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首页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纹阴师我一个圣骑士老婆竟是吸血鬼斗罗:我在武魂殿做女帝快穿:病娇大佬他又凶又黏人创世棍王HP:混在霍格沃茨当团宠重生之明星奶爸重生NBA之最强天赋逆天废妃的反击计划!网游:开局获得顶阶血脉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158集 太一授时:传地球先民“观星定节气”之法,助农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洪荒碎后,时序无章的苍茫大地

洪荒第三次量劫封神劫的余波尚未完全消散,碎裂的大陆残骸在虚无中缓缓沉降,其中最大的一块核心碎块正逐渐凝聚成形——那便是后世承载华夏文明的地球雏形。此时的地球尚未有明确的时序划分,昼夜交替虽已分明,却无四季更迭的清晰界限,日月星辰的运行在先民眼中只是天穹上毫无规律的光点点缀。

昆仑虚深处,刚随玄空迁入起源殿不久的东皇太一立于殿外云阶,掌中东皇钟的钟壁仍残留着镇压封神劫乱的余温。他抬眼望去,地球的轮廓在混沌雾气中若隐若现,神识穿透云层,正见一群披发跣足的先民围在枯死的作物旁哀嚎。去年深秋误种的谷种在寒潮中尽数冻僵,今春早发的嫩芽又被突如其来的暴雪摧折,饥馑的阴影正笼罩着这片新生的土地。

“太一兄倒是好兴致,在此观览下界风光。”帝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率御兽殿异兽清理完星域乱流,金乌真火的余辉在发梢流转,“龙宇道尊命我等助地球生灵立稳根基,你看这地界,连时节都辨不清,何谈农耕?”

太一转过头,东皇钟微微震颤,似在共鸣大地的悲鸣:“昔日洪荒,我等以星象定四时,巫妖各族依序耕耘。如今这碎块天地,星辰轨迹虽与洪荒同源,却少了观象之法的传承。先民只知依循本能播种,如何能抵得过寒暑无常?”他指尖划过钟身,浮现出二十八宿在洪荒天穹的运行轨迹,“龙曦已传先民辨五谷之法,我便授他们观星定节之术,让天道时序,真正落地为农耕之基。”

帝俊闻言抚掌笑道:“正合我意。昔日妖庭之时,你便掌星历之职,这观象授时的本事,洪荒之中无人能及。只是下界先民懵懂,需得循循善诱才是。”

太一颔首,身形化作一道金虹直坠地球,东皇钟缩小如拳,藏于袖中。他降落之处,正是后世黄河流域的中原腹地——这片土地因保留了最多洪荒灵气余韵,成为先民聚居的核心区域,却也因气候多变,受时序紊乱之苦最甚。此时恰逢黄昏,先民们正将仅存的半筐野果分食殆尽,见金光落地化作神人,皆惊惶跪拜,以为天神降世。

“尔等起身,”太一声音平和,却自带星辰运转的庄严韵律,“我乃东皇太一,奉道尊之命,传尔等观天识时之法,免尔等受饥馑之苦。”先民们闻言,眼中先是惊惧,随即燃起渴望之火,为首的老者颤巍巍叩首:“若天神能救我等免于饿死,我等愿世代供奉!”

太一抬手扶起老者,目光扫过周遭:“供奉不必,只需尔等用心学此法门,传之后世。天地有常,星辰有序,农耕之事,皆需顺时而为。”他指向西方天穹刚升起的金星,“此星名太白,昏现于西则为‘长庚’,晨出于东则为‘启明’,见此星当备春耕之具。”先民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觉那颗亮星格外耀眼,却不解其与耕种有何关联。太一知晓欲速则不达,遂决定先立观星之基,再授节气之法。

二、立表测影:叩开时间之门的初阶法门

次日天未破晓,太一便召集了部落中所有青壮年男子,在聚落中央的空地上立下一根丈许高的木杆。木杆通体笔直,由洪荒遗木制成,虽经劫难,仍蕴含微弱灵气,能精准反映日影变化。

“此杆名‘表’,下方平土为‘圭’,合称圭表。”太一站在圭表旁,指尖划过木杆顶端,“日升月落,影长随之变化,此乃天道运行之迹,亦是划分时节之钥。”他示意先民们围拢观察,此时朝阳初升,表影投向西北方,长逾两丈。

老者皱着眉问道:“天神,这影子长短,能告诉我们何时种谷吗?”

