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首页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民:转职后觉醒神级强化超级透视系统全职法师:从获得白虎吊坠开始网游:疯了吧,你管这叫萌新?诸天:附魔从笑傲开始画渣又怎样?我靠神笔一路躺赢综影视爽就行了重生之傲世人生全民领主:美女英雄有亿点多温宁厉北琛许逸全文免费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157集:帝俊助农·五谷初播华夏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起源殿议:地脉醒而生机待启

虚无之海泛着幽蓝微光,起源殿的琉璃穹顶折射出道则流转的霞光,殿内“诸天镜”悬于正中,镜面上浮现着地球的虚影——彼时的华夏大地尚是洪荒碎块凝成的雏形,山峦如沉睡的巨龙横亘,河流似银带蜿蜒,却少见成片绿意,仅在河谷低地零星生着不知名的野草,人族先民裹着兽皮,手持石斧在林间狩猎,偶见几人蹲在草丛中摘取野果,眉宇间藏着饥寒的忧色。

帝俊立于镜前,金乌真火在他指尖凝成细小的光羽,映得他墨色长袍上的太阳纹络愈发鲜明。他侧首看向坐在云榻上的龙宇,声音带着几分沉凝:“道尊,此界地脉已稳,太一以东皇钟镇其核心后,灵气温升已有半载,却仍无适合人族饱腹的作物。先民靠渔猎野采为生,冬春之交常有饿殍,长此以往,华夏文明火种难续。”

龙宇指尖捻着一枚起源珠幻化的光点,光点中映出后世华夏稻田翻浪、麦浪滚滚的景象,他缓缓道:“洪荒碎块凝成地球时,原有的混沌灵根多散入星域,仅留些凡草凡木。人族要在此地大兴,需有‘立命之谷’,你既掌太阳真火,能催发生机,辨五谷、授农耕之事,非你莫属。”

玄冥从殿外走进,玄色裙摆扫过地面时,留下几缕淡淡的冰霜气息,她看着诸天镜中先民的模样,轻声补充:“前日我入地球查探,见黄河流域有片滩涂,土性温润,适合作物生长,只是先民不知何为耕种,即便见了可食的草籽,也只当野物采摘,不懂留存播种。”

帝俊闻言,指尖光羽消散,躬身向龙宇行了一礼:“臣请往地球,传先民辨五谷之法,助其兴农耕,固人族根基。”龙宇颔首,抬手将一枚刻着“生”字的玉符递给他:“此符可护你隐匿身形,不扰此界天道,亦能引动当地灵脉,助五谷生根。”

待帝俊接过玉符,龙宇又道:“五谷乃‘稻、黍、稷、麦、菽’,洪荒时期曾有种植,只是地球暂无其种。你可从御兽殿后园取洪荒留存的五谷原种,以太阳真火温养,使其适配地球水土,再授先民辨识、耕种之术。”帝俊应下,转身步出起源殿,身影化作一道金虹,穿过虚无之海,朝着地球的方向飞去。

二、黄河滩见:先民困而不知其食

彼时的黄河流域,正值暮春时节,河畔的柳枝刚抽出嫩绿的新芽,几只水鸟在河面低空掠过,激起圈圈涟漪。河岸边的土坡上,聚居着一个约莫百人的人族部落,部落外围用削尖的木桩围出简陋的栅栏,栅栏内搭着十几座半地穴式的草屋,屋顶覆盖着茅草和树皮,屋前的空地上,几个孩童正围着一堆篝火追逐打闹,几个成年男子则坐在石头上打磨石斧,石斧的刃口泛着粗糙的白光。

部落首领是个名叫“石”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高大,脸上刻着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那是狩猎时被野兽抓伤留下的印记。此时他正站在栅栏边,望着远处的山林眉头紧锁——前几日部落去山林狩猎,不仅没捕到大型野兽,还折损了两个年轻族人,如今部落的存粮只剩下几串晒干的野果和几块兽肉,再过几日,怕是要断粮了。

“首领,要不我们再去下游看看?听说那里的芦苇丛里有鱼。”一个名叫“木”的年轻族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根削尖的木矛,语气带着几分试探。石摇了摇头,声音沙哑:“下游的水太急,上个月‘河’就是在那里捕鱼时被冲走的,不能再让族人冒险了。”

