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海的波澜亘古不变,起源殿悬浮于这片混沌底色之上,殿外的鸿蒙紫气如游龙般缠绕,殿内的道尊龙宇正立于鸿蒙盘前。那直径万丈的鸿蒙盘上,无数星点闪烁,每一颗星点都对应着洪荒碎裂后新生的星域,而其中最黯淡却又最坚韧的一颗,正是刚成型不久的地球——这片承载着洪荒核心碎片、未来将孕育华夏文明的土地。
龙宇垂眸,金色的龙瞳中映出地球的全貌:此时的地球还笼罩在一片原始的蒙昧之中,山川纵横却无人开辟,江河奔流却无人疏导,广袤的华夏大地雏形上,稀疏的原始部落散布在山林与河谷之间。部落里的先民们裹着粗糙的兽皮,蜷缩在洞穴深处,畏惧着黑夜中的野兽与酷寒,只能依靠捡拾野果、围猎弱小生灵为生。每当夜幕降临,熊熊燃烧的野火是他们唯一的慰藉,可一旦野火熄灭,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便会将他们吞噬,不少老弱妇孺在这样的夜晚悄然逝去。
“洪荒碎而文明续,此乃天道之幸,亦为人族之责。”龙宇的声音低沉而悠远,回荡在空旷的起源殿内。他伸出右手,指尖萦绕着一缕淡淡的道韵,这道韵中蕴含着混沌初开时的生机与秩序。鸿蒙盘上那颗代表地球的星点骤然亮起,一道细微的光柱从盘上射出,穿透起源殿的殿壁,直抵地球的华夏大地上空,却在触及大气层时悄然隐匿,化作无形的道力,融入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
龙宇身形微动,下一刻便已出现在华夏大地西部的一座山脉中。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茂密,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山间蜿蜒流过,河畔的洞穴里,正居住着一个名为“燧”的原始部落。此时正值黄昏,部落的男人们刚刚结束一天的狩猎,拖着一头受伤的野猪回到洞穴外,女人们则围在一堆即将熄灭的篝火旁,小心翼翼地添着枯枝,试图让火焰延续更久。孩子们躲在母亲的怀里,好奇地望着洞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眼中既有对黑夜的恐惧,也有对食物的渴望。
龙宇化作一个身着粗布麻衣、面容温和的中年男子,黑发随意束在脑后,手中提着一根打磨光滑的木杖,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部落不远处的一棵古树下。他没有贸然上前,而是静静观察着部落的生活:男人们将野猪剥皮、分割,动作粗犷却熟练,他们将最肥美的肉烤在火上,剩下的则挂在洞穴顶端的石架上,试图用烟火熏制保存;女人们则采摘着河边的野果,将成熟的果实分给孩子们,自己却只吃那些略带酸涩的青果;老人们坐在篝火旁,用粗糙的石器打磨着木棒,试图制作出更锋利的武器,他们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透着岁月沉淀的坚韧。
夜幕渐渐降临,气温骤降,篝火的火焰越来越小,只剩下微弱的火星在灰烬中闪烁。部落首领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名叫燧父,他看着即将熄灭的篝火,眉头紧锁,起身走到洞穴外,试图寻找干燥的枯枝。可夜晚的山林潮湿,枯枝上都凝结着露水,根本无法点燃。燧父叹了口气,回到洞穴内,看着部落里的老弱妇孺冻得瑟瑟发抖,心中满是无奈。
就在这时,龙宇缓缓走上前,对着燧父微微颔首:“这位首领,我见你们的火种即将熄灭,或许我有办法让火焰重新燃起,且能长久保存。”
燧父警惕地看着龙宇,他从未见过这个陌生的男子,这片山林是他们部落世代居住的地方,外来者往往意味着危险。但他看到龙宇眼中没有恶意,语气也十分温和,便放下了部分戒心,疑惑地问道:“你是谁?你真的能让火焰重新燃起?我们试过很多办法,只有闪电劈中树木燃起的野火才能长久,可野火一旦熄灭,我们就再也无法点燃了。”
龙宇笑了笑,没有回答自己的身份,而是走到洞穴外的空地上,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两块干燥的木板和一根细长的木棍。他将其中一块木板平放在地上,用石器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然后将另一块木板垫在小孔下方,再将细长的木棍插入小孔中,双手握住木棍的顶端,开始快速旋转。
燧父和部落里的其他人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龙宇的动作。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方式,纷纷议论起来:“他这是在做什么?用木棍钻木板就能燃起火焰吗?”“不可能吧,我们之前用石头砸木头都没用,这样旋转怎么会有火呢?”“或许他真的有办法,我们再等等看。”
龙宇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依旧专注地旋转着木棍。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木棍与木板的摩擦处渐渐发热,冒出淡淡的青烟。龙宇继续加快速度,青烟越来越浓,终于,一丝微弱的火星从摩擦处迸出,落在下方的木板上。龙宇迅速将干燥的茅草放在火星上,轻轻吹气,茅草渐渐燃烧起来,化作一团小小的火焰。
“火!真的有火!”部落里的人们欢呼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围着火焰跳跃,女人们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老人们则激动地走上前,仔细观察着火焰的来源,眼中满是震撼。
