,这颗星辰将在未来的亿万年里,成为星域的“核心枢纽”,维系着整个星域的稳定,也留存着洪荒大陆最后的“根”。
当玄空将《星域初志》收入起源殿藏经阁时,星域中的第一颗星辰——“瑶池星”上的蟠桃树苗,终于开出了第一朵粉色的桃花。花瓣随风飘向三十三重天,落在凌霄宝殿的玉阶上,仿佛在宣告:洪荒虽逝,星域新生;劫后余生的三界,将在这片千亿光年的星空中,开启新的篇章。
四、星核觉醒:碎块中的洪荒本源复苏
封神劫第三百三十年春,星域雏形稳定未过三月,“镇星”深处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震颤——这震颤并非来自外部碰撞,而是源于星核内部的洪荒本源。彼时龙宇正以道识笼罩整个星域,感知到这股震颤时,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盘古开天遗留的“承天脉”气息,终于在镇星内部苏醒了。
他当即化作一道金光,穿透星域层叠的星尘,落在镇星表面。这颗由洪荒核心岩层形成的星辰,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黑色岩石,岩石缝隙中渗出淡淡的白色雾气——那是未完全消散的混沌之气。龙宇抬手按在岩石上,道识顺着缝隙渗入星核,竟看到星核深处,一缕淡金色的脉络正缓慢搏动,如同沉睡亿万年的心脏苏醒。
“承天脉未绝,洪荒本源尚存。”龙宇指尖凝出本源力,缓缓注入星核。随着道力的涌入,那缕金色脉络搏动得愈发强劲,淡金色的光晕从星核向外扩散,透过黑色岩石,在镇星表面形成了一个个金色的纹路——这些纹路与洪荒时期昆仑虚石壁上的上古符文如出一辙,正是盘古开天时留下的“创世纹”。
创世纹一旦显现,整个星域都随之异动:“瑶池星”上的蟠桃树苗,本只有三尺高,此刻突然疯长至丈许,枝头的桃花纷纷凋谢,结出了青涩的小桃;“嘉禾星”的禾苗瞬间成熟,谷穗沉甸甸地弯下腰,散发出浓郁的灵气;就连“冰火双星”上的冰层与熔岩,也开始有规律地交替——白天熔岩喷发,夜晚冰层覆盖,形成了稳定的“冰火循环”。
更令人意外的是“珊瑚星群”,星群中心的一块巨型珊瑚碎块,在创世纹的影响下,竟慢慢长出了类似“枝干”的结构,枝干上还凝结出了透明的“珊瑚珠”。这些珊瑚珠蕴含着比珊瑚露更浓郁的灵气,玄空后来率鸿蒙宗弟子前来探查时,将其命名为“星髓珠”,成为炼制高阶法宝的关键材料。
而在星域边缘的“流沙星带”,那些原本无序流动的黄沙碎块,此刻也在创世纹的引导下,形成了一道环形的“星沙屏障”——这道屏障将整个星域包裹其中,不仅能阻挡域外邪魔入侵,还能过滤虚空中的杂质,让星域内部的灵气愈发纯净。后来修仙界的修士发现,只要穿过星沙屏障,修炼速度便能提升三成,这里也成了修士突破境界的“圣地”。
龙宇看着星域中的变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他知道,承天脉的觉醒,不仅让碎块中的洪荒本源复苏,更给这片新生的星域注入了“生机”——这些星辰不再是冰冷的岩石,而是承载着洪荒记忆、能自我演化的“活星”。他随即召来帝俊与太一,吩咐道:“镇星承天脉已醒,你们二人需轮流驻守此处,护持本源不被侵扰。”
帝俊与太一领命,化作两道流光落在镇星两端。帝俊以太阳真火在镇星东侧布下“焚邪阵”,太一则以东皇钟在西侧布下“镇灵阵”——两阵相合,将镇星护得严严实实,哪怕是封神劫残留的最强怨魂,也无法靠近星核半步。
五、星界互动:三界与星域的初建联结
随着星域中洪荒本源的复苏,三界与星域的联结也悄然开启。最先与星域建立联系的是天庭——三十三重天的凌霄宝殿内,昊天正对着星象图发愁:封神劫后,天庭虽收编了诸多封神榜上的正神,却因灵气稀薄,众神修为进展缓慢。当“瑶池星”的蟠桃树苗结出青桃时,天庭的仙官无意间发现,桃树上散发出的灵气,竟比三十三重天的灵气还要浓郁。
昊天当即派太白金星前往瑶池星探查。太白金星驾着祥云落在瑶池星上,刚靠近蟠桃树苗,便被一股精纯的灵气包裹,原本停滞多年的修为,竟隐隐有了突破的迹象。他惊喜不已,摘下一枚青桃带回天庭——这枚青桃虽未成熟,却让昊天服用后,直接稳固了金仙后期的修为。
“星域乃灵气宝库!”昊天当即召集天庭众神,下令组建“星巡司”,专门负责探查星域中的灵气资源。星巡司的第一任司长,正是曾助姜子牙封神的杨戬——他带着哮天犬,驾着遁光遍历天庭外围的三十六颗星辰,不仅找到了多处灵气矿脉,还在“荧惑星”上发现了一种能增强仙将战力的“火星砂”。
消息传到修仙界,顿时掀起轩然大波。昆仑山玉虚宫的阐教弟子,率先组队前往“嘉禾星”——他们发现,嘉禾星的谷粒虽不如洪荒灵谷,却能批量种植,足够支撑整个宗门的粮草需求。随后,截教残存的弟子也在“黑石星”上找到了大量玄铁矿脉,用以重铸在封神劫中损毁的法宝。
