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听闻战火再起,人人唯恐德军长驱直入,带来又一场浩劫。
因此,只要前线略有不利传闻,铁塔城百姓便惶惶不可终日。
那些曾亲身经历战祸的人们,早已收拾细软,携老扶幼,准备南逃避难。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更要命的是,人们在逃离前疯狂抛售资产——房屋、店铺、股票、债券,凡能变现之物尽数甩卖。
一时间,房价断崖式下跌,跌至谷底;股市接连暴跌,无数股民血本无归,企业融资渠道断裂,整个市场绿光闪烁,哀鸿遍野。
经济剧烈震荡叠加社会情绪失控,终于让高卢当局再也坐不住了。
倘若再放任不管,整个国家恐怕将陷入彻底混乱。
高卢国防正府临时总统路易·茹尔·特罗胥近来心力交瘁。
前线刚传来德军大举压境、法军溃败的消息,后方便接连骚动不断,局势纷乱如麻,让他左右为难,不知该先应对哪一头。
他只得紧急召集内阁要员,商议如何应对前线军事失利与国内动荡的双重危机。
“总统先生,德军虽攻势猛烈,但至今尚未突破孚日山脉,实际威胁远没有民间传得那么可怕,眼下尚无需过度惊慌。”
“的确如此,”另一人接话,“我们后方仍有可用之兵,况且几个月前德军那波进攻不也被我们挡下了?他们一味强攻,无异于自取其辱。
只要我们稳住阵脚,向盟友求援,待援军一到,照样能把他们赶回去!”
由于此前在堑壕战中成功遏制了德军的推进,法军上下对敌人的畏惧已大大减轻。
倘若没有这种依托工事的防御方式,必须依靠大规模野战决胜负,恐怕士气早已动摇。
毕竟普法战争的教训历历在目——一旦摆开阵势正面交锋,德军几乎是以碾压之势击溃法军,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
而如今这支军队,无论训练水平还是战斗意志,比起当年那支正规军还要逊色几分。
真要拉出去打野战,结局只会更惨。
所幸有战壕可依。
依托机枪火力和铁丝网屏障,哪怕士兵素质不如对手,也能守住阵地,击退冲锋。
正是这些深挖于地下的掩体,一次次救了他们的命。
但他们并未察觉,曾助他们屡次脱险的堑壕战术,如今已被德军找到了破解之法。
虽然前线战报提到德军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新打法,但高卢高层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他们认为萨尔布吕肯的失守以及随后的节节败退,不过是因敌人在局部集中兵力所致。
面对重压,前线失守本属寻常,上次也是如此。
只要敌军继续深入,己方及盟军的增援陆续到位,兵力对比将逐渐逆转,届时不仅能遏制攻势,甚至还能反手一击,打对方个措手不及。
路易总统听罢觉得合情合理,于是仅向前线铁塔城方向增派五万部队,并向西班亚与侧翼的日不落发出求援信函,之后便将注意力转向国内。
德军再怎么进逼,毕竟离首都还有数百公里之遥,高卢人自认尚在安全范围之内。
可眼下的社会恐慌却已蔓延至市井,物价飞涨、秩序混乱,若不及时遏制,恐将引发全面动荡。
因此,正府将重心放在平息内乱之上,这一抉择,无形中为日后的溃败埋下了祸根。
而在海峡对岸,当日不落得知高卢再度战败的消息时,反应颇为平淡,甚至有人暗自哂笑。
在他们看来,高卢吃败仗本就是家常便饭,早已见怪不怪。
若是哪天传来他们打赢的消息,反倒令人怀疑是否属实。
“让西班亚去支援吧,我们不必插手。德军终究破不了高卢防线,问题不大。”
日不落的态度与高卢如出一辙,同样低估了此次攻势的严重性。
此前成功抵御卡尔亲王的进攻,让他们对堑壕防御体系充满信心,认定此类固守战术极难被攻破,因而并不担忧。
更何况,德军此刻将矛头指向高卢,反而令他们松了口气。
眼下更让他们焦心的是南亚局势骤然紧张——情报显示,天朝正在边境大规模调兵,明显意图染指日不落的南亚属地。
这一动向令伦敦方面坐立难安。
天竺于他们而言关乎国运,绝不能有失。
因此,日不落帝国正在内部商议,是否要派出一支远征军前往支援。
若真要出兵,就必须从欧洲本土调遣部队,可眼下日不落国内兵力本就捉襟见肘,主力全数压在西线战线上,正与敌军僵持不下。
这样一来,唯一的兵源只能来自西线战场上的那支英军。
但一旦他们从中抽走太多兵力,而德军又趁机抓住防线空虚的时机发起猛攻,整个西线局势恐怕会瞬间崩溃。
恰在此时,德军将矛头转向高卢,大举进攻其边境,这让日不落方面稍稍松了口气。
看来短期内德军无暇顾及他们,既然如此,便可腾出手来专心经营南亚的殖民利益。
在这种种因素交织之下,协约国逐渐放松了对德军动向的警惕,结果导致德军在萨尔布吕肯一役后势如破竹,接连推进!
