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的喧嚣渐渐被无垠的碧波取代。
庞大的船队劈波斩浪,向着遥远的苏门答腊驶去。
甲板上,答腊王朱高燧意气风发,对着海图指指点点,畅想着未来。
而陈兴则站在他身侧,目光沉静地观察着这位年轻王爷,心中盘算着即将面临的复杂局面。
“姑父,到了地方,咱们是先拜会那个什么…旧港宣慰使施进卿?”朱高燧问道,语气带着一丝不以为然。
他习惯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对这等“化外藩臣”并不十分看重。
陈兴收回目光,点点头,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高燧,施进卿此人,不可小觑。他是前朝梁道明旧部,在当地经营数十年,根基深厚。”
“其家族本是闽粤移民,深谙华夷之道,在苏门答腊诸岛土王、海商乃至海盗间,都颇有威望。”
“名义上,他仍是我大明册封的‘旧港宣慰使’,但实际…” 陈兴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朱高燧,
“实际早已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朝廷的旨意,他能听几分,全看对他有无好处。”
朱高燧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哼!区区一介宣慰使,也敢如此?那依兴叔之见,我们当如何?”
陈兴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历经沧桑的从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我们此来,代表的是大明,是皇帝,更是你这位答腊王!礼数,自然要做足。”
“先礼后兵,方显天朝气度。陛下赐予您王旗印信,便是正统的象征。”
“我们以亲王之尊,持天子节钺,正式拜会他施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之以利。”
他话锋一转,声音沉稳有力:
“若他识时务,愿意奉你为主,遵朝廷号令,共同经营这海上咽喉。”
“分享香料贸易之利,共御外侮佛郎机人…那自然皆大欢喜。”
“他施家依旧是这苏门答腊的头面家族,荣华富贵,只增不减。”
“但是,”陈兴的眼神陡然锐利如刀,
“若他仗着天高皇帝远,以为你年轻可欺,妄图阳奉阴违,甚至暗中阻挠,想继续做他的土霸王…”
他拍了拍船舷旁一门黝黑的舰炮,发出沉闷的声响,
“别忘了,当年三宝太监的宝船到此,是如何让那些桀骜不驯的土王海盗们俯首帖耳的!”
“我大明船坚炮利,将士用命。你更是深得你父皇的勇武真传!他施家若有异心,咱们…也略懂拳脚!”
这番话,既有理有节,又暗藏雷霆手段,听得朱高燧热血沸腾,眼中精光爆射:
“好!姑父此言深得我心!先礼后兵!他若识相,本王自不会亏待他!他若想试试本王的刀锋…哼!”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像父亲当年那样,用武力慑服四方的场景。
当船队抵达旧港,场面宏大而微妙。
宣慰使施进卿率领本地华人家族、土王代表以及海商头面人物,在码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鼓乐喧天,仪仗齐整,表面上给足了这位新晋答腊王面子。
然而,陈兴和朱高燧都敏锐地察觉到,施进卿虽然态度恭敬,但眼神深处却带着审视和不易察觉的倨傲。
他身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显然在观望这位“空降”亲王的成色。
在宣慰使府邸的正式会晤中,朱高燧端坐主位,拿出了洪熙帝的圣旨和镇海王印信。
宣示了朝廷的任命和对苏门答腊的重视,他依照陈兴的指点,言语间既强调了朝廷的权威和镇海王的权柄。
也承诺尊重当地习俗,共同发展贸易,保障各方利益。
施进卿老奸巨猾,言辞谦卑,满口应承,但涉及具体权力移交、港口管理权、税收分配等核心问题时。
却语焉不详,处处推诿,只道“需与各头领商议”、“旧例如此”、“非一朝一夕可改”。
陈兴冷眼旁观,在朱高燧快要按捺不住火气时,适时地开口了。
他没有直接驳斥施进卿,而是微笑着,用一种仿佛闲谈的语气,提起了旧事:
“施宣慰使,听闻当年三宝太监初临旧港时,此地亦有一伙名为陈祖义的海盗,势力庞大,劫掠商旅,连宣慰使你也深受其扰?”
