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海的波澜万年不兴,唯有起源殿的鎏金殿檐始终悬在这片混沌底色之上,殿外的“起源雾”似有若无,每一缕都缠绕着宇宙初生时的道则,若不是道境修为,哪怕是圣人巅峰靠近,也会被雾中蕴含的“一切起源”之力碾碎神魂。殿内深处,九根盘龙柱撑起穹顶,柱上雕刻的不是洪荒常见的五爪金龙,而是每鳞每爪都泛着混沌金光的九爪龙纹——那是龙宇本体的缩影,万亿丈龙躯虽未显化,但柱上龙纹偶尔颤动时,整个虚无海都会随之一滞,仿佛连时间都要在道尊的气息前低头。
龙宇端坐于殿中最高的“道境座”上,座下是用鸿蒙初气凝结的云团,触手温凉却坚如混沌精铁。他未化人形,也未显龙躯,只是一团若隐若现的金光,唯有偶尔从金光中泄出的龙威,会让殿侧兵器库内的鸿蒙盘轻轻嗡鸣——那是他的本命法宝,圆盘直径三丈,盘面刻满了无人能识的“起源符文”,符文间流转的不是洪荒灵气,也不是混沌之气,而是比两者更本源的“道气”,每一次转动,都能推演宇宙从生到灭的轨迹。
此时,鸿蒙盘正悬浮在龙宇身前,盘面符文亮起淡蓝色的光,光纹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面:灵山雷音寺内,如来(多宝)身披十二品功德金莲,座下迦叶、阿傩垂首,殿外十八罗汉列阵,佛音缭绕间,“佛法东传”四个字如金石落地,震得灵山脚下的祥云都泛起涟漪;画面一转,东土大唐的长安城已现雏形,贞观年间的市井气息透过鸿蒙盘飘来,酒肆的吆喝、寺庙的钟声,甚至皇宫内太宗批阅奏折时的叹息,都清晰得仿佛就在起源殿外。
“西游量劫,看似是佛法东传,实则是三界秩序的再平衡。”龙宇的声音不似人声,也不似龙吼,更像是道则本身的震颤,落在殿内,让角落侍立的玄空微微躬身——这位时空神魔残魂所化的大长老,此刻正捧着《洪荒疆域志》,笔尖悬在空白的纸页上,等着记录道尊观劫的感悟。玄空的笔尖是用混沌魔龙的胡须所制,纸页则是起源殿藏经阁特有的“道纸”,寻常圣人的灵力都无法在上面留下痕迹,唯有龙宇的道气或玄空的时空之力能书写。
鸿蒙盘的画面继续流转,从灵山到大唐,再到东海之滨的花果山。那座山此刻还未显名,只是一座被洪荒灵气包裹的孤岛,山顶一块五色石静静躺着,石身泛着女娲补天遗留的功德金光,石下隐约有水流声——那是东海的灵气顺着山石缝隙渗入,滋养着石内的生机。画面定格在五色石上时,鸿蒙盘的符文突然顿了顿,淡蓝色的光纹中多了一丝极淡的紫黑色,像是墨滴入水中,虽微弱却无法消散。
龙宇的金光微微晃动,道境座下的云团泛起细碎的涟漪:“寻常的补天石,即便吸日月精华万年,也只会诞出灵智,断不会有混沌气息。”他伸出一缕道气,落在鸿蒙盘上,符文瞬间炽亮,紫黑色的纹路被放大,顺着五色石的脉络向上蔓延,最终在石顶凝聚成一个模糊的猿猴虚影——那虚影只有巴掌大小,毛发呈暗金色,眼眸紧闭,却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毁天灭地的气息,比祖巫玄冥的玄冥寒气更凛冽,比帝俊的太阳真火更灼热。
玄空手中的笔顿住了,纸页上的时空符文自动浮现,记录下那猿猴虚影的轮廓:“道尊,此虚影……不似洪荒生灵,倒像是……混沌时期的先天神魔?”他曾是时空神魔,对混沌气息最敏感,虚影身上的紫黑色,分明是混沌未开时特有的“破灭道则”,这种道则在盘古开天后几乎绝迹,唯有少数从混沌活下来的先天神魔(如鸿钧、罗喉)身上还残留一丝,却远不如虚影这般浓郁。