“然也。”太一耐心解释,“今日影长如此,待日后影最短之日,便是‘夏至’,此时日头最烈,万物生长最盛;影最长之日,便是‘冬至’,此时天寒地冻,宜藏不宜种。”他取出一块龟甲,在上面刻画下今日的影长标记,“你们每日正午时分,都要记下影长,刻于此甲之上,三月之后,便知我言非虚。”

先民们虽半信半疑,但不敢违逆,当即推举了两名眼明手快的青年专司此事,每日正午准时测量影长,将刻度刻在龟甲和岩壁上。太一则每日巡查,纠正他们的测量方法:“正午之时,日在中天,表影最短且直指正北,此时测量方能精准。若遇阴雨,便记‘阴’字,待天晴补测。”

半月后的一个清晨,太一指着东方天穹升起的龙角星(角宿一)道:“此星为苍龙七宿之首,名为角宿。它从东方地平线升起之时,便是‘龙抬头’,此时影长较上月已短三尺,土地渐暖,可育谷种矣。”他亲自示范如何浸泡谷种,如何翻耕土地,“待影长再短两尺,苍龙七宿尽数升起,便可播种。”

先民们依言而行,将珍藏的谷种浸泡三日,播入翻松的土地中。十日后,嫩绿的芽尖破土而出,比以往盲目播种的出苗率高出数倍。老者捧着幼苗,对太一愈发恭敬:“天神之法果然灵验!只是这影长变化甚微,我等老眼昏花,恐难精准判断。”

太一闻言,便对圭表进行了改良。他在圭面上刻下更细密的刻度,每寸分为十格,又取来赤铁矿粉与松脂混合,制成红色颜料,让测量者每日将影长端点用红漆标记。“如此每日比对,影长增减便一目了然。”他又教先民制作简易的“晷仪”,以表为中心,在地面画一个圆形,标注十二方位,根据日出日落时的影端方位,判断上午下午的时辰。

转眼到了夏至之日,正午时分,先民们发现表影果然缩至最短,仅有三尺许。此时他们种下的谷子已长至半人高,叶片青翠欲滴。太一召集全体先民,在圭表旁举行了第一次祭日仪式:“今日夏至,日神居中,万物盛极。此后影长渐长,需防旱涝,勤除草灌溉。”他命人杀了一头公羊祭祀天地,将鲜血洒在圭表四周,“此仪式当传之后世,以敬天道,记农时。”

祭祀完毕,太一取出之前记录影长的龟甲,指着上面的刻痕道:“自龙抬头至今,影长从两丈减至三尺,共历四十五日。待影长再增至一丈五尺时,便是‘秋分’,此时昼夜均分,谷子成熟,可收割矣。”先民们看着龟甲上排列整齐的刻痕,终于明白这看似简单的影长变化中,藏着农耕的天命。

秋分之日如期而至,先民们收割的谷子堆满了窑洞,产量较以往翻了三倍有余。部落中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老者将最饱满的谷穗献给太一:“天神赐下时法,我等再无饥馑之虞。恳请天神赐名此术,我等当刻于岩壁,传之后代。”

太一望着欢庆的人群,轻声道:“此术名‘圭表测影’,乃观象授时之基。但天地广大,仅靠日影尚不能尽知时节变化,待冬去春来,我再传你们观星之法,辨二十四节气,知风雨农时。”

三、星象解码:二十八宿与四季节气的对应之道

冬至过后,白昼渐长,大地复苏的迹象初显。太一选择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召集先民们来到聚落最高的土坡上。此时的天穹格外清澈,银河如带,繁星密布,先民们虽每日见此景象,却从未想过其中藏有玄机。

“抬头望天,可见一组星群形如苍龙,”太一举手指向东方天穹,东皇钟微微发光,在天幕投射出苍龙七宿的连线虚影,“此为东方苍龙七宿,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对应春时。”他依次指出各宿位置,“角为龙角,亢为龙颈,氐为龙胸,房为龙腹,心为龙心,尾为龙尾,箕为龙尾之末。”

