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八
邓鑫元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咬了口包子,就看见机械学院的老教授赵启明端着餐盘走过来。赵教授是邓鑫元的大学老师,当年邓鑫元从农村考来,学费凑不齐,还是赵教授帮他申请了助学金。“鑫元,我跟你说个事,昨天我在实验室,看见有学生抱怨打印机不好用,你得让后勤处赶紧修修。那几个学生都是农村来的,家里条件不好,打印资料舍不得花钱,学校的打印机要是坏了,他们又得去外面打印,多花冤枉钱。”
“我已经让周明远联系维修师傅了,今天上午就能到。”邓鑫元把自己餐盘里的鸡蛋推过去,“赵老师,您血糖高,多吃个鸡蛋补补蛋白质,我早上在家已经吃过一个了。”他想起当年赵教授总把自己的饭票分给他,让他在食堂能多打一份菜,也想起父亲每次寄钱来,都会在信里说“要记得帮过你的人,以后有能力了,也帮别人”,“您当年帮我,我现在帮这些农村孩子,都是应该的。”
赵教授不客气地接过鸡蛋:“你呀,就是太操心。昨天我还看见你在新校区工地跟工人师傅一块儿搬水泥袋,那么大年纪了,万一闪着腰怎么办?新校区的宿舍,你非要让每个房间都装空调,说农村来的孩子夏天怕热,冬天怕冷,你这心操得比孩子家长还细。”
“工人们比我辛苦多了,我就是搭把手。”邓鑫元喝了口小米粥,粥熬得稠稠的,带着股淡淡的米香,“新校区明年就要招生了,得赶在冬天之前把教学楼的暖气装好,不能让学生们冬天上课冻着手。我小时候在村小,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写字的时候手都冻得握不住笔,我爹就把我的手揣进他怀里暖着,说‘娃,忍忍就过去了,将来咱把教室盖得暖暖的’。现在条件好了,不能让孩子们再受这个罪。”
正说着,邻桌的两个学生轻声讨论起选课的事。“听说《工业发展史》这门课特别难选,邓校长开的课,每次都秒没。我听学长说,邓校长上课会讲他小时候在农村的事,还会跟我们说怎么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农村发展上。”
“可不是嘛,我去年没选上,今年提前定了闹钟,还是没抢着。我老家是搞农业的,想听听邓校长怎么说工业和农业结合的事,说不定以后能帮家里做点事。”
邓鑫元听见了,放下筷子走过去:“同学,你们要是想选《工业发展史》,可以跟你们学院的教学秘书说,我这学期会加开一个周末班,专门给没选上的学生补课。你们老家是农村的吧?要是有什么关于农村发展的想法,也可以跟我聊,咱们一起琢磨琢磨。”
两个学生愣住了,反应过来后赶紧站起来:“谢谢邓校长!我们这就去跟教学秘书说!我们老家确实有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想听听您的建议。”
赵教授看着这一幕,笑着摇了摇头:“你啊,就是闲不住。当了校长,还想着给学生上课,比我们这些老骨头还拼。你开这门课,不就是想让学生们知道,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能为农村做点事嘛。”
“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从农村来,自然要想着农村的事。”邓鑫元坐回座位,把最后一个包子吃完,餐盘里的小米粥也见了底——他从不浪费粮食,父亲总说“每一粒米都是弯腰种出来的,扔了就是扔了庄稼人的心血”,小时候在农村,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
早上八点,邓鑫元端着餐盘走到回收处,把餐盘和碗分类放好,还顺手擦了擦桌子上溅出的粥渍。保洁阿姨王婶连忙说:“邓校长,您放着我来就行,哪能让您动手?您可是校长啊。”
“王婶,我也是食堂的食客,收拾自己的桌子是应该的。”邓鑫元帮着把餐盘摞好,“您早上四点就来打扫卫生,比我辛苦多了。您老家也是农村的吧?听您说话的口音,像是开县那边的。”
“是啊,邓校长,我老家是开县的,跟您老家白云村离得不远呢。”王婶笑了,“我儿子也在咱们学校上学,是经管学院的,他总跟我说,邓校长特别关心农村来的学生,还帮他申请了助学金,让他不用跟家里要生活费了。”
“应该的,农村来的孩子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邓鑫元拍了拍王婶的肩膀,“您儿子要是有什么困难,让他直接来找我,别客气。我爹常说‘帮人就是帮自己,看着别人好,自己心里也亮堂’。”
从食堂往办公楼走的路上,邓鑫元遇见了提着工具箱的维修师傅。师傅是从邻省的农村来的,去年通过学校的招聘进了后勤处。“邓校长,您放心,打印机我这就去修,保证不耽误学生上课用。我儿子今年也考上大学了,跟我说想考咱们学校,说您是个好校长,他也想跟您一样,以后为农村做点事。”
“辛苦你了,修的时候注意安全。”邓鑫元叮嘱道,目光扫过路边的宣传栏——上面贴着新校区的规划图,图上的图书馆和实验室画得清清楚楚,还有专门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他抬手摸了摸宣传栏上的玻璃,想起自己刚到江城理工大学时,学校只有一栋旧教学楼,实验室还是借用附近工厂的场地。那时候他就想,要是能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教学楼,能有一个专门研究农村发展的机构,该多好。去年回老家,他跟父亲说起这个想法,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娃,你没忘本,爹高兴”,现在,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
公楼的电梯在早上八点总是很挤,邓鑫元每次都等下一趟。“邓校长,您怎么不跟我们一块儿挤挤呀?您办公室在三楼,走楼梯多累啊。”年轻的辅导员小李问道,小李是从偏远山区考来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学校当辅导员,专门负责农村学生的管理工作。
“你们年轻人上班急,我反正办公室就在三楼,走楼梯还能锻炼身体。”邓鑫元说着,已经迈开脚步往楼梯间走。楼梯间的墙上贴着学生们的手绘海报,有“考研加油”的,有“毕业季祝福”的,还有一张画着自行车和包子的海报,下面写着“感谢邓校长,让我们在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每次走楼梯,都会停下来看两眼——这些海报,都是他让宣传处保留的,他说“这是校园里最有温度的东西,也是我不忘初心的提醒”,就像父亲总把他小时候得的奖状贴在堂屋里,说“看着这些,就知道娃没走歪路”。
喜欢寻梦男孩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寻梦男孩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