龙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道气注入鸿蒙盘更深层。这一次,盘面的画面不再是洪荒景象,而是倒退回盘古开天之前的混沌时期——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无边无际的混沌雾气,雾气中漂浮着无数先天神魔的虚影,有的是山川之形,有的是鸟兽之态,还有的只是一团纯粹的道则。在这些虚影中,一道巨大的猿猴身影格外显眼:他身高万丈,比周围的先天神魔高出数倍,毛发不是金色,而是与混沌雾气同色的灰黑色,每一根毛发都像是一条细小的混沌气流;他的眼眸是纯粹的紫黑色,睁开时,混沌雾气都会向两侧退去,仿佛惧怕那眼中的破灭之力;他手中握着一根通体漆黑的长棍,棍身没有任何纹饰,却能让混沌中的先天灵宝都自动避让——那棍子不是别的,正是混沌青莲第三品根茎所化,比盘古的开天斧更早诞生,是混沌中少有的“混沌本源灵宝”。
“混沌魔猿。”龙宇的声音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沧桑,“三千先天神魔之一,排名第十一,力之法则的继承者之一,仅次于盘古。”画面中,混沌魔猿正挥动长棍,将一团试图吞噬其他先天神魔的“混沌巨兽”打散,巨兽的残魂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周围的混沌雾气中。而不远处,盘古正握着开天斧,观察着混沌魔猿的动作,眼中没有敌意,只有对“力”的认可——那是混沌时期少见的平和画面,先天神魔虽多为争夺混沌本源而战,但魔猿与盘古,却因同修力之法则,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玄空的呼吸微微急促,纸页上的时空符文开始加速流转,记录下混沌魔猿的每一个动作:“原来如此……石猴身上的混沌气息,竟是来自混沌魔猿!可魔猿是先天神魔,盘古开天时应该……”他话未说完,鸿蒙盘的画面突然剧烈晃动,混沌雾气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盘古开天的时刻到了。
只见盘古举起开天斧,斧刃劈开混沌的瞬间,无数先天神魔被卷入斧光形成的气流中,有的当场陨落,神魂消散;有的侥幸逃脱,却也身受重伤,如鸿钧、罗喉便是在此时逃入即将形成的洪荒;而混沌魔猿,却没有逃。画面中,他站在盘古身后,挥动长棍挡住了从混沌深处涌来的“混沌余波”——那是开天斧劈开混沌后,宇宙边缘产生的破灭之力,比任何先天神魔的攻击都要猛烈。魔猿的长棍被余波击中,棍身出现裂痕,他的左臂也被余波扫中,灰黑色的毛发瞬间化为飞灰,露出下面泛着混沌金光的骨骼。
“他本可以逃的。”龙宇的道气微微颤动,鸿蒙盘的画面中,魔猿回头看了一眼正在稳固开天通道的盘古,又看了一眼被余波困住的几只弱小先天神魔(其中一只竟是后来的“天河玄铁”本源),最终握紧了长棍,再次挡在余波前,“混沌魔猿的法则是‘破灭’,却也藏着‘守护’——他不愿看到盘古开天功亏一篑,也不愿看到同族(先天神魔)陨落。”