就在这时,天空中掠过一道极淡的金光,落在部落不远处的滩涂上,化作帝俊的模样。他收敛了周身的仙气,穿着与先民相似的粗布衣衫,只是那双眼睛里藏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深邃。他缓步走向滩涂,弯腰拨开丛生的野草,目光在杂草间搜寻——这里的土壤果然如玄冥所说,温润松软,用手指捻起一把土,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微弱灵气,只是这些灵气大多散在土中,未能被植物吸收。

帝俊沿着滩涂往前走,不多时,便在一处低洼处看到几株奇特的植物:植株约莫半尺高,叶片呈线形,顶端结着一串细小的黄褐色颗粒,颗粒摸起来坚硬,剥开外壳,里面是白色的仁,放在鼻尖轻嗅,能闻到淡淡的清香。“这是稷的雏形,”帝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洪荒时期的稷本是灵谷,到了此处虽失了灵性,却仍可食用。”

他又往前走了几步,在河边的湿润处发现了几株叶片宽大的植物,根部结着小小的块状根茎,掰开根茎,里面是乳白色的肉质,尝起来带着几分清甜——这是菽的原始形态。继续搜寻间,他还在坡地的向阳处找到了结着细小穗子的麦类植物,在沼泽边发现了能长出米粒的稻类幼苗,只是这些植物都混杂在野草中,长得稀疏矮小,先民从未注意过它们的价值。

就在帝俊观察这些植物时,一阵脚步声传来,石和木带着几个族人拿着石斧和木矛走了过来,他们警惕地看着帝俊,石开口问道:“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帝俊转过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指了指身边的稷类植物,用先民能听懂的简单语言说道:“我是来帮你们找吃的,这些东西,能填肚子。”

三、辨谷初授:火试味验解其惑

石和族人闻言,脸上都露出怀疑的神色。木皱着眉头,指了指帝俊身边的植物:“这些都是野草,我们吃过,又苦又涩,根本不能吃。”帝俊没有反驳,而是弯腰摘下一串稷的颗粒,递到石的面前:“你看,这些颗粒和野草的籽不一样,我给你们做来尝尝。”

说着,帝俊走到部落的篝火旁,几个孩童好奇地围了过来,睁着大眼睛看着他。帝俊从篝火中取出几块烧得通红的石头,放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然后将稷的颗粒放在石板上,用另一块石头轻轻碾压——随着颗粒被碾碎,一股淡淡的麦香渐渐散发出来。接着,他又从河边打来一些水,将碾碎的稷粉调成糊状,倒在石板上,用树枝慢慢搅动。

不多时,糊状的稷粉渐渐凝固,变成了一块薄薄的饼状物,麦香愈发浓郁。帝俊将饼掰成几块,递给石和身边的族人:“你们尝尝。”石犹豫了一下,接过一块饼,放在嘴边咬了一口——饼的口感虽然粗糙,却没有野草的苦涩,反而带着几分淡淡的甜味,腹中的饥饿感似乎也缓解了几分。

“这……这真的能吃!”石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连忙将剩下的饼递给身边的族人,其他族人尝过之后,也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木拿着一块饼,激动地说道:“我们以前都把这些野草的籽扔掉,没想到竟然能做成这么好吃的东西!”

帝俊笑了笑,又弯腰摘下几颗菽的根茎,递给石:“这个也能吃,煮熟了味道更好。”他说着,便在篝火边架起一个陶罐,装满河水,将菽的根茎放进去,然后用太阳真火的余温加热陶罐——他没有直接动用仙力,而是借着篝火的火势,让陶罐中的水慢慢沸腾。

半个时辰后,陶罐中飘出阵阵清香,帝俊打开陶罐,将煮熟的菽根茎递给族人。石接过一根,咬了一口,软糯的口感带着清甜,比生嚼时美味多了。“太好吃了!”一个孩童吃完一根,又伸手想要,帝俊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对石说道:“这些能吃的植物,不是野草,它们有名字,我教你们辨认,以后你们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接下来,帝俊带着石和族人来到滩涂、坡地、沼泽边,一一指出稻、黍、稷、麦、菽五种植物的形态特征:“你们看,这种长在水里、叶片宽大、结着带壳籽实的,叫‘稻’,它的籽实去掉壳就是米;这种长在坡地、植株高大、穗子细长的,叫‘麦’,它的籽实磨成粉能做饼;这种结着颗粒、植株矮小的,叫‘稷’,刚才我们吃的饼就是用它做的;这种根部结块状根茎的,叫‘菽’,煮熟了就能吃;还有这种长在干旱地方、穗子饱满的,叫‘黍’,它的籽实能煮粥,也能酿酒。”