燧父激动地握住龙宇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道:“恩人!你真是我们部落的恩人!有了这个办法,我们再也不用害怕火种熄灭了!你快教我们,这个办法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龙宇点点头,将手中的木板和木棍递给燧父,耐心地讲解道:“这个办法叫做钻木取火,关键在于摩擦生热。你们看,这两块木板必须是干燥的,最好是松木、柏木这样的硬木,因为硬木摩擦时更容易发热;这根木棍要削得粗细均匀,顶端要尖锐,这样才能更容易插入木板的小孔中;旋转木棍时,双手要用力均匀,速度要快,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让火星迸出;火星出现后,要立刻用干燥的茅草、树叶等易燃物接住,然后轻轻吹气,让火星燃烧成火焰。”
燧父按照龙宇的讲解,拿起木板和木棍,开始尝试钻木取火。起初,他的动作不够熟练,旋转速度很慢,半天也没有冒出青烟。龙宇在一旁耐心指导,纠正他的姿势:“首领,双手要握住木棍的顶端,手臂不要晃动,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木棍旋转,这样速度才能快起来,而且不容易累。”
燧父按照龙宇的指导调整姿势,果然,旋转速度快了很多,不一会儿,摩擦处就冒出了青烟。他心中一喜,继续加快速度,终于,火星迸出,他迅速将茅草放在火星上,轻轻吹气,火焰成功燃起。
“成功了!我成功了!”燧父激动地大喊起来,部落里的人们再次欢呼,纷纷围过来,想要学习钻木取火的方法。龙宇便一个一个地指导,教男人们如何选择合适的木材,如何制作木棍,如何旋转;教女人们如何收集干燥的茅草和树叶,如何保存火种;教老人们如何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钻木取火,如何应对潮湿的环境。
直到深夜,部落里的每个人都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洞穴外燃起了好几堆篝火,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营地,驱散了寒冷和黑暗。部落里的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将烤好的野猪肉递给龙宇,热情地说道:“恩人,快尝尝我们烤的肉,这是我们部落最好的食物,感谢你教我们钻木取火的方法!”
龙宇接过野猪肉,尝了一口,温和地说道:“不用谢,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钻木取火只是第一步,有了火,你们可以驱赶野兽,煮熟食物,冬天还能取暖,你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接下来的几天,龙宇一直留在燧部落,他不仅教他们钻木取火,还教他们如何搭建更坚固的房屋。之前部落里的人们都住在洞穴里,洞穴潮湿,而且容易受到野兽的袭击。龙宇便教他们用木头搭建房屋,先在地上挖好地基,然后将粗壮的木头立在地基上作为柱子,再用较细的木头横放在柱子上作为横梁,最后用茅草和泥土覆盖在横梁上作为屋顶。这样搭建的房屋不仅干燥通风,而且更加安全,能够抵御野兽的袭击。
他还教女人们编织麻布,之前部落里的人们都裹着粗糙的兽皮,兽皮不透气,而且冬天不保暖,夏天又太热。龙宇便教她们采摘麻类植物,将麻纤维剥离出来,用纺锤纺成线,再用织机织成麻布。麻布不仅柔软透气,而且耐用,部落里的人们穿上用麻布制成的衣服,再也不用受兽皮的折磨了。
一天清晨,龙宇看着部落里的人们忙碌的身影:男人们用钻木取火点燃篝火,准备烤制食物;女人们在河边清洗麻布,准备编织新的衣服;老人们在房屋旁打磨石器,制作新的工具;孩子们则在营地周围玩耍,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他知道,燧部落已经渐渐摆脱了蒙昧,开始走向文明,他是时候前往下一个部落,将文明的火种继续传递下去了。
龙宇没有告别,而是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时,悄然离开了燧部落。他化作一道流光,飞到了华夏大地东部的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居住着一个名为“农”的原始部落。这个部落的人们以采集野果和捕鱼为生,每当季节变换,野果稀缺时,他们就会面临饥饿的威胁,很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死去。
龙宇依旧化作一个温和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农部落的营地外。他看到部落里的人们正围在河边,焦急地看着河水,试图捕捉河里的鱼,可河里的鱼很少,根本无法满足部落的需求。部落首领是一个名叫农母的女子,她看着部落里饥饿的孩子们,眼中满是心疼,却无能为力。
龙宇走上前,对着农母说道:“这位首领,我见你们部落的人们常常面临饥饿,或许我有办法让你们获得足够的食物,而且能够长久供应。”
农母疑惑地看着龙宇,问道:“你有什么办法?我们试过采集野果、捕鱼、围猎,可还是不够吃,尤其是到了冬天,野果没有了,鱼也很少,我们只能挨饿。”
龙宇没有多说,而是带着农母和部落里的人们来到河边的一片空地上。他蹲下身子,用木棍在地上划出一道道整齐的田垄,然后从河边的泥土中挖出一些饱满的草籽,说道:“这些草籽叫做谷物,只要将它们种在土里,浇水施肥,等到秋天,就能收获很多粮食,足够你们部落的人们吃了。”
