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天使。”
距喜峰口二十余里外,蒙古大营前,各部首领列队而立,依大明礼制,静候圣使驾临。
为首者乃最早归顺的敖汉部,其首领乌云手持节仗,单膝触地,神情肃穆。
吉日格拉与阿海来父子因功受赏,在乌云部中悄然崛起,分列左右,俨然执掌实权,地位仅次于乌云。
自归顺大明之日起,他们的声望如潮水般上涨,迅速跃居高位。
家资日益丰厚,权柄不断扩张,昔日高高在上的首领与台吉如今见了他们,也得躬身行礼,言语谦恭。
这种转变令他们心中暗喜,愈发觉得当初投靠大明乃是极为明智之举。若非如此,今日恐怕仍不过是默默无闻的边地千户,难有寸进。
此番迎接仪式格外庄重,缘于大明早已派出快马先行通报各蒙古部落。
传令称有要员亲临,各部须以最高礼节相迎,不可怠慢。
乌云连夜组织精锐护卫,并向驻营的明朝文官请教礼仪细节,日夜操演,务求一丝不苟。
队列整齐,言辞恭敬,走在前方的一名御林军士卒见状,不禁面露满意之色。
“都起身吧,不必跪拜,咱家只是万岁身旁一个听差的罢了。”
一声尖细嗓音划破寂静,匍匐在地的蒙古众人忍不住悄悄抬眼观望。
眼前之人竟是一位太监?堂堂大明使臣,竟是宦官身份,众人顿觉惊愕。
可当听到“万岁爷身边伺候”一句时,气氛骤然紧张。
身处塞外,但他们既已归属大明,便不得不留意中原局势。
朝廷重臣、宫中权宦,皆是必须知晓的人物。
尤其是王朝辅——司礼监掌印太监,兼领西厂,权倾内廷,威名远播。
连魏忠贤那等人物在他面前也不敢倨傲,此人之势力可见一斑。
这样的人物出现在边境,岂是寻常安抚可比?
“原来是王公公驾到,实乃意外之喜!原以为此次仍是礼部文书前来例行问候。”
归附以来,大明屡派官员巡视慰问,多为礼部低阶文吏,走走过场。
如今竟由这位宫中第一人亲至,阵仗空前,显然另有深意。
“咱们这次是奉了万岁爷的旨意,专程前来探望你们,难不成还抵不过礼部那些文官的分量?”
乌云话音刚落,王朝辅眉头微皱,神色略显冷淡。
阿海来站在人群后方,曾在京师居住多年,又在皇帝身边侍奉过一段时日,对人情世故与权势变化颇为敏感。他一眼便察觉到王朝辅神情有异,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赔笑:
“公公说哪里的话,我们不过是未曾料到竟是您亲临,一时惊愕失措,未能及时迎接,若有失礼之处,还望恕罪。”
“罢了,咱家千里迢迢赶来,也不是来挑毛病的。”
王朝辅摆了摆手,语气稍缓,“阿海来,你我早年便相识,不必虚与委蛇。前面带路,召集各部头领,进大帐议事。”
“小的这就去安排。”
阿海来应声退下,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低头引路,将人引入营地深处。
路过乌云身旁时,他眼角轻扫,心底泛起一丝讥诮:此人当真不懂察言观色。
进入主帐后,王朝辅环视众人,缓缓开口:
“此次前来,带来了万岁爷赏赐的粮食、食盐、布匹棉衣,还有宫中特赐的一些物件,尽数分发给你们。”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感激之声:
“叩谢大皇帝隆恩!感恩天使降临!”
蒙古诸部首领脸上难掩喜色。自从归顺朝廷以来,生活早已今非昔比。
过去每逢寒冬,族人常因缺衣少粮成批冻饿而亡,如今这般景象再未发生。
不少部落首领日子宽裕起来,有的甚至蓄养汉地舞女乐姬,日夜笙歌,享乐无度。
这些变化,朱由校早已知晓,也在预料之中。
人生温饱既足,心思自然转向逸乐,本属常理。
“谢字不必多提。”王朝辅端坐高位,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咱家只是传旨之人,真正的恩德来自万岁爷。你们须得铭记于心,不可忘本。”
“我等岂敢忘怀!”阿海来立即跪地表态,“愿听从大皇帝号令,但有驱使,赴汤蹈火,绝无二心!”
“皇帝之恩,乌云生生世世不敢相忘。”
众人纷纷附和,誓言此起彼伏。
王朝辅静默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毫无波澜。他清楚得很,这类誓词听过太多,真正可信的寥寥无几。
在他眼里,这些部落不过是逐利而行的游群,忠诚只建立在赏赐之上。一旦利益消散,反目便在旦夕之间。
这一点,他与朱由校所见完全相同。
“公公驾临此地,实乃我等福分,乌云已备下宴席,只为迎接公公大驾,公公长途跋涉,定然疲惫。”
见王朝辅闭目不语,乌云心头微紧,不敢拖延,连忙推进安排。
酒菜上齐,各部头领轮番上前敬酒,杯盏交错,意图以烈酒乱其心神。
未曾想王朝辅早有防备,随行带来四名善饮之人,纵是草原烈酒,亦能面不改色,滴酒不乱。
见劝酒无果,众人便另起心思。
数名蒙古汉子抬来一只木箱,置于厅中。
左侧一位台吉起身拱手:
“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万分,此乃各部凑集之物,聊表寸心,万望收下。”
言罢启箱,金光耀眼,内里堆满银锭、珠宝与古玩珍品。
王朝辅睁眼细看,神色渐凝。
片刻后,他终于开口:“你们究竟想做什么?”
乌云赶忙应声:“公公切莫多想,这只是我们一点心意,纯属私情,绝无他图。”
这话一出,阿海来几乎窒息。他通晓汉地言语机锋,一听便知此话荒唐至极,简直自曝其心。
他本就反对此时送礼。
依他之见,若要行事,必待风向明了,探清对方底细后再动不迟。
眼下连朝廷意图都未摸清,便急着献宝,岂非蠢举?
可纵然他声望不低,在诸部中却难独断。
最终议定,依多数之决。
大多数首领一心攀附,只求尽快搭上这位权宦。
也怪不得他们心急。此人日日伴于皇帝身侧,寻常人终其一生,连宫门都难近一步。
如今机会摆在眼前,谁不愿奋力一搏?
或许今日之举,便可换来日后庇护,甚至改换门庭。
这样的机缘,错过便再难寻。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