帝俊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五种植物的简易图形,还教族人如何通过叶片形状、果实形态、生长环境来区分五谷和野草。石和族人都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还会互相提问,比如“稻只能长在水里吗?”“黍和稷长得有点像,怎么区分?”帝俊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直到每个族人都能准确辨认出五种植物。

四、选种留芽:火温土润助其生

辨认出五谷后,石看着滩涂上稀疏的植株,又犯了愁:“这些植物长得太少了,我们要是都摘了吃,以后就没有了怎么办?”帝俊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你能想到这一点,很好。要想长久有得吃,就要学会留种和播种,让这些植物长得更多。”

说着,帝俊带着族人来到一株长势最好的稷旁,弯腰摘下顶端的穗子,说道:“留种要选长得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穗子,把里面的颗粒取出来,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等到合适的时候再种下去。”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如何摘取穗子、筛选颗粒,还教族人用兽皮缝制了几个袋子,用来装种子。

接下来,帝俊又教族人如何处理种子。他从袋子里取出一些稷的种子,放在手心,然后用指尖凝聚的微弱太阳真火轻轻烘烤——火温不高,却能杀死种子表面的虫卵和细菌。“这样处理过的种子,种下去之后不容易生病,长得会更好。”帝俊解释道,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递给石,“你试试。”

石学着帝俊的样子,用手心捧着种子,放在篝火边轻轻烘烤,虽然没有太阳真火,却也能感受到温度。帝俊又说道:“播种之前,还要先松土。”他拿起一把石锄,在滩涂上挖了一个小坑,演示如何翻土、平整土地:“土要翻得松软,这样种子的根才能扎得深,吸收更多的养分。”

族人们纷纷拿起石锄,跟着帝俊一起翻土。滩涂的土壤本就温润,加上众人的劳作,很快就翻出了一片整齐的土地。帝俊又教族人如何挖坑、播种、盖土:“坑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种子长不出来,太浅了容易被鸟吃掉;每颗种子之间要留一定的距离,这样它们长大后不会互相争抢阳光和养分。”

他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播种之后,还要浇水,让土壤保持湿润。稻要种在水里,所以要在稻田周围筑田埂,留住水分;麦、稷、黍要种在旱地上,不能浇太多水,否则会烂根;菽喜欢温暖的地方,要种在向阳的坡地。”

为了让族人更好地掌握播种的技巧,帝俊还特意选了一小块土地,带着几个年轻的族人亲手播种:从翻土、挖坑,到放种子、盖土、浇水,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演示,直到族人能独立完成。期间,有族人不小心把种子撒得太密,帝俊没有责备,而是耐心地教他如何调整种子的间距;有族人浇水太多,帝俊便教他如何挖沟排水。

播种完成后,帝俊又从怀中取出龙宇给他的“生”字玉符,轻轻按在土地上。玉符发出柔和的白光,渗入土壤中,原本有些干燥的土壤瞬间变得湿润,空气中的灵气也朝着这片土地汇聚。“这玉符能引动灵脉,助种子生根发芽,”帝俊对石说道,“以后你们播种时,只要对着土地诚心祈祷,灵脉的力量就会慢慢滋养作物。”

石和族人看着玉符发出的白光,又看了看刚播种的土地,眼中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他们知道,帝俊不是普通人,而是来帮助他们的“神人”。石带领族人朝着帝俊跪下,恭敬地说道:“多谢神人相助,我们以后一定会好好种这些作物,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五、护苗传技:除草驱虫保其长

播种后的日子里,帝俊没有离开,而是留在部落中,教族人如何护理作物。每天清晨,他都会带着族人去田间查看,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第三天清晨,当他们来到田间时,惊喜地发现,土里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芽尖——稻的芽尖带着淡淡的青色,麦的芽尖细长,稷的芽尖圆润,菽的芽尖顶着两片小小的子叶,黍的芽尖则带着一丝淡黄色。