陈兴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三宝太监以雷霆手段,一举擒杀陈祖义及其党羽数千,焚毁贼船,肃清海道。”
“自此,旧港商旅云集,百业兴旺,宣慰使你才能坐享其成,安稳至今。不知…此事可有讹误?”
施进卿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陈兴这番话,点明了郑和的武力才是旧港安宁的根本,也暗示了朝廷随时可以再行雷霆之事!
而且,陈祖义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陈兴不等他回答,继续慢条斯理地说道:
“殿下奉旨前来,非为夺权,实为共荣。朝廷有王师,有宝船,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商品。”
“殿下有雄心,有魄力,更有陛下鼎力支持!与殿下合作,便是与整个大明合作。”
“财富、安全、地位,唾手可得。若有人目光短浅,只盯着眼前蝇头小利,甚至想螳臂当车…”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语气陡然转冷,
“那便是自绝于天朝,自绝于富贵前程!殿下仁慈,或许会网开一面。但大明的王法、大明的炮舰,却容不得半分亵渎!”
这番绵里藏针、杀机暗伏的话,配合着港口外那支庞大船队上黑洞洞的炮口。
终于让施进卿和他身后的势力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终于明白,这位年轻的答腊王并非孤身前来。
他身边这位深不可测的“长兴公”,更是一个洞悉一切、手段老辣的狠角色!
当年郑和能做的,他们现在一样能做,而且可能更狠!
权衡利弊之下,施进卿最终选择了合作。
他代表本地势力,正式向答腊王朱高燧效忠,并逐步移交了港口管理、税收征收等核心权力。
一场潜在的冲突,被陈兴的智慧和实力威慑消弭于无形。
扫清了施进卿这块绊脚石,旧港乃至整个苏门答腊,终于向镇海王朱高燧敞开了怀抱。
站在宣慰使府邸改建的镇海王府最高处,俯瞰着繁忙的港口和葱郁的土地,朱高燧踌躇满志,却又有些茫然:
“姑父,地方是拿下了,可这…这么大一片地,从何下手?总不能真像父皇当年打漠北,光靠砍人吧?”
陈兴负手而立,海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鬓角,眼中却闪烁着洞悉未来的锐芒,嘴角勾起一抹掌控全局的自信笑容:
“殿下,砍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做的,是把这片天赐宝地,变成我大明的海上金库。”
“变成你答腊王威震西洋的根基!至于从何下手?” 他猛地一挥手,仿佛要将整个南洋握在掌心:
“看见那些码头堆积如山的胡椒、丁香、肉豆蔻了吗?”陈兴指向港口,
“那不是香料,是流淌的金河!是老天爷塞到我们嘴里的肥肉!以前施进卿他们,就是守着金山要饭!”
“我们要做的,不是收那仨瓜俩枣的过路费!”陈兴语气斩钉截铁,
“而是把手,直接插进源头!高燧,你以镇海王名义发令:
“成立‘南洋香料总号’!王府占股五成,剩下五成,分给识相的本地土王和华商大族!”
“告诉他们,跟着王府干,躺着数钱!敢私下搞小动作、破坏规矩的…”
陈兴冷哼一声,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陈祖义的坟头草,就是榜样!”
“派人,深入那些丛林密布、瘴气弥漫的香料岛!”
陈兴眼中闪烁着精光,“找到最好的产地!王府提供种子、技术、武力保护!建立咱们自己的香料种植园!”
“让那些土人给咱们种!产出的香料,品质、等级、价格,全由‘总号’说了算!我们要做的,是垄断!”
“是掌控整个西洋香料的命脉!让那些红毛番想买香料?行!来旧港,按我们的规矩,掏真金白银!”
陈兴走到海图前,手指重重戳在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吗?是黄金水道!是东西方财富流淌的血管!”
“以前海盗猖獗,商船提心吊胆,过路费层层盘剥。现在,我们来了!”
“扩建旧港码头!要气派!要能停靠比郑和宝船还大的巨舰!”
陈兴豪气干云,“建最坚固的仓库,点最亮的灯塔!设立‘镇海市舶司’!”
“告诉所有过往商船:
“来旧港!这里安全!这里公平!这里效率高!缴纳一笔合理的‘护航管理费’,保你一路平安,买卖顺畅!”
