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红妆寨便被一阵清脆的铜铃声唤醒。谢怜推窗望去,只见寨民们已换上节日盛装,姑娘们的裙摆绣着繁复的花鸟纹样,腰间挂满叮当作响的银饰,小伙子们则裹着靛蓝头帕,肩上扛着捆扎整齐的花枝,正朝着寨中心的晒谷场涌去。
“醒了?”花城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递过一块温热的糯米粑粑,“老者说祭典巳时开始,去看看?”
谢怜接过粑粑咬了一口,清甜的芝麻馅在舌尖化开,他点头笑道:“好,去凑个热闹。”
两人走到晒谷场时,那里已搭起一座临时的祭台。祭台中央供奉着一尊木雕花神,神像前摆满了昨夜采摘的野花,五颜六色的花瓣铺成一条通往台前的小径。寨老们身着长袍,手持铜铃,正围着祭台低声吟唱古老的祝词。
待祝词唱罢,芦笙声骤然响起,踏歌舞正式开场。姑娘们踩着鼓点旋转,银饰碰撞的脆响与歌声交织,裙摆飞扬间仿佛有无数彩蝶振翅。小伙子们则围着姑娘们跳跃,不时将手中的花枝抛向心仪的姑娘,引得人群阵阵哄笑。
谢怜看得兴致勃勃,忽然被人轻轻拽了拽衣袖。回头一看,竟是昨日那位红衣姑娘,她手里捧着一个竹篮,里面放着十几块绣好的花帕。
“公子,要不要试试?”红衣姑娘笑着塞给谢怜一块,“这是我绣的‘并蒂莲’,听说带着能招姻缘呢!”
谢怜刚要推辞,花城已伸手接过花帕,指尖拂过帕子上栩栩如生的莲花,淡淡道:“多谢。”说着,竟将花帕径直塞进了谢怜的袖中。
红衣姑娘眼睛一亮,捂嘴笑道:“看来这位公子是替你收着啦!”
谢怜脸颊发烫,正想解释,却见花城忽然转身走向祭台旁的花树。那树上挂满了各色花灯,都是寨民们昨夜亲手扎的,有的绘着花鸟,有的写着祈愿的字句。花城摘下一盏六角形的花灯,灯面上用金线绣着一朵盛放的红绒花,与昨日他别在谢怜发间的那朵一模一样。
他提着花灯走回来,将灯柄塞进谢怜手中:“祭典要许个愿才灵。”
谢怜握着温热的灯柄,望着灯面上的红绒花,忽然想起昨夜放飞的花神灯。他低头看着灯火在灯罩里轻轻摇曳,轻声道:“许什么好呢?”
花城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许个……能一直这样的愿。”
谢怜一怔,抬头时正撞上花城的目光。那目光深邃如夜,却又亮得惊人,仿佛盛着整个晒谷场的灯火。他忽然明白,有些心愿不必说出口,便已在彼此眼底生根发芽。
日头渐斜时,祭典到了最热闹的“抢红妆”环节。姑娘们捧着花帕站成一排,小伙子们则在三丈外摩拳擦掌。随着寨老一声令下,数十块花帕同时飞向空中,小伙子们立刻蜂拥而上,晒谷场瞬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混乱中,一块绣着鸳鸯的花帕直直朝谢怜飞来,他下意识伸手去接,却被花城捷足先登。花城将花帕捏在手里看了看,忽然俯身凑近谢怜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这个不好,不如我们自己绣一个。”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谢怜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望着花城眼底的笑意,忽然觉得这红妆寨的风,似乎比别处更暖了些。
傍晚时分,祭典渐渐散去。寨民们扛着花灯,提着酒壶,三三两两地往家走。谢怜和花城沿着青石板路往回走,暮色中,远处的花田又泛起淡淡的香气。
“接下来去哪?”谢怜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期待。
花城停下脚步,转身望向他,手中的花灯在暮色里明明灭灭。他轻声道:“你说过,南疆还有很多地方没去。”
“嗯。”谢怜点头。
“那就一直走下去。”花城的目光落在他袖中露出的花帕边角上,嘴角扬起一抹浅笑,“走到你想停下来为止。”
夜色漫上来,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花灯的光晕在石板路上浮动,仿佛为他们铺就了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路的尽头或许有风雨,或许有迷雾,但只要身边有彼此,便只顾坦然前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这南疆的烟火里,慢慢生长。
喜欢天官赐福:与君共赴烟火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官赐福:与君共赴烟火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