“发芽了!真的发芽了!”族人们欢呼起来,围着田间又蹦又跳,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帝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指着芽尖对族人说道:“现在是幼苗期,最重要的是除草和驱虫,否则杂草会争抢养分,虫子会吃掉幼苗。”

说着,帝俊弯腰拨开一株稻苗旁边的杂草,说道:“你们看,这种草的叶子和稻苗很像,但它的根比较细,而且长得很快,必须及时拔掉。拔草的时候要小心,不能伤到稻苗的根。”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如何分辨杂草和稻苗,如何轻轻拔掉杂草。

族人们跟着帝俊一起除草,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分不清杂草和幼苗,经常会误拔幼苗。帝俊便耐心地教他们分辨:“稻苗的叶片边缘比较光滑,杂草的叶片边缘有锯齿;麦苗的茎秆是空心的,杂草的茎秆是实心的;稷苗的子叶比较厚,杂草的子叶比较薄……”通过帝俊的讲解,族人们渐渐学会了分辨杂草,除草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除了除草,驱虫也是护理作物的重要环节。几天后,田间出现了一些黑色的小虫子,它们啃食稻苗的叶片,留下一个个小洞。族人们看着被虫子啃食的幼苗,急得团团转:“怎么办?虫子把苗吃掉了,我们以后就没有吃的了!”

帝俊却很镇定,他走到田间,仔细观察了虫子的模样,然后对族人说道:“这种虫子叫‘稻飞虱’,喜欢吃稻苗的汁液。我们可以用草木灰来驱虫。”他带着族人去山林中收集干枯的树枝和杂草,烧成草木灰,然后将草木灰撒在稻苗上。

草木灰落在稻苗上,散发出淡淡的碱性气味,稻飞虱闻到气味后,纷纷从稻苗上飞走。族人们看着这一幕,惊讶地说道:“神人,这草木灰真的能驱虫!太神奇了!”帝俊笑着解释:“草木灰是碱性的,虫子不喜欢这种味道,而且草木灰还能给作物提供养分,让幼苗长得更壮。”

除了草木灰,帝俊还教族人用其他方法驱虫:比如将艾草晒干后点燃,用烟雾驱赶虫子;比如在田间种植一些驱虫的植物,如薄荷、紫苏,利用植物的气味驱赶害虫。他还教族人观察虫子的习性,比如稻飞虱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就多给稻田通风排水;麦蚜喜欢在温暖的地方聚集,就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喷洒草木灰。

在帝俊的指导下,族人们不仅学会了除草和驱虫,还掌握了很多护理作物的技巧:比如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水,如何给作物施肥(用腐熟的兽粪作为肥料),如何防止作物倒伏(给麦、稷的茎秆绑上支架)。每天,族人们都会去田间护理作物,看着幼苗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期间,部落里有几户人家的作物长得不好,幼苗又黄又弱。帝俊去查看后,发现是因为他们的土地比较贫瘠,缺乏养分。于是,他教族人如何收集腐熟的兽粪,如何将兽粪均匀地撒在田间,作为肥料。几天后,那几户人家的作物就慢慢恢复了生机,叶片变得翠绿,长势也越来越好。

六、收割藏粮:晒打存贮续其用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秋收的季节。田间的五谷已经成熟:稻穗沉甸甸的,金黄的稻粒饱满圆润;麦穗细长,麦芒直立,麦粒呈淡黄色;稷穗饱满,颗粒分明;菽的根茎长得粗壮,上面结满了豆荚;黍穗低垂,穗粒饱满。整个田野都变成了金黄色,空气中弥漫着成熟谷物的清香。

族人们看着成熟的五谷,脸上都露出了丰收的喜悦。石激动地对帝俊说道:“神人,要不是你,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植物能吃,更不会有这么好的收成!”帝俊笑着说道:“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现在该教你们如何收割和存粮了。”

首先是收割的技巧。帝俊教族人用石镰收割稻、麦、稷、黍:“收割稻的时候,要抓住稻穗的下部,用石镰从根部斜着割,不要伤到旁边未成熟的植株——虽说今年是头一茬,大多同时成熟,但保不齐有晚生的,留着能多收些粮。”他说着,右手握住石镰的木柄,左手扶住一丛稻秆,镰刃贴着地面划过,稻秆应声而断,稻穗稳稳落在左手中,动作利落又不损伤籽粒。

