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四月九日。
泷州刺史府。
书房。
李承乾神色平静,望着面前伏案上的文书,思索着泷州政务。
如今,于他而言,人才很是缺少,想要找个处理政务方面的人手,还是得让张良那边帮忙安排一下。
大致的方法,只能暂时从岭南道挑选一些读书人。
至于后续的话,等一统大唐后,再将主时空的一些政策拿到这个世界实行即可。
这般想着的时候,李承乾开始在伏案上写信。
刚写完信没多久,毛骧就出现在了书房。
李承乾没有抬头,他轻轻的问:“何事?”
“回陛下,臣已经审问出来了。那个女刺客......她将你当成韩大将军了。她的身份是周氏家族的嫡次女。”毛骧躬身低头回道。
李承乾淡淡地说:“她有没有招供出什么?譬如,周家的藏身之处,还有周家的钱财田产......”
“她的嘴很严,哪怕臣动用了一些极刑,她也没有招供。多次昏死过去......”毛骧说。
李承乾神色一怔。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敌人嘴硬的。
他瞥了一眼毛骧,毛骧立即会意,连忙解释道:“陛下,臣已经将能用的方法都试过了,都没有用......”
李承乾皱了皱眉头,“既然逼问不出来......那就直接杀了吧......留着她,还浪费粮食。”
毛骧面色一滞,旋即,恢复正常神色,恭敬地应道:“臣领命。”
李承乾思索片刻,道:“由你带着锦衣卫,还有一千玄甲铁卫,务必将泷州城城内所有的周氏家族成员全部血洗。这件事,宜早不宜迟,立即去办。”
毛骧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去。
李承乾若有所思。
......
长安。
太极殿。
烛火幽幽。
李世民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鑫,眉头紧锁。
“你刚刚说什么?朕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
李世民的声音有些发颤,目露错愕,显然,到了现在,他依然不敢相信自己亲耳听到的这件事。
李鑫犹豫了片刻,方道:
“臣之所言,句句属实。那废太子李承乾确实还活着,而且,他在岭南道的势力不小。这是百骑传回来的,臣敢以自己的项上人头作担保。”
李世民沉默了。
此时,他的心很乱,更多的是复杂。
陡然间听到李承乾没有死的消息,他心中还是感到一丝欣喜的。
毕竟,李承乾是他的嫡长子,虽然他犯了很多错,但,这个孩子,也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人,人心是肉长的,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感情?
而且,他早就查出来那所谓的巫蛊之祸,只是被那陈安陷害,当时,他也是被蒙蔽了而已。
如果再来一次,他绝不会再受人蒙蔽。
每次午夜梦回之时,他总会梦到观音婢,却心怀愧疚,不敢面对她。
现在,他心中的内疚也稍稍减轻了些许。
如果他再次梦到观音婢,他可以坦然面对。
只是,事情已经非人为意志可以转移。
现在的大唐太子是青雀,而并非是高明。
老实说,青雀的表现还不如高明,但胜在听他的话,在他面前,都是一副乖巧孝顺的模样。
相比李承乾,李泰更容易被他控制和掌握。
想到这里,李世民轻轻地叹了口气。
想当初,他让李泰住进武德殿,并封李泰为魏王,目的是想从其中挑一个更强的大唐继承人。
结果也很明显,最后的胜利者是李泰。
压下心中诸多思绪,李世民抬起头看向李鑫,问:“那个逆子......如今在岭南道如何?有没有更详细的一些情报?”
李鑫低着头,没有丝毫磨蹭,回道:
“废太子在岭南道广州造反了,并拿下了广州。据百骑传回来的情报,废太子的兵力至少有三万人。”
李世民神色一僵,目露气愤:
“你说什么?那个逆子反了?他这是要干什么?朕还是大唐天子,他这么做是在宣泄对朕的不满吗?简直岂有此理!反了天了!”
李世民越想越气,猛地站起,右手使劲,狠狠地拍在伏案上,目露凶光。
李鑫的头更低了,几乎贴在了地面上。
大殿的气压瞬间变低,令人几乎无法喘过气来。
良久。
李世民平复了心绪,说:
“让百骑的人继续关注那个逆子,朕要知道他的一切动静。还有,百骑的消息以后只需送到朕这边来,青雀那边就不要理会了,没有朕的许可,不可将这些情报告诉青雀,懂了朕的意思吗?”
李鑫面露诧异,却是没有敢多问。
“臣明白。”李鑫急忙应道。
“岭南道那边的势力错综复杂,以朕对那逆子懂了了解,占据一个广州,根本成不了事情,他会很快明白,那些岭南道的人比朝臣更难对付,也更复杂。”
“只不过,朕没有想到,他居然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拉起一支三万人的队伍,也算是没有枉费朕以前对他的教诲。”
“朕记得,之前青雀推荐了一批人前往岭南道巡查,这些人......各个都是真材实料,虽然门第出身不高,就让朕来看看那个逆子究竟会不会用他们。”
“李鑫,你说若是那个逆子表现得很出色,朕要不要将他调回长安,让他继续和青雀争,从而维持朝堂的平衡,而朕也更能够设局,赚取某些人下场。”
李世民自言自语,一旁的李鑫根本不敢接话,直到他听到自己被点了名,才开口说:
“陛下怎么吩咐,臣就怎么做......”
李世民满意地瞥了一眼李鑫,笑着道:
“你对朕的忠诚,朕自然一清二楚。朕现在想想,若是能够与那个逆子取得联系,我们父子布置一场大局,或许,朝廷就可以将岭南道彻底掌控,而不必再受各种掣肘。”
李鑫听到李世民的话,他心领神会,不等李世民吩咐,高声道:
“臣愿意为陛下奔走,前往岭南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此事暂且不急。朕要写几封信,到时候,由你亲自带百骑前往岭南道,你见到了那个逆子......告诉他,朕之前误解了他,如果他能够配合朕将岭南道的心腹大患给清除了,将来未必不能再回到长安,继续做他的太子。”
李鑫心神一凛,暗道:陛下这是要干什么?到时候太子李泰若是得知,那么,朝堂上恐怕又要换一批新面孔了。
同时,李鑫不敢有任何迟疑,高声道:“诺。”
李世民挥了挥手,“你下去吧,等朕的信写好后,会派人送给你,到时候,你就往岭南道走一趟吧......”
“诺。”李鑫恭敬地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后,就转身离去。
喜欢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