先民们顺着他的指引望去,果然见那些星群连起来恰似一条腾飞的巨龙,不由发出惊叹。太一继续道:“苍龙七宿从东方升起,至南方中天,再到西方落下,对应着春天的到来、繁盛与离去。‘见龙在田’之时,角宿初升,便是立春;苍龙全体升空,心宿在南中天,便是春分。”

他又指向南方天穹:“此为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对应夏时。柳宿在南中天,便是立夏;星宿高悬,便是夏至。”西方的白虎七宿、北方的玄武七宿也随之被一一介绍,“四方星宿各主一季,周而复始,此乃‘四象’,是观星定节的根本。”

为了让先民更易记忆,太一教他们编了口诀:“东方苍龙主春生,南方朱雀主夏长,西方白虎主秋收,北方玄武主冬藏。四象轮转定四季,星宿为标辨农时。”先民们跟着念诵,虽不甚解其意,却牢牢记在心中。

接下来的数月,太一每日夜晚都带先民观星,教他们识别关键星宿与节气的对应关系。他指着心宿二(天蝎座a星)道:“此星名‘大火’,春分时见于东方,夏分时升至中天,秋分时隐于西方。见大火星初升,可种黍稷;大火星中天,需防高温干旱;大火星西沉,当备秋收。”这便是后世“火历”的雏形,先民们依此安排农事,果然避开了数次旱灾。

对于二分二至这四个关键节气,太一更是详细拆解。他在土坡上用石子摆出四象方位,讲解道:“春分之日,昼夜均分,朱雀七宿中的鸟星升至南中天,此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万物交通,最宜播种;秋分之日,白虎七宿中的虚星在南中天,昼夜复又均分,谷物成熟,当及时收割。”他又结合圭表影长:“夏至影最短,冬至影最长,此为天地阴阳转换之界,需依此调整农事节奏。”

随着对星象的熟悉,先民们逐渐能自主判断时节。有个名叫石的青年,每日夜晚都独自观察星空,某日清晨急报太一:“天神,昨日夜半,苍龙七宿的房宿已升至正南,影长较春分之日又短了两寸,是否到了‘立夏’之时?”

太一颔首赞许:“然也。立夏已至,当种豆类,勤除田间杂草。石,你学得最快,今后便为部落的‘星师’,掌观星定节之事。”石激动跪拜,从此更加用心钻研星象之术。

太一见先民已掌握四象与四季的对应,便开始传授二十四节气的完整体系。他取来一块平整的石板,用东皇钟的火光刻下节气名称:“一年分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十五日有余,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每前进十五度为一节气。”他按顺序讲解:“立春之后为雨水,此时冰雪消融,降水增多,需修堤筑坝;雨水之后为惊蛰,天雷响动,蛰虫复苏,可翻耕土地……”

对于每个节气的农事要点,太一都结合当地气候与作物特性详细说明。讲到清明时,他道:“清明之日,气清景明,草木繁茂,可种瓜点豆,亦可采挖野菜补充食物。”讲到芒种时,又说:“芒种即‘有芒之谷可种’,此时需抢种晚谷,莫误农时。”他还教先民根据节气物候判断农时,如“惊蛰闻雷,谷米成堆”“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等谚语,让抽象的星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农耕指南。

为了帮助记忆,太一还教先民制作“星图盘”——以圆形石板为底,刻上四象二十八宿方位,中心穿一根木轴,轴上固定一个可转动的指针,指针指向当晚最亮的星宿,便可对照石板上的标记判断节气。这种简易星图盘虽简陋,却成为后世天文仪器的雏形。

四、历法初成:从经验积累到制度规范

立秋之日,部落迎来了第二次丰收。谷穗饱满,豆类充盈,先民们不仅填饱了肚子,还有了余粮储存。太一在庆丰仪式上宣布:“如今尔等已识二十四节气,知观星测影之法,当立历法,以统农时。”

老者上前问道:“天神,何为历法?如何立之?”