幽冥轮回这边,平心娘娘则利用“镇邪星”的镇邪之力,将幽冥中的部分凶魂囚于星上。这些凶魂在镇邪星的符文压制下,渐渐褪去戾气,转化为“阴兵”——后来平心娘娘组建“幽冥星卫”,正是以这些阴兵为基础,负责镇守幽冥与星域的通道,防止阴魂逃窜至星域作乱。
三界与星域的互动中,最特别的当属人族。彼时商朝刚灭,周朝初立,人族先民尚不知修仙为何物,却因“嘉禾星”的谷粒通过星尘雨落在地球雏形上,意外开启了农耕文明的新篇章。那些落在华夏大地雏形上的谷粒,在适宜的气候下生根发芽,长出的庄稼不仅产量高,还能让人族先民身体更强健——这也是后来华夏农耕文明远超其他地域的根源之一。
龙宇在起源殿看着这一切,心中甚慰。他召来妹妹龙曦,指着鸿蒙盘中三界与星域互动的景象,笑道:“你看,劫后并非只有毁灭,还有这般生生不息的联结。”龙曦看着嘉禾星上阐教弟子与凡人共同耕种的画面,点头道:“兄长以道力定星域,又让本源复苏,这才让三界与星域相融共生。”
说着,龙曦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在洪荒残域找到的混沌魔龙残魂,提议道:“星域如此广阔,难免有邪魔潜藏,不如我率护卫殿弟子巡守星域,护持三界与星域的联结?”龙宇颔首应允:“如此甚好,你持三尖两刃枪,再带帝俊的御兽殿异兽相助,可保星域无虞。”
此后,龙曦便成了星域的“守护者”。她率护卫殿弟子与异兽,定期巡查各星辰,不仅斩杀了试图抢占“星髓珠”的域外邪魔,还帮修仙界修士解决了“流沙星带”的星沙风暴危机——她以混沌魔龙残魂的力量,在星带中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让修士能自由穿梭于星域之间。
六、星轨定序:千亿光年的永恒法则
封神劫第三百三十一年冬,距离镇星承天脉觉醒已过去一年半,星域中的星辰运转终于形成了稳定的轨迹。龙宇再次登上起源殿之巅,鸿蒙盘悬浮于身前,盘中映出的星域图上,每一颗星辰的位置、运转速度、与三界的距离,都标注得精准无误——这便是后来三界修士遵循千年的“星轨法则”。
按照星轨法则,天庭外围的三十六颗星辰,每百年会围绕三十三重天旋转一周,每当“瑶池星”运行至天庭正南方时,蟠桃树上的桃子便会成熟,届时天庭会举办“蟠桃宴”,邀请三界仙佛共庆;修仙界周围的七十二颗星辰,每五十年会有一次“星辰交汇”,届时各星辰的灵气会相互流通,形成“灵气潮汐”,修士若能在潮汐期间修炼,修为会突飞猛进;幽冥轮回外围的二十四颗星辰,则永恒固定在各自的位置,如同二十四座灯塔,指引亡魂顺利进入轮回。
而星域最核心的镇星,则以万年为周期,缓慢围绕三界旋转。每当镇星运行至星域中心时,承天脉的气息会扩散至整个星域,让所有星辰的本源之力得到滋养——这便是星域中的“大衍之年”,每逢此时,星域中的灵气会比平时浓郁十倍,星辰上的灵植、灵矿都会迎来一次大丰收。
为了让三界修士更好地遵循星轨法则,龙宇命玄空将星轨图刻在起源殿的“道碑”上,并对外开放道碑——凡修为达到筑基期的修士,都可进入起源殿观摩星轨图。玄空还专门编写了《星轨详解》,书中不仅解释了星轨法则的原理,还标注了各星辰在不同时期的灵气变化、灵植成熟时间,甚至包括星沙雨、灵气潮汐的出现规律。
《星轨详解》流传至三界后,立刻成为修士必备的典籍。修仙界的宗门根据书中记载,在灵气潮汐来临时开设“潮汐道场”,让弟子集中修炼;天庭的星巡司则依据星轨图,提前规划巡查路线,确保在蟠桃宴前扫清瑶池星周围的邪魔;就连幽冥的阴兵,也会根据星轨图调整守卫时间,避免在星辰阴气最弱时遭遇袭击。
而在这片星域的最深处,龙宇望着那缓缓旋转的镇星,心中有了新的感悟。他抬手召来起源珠,将自己对星轨法则的理解注入其中——起源珠顿时散发出柔和的光晕,光晕透过起源殿,笼罩整个星域。从这一刻起,星轨法则不再需要外力维系,而是与星域的本源融为一体,成为永恒不变的法则。
“洪荒碎而星域生,劫后乱而法则定。”龙宇轻声感叹,转身回到起源殿。殿外,玄空正率源初七子整理新收录的《星域见闻录》,帝俊与太一在镇星上值守,龙曦在流沙星带巡查,平心娘娘在幽冥调整轮回秩序——三界与星域,在劫后终于找到了新的平衡,而这千亿光年的星域,也将在星轨法则的指引下,承载着洪荒的记忆,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起源殿的窗棂,照在鸿蒙盘上时,盘中学域图的边缘,又多了一颗刚刚稳定的小星辰——玄空后来为其命名为“启明星”,寓意着星域的新生与希望。而这颗星辰,也成了日后人族观测黎明的标志,在华夏文明的传说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