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并目睹俄军进攻失败后,汉军的热气球缓缓从空中降落,稳稳停在普列文要塞的中央位置。
这里相对安全,即便俄军继续炮击,也难以对其造成实质威胁。
热气球尚未完全落地,周围就围上了一群土耳其士兵。
当他们看到吊篮中走出几个穿着陌生军装、样貌也完全陌生的军官时,纷纷露出惊讶神情。
“努里帕夏将军,我是苏丹陛下派来的联络官,这位是李将军,他们是来自天朝的特别支援部队!”
联络员的一番说明,让要塞中的奥斯曼士兵顿时豁然开朗!
原来是从天朝请来的援军!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各位将军前来支援我们!”
努里帕夏热情地向汉军几位将领打招呼。
对方能在如此危急的关头前来相助,单是这份胆量就足以令人敬佩。
“不必客气,努里帕夏将军可是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
能与将军并肩作战,也是我们的荣幸。
更何况白熊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要能打击他们,我们非常愿意提供支援。”
努里帕夏听后,脸上顿时露出笑意。
此前天朝在远东重创白熊军队、歼灭十余万敌军的消息传到奥斯曼时,全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仿佛是自己打了胜仗一般。
奥斯曼与白熊本就是世仇,两国积怨已久,这种敌意早已深植人心。
因此,得知汉军也与白熊敌对,自然就对这支军队多了几分好感。
而且,汉军不只是口头支援,相互介绍之后,他们立刻将空中侦察所得的情报分享了出来。
同时还指出了奥斯曼防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这些建议极具新意,让努里帕夏大开眼界,对汉军的能力更加信服与钦佩。
于是,他们立刻采纳建议,调整部署,并加紧修建更多防御设施。
结果在接下来的几次战斗中,这些工事果然发挥了巨大作用,令白熊军队付出了沉重代价。
至此,整个普列文要塞内的奥斯曼士兵对汉军已是心服口服。
不少士兵和军官甚至将他们视为神明,在他们眼中,这支部队简直如天兵下凡般强大!
而在白熊这边,连续的进攻失利与巨大的伤亡,令缅希科夫心情极度沉重。
国内对他的指责声日益高涨,连沙皇都对他极为不满。
他手握五十万大军,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普列文!
这在常人看来简直难以置信,因此各国舆论纷纷加以嘲讽。
这件事让白熊在国际上颜面尽失,昔日“欧洲宪兵”的称号彻底被摘下,甚至开始被称作“东欧病夫”。
沙皇向来爱面子,心中极为愤怒,接连发来数封电报,将他骂得体无完肤,严令他必须在五日内攻下普列文!
缅希科夫接到电报后脸色铁青,脸色难看得仿佛吞了黄连一般。
他不想拿下普列文吗?
当然想,可就是打不下来!
原本在沙皇巨炮运抵后,他们曾一度取得进展,但随着汉军军官的指导,奥斯曼的防御能力大幅提升。
战壕、交通壕、防炮掩体、地下通道、隐蔽兵舍等防御设施逐步完善,奥斯曼军队几乎全部转入地下,成了一支地底作战部队。
这使得白熊的炮火杀伤力大幅下降,若不发动地面进攻,甚至都无法确定敌人的具体位置。
然而,面对如此坚固的防御体系,一旦发动进攻,势必会带来巨大伤亡!
这让缅希科夫心中充满顾虑。
他担心,即使最终攻下普列文,也可能因伤亡过大而遭到沙皇的清算。
于是,他打算继续围困要塞,切断补给线,逼迫守军活活饿死。
这个策略确实见效,要塞内的奥斯曼军队粮草已日渐匮乏,若再围困一个月,或许就能兵不血刃取得胜利!
但问题在于,如果再拖一个月,恐怕还没等到敌军饿死,他自己就会先被沙皇处决。
无奈之下,缅希科夫只能咬牙继续强攻。
而结果就是,白熊的伤亡人数如火箭般迅速攀升!
伤亡很快突破五万、八万,甚至达到十万!
如此庞大的伤亡震惊了整个欧洲,连那些原本作壁上观的各国民众,也都为这个数字感到震惊与胆寒!
谁也无法预料,仅仅围绕一座小城展开的战斗,竟会引发如此惨烈的伤亡!
这场战事带来的冲击,让整个欧洲证券市场上的白熊债券暴跌,各国纷纷抛售白熊方面发行的战争债券。
因为连傻子都看得出来,白熊的军事行动面临极高的失败风险,继续购买这些债券,恐怕只会让自己赔得倾家荡产!