农母和部落里的人们都很疑惑,他们从未想过,草籽种在土里就能长出粮食。龙宇便耐心地讲解道:“首先,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土地,最好是靠近河流、土壤肥沃的地方,这样方便浇水,谷物也能长得更好;然后,要将土地翻耕平整,划出田垄,这样有利于排水和种植;接着,将谷物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田垄里,再覆盖一层薄土;之后,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还要清除田里的杂草,防止杂草抢夺谷物的养分;等到秋天,谷物成熟了,就可以收割下来,脱粒后就能得到粮食,粮食可以煮成粥,也可以磨成粉做成饼,非常美味。”
说完,龙宇便亲自示范起来。他拿起一根打磨光滑的木耒,开始翻耕土地。木耒是一种简单的农具,由一根木棍和一个弯曲的木叉组成,用木耒翻耕土地不仅省力,还能将土壤翻得更松软。龙宇翻耕完土地后,划出整齐的田垄,将谷物种子撒在田垄里,覆盖上薄土,然后从河边打来水,均匀地浇在田垄上。
农母和部落里的人们都认真地看着龙宇的动作,纷纷表示要学习耕种的方法。龙宇便将木耒递给农母,教她如何使用木耒翻耕土地,如何划出田垄,如何播种浇水。农母学得很认真,很快就掌握了耕种的基本方法,她带领部落里的人们一起翻耕土地,播种谷物,整个营地都充满了忙碌的气息。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龙宇一直留在农部落,指导他们耕种。他教他们如何识别谷物的生长情况,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浇水施肥;教他们制作更先进的农具,比如锄头、镰刀,用锄头除草更省力,用镰刀收割谷物更高效;教他们如何储存粮食,将收割下来的谷物晒干后,存放在干燥的地窖里,这样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即使到了冬天也有足够的食物。
秋天到来时,农部落的田里一片金黄,谷物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部落里的人们欢天喜地地收割谷物,脱粒后得到了满满的粮食。他们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米粥,邀请龙宇一起品尝。米粥软糯香甜,部落里的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狼吞虎咽,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农母感动地对龙宇说道:“恩人,谢谢你教我们耕种的方法,有了这些粮食,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你就是我们部落的救星!”
龙宇微笑着说道:“不用谢,这是你们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耕种不仅能让你们获得足够的食物,还能让你们定居下来,不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只要你们继续努力,明年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粮食。”
在农部落停留一段时间后,龙宇又前往了华夏大地中部的“牧”部落,教他们驯化野生动物,将野猪驯化成家猪,将野羊驯化成家羊,让他们能够获得稳定的肉食来源;前往南部的“陶”部落,教他们制作陶器,用泥土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陶罐、陶碗,方便他们储存食物和烹饪;前往北部的“织”部落,教他们种植桑蚕,用蚕丝织成丝绸,制作出更加柔软舒适的衣服。
每到一个部落,龙宇都会根据部落的生活环境和需求,传授适合他们的技能,将文明的火种播撒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他从不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要求部落里的人们感恩戴德,只是默默地传授知识,看着部落里的人们逐渐摆脱蒙昧,走向文明。
几个月后,龙宇回到了起源殿。他立于鸿蒙盘前,再次看向地球的华夏大地,只见曾经蒙昧的原始部落,如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部落都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夜晚的营地不再黑暗,而是被熊熊的篝火照亮;田地里种满了谷物,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预示着丰收的喜悦;部落里建起了坚固的房屋,人们穿着麻布或丝绸制成的衣服,餐桌上摆放着香喷喷的米粥和烤肉;陶器、农具等物品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龙宇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华夏文明的种子已经种下,未来,这片土地上将会孕育出灿烂的文明,诞生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创造出辉煌的历史。他伸出右手,轻轻抚摸着鸿蒙盘,鸿蒙盘上代表地球的星点更加明亮,仿佛在回应着他的期许。
“洪荒虽碎,文明不灭;华夏崛起,自此始矣。”龙宇的声音回荡在起源殿内,与虚无之海的波澜交织在一起,成为了永恒的道韵。而在遥远的地球上,华夏先民们正带着龙宇传授的技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用双手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文明,开启了华夏历史的崭新篇章。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