族人们纷纷拿起石镰模仿,刚开始时,有人割得太高,留了半截稻秆在地里;有人用力太猛,把稻穗甩落在泥里;还有人分不清成熟的稻穗,把半青的也割了下来。帝俊一一走到他们身边,手把手调整姿势:“割麦要顺着麦秆的长势,镰刃朝上挑,不然麦粒容易脱落;割稷和黍要轻,它们的茎秆细,一用力就断成好几截,不好捆扎。”

木是学得最快的,很快就掌握了诀窍,割下的稻穗整整齐齐抱在怀里,还能腾出一只手帮身边的孩童调整姿势。石看着族人渐渐熟练,又看向帝俊:“神人,割下来的这些穗子,该怎么把籽取出来?”

帝俊带着众人来到部落旁的空地上,这里早已用石板铺出一片平整的场地。他将一捆稻穗铺在石板上,然后拿起一根粗壮的木棒,双手握住棒身,用力朝着稻穗拍打:“这叫‘打谷’,用木棒拍打穗子,籽粒就会掉下来。”木棒落下,金黄的稻谷纷纷从稻穗中脱落,落在石板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族人们见状,也学着帝俊的样子,拿起木棒打鼓。孩童们则围在旁边,把从穗子上掉落的稻谷捡到竹筐里,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场面热闹又温馨。帝俊又提醒道:“打麦和打稷的时候,要在石板上铺一层兽皮,它们的籽粒小,容易嵌进石板的缝隙里,铺了兽皮好收集。”

打谷完成后,石板上满是混杂着稻壳、麦芒的籽粒。帝俊又教族人“扬谷”:他抱起一筐混着杂质的稻谷,走到上风处,将筐子微微倾斜,让稻谷缓缓落下,风一吹,轻飘飘的稻壳、麦芒被吹走,饱满的籽粒则落在下方的竹筐里。“扬谷要选有风的日子,风不能太大,不然会把籽粒也吹走;也不能太小,吹不走杂质。”帝俊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族人们跟着尝试,刚开始时,要么杂质没吹干净,要么籽粒撒了一地,多试几次后,也渐渐掌握了力道和角度。

菽的收获方式与其他四种谷物不同,帝俊带着族人来到菽田,教他们亲手采摘豆荚:“摘菽要选豆荚发黄、饱满的,用手捏住豆荚的根部,轻轻一掰就下来了,不要硬扯,不然会把植株拉倒,影响剩下的豆荚成熟。”他还特意叮嘱,采摘下来的豆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等豆荚干透后,再用手剥开,取出里面的豆子——这样的豆子更容易保存,不容易发霉。

收割下来的五谷籽粒,还需要彻底晒干才能入仓。帝俊选了部落里最向阳、通风的地方,铺上干净的兽皮,将籽粒均匀地摊在上面,说道:“每天要翻晒三次,早上太阳出来后摊开,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翻一次,傍晚太阳落山前收起来,连续晒三天,确保籽粒里的水分都晒干,这样存起来才不会长霉、生虫。”

为了储存五谷,帝俊还教族人建造“粮仓”:他们用石头垒起半人高的基座,基座上用树枝和茅草搭建出圆形的仓房,仓房的墙壁用泥土糊实,只在高处留一个小小的通风口;仓房里面,先铺上一层干燥的茅草,再铺上油纸(部落里之前用兽皮鞣制的简易油纸),然后将晒干的五谷籽粒装进去,最后用茅草和泥土封住仓口,只留一个可以开合的小门。

“粮仓要建在地势高的地方,防止下雨时积水淹到粮仓;每月要打开通风口检查一次,看看里面有没有生虫、发霉,要是发现有虫,可以在粮仓里放一些晒干的艾草,艾草的气味能驱虫。”帝俊一边指导族人建粮仓,一边叮嘱储存的注意事项。石带领族人按照帝俊的方法,很快就建好了三座粮仓,分别储存稻、麦、稷、黍、菽五种谷物——稻和麦颗粒较大,放在一座粮仓里;稷和黍颗粒相近,放在另一座;菽的豆子单独放在一座,避免与其他谷物混杂。

当最后一袋谷物被搬进粮仓,石带领族人来到帝俊面前,再次跪下,恭敬地说道:“多谢神人传我们辨五谷、种五谷、收五谷之法,从今往后,我们部落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族人们也纷纷跟着磕头,脸上满是感激。帝俊扶起石,笑着说道:“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你们好好耕种,年年都会有好收成,人族也会越来越兴旺。”

七、授民历法:观星定节知其时

秋收结束后,部落里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族人脸上的忧色被笑容取代,平日里狩猎回来,也会主动去田间查看土地的情况,盼着明年能种出更多的五谷。但石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他找到帝俊,问道:“神人,今年我们是跟着您种的,可明年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我们不知道,要是错过了时间,会不会种不出好庄稼?”