下一刻,更猛烈的混沌余波袭来,魔猿的长棍应声断裂,一半落入混沌深处(后来被东海龙王所得,炼化后成为定海神针),另一半则带着他的精血,飞向即将形成的洪荒;魔猿的身体被余波撕裂,神魂在破灭之力的冲击下分裂成四缕,每一缕都带着一部分混沌魔猿的本源:一缕主“灵明”,承载了魔猿的智慧与本源道则;一缕主“赤尻”,承载了魔猿的控水之力;一缕主“通臂”,承载了魔猿的巨力与控风之能;一缕主“六耳”,承载了魔猿的听察之力,能知前后事、辨万物声。而他的肉身精血,则与混沌中散落的补天石碎片融合,最终落在了花果山山顶——那便是后来孕育孙悟空的五色石。
鸿蒙盘的画面缓缓收敛,紫黑色的混沌气息渐渐褪去,重新变回淡蓝色的西游劫推演图,但这一次,画面中的石猴虚影清晰了许多:暗金色的毛发、紫黑色的眼眸深处,分明是混沌魔猿的轮廓。龙宇收回道气,鸿蒙盘轻轻转动,回到兵器库的托台上,与起源珠、道剑(依旧隐身,只有一丝道气缠绕)并列。
“原来如此……”玄空放下笔,纸页上已完整记录了混沌魔猿的诞生、陨落与分体,甚至包括长棍的去向,“石猴便是灵明石猴,承载了魔猿最多的本源,所以才会天生神异,能轻易拿到定海神针——那本就是他的兵器碎片。”他抬头看向龙宇的金光,“道尊,既知石猴是混沌魔猿所化,需不需要……干预一二?毕竟魔猿的破灭之力若在西游劫中失控,恐会打乱三界秩序。”
龙宇的金光静静悬浮,殿外的虚无海传来细微的波动,那是御兽殿的异兽感受到混沌气息后发出的低鸣,却在龙宇的道气安抚下很快平静。“不必。”他的声音带着道则的平和,“混沌魔猿当年为护盘古开天而陨,此乃‘大义’;如今借西游劫重生,是他的机缘,也是三界的机缘——他的破灭之力,既能毁天灭地,也能破‘旧道’立‘新道’,佛法东传需要这样的‘变数’,才能真正平衡道、佛、妖、人四界的力量。”
他顿了顿,道气再次拂过鸿蒙盘,盘面浮现出四缕微弱的虚影:灵明石猴在花果山、赤尻马猴在淮水深处(正与水神共工的残魂互动)、通臂猿猴在梅山(已化为人形,拜在梅山老祖门下)、六耳猕猴在灵山附近(隐于云雾中,听察佛音)。“四猴虽分体,却有神魂感应,西游劫中必会相遇——那便是魔猿重塑的开始。”龙宇的声音多了一丝笑意,“混沌时期,魔猿曾帮我挡过一次混沌巨兽的攻击,这份旧情,我且欠着,如今看他借劫重生,也是一桩美事。”
玄空恍然大悟,提笔在纸页末尾添上一句:“西游劫,非独佛法东传,亦是混沌魔猿归位之劫。”写完后,他将《洪荒疆域志》合上,收入藏经阁的“劫案卷宗”中,与龙汉初劫、巫妖劫的记录并列。
此时,起源殿的侧殿传来一丝微弱的本源波动——那是玄冥的气息,虽远在洪荒的祖巫殿,却因与龙宇的三世情缘,感受到了混沌魔猿的气息,勾起了她记忆深处的碎片(龙汉初劫中挡东皇钟的模糊身影,正是魔猿残魂无意间显化的气息)。龙宇的金光微微闪烁,一道道气顺着虚无海飘向洪荒,落在祖巫殿的玄冥身边,安抚她躁动的本源:“旧友归位,勿忧。”
殿内恢复平静,鸿蒙盘的符文不再亮起,只有起源珠偶尔发出淡淡的金光,与隐身的道剑呼应。龙宇看向殿外的虚无海,那里依旧是混沌的底色,但在他的道境感知中,却能看到西游劫的每一个细节:石猴诞生时的金光、悟空拜师时的虔诚、大闹天宫时的桀骜、被压五行山时的不甘,以及最终随唐僧取经时的成长——那是混沌魔猿从“破灭”到“守护”的蜕变,也是三界从“劫乱”到“安宁”的转折。
“等着吧,旧友。”龙宇的道气融入虚无海,“西游劫,会让你重新找回‘混沌魔猿’的名字,也会让三界知道,当年为开天而陨的先天神魔,从未真正消失。”
起源殿的鎏金殿檐下,起源雾再次缭绕,将殿内的秘密藏入虚无海的深处,只待花果山的石猴睁开眼,那属于混沌魔猿的传奇,便会在西游劫中,重新书写。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