“历法者,记时之法也。”太一取来之前记录影长的龟甲和刻有星象的石板,“以圭表测影定回归年,约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日;以月相变化定朔望月,约二十九日半。将节气与日月运行结合,便是历法。”他规定以冬至为岁首,因为冬至影最长,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冬至为岁始,每岁分十二月,每月含两节气,此为‘农历’之始。”

为了调整回归年与朔望月的差距,太一又创立了“闰月”制度:“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以保节气与月份相合。若某岁冬至后无中气,则此月为闰月。”这一制度虽复杂,却确保了历法能精准指导农耕,避免出现“时节错位”的问题。

历法确立后,太一着手规范农事流程,将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活动一一对应,形成了系统的“农时纲要”:

- 春季:立春备耕,雨水修渠,惊蛰翻地,春分播种,清明点豆,谷雨灌溉。

- 夏季:立夏种豆,小满除草,芒种抢种,夏至防虫,小暑追肥,大暑防旱。

- 秋季:立秋收获,处暑晾晒,白露储粮,秋分种麦,寒露收菜,霜降腌菜。

- 冬季:立冬藏粮,小雪修屋,大雪积肥,冬至祭祖,小寒备种,大寒休整。

他还教先民制作“农时牌”,将每个节气的农事要点刻在木牌上,挂在聚落的中心广场,让所有人都能随时查看。为了确保制度执行,太一推举老者为“族长”,石为“星师”,另设“田畯”一职,专司监督农事、检查农时执行情况。

“田畯需每日巡查田地,看播种是否及时,灌溉是否到位,若有懈怠者,需加以劝导;若有不懂者,需加以指导。”太一强调,“农耕之事,关乎部落生存,不可有丝毫马虎。”田畯是洪荒时期农业官吏的雏形,从此先民的农耕活动从自发行为转变为有组织、有规范的集体活动。

随着时间推移,观星授时的知识逐渐在周边部落传播开来。邻近的河曲部落听闻中原部落因得天神传授时法而丰衣足食,便派使者前来学习。太一并未藏私,让石负责传授圭表制作、星象识别和节气知识。三个月后,河曲部落也掌握了观星定节之法,当年便获得了丰收。

使者返回时,带来了河曲部落最珍贵的兽皮作为谢礼:“太一天神传下的不仅是种粮之法,更是活命之术。我等愿与中原部落结盟,共遵时法,共守农耕。”太一应允了结盟请求,规定两部落每年冬至举行会盟,交流农时经验,校准历法误差。这便是后世“冬至会盟”的起源,也是华夏先民早期部落联盟的雏形。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太一发现先民们对星象产生了自然的敬畏之心,便顺势建立了简单的祭祀仪式。他规定每个节气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立春祭春神(句芒),祈求春耕顺利;夏至祭日神,感谢万物繁茂;立秋祭秋神(蓐收),祈求丰收;冬至祭天神,感恩岁末安康。祭祀仪式由星师主持,族长带领先民跪拜祈祷,献上最饱满的谷物和最肥壮的牲畜。

这些仪式不仅强化了先民对节气的记忆,更凝聚了部落人心。正如洪荒时期的郊祀仪式源于天文观测,此时的节气祭祀也成为先民连接天地、沟通神明的重要方式。太一看着先民们在祭祀时虔诚的面容,心中了然:“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观星授时从来不止是技术,更是构建宇宙观与社会秩序的根基。

五、劫后余泽:星历传承与文明曙光

转瞬间三年过去,地球的时序已全然有序,二十四节气精准指导着农耕生产,中原及周边部落都摆脱了饥馑,人口逐渐增长,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太一在这三年间,将观星定节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从圭表测影的精度校准,到二十八宿的运行周期测算,再到节气与物候、气候的关联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日,太一接到起源殿传讯,龙宇道尊召他返回商议三界秩序之事。他知道,是时候将星历之法彻底交付给先民了。在最后的传法大会上,太一召集了各部落的族长、星师和田畯,拿出一部用兽皮制成的典籍——这是是根据太一的传授,历时半年整理而成的《星历农书》,上面详细记载了圭表制作方法、二十八宿方位、二十四节气农时、历法规则和祭祀仪式。

“此书记载了观星定节、指导农耕的全部法门,”太一将《星历农书》交给石,“今后由你执掌,每年教授新的星师,务必传之后世,不可断绝。”

石双手接过兽皮典籍,重重点头:“请天神放心,石定当以性命守护此书,让子孙后代都能享用时法之利。”

太一又对众族长道:“星象虽恒,气候却有变化,你们需根据本地实际调整农时,不可拘泥于典籍。每年冬至,各部落需校验历法,确保节气准确。”他取出一面青铜镜,镜背刻有四象二十八宿图案,“此为‘观星镜’,可聚星光,助星师在阴雨天观察星象,遇有重大疑难,可对镜祈祷,我自会感知。”