帝俊闻言,知道该教族人辨识时节了。他带着石和部落里几个年长的族人,来到部落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这里视野开阔,能清楚地看到天上的星辰。此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天空中已经渐渐浮现出几颗明亮的星星。

帝俊指着天上的星辰,对众人说道:“天上的星辰会随着季节变化而移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星辰的位置,来判断播种和收获的时间,这就是‘历法’。”他首先指向东方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这颗星叫‘启明星’,每天清晨太阳出来前,它会出现在东方的天空中。当启明星与‘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时,就是春天到了,此时天气变暖,土壤解冻,适合播种稻、稷、菽;当斗柄指向南方时,是夏天,天气炎热,作物生长旺盛,要多浇水、除草;当斗柄指向西方时,是秋天,作物成熟,该收割了;当斗柄指向北方时,是冬天,天气寒冷,土地冻结,适合休耕,也可以准备明年的种子。”

他还教族人观察太阳的轨迹:“夏天的时候,太阳升起得早、落下得晚,中午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冬天的时候,太阳升起得晚、落下得早,中午太阳的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我们可以在地上插一根木棍,每天中午观察影子的长度,当影子最短的时候,就是夏天的‘夏至’,此时要注意给作物遮阳、浇水;当影子最长的时候,就是冬天的‘冬至’,此时可以开始准备明年的种子和农具。”

为了让族人更好地记住时节,帝俊还教他们制作“日晷”:用一块平整的石板,在石板中心插一根垂直的木棍,然后在石板上根据不同季节中午木棍影子的位置,刻上刻度,标注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重要的节气。“以后你们只要看日晷上木棍的影子落在哪个刻度上,就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节,该做什么农活了。”帝俊说道。

除了观星和看日晷,帝俊还教族人观察自然现象来判断时节:“春天的时候,柳树会发芽,燕子会从南方飞回来,此时可以播种;夏天的时候,蝉会鸣叫,荷花会开放,此时要好好护理作物;秋天的时候,树叶会变黄落下,大雁会飞向南方,此时可以收割;冬天的时候,河水会结冰,雪花会落下,此时要休耕和存粮。”

石和族人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还会互相提问:“要是遇到阴天,看不到星星和太阳怎么办?”帝俊笑着回答:“那就看植物和动物的变化,比如柳树发芽、燕子归来,这些都是春天的信号,不会错的。”他还让族里的孩童跟着学习,让他们从小就记住这些辨识时节的方法,将来把这些知识传给后代。

在帝俊的教导下,族人们不仅学会了耕种五谷,还掌握了辨识时节的方法,为来年的耕种做好了准备。他们把帝俊教的知识一一记在心里,有的还会用木炭在兽皮上画出星辰的位置、日晷的刻度,以及五谷的形态,以便随时查看和记忆。

八、临别赠言:薪火相传兴华夏

转眼间,帝俊在部落中已经停留了半年有余,从播种到收获,再到教族人辨识时节,他将农耕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族人。此时的华夏大地,不仅石所在的部落学会了种植五谷,周边的几个部落听说石的部落有“神人”相助,能种出填饱肚子的作物,也纷纷派人来学习。帝俊没有拒绝,而是让石和族人们将农耕知识传给周边的部落,让更多的人族先民学会耕种。

这天,帝俊看着田间翻耕好的土地(族人们按照他教的方法,在冬天来临前翻耕土地,让土壤透气,为明年播种做准备),又看了看部落里储存满谷物的粮仓,知道自己该离开了——起源殿中还有职责在身,而且他也明白,人族的成长需要靠自己,不能一直依赖他的帮助。