“至于海盗?”陈兴嗤笑一声,
“那就是咱们练兵、立威的靶子!组建‘镇海巡洋舰队’!殿下您亲自挂帅!”
“就用咱们带来的大明水师精锐做骨架,招募那些熟悉海况、渴望安定的本地好汉!”
“配上最犀利的舰炮!把那些敢伸手的海盗,统统轰进海里喂鱼!我们要让‘答腊王旗’所到之处,海晏河清!”
“让‘旧港’这个名字,成为安全、繁荣的代名词!让所有想走这条航道的商人,都心甘情愿把钱塞进我们的口袋!”
“还有这漫山遍野的树木、橡胶树、椰子树…”陈兴如数家珍,
“都是钱!建船厂!造大船!我们自己的船队要纵横四海!建糖寮、榨油坊、织布厂!”
“把原材料变成值钱的商品!卖到大明,卖到西洋,卖到东洋!”
“我们要让旧港,不仅是香料中心,更是南洋的制造中心、贸易中心!”
“光有钱还不行。”陈兴语气严肃起来,“要想长治久安,扎下根来,必须打好基础。”
“修路!把旧港和内陆的香料园、矿场连起来!把财富的血管打通!”
陈兴大手一挥,“兴水利,开荒地!粮食自给自足,才能不受制于人!”
“在关键地方设官衙、驿站!让王府的威严,深入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最重要的是人心!”陈兴目光炯炯,“对待本地土人,尊重他们的神灵和习俗。”
“他们拜山神海神?好!我们王府出钱,把他们的庙宇修得漂漂亮亮!告诉他们,我们大明也拜妈祖,也敬天地!都是一家人!”
“在旧港最显眼的地方,给本王起一座最气派的‘天妃宫’!”陈兴对朱高燧说,“不!要叫‘镇海天妃宫’!”
“把妈祖的神像塑得高大威严!告诉所有人,是妈祖娘娘保佑着这片海域,是镇海王代表着妈祖娘娘的意志守护着他们!”
“再请国内的高道过来!”陈兴眼中闪着智慧的光,
“让他们讲经说法,告诉土人,咱们道家的‘道法自然’、‘忠君爱国’,忠大明皇帝,尊答腊王才是正途!”
“把他们拜的那些山精海怪,慢慢解释成是道祖座下的护法神!潜移默化,让他们从心底认同我们!”
“最后一条!语言不通那就是聋子瞎子!”陈兴斩钉截铁,“在王府和各城镇,广设‘汉文学堂’!”
“凡本地头人、富户子弟,必须入学!学得好的,本王重重有赏!将来当官、进商会,优先录用!”
“王府的告示、律法、账本,一律用汉文!“鼓励汉番通婚!让汉语成为这片土地上最荣耀、最实用的语言!”
“我们要让几十年后,这苏门答腊的娃娃,张嘴说的都是咱大明的官话!”
陈兴的谋划,如同精准的蓝图,在朱高燧雷厉风行的执行下,迅速展现出惊人的威力!
旧港码头日夜喧嚣,挂着各国旗帜的商船排成长龙,只为缴纳那笔让他们心安的“护航管理费”。
并抢购由“南洋香料总号”统一发售、品质绝佳的香料。王府的银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盈起来。
镇海巡洋舰队几次雷霆出击,将几股盘踞已久、凶名昭着的海盗连根拔起。
悬挂着狰狞“镇海王旗”的战舰所到之处,宵小遁形。旧港航道,成为了公认的“安全黄金水道”。
气派的“镇海天妃宫”落成,开光之日万人空巷。妈祖信仰融合了本地海神传说,迅速在沿海传播开来。
汉文学堂也招收了第一批学生,琅琅读书声开始在异域响起。
朱高燧站在堆积如山的银箱前,看着港口桅杆如林,听着学堂的读书声。
感受着百姓敬畏的目光,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充斥胸臆!
他看向身边风轻云淡的陈兴,眼中充满了近乎崇拜的光芒:
“姑父!神了!您真是神了!这苏门答腊,在您手里,简直…简直点石成金啊!”
陈兴微微一笑,目光却投向更遥远的海平线:
“高燧,这仅仅是开始。让这里,成为我大明永不沉没的海外巨舰吧!”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