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五百年风霜未凉心焰,取经路八十一劫难磨锋芒。自灵山受封斗战胜佛,孙悟空身披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手中如意金箍棒缩成寸许藏于袖间,踏一朵筋斗云遨游三界。往日里降妖伏魔的躁气渐消,多了几分佛门清净,却总在夜深人静时,念及灵台方寸山祖师临别赠言“功成之后,当寻本源”,心中似有一层迷雾,遮着那“道”的真容。
这一日,悟空正于花果山之巅观云海翻腾,忽觉眉心一点金光乍现,竟是一枚从未见过的符文,流转着混沌初开般的古朴气息。符文入脑的刹那,一道温和却威严的声音直透神魂:“斗战胜佛孙悟空,可愿入起源殿一观?”
悟空心头巨震,金箍棒下意识化作丈二长短,警惕四顾:“何方神圣?敢在俺老孙面前弄鬼!”
那声音不疾不徐,似从虚无中来,又似遍布天地:“吾乃龙宇,道境之始,虚无之主。你本是女娲补天五色石所化,身负劫运,亦藏道根。今西游劫毕,你功德圆满,恰逢悟‘道’之机,故召你前来。”
“龙宇?道境?”悟空眉头紧锁,他闯过幽冥,闹过天宫,见过三清四御、如来佛祖,却从未听闻这等名号。可那声音中的威压,绝非等闲神只所有,竟让他这金刚不坏之身都生出几分敬畏。他生性桀骜,却也知晓深浅,沉吟片刻,收起金箍棒,抱拳道:“若真是大道之主,俺老孙便随你一去!只是你若敢欺瞒,定叫你尝尝金箍棒的厉害!”
话音刚落,悟空只觉周身空间骤然扭曲,云海、山峦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虚无。这虚无不同于幽冥的黑暗,也不同于星空的寂寥,它空无一物,却又似包容万象,每一缕虚无之气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道韵,让悟空体内的仙力不由自主地运转起来。
“随我来。”那道声音再次响起。
悟空足下筋斗云疾飞,却发现自己无需刻意操控,便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着向前。不知飞行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座巍峨磅礴的宫殿。
那宫殿并非凡俗砖石所建,而是由混沌元气凝聚而成,殿身流转着青、黄、赤、白、黑五色光华,对应着五行本源;殿顶镶嵌着亿万星辰般的光点,每一点都似一个小世界;殿门之上,刻着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起源殿,字迹落笔处,竟有鸿蒙初开的异象闪现,仿佛能看见盘古开天、清浊分离的壮阔景象。
悟空驻足殿前,只觉这座宫殿比灵山雷音寺、天庭凌霄殿加起来还要宏伟,更让他心惊的是,宫殿散发出的气息,竟与他体内五色石本源隐隐呼应,仿佛这座殿宇,便是他生命起源的归宿。
“进吧。”
殿门缓缓开启,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却似天地初开的第一缕光,照亮了虚无。悟空深吸一口气,迈步入内。
殿内并无繁复陈设,空旷无垠,唯有中央悬浮着两件器物,散发着镇压万古的气息。
左侧是一盘,形似太极,却又远超太极之玄妙。圆盘由黑白二气交织而成,黑气如混沌幽渊,蕴含着无尽的毁灭与孕育之力;白气如鸿蒙清光,承载着万物生长与秩序之则。圆盘转动间,无声无息,却似有无数世界在其中生灭,有无数量劫在其中演绎。悟空望去,竟在盘中看到了龙汉初劫的龙、凤、麒麟三族厮杀,看到了巫妖劫的尸山血海,看到了封神劫的仙神陨落,更看到了自己从石中诞生、拜师学艺、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的一幕幕,甚至看到了未来无数岁月的兴衰变迁。这圆盘,竟似囊括了过去、现在、未来,容纳了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此乃鸿蒙盘,吾之本命法宝。”龙宇的身影缓缓显现于殿中,他身着一袭素色道袍,面容温和,却自带一股“万物皆为蝼蚁,唯我独尊”的道韵。他并非以本体现身,只是一道投影,却让悟空感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威压,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天地、整个道则。
悟空定了定神,目光转向右侧的器物。那是一颗圆珠,通体晶莹剔透,不含一丝杂质,散发着柔和却磅礴的本源之力。圆珠之上,萦绕着一缕缕细微的光线,连接着虚无之海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这颗珠子,便是万物的根源,所有生命、所有力量,都源于此。悟空看着这颗珠子,只觉心神宁静,往日里降妖伏魔的戾气、争强好胜的傲气,都在这股本源之力的滋养下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
“此为起源珠,吾之伴身法宝,乃虚无之海本源所凝,承载着一切生命、一切力量的起源。”龙宇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悠远,“鸿蒙盘定秩序、演量劫,起源珠生万物、养本源,二者相辅相成,乃道之根基。”
悟空怔怔地望着鸿蒙盘与起源珠,脑海中翻江倒海。他想起了须菩提祖师教他的七十二变、筋斗云,想起了如来佛祖压他五百年的五指山,想起了取经路上的种种磨难,想起了受封斗战胜佛时的荣耀。可此刻,这些过往都变得微不足道,唯有眼前的两件法宝,以及它们所蕴含的道韵,在他的神魂中不断冲击。
“道……何为道?”悟空喃喃自语,他曾以为道是长生不老,是神通广大,是功德圆满,可此刻面对鸿蒙盘与起源珠,他才发现,自己之前所理解的“道”,不过是皮毛而已。
龙宇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抬手一挥,鸿蒙盘转速加快,盘中景象变幻得更快、更清晰。悟空看到,鸿蒙盘的黑白二气交织处,诞生了第一缕道则;起源珠的本源之力流淌处,孕育了第一个生命。他看到,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万物生灭、量劫轮回中不断演化;道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融入每一缕气息、每一个生命之中。
