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四月五日。
午时。
刺史府。
刺史府四周,兵甲林立,守卫森严,犹如铁桶一般。
就在这时。
刺府大门缓缓打开。
毛骧带着一队锦衣卫,并周氏家族成员数百人走出了大门。
这些周氏成员共计数百人,全都被粗绳捆绑着,神情沮丧,目露恐惧。
毛骧按刀而立,面色肃然。
他扫了一眼刺史府四周,发现零星的人影经过,毛骧目光一闪,作为专业情报头子,他可以看得出这些游离在府外的人都是伪装的。
周氏家族的人吗?
毛骧没有感到丝毫意外。
他按照原计划进行,让周家人跪在刺史府门前,排成四排,再次扫了一眼四周,说:
“我这些身后的人,他们都是铸成大错的人。”
“他们是周氏家族的人!”
“刺杀大将军,差点让大将军身死当场。”
“现在,凡是参与刺杀韩大将军的人,限你们一刻内出来,否则的话,一刻之后没有出现,我就立即斩杀一人。”
毛骧说完后,再扫了一眼四周,就站在周氏家族成员面前,目光泛着冰冷的光芒。
同时,他让四周的弓弩手埋伏好。
一切,只待周氏家族成员出现。
此刻。
李承乾在书房里打盹。
不一会儿,他就睁开了眼。
“谁?”
就在刚刚,他听出来了一丝异响。
平常之时,没有他的允许,是不会有人靠近。
现在,却有人靠近了书房,很显然,这很异常。
他的目光直直地看向屋外。
下一瞬。
一道矫健的身影推开了门,闯入了书房。
李承乾看着黑衣人,面色平静。
黑衣人没有丝毫迟疑,提刀就朝着李承乾的方向砍。
李承乾心中疑惑,面色很平静。
此人,究竟是把自己当成了韩信?还是说有人要对付自己。
此人能够解决门口的两个守卫,而且能够躲避其他人的视线,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李承乾压下心头的疑惑,随手抄起伏案上的砚台狠狠地朝着这名黑衣人扔去。
黑衣人目露骇然,扭头躲开。
砚台砸在墙上,发出“砰”地声响。
砚台瞬间四分五裂。
屋外响起一阵铁甲声,正往这个方向而来。
黑衣人提刀再砍,李承乾猛地起身,抄起伏案往黑衣人身上砸去。
黑衣人举刀横挡。
然而,李承乾巨大的力道,直接将黑衣人击倒,当场吐出一口鲜血。
黑衣人骇然地看向李承乾,说:“你不是韩信?”
李承乾听到是清脆的女声,面色平静,“说吧?为何来刺杀朕?”
话音刚落。
一群玄甲禁卫推门而入。
他们看到黑衣人的刹那,纷纷拔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李承乾见此,面无表情,“将此人交给毛骧处理,务必问出幕后之人,还有,她是如何出现在府中的。待此人招供后,杀!”
“诺。”玄甲铁卫应了一声,就躬身退出了书房。
门,快速合上。
李承乾神色自若,仿佛刚刚的刺杀对他没有一点影响。
紧接着。
他拿起伏案上的一份文书,开始浏览,并目露思索。
书房里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毛骧耳里。
他的面色有些发黑。
旋即,他恶狠狠地看向跪在地上的周氏家族成员,说:
“看来,你们周家人真是不知死活。就在刚刚,你们的人居然混入了府中,还想刺杀陛下,实在该死……”
跪在地上的周家人听到毛骧的话,身体都有些颤抖。
他们知道他们当中肯定要有人遭殃,想到此处,都低下了头,谁也不希望自己被选中。
毛骧随手一指,很有眼力见的锦衣卫立即将一个周家人给拖了出来,那人吓得屎尿横流,口中无比慌张地大声道: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求求您了,我还不想死……我还不想死。”
毛骧眼中冷光一闪,挥了挥手,“砍了……”
那名拖人的锦衣卫没有丝毫迟疑,迅速拔刀,刀光一闪,一个人头倏然落地,在地上翻滚了几圈,落到一个周氏家族成员面前,吓得她连连后退,并惊恐大喊: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毛骧瞪了她一眼,那人立即止声,低头不语,身体晃个不停,仿佛下一刻就要栽倒在地。
场中的气氛一片死寂。
周围目睹这一幕的人,纷纷面色泛白,极少数面色骤变,目光喷火。
毛骧没有多等,就有一个人向他走来。
“你们住手,一人做事一人当。放过他们。”此人大声道。
毛骧没有说话,只是瞥向一个方向。
刹那间。
无数箭矢朝着走出来的人射入,刹那间,这人就被射成了刺猬,当场毙命。
毛骧对一个锦衣卫说:“带人处理一下。”
“诺。”锦衣卫应了一声,很快就去找人来处理。
这一幕,将周氏家族成员吓得够呛。
四周,寂静得可怕。
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周氏家族成员在一个一个的减少。
直到夕阳西下,刺史府门口的所有周家人全都被砍了头,仍然没见人再次出现。
毛骧冰冷的扫了一眼周围的人,就转身进入刺史府大门。
很快。
毛骧来到李承乾的书房。
李承乾扫了一眼毛骧,就知道周家的人被处理干净了。
“如何?”李承乾淡淡地问。
“回陛下,只出现了一个参与刺杀的周氏族人。所以,被抓的那些人都死了。”毛骧说。
李承乾点点头:“刺杀朕的那个女人。你去好好审审,或许,能问出点什么。”
“诺。”毛骧低头应道。
“以后,这书房没有朕的允许,不准有任何人靠近。今日的事情,朕不希望再发生。”李承乾肃穆着脸道。
“臣领命。臣保证绝不会再有此事发生。”毛骧说。
“好了,你下去吧……”李承乾轻轻地挥了下手。
毛骧恭敬地行了一礼,就转身离去。
……
东宫。
显德殿。
李泰一身蟒袍,坐在伏案旁,眉头紧锁。
他看着伏案上的一道明黄圣旨,心中疑惑丛生。
父皇为什么要孤推荐人去岭南道巡查呢?
对此,李泰不明其意。
在他看来,李世民的每一个举动,其背后必有深意。这是他当了这么久太子最大的体会。
只是,岭南道那个地方有些一言难尽啊……
恐怕没有人愿意去那个地方,只怕这个差事会得罪人。
想到此处,他思索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至少不能得罪人。
推荐自己的人,他又有点不愿意。
思来想去,或许,可以推荐那些立场中立而且背景小的人去,缩小了范围后,很快,他就锁定了几个人选,眼神骤然放光。
他心里想到的人选赫然是:
岑文本、马周……
喜欢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