众族长纷纷跪拜致谢,老者含泪道:“太一天神三年教诲,我等永世不忘。今后每逢冬至,我等必设坛祭祀,遥谢天神恩德。”

太一望着这片因时序有序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东皇钟在掌中轻轻震动,似在告别。他身形缓缓升空,留下最后的叮嘱:“天道有序,农耕有法,人心有信。守此三者,尔等文明必能绵延不绝。”话音落时,金光已消失在天穹深处。

太一返回起源殿后,向龙宇道尊复命。龙宇立于起源殿的观天镜前,镜中正显现地球先民耕作的景象:春分时节,先民们在田间播种,星师石手持圭表测量影长;夏至时分,田畯巡查田地,指导先民灌溉;秋分之日,部落全员收割,谷穗堆满粮仓。

“你传下的不仅是观星之法,更是‘信’的思想。”龙宇淡淡开口,“先民见星象如期而至,影长准时增减,便知天道有信,进而做人有信,这才是文明存续的根本。”

太一颔首:“正如道尊所言,天文即人文。二十八宿定四时,二十四节气导农耕,最终都要落于人心秩序。”他看向镜中石正在教孩童识别苍龙七宿的画面,“假以时日,这片土地必能诞生辉煌的文明。”

此后数千年,观星定节之法在地球华夏大地不断传承完善。陶寺遗址的古观象台,延续了圭表测影的智慧,能确定二十个节气;《尚书·尧典》中“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记载,印证了太一授时的传说;西汉《淮南子》收录的完整二十四节气,正是对太一所传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后世的农书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无不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指导;民间的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仍是农耕生产的准则。

而太一当年留下的观星镜,虽历经岁月沧桑,却始终守护着华夏先民的星历传承。每逢历法出现偏差,总有星师在镜前感悟天机,校准节气;每逢重大灾荒,先民们总会祈祷太一天神庇佑,坚信“天道有序,灾劫必过”。东皇太一授时的传说,化作华夏文明中“天人合一”宇宙观的重要源头,与龙曦传下的农耕技术、帝俊授的辨谷之法一道,共同铸就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基石。

在起源殿中,太一偶尔仍会透过观天镜望向地球。当看到后世子孙用更精密的仪器观测星象,却仍沿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时,他的嘴角总会浮现一抹浅笑。那道当年坠向地球的金光,不仅照亮了先民的农耕之路,更点亮了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的曙光。而这一切,都始于封神劫后那个星辰璀璨的夜晚,一位洪荒神只向懵懂先民伸出的援手,将天道时序,化作了农耕文明的生生不息。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恶恐式死亡游戏狂战奶爸杨辰秦惜抗战之关山重重重生左唯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神级熊孩子系统0幻梦0影踪0行异界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上门龙婿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这是正经修仙吗?四合院,开局坑了棒梗主宰之王舰娘改造,提督去宪兵队忏悔吧欢宠田园,农女太子妃都市超级邪医煮酒点江山踏准风口成巨富剑域神帝
经典收藏异界之极北称霸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疯狂制作师重生之谁说不氪金玩不了明日之后妖小米新书王爷邻家大小姐看上你了私家名宠:楼少,求放过琴踪剑影[网游]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绝世无双网游:我有双倍奖励剃头匠纯原乡超神冒险团这个教练有点不务正业崩坏世界中的店长大道污染:靠模拟杀穿克鲁苏!星野羡月沧海逆天废妃的反击计划!NBA:满级封盖的我只想训练
最近更新我是支教老师天赋熔炉:开局垃圾级唯一天赋发工资吃烧烤竟然穿越到大话全民求生:我以武斩神NBA:黑寡妇和大表姐,我都要开局蚊子,靠爆兵屠穿所有星球求生:起源魔女,开局靠炼金敛财重生之我在魔兽世界当泰坦代行者玩家降临:这BOSS咋还不死!网游之烬煌焚天录全战领域:被美少女逼我重返巅峰电竞大神返厂,打瓦成状元NBA,女明星终结者网游之死亡武侠你一个牧师,谁告诉你给怪加血的我的天赋超脱了SSS列车求生,我的极尽升华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无限兽神团我成了异世界唯一神明!包工头?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