“俺老孙……好像懂了……”悟空的眼睛越来越亮,他看到鸿蒙盘中,自己的身影与五色石本源、与天地大道相连;他感受到起源珠的本源之力,与自己体内的仙力、佛力、本源之力融为一体,以前许多不解的地方,此刻豁然开朗。
他想起了三打白骨精时,玄奘的误解与自己的急躁,那时他只知打杀妖邪,却不懂“道”中蕴含的慈悲与包容;他想起了大闹天宫时,自己只顾着争强好胜,却不知“道”中蕴含的秩序与敬畏;他想起了取经路上,面对红孩儿的三昧真火、青牛精的金刚琢,自己一次次碰壁,直到学会借力、学会变通,才明白“道”中蕴含的顺应与坚守。
“道,并非一成不变,亦非单一形态。”龙宇缓缓开口,为他点化,“鸿蒙盘演秩序,是道;起源珠生万物,是道;你大闹天宫的桀骜,是道;你西天取经的坚守,是道;你受封佛位的圆满,亦是道。道在虚无,在天地,在万物,亦在你心。”
“在俺老孙心?”悟空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打碎过天庭的凌霄宝殿,曾降伏过无数妖魔鬼怪,也曾护送玄奘走过十万八千里路。他感受到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
道,不是别人赐予的,也不是靠修炼神通就能获得的。它是万物的本源,是秩序的核心,是生命的意义。它存在于鸿蒙初开的混沌中,存在于量劫轮回的厮杀中,存在于凡人的喜怒哀乐中,也存在于自己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成长中。
鸿蒙盘依旧在缓缓转动,悟空从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无数种可能:可以继续做斗战胜佛,护持佛法东传;可以返回花果山,做逍遥自在的美猴王;可以遨游三界,探索更广阔的道;甚至可以融入虚无,成为道的一部分。但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只要坚守本心,顺应大道,便是在践行“道”。
起源珠的本源之力不断滋养着悟空的神魂,他体内的佛力、仙力、本源之力彻底融合,不再有丝毫隔阂。他的气息变得愈发内敛,却也愈发磅礴,周身环绕着淡淡的道韵,仿佛与天地、与虚无融为一体。他的眼睛变得深邃,仿佛能看透万物本质,看穿量劫轮回。
“多谢道尊点化!”悟空对着龙宇深深一拜,这一拜,没有丝毫勉强,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感激。他终于明白,祖师所说的“本源”,便是这道,便是这鸿蒙盘与起源珠所承载的一切。
龙宇微微颔首,目光温和:“你本是道之宠儿,身负五色石本源,又经西游量劫磨砺,功德圆满,悟‘道’是水到渠成之事。今日你入起源殿,见鸿蒙盘、起源珠,并非让你放弃过往,而是让你明悟本心,知晓‘道’之真谛。”
悟空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道尊放心,俺老孙明白了!以前俺只知打杀,只知争强,如今才懂,真正的强大,并非神通盖世,而是明悟本心,顺应大道。往后,俺老孙既要做护持佛法的斗战胜佛,也要做坚守本心的孙悟空!”
龙宇微微一笑,抬手一挥:“甚好。你已悟‘道’,日后修行之路,将畅通无阻。此乃一缕道韵,赠你护身,亦可助你日后感悟更深层次的道。”
一缕淡淡的金色道韵从龙宇指尖飞出,融入悟空体内。悟空只觉神魂一震,对道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周身的道韵愈发浓郁。
“多谢道尊!”悟空再次拜谢。
“去吧。”龙宇摆了摆手,“三界虽安,却也暗藏变数。你既已悟‘道’,便是道之守护者,日后若有大劫降临,还需你出手相助。”
“俺老孙记下了!”悟空应声,转身向殿外走去。
走出起源殿,虚无之海的气息依旧,可在悟空眼中,却与之前截然不同。每一缕虚无之气,都蕴含着道的奥秘;每一次呼吸,都在感悟着道的真谛。他踏起筋斗云,瞬间便离开了虚无之海,回到了花果山。
站在花果山之巅,悟空望着熟悉的云海山峦,心中却已截然不同。他不再是那个只知打杀的石猴,也不仅仅是受封佛位的斗战胜佛,他是明悟了“道”的孙悟空。
他抬手一挥,金箍棒化作一道金光,在身前盘旋。此刻的金箍棒,不仅是降妖伏魔的兵器,更是他践行“道”的工具。他感受到体内源源不断的力量,感受到与天地大道的连接,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坚定。
“师父、八戒、沙僧,俺老孙悟了!”悟空仰天长啸,声音响彻云霄,传遍花果山,传遍东海,甚至传入了遥远的灵山、天庭。
灵山雷音寺中,如来佛祖正在讲经,听闻这声长啸,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悟空终于悟了道,此乃三界之幸。”
天庭凌霄殿上,昊天大帝望着花果山的方向,轻叹道:“道尊点化,斗战胜佛脱胎换骨,日后三界,又多了一位道之守护者。”
而起源殿中,龙宇望着悟空离去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浅笑。他转身看向鸿蒙盘与起源珠,盘中景象流转,已显现出未来的一丝端倪。悟空的悟“道”,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三界的安宁,还需要更多像悟空这样的道之守护者去维系。
龙宇立于殿中,身影渐渐消散,只留下鸿蒙盘依旧在演绎着天地万物,起源珠依旧在滋养着虚无之海,默默守护着这一切的起源与秩序。而悟空,这位新晋的道之守护者,也将在未来的岁月中,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道”的真谛,守护着三界六道的安宁。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