石似乎察觉到了帝俊的心思,他带着族人和周边部落的首领,来到帝俊面前,眼中满是不舍:“神人,您要走了吗?我们还想跟着您学更多的东西。”帝俊看着众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我已经把该教的都教给你们了,接下来,就要靠你们自己去摸索、去积累。农耕的知识,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学会耕种,人族才能越来越兴旺。”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用兽皮制成的小册子,递给石——册子上是他用木炭画的五谷形态、耕种步骤、时节辨识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农活技巧,比如如何修复农具、如何应对干旱和洪涝。“这上面记着我教你们的所有知识,你们要好好保存,传给后代,也传给其他部落的人。”帝俊说道。

石双手接过小册子,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最珍贵的宝物:“神人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保存,把这些知识传下去,让所有人都能吃饱肚识,让人族越来越强!”周边部落的首领也纷纷表示,会将农耕知识带回自己的部落,教族人种植五谷。

帝俊又看向天空,此时启明星正挂在东方,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南方,正是夏天的时节——他想起自己刚来的时候,还是暮春,如今已是盛夏,时间过得真快。他对众人说道:“我走之后,你们要记住,农耕要顺应天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爱护土地,不要过度耕种,每年可以留一部分土地休耕,让土地恢复肥力;还要互相帮助,哪个部落遇到天灾,其他部落要伸出援手,人族团结一心,才能抵御一切困难。”

众人纷纷点头,将帝俊的话记在心里。帝俊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刚刚种下希望的土地,又看了看满脸感激的族人,转身朝着天空飞去——他的身影渐渐化作一道金虹,消失在天际,只留下一道淡淡的光晕,像是在为这片土地祝福。

石和族人们望着帝俊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离去。他们知道,这位“神人”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农耕知识,却会永远滋养着这片土地,滋养着人族。从那以后,石所在的部落和周边的部落,都开始大规模种植五谷,农耕的火种在华夏大地上渐渐蔓延开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人族部落学会了耕种,他们用石锄翻土,用石镰收割,用粮仓存粮,过上了不再靠渔猎野采为生的日子。

多年后,石的后代在兽皮册子里添加了新的内容:如何制作更锋利的农具、如何培育更优良的种子、如何应对病虫害……农耕知识一代代传承、积累,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特有的农耕文化。而帝俊当年种下的那片五谷,也早已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望无际的稻田、麦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成为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根基。

每当春耕时节,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总会想起那位传授农耕知识的“神人”,他们会对着天空祈祷,感谢他为人族带来的希望。而远在起源殿中的帝俊,偶尔也会通过诸天镜,看着华夏大地上翻滚的稻浪、麦浪,看着人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日渐兴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当年的付出,没有白费,人族的火种,已经在这片洪荒碎块凝成的土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照亮了华夏文明的未来。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逆天小农民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高魔地球醉仙葫无敌升级王内山村最强小农民轮回剑典上门龙婿叶修陈婷婷武神主宰小说赵原柳莎结局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北雄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煮酒点江山敛财人生[综].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天师之上
经典收藏九叔:要用魔法打败魔法我的贴身女总裁陆煜川佟桦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全民转职:召唤十万特种兵暴杀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末日生存,我的海岛能升级妖小米新书王爷邻家大小姐看上你了网游之精灵大游侠超强装逼升级系统蚁穴求生:开局一只蚁王者荣耀之开个金手指私家名宠:楼少,求放过你一个法师,物攻爆炸什么鬼影视:从一代宗师开始巫师世界的大领主爬塔游戏,我却要从上往下爬?全民转职:这个亡灵法师吸疯了小道士闯玛法原神:督政官在线求放过超神冒险团
最近更新NBA之千亿大佬入主湖人重生之我在魔兽世界当泰坦代行者海洋求生?可我是人鱼啊!我把生存游戏玩成了养成NBA,女明星终结者不是,谁家好游戏的玩家是丧尸啊天赋熔炉:开局垃圾级唯一天赋开局联手OK,缔造紫金王朝我在曼联搞抽象NBA:黑寡妇和大表姐,我都要梦幻西游:我的氪金你们学不来!网游之烬煌焚天录我都打模组了!谁和你发育全民求生:我以武斩神毒警终结者:从墨西哥边境开始开局一个亿,我的女友是神仙姐姐紫金幻影:我的黑篮系统17岁金球?鲁尼将十号双手奉上人在出租屋,统治星际帝国网游之死亡武侠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