巨大的伤亡迫使沙皇不得不暂时中止进攻命令,否则照这样打下去,白熊的五十万大军恐怕都要埋葬在这座城下!
然而,由于损失实在太过惨重,普列文已经成为了白熊人心中的一根刺,他们发誓必须攻克此地,将城内的土鸡军队彻底消灭!
于是,沙皇撤换了缅希科夫的职务,调派米柳京上将前往普列文指挥战局,改为采取围困策略,打算将城内的守军彻底困死。
可怜的缅希科夫,原本自己主张的就是围城战术,却因沙皇的压力被迫发起进攻。
而当进攻失败之后,所有责任都被推到了他身上,沙皇则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普列文战役改变了欧洲的战略格局,使得白熊迅速南下、夺取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彻底落空。
同时,也大大缓解了奥迪利帝国在东线的作战压力,让他们得以抽调更多兵力来对抗普鲁士。
这场战争也因此被拖得更久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战役让要塞防御战术迅速引起了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
在汉军的协助下,土军在普列文的防御堪称史无前例的成功。
而这种成功的战例,使整个欧洲各国意识到要塞防御的巨大威力,纷纷开始研究学习,并在国内设立专门课程,深入分析土军在本次战役中的防御策略。
这一趋势也直接影响了几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战爆发之初,欧洲各国迅速进入了残酷的堑壕战之中,而机枪与铁丝网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放大了防御战的威力,使得双方伤亡急剧上升,短短几年之间,几乎耗尽了欧洲各国的人力与国力!
就在白熊于普列文要塞前折戟沉沙、在世界面前颜面尽失之时,南方战场上,集结了十余万大军的意呆利军队,在进攻威泥斯时同样遭遇了惨败!
6月23日,十四万意呆利军队与八万奥军在威泥斯以北的平原展开决战。
尽管意呆利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由于指挥混乱、战斗力低下,最终被奥军重创。
在短短十五天内,意呆利接连吃了三场败仗,不仅未能夺回威泥斯,还损失兵力两万余人,被迫撤军。
到了七月初,意呆利军队已完全撤回出发地。
从此,“战五渣”的形象便深深烙印在了欧洲各国的印象中。
受此影响,南线的奥军迅速抽调兵力返回本土,加强了维野纳地区的防御力量。
普列文与威泥斯两场战役的失败,使普鲁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消息传到柏霖,俾斯麦勃然大怒。
为了促使意呆利参战,普鲁士此前已先后提供了高达一亿两千万马克的军事援助,原本希望他们能在南线牵制奥军,为普军主力创造战略优势。
没想到意呆利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转眼之间便被击溃!
这样一来,非但未能牵制南线奥军,反而促使其大举回援,直接增强了正面战场上的防御力量,使普军的进攻更加困难。
“我们不能再指望所谓的盟友了,无论是白熊还是意呆利,他们都靠不住。
想要实现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俾斯麦立刻前往皇宫,向威廉一世陈述战局。
威廉一世也为当前的局势感到头痛不已。
汉军的介入让东线战场形势逆转,土鸡在东方取得优势,白熊遭受重创。
所幸土鸡尚无力发起进攻,对普鲁士尚无直接威胁,因此东线局势尚可接受。
然而意呆利在南线的惨败,却是对普军战局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正面战场上突然多出数万奥军,对德军的推进计划构成了极大阻碍。
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二军团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第一军团的防御也十分吃紧,高卢军队目前持续调兵遣将,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六十万人。
这支超过六十万的大军正朝莱茵地区压境,第一军团能否顶住这波攻势,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第一军团最终守不住,那高卢军就能一路打进他们的本土!
所以,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
“你有什么想法,我的宰相!”
威廉一世对俾斯麦极为信任,他清楚这个人一向具备清晰的战略眼光,因此想听听他的意见和安排。
“陛下,我认为我们现在不能再按照原计划稳步推进了,必须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什么决定?具体说说看。”
威廉一世对他的想法很感兴趣,立刻追问。
“我认为,应当立即让卡尔的第二军团放弃对布拉铬的强攻,转而迅速向南推进,直取维野纳!”
在卡尔的第二军团夺取苏台德地区之后,原本的作战计划是先攻下布拉铬,清除南下路线上的阻碍,再继续南进攻击维野纳。
然而布拉铬城防坚固,奥军在此部署了重兵,导致他们进攻受阻,打了将近三周仍未攻克。
再加上奥军从意大利方向调来援军,势必还会向此地继续增兵,攻下该城的难度只会越来越高。
喜欢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