直到德军攻陷福尔巴克,深入高卢境内,高卢人才猛然惊觉形势危急!
在福尔巴克前线战场上,卡尔亲王与天朝军事顾问团并肩而行,巡视着这场战役所斩获的巨大成果。
此役中,德军再次重创法军三个师,击毙敌军三万八千余人,另有两万五千以上被俘。
德军自身伤亡约为两万人,战损比达到三比一。
相较于此前的萨尔布吕肯之战,虽然伤亡略有上升,但战果却更为显着!
福尔巴克地处孚日山脉高地,而萨尔布吕肯则位于山腰与山脚地带,两者攻防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原本卡尔亲王预估,夺取此地可能需要付出五万乃至八万将士的代价,未曾想实际损失不到一半便已拿下阵地。
这不仅出乎意料,更让他倍感振奋。
更重要的是,占领福尔巴克意味着德军掌握了战略制高点——过去他们始终处于仰攻劣势,如今却能依托地形居高临下展开攻势。
有了这一优势,德军未来的作战将更加主动,伤亡将进一步降低,战果也将更加可观。
此前攻占萨尔布吕肯用了约五天,而拿下福尔巴克耗时十二天,因节奏较缓,协约国并未察觉其真正威胁。
但从现在起,一旦德军再度发动进攻,对方必将感受到那迅猛如潮水般的推进速度!
“若非贵方提供渗透战术指导,并协助我们选定萨尔布吕肯作为突破口,恐怕难以取得如此辉煌胜利……”
卡尔亲王再次向孙德胜等人致以诚挚谢意。
相较上一次由他主导的攻势,此次作战顺利得多。
无论是在伤亡控制、物资缴获还是整体战果上,都远超以往。
这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高卢的土地已在眼前,只待铁蹄踏过!
而助他走到今日局面的,正是身旁这群来自天朝的军事智囊。
因此,再多的感激也不为过。
“殿下不必多礼,”孙德胜冷静回应,“福尔巴克失守,高卢方面必然震动,接下来定会集结重兵前来阻击你们。”
他并未因对方的赞誉而得意忘形,反而对当前局势抱有清醒认知。
尽管德军已打开通往高卢腹地的大门,战果喜人,但投入的兵力终究有限——第二军团总计不过三十多万,尚不足四十万之众。
单凭这一支部队就想突破法军层层设防,直插高卢心脏,甚至拿下铁塔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要想实现最终目标,必须增派援军。
可问题是,此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否还有余力向前线输送更多兵力?
只是眼下德军上下士气高涨,正沉浸在连胜的喜悦之中,孙德胜便没有将心中隐忧和盘托出。
即便说破了嘴,对方恐怕也不会放在心上。
卡尔亲王并不愚钝,凡是我能想到的关节,他怎会毫无察觉?可他始终避而不谈,显然不是疏忽,而是有意回避。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自讨没趣,硬要把这个被刻意冷落的话题端上台面?
不过,不对第二帝国的人多言,不代表我就该把这事儿压在心底、闭口不提。
欧洲这边的真实状况,仍得如实传回国内,让天朝中枢能够看清局势,做出精准判断,以免因误判而损害国家根本利益。
天朝,长安城。
当来自欧陆的情报送达后,皇帝立即召见军机要员,共议下一阶段的军事方略。
“倘若孙德胜所呈情报属实,那么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接下来一段时日内,或将陷入僵持胶着之态。
德军缺乏足够的后备力量,难以一举突破敌阵,直取高卢首府铁塔城。
而一旦无法攻克铁塔城,这场战事势必旷日持久。
德意志不愿放弃既得之地,高卢人更不会容忍国土沦丧,双方必将在前线反复拉锯,战况只会愈发惨烈。”
总参谋长蒋百里条分缕析,一番话令殿中众人频频颔首。
“那此事对我们的南亚布局,又将产生何种影响?”李秀成出声问道。
若天朝真要挥师南下,投入兵力少则二十万,多则或逾五十万——这极可能是开国以来对外用兵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
如此庞大的战事,必须由一位才干卓绝、资历深厚的大将统帅全局。
而眼下符合此等条件者屈指可数。
左宗棠虽有能力,但身为归降之将,且正驻节东欧,难以前线调度。
唯一合适人选,便只剩下李秀成本人。
喜欢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