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微光初现时,玄阳起身离台。拂尘未收,青衫下摆扫过玉髓台面,留下一道极淡的符痕,转瞬便与地脉同频,隐入山根。他步下太极台,三清已在山门等他。老子立于云前,不言不语,只袖中一缕紫气轻荡,似在应和他体内那道旋流。
玄阳上前,稽首不语。老子点头,转身踏云。通天笑了一声,剑意微动,化作一道清光随行。元始天尊目光扫来,落在他眉心符纹上,片刻,移开。
四人同行,不乘法相,不借云车,一步步走向天外。每踏一步,虚空便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其后混沌未分的紫气长河。那是通往紫霄宫的道径,非有缘之人不可见,非道心如铁者不可行。
玄阳走在最后,灵根感应着脚下紫气的律动。那不是灵气,也不是煞气,而是天道本身的呼吸。他体内的三重力量——地书残页的厚重、息壤的生机、少阴之气的清寒——自然流转,化作一道内环,稳稳托住通天箓。箓光微闪,不再受压制,却仍不敢松懈。
紫霄宫门在前。
门无框,无轴,只由一道垂落的紫气凝成,高不见顶,宽不可测。门内无声,却有万法自生自灭的回响。玄阳随三清步入,足下紫气化为实地,脚下生根。
宫内无柱无梁,天地自成其形。诸圣已至,分列两侧,皆垂目静坐。玄阳立于三清之后,不显不露,却有无数目光悄然扫来。那些目光无形,却带着法则的重量,压向他的灵根。
通天箓微震。
他不动,只将万灵拂尘横于心前,尘丝自然排列,无声结成一道虚影——守心符阵。阵不外显,却内守神魂。那些目光触之即退,如撞铁壁。
天道排斥仍在,但已无法动摇根本。
他闭目,静等道音。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光自宫顶垂落,不照诸圣,只落于中央虚空。光中无影,却有一声轻语响起,不高,不响,却如钟振于神魂深处。
“道可载,亦可截。”
是鸿钧。
众人皆动,或凝神,或垂思,或闭目参悟。玄阳心口一震——“截”?
符道主载,载天地之言,录万法之律。他从未想过“截”字。可就在那一瞬,他忽然记起荒原上画下的井字符。那一符不攻不守,只为“定”。定地脉,定煞流,定乱序。那不是承载,而是中断。
中断,即是截。
他闭目,灵根全开,感知鸿钧道音中的天机流转。那声音如河,奔涌不息,可在某一处,却有一瞬的停顿——不是断裂,而是被“截”住的节点。
他抬手。
指尖未触虚空,却已有符意成形。此符无头无尾,中间一道横线,斩断天机之流。不是破坏,不是镇压,而是从中“截”出一段天命,使其独立成符。
截天符。
符成刹那,紫霄宫内气流凝滞。诸圣睁眼,目光齐落。那符不显光华,不引异象,却让所有人神魂一紧——仿佛有一根线,被无声剪断。
鸿钧道音微顿。
片刻,那光中再起声:“符能截天机,是为道用。”
话落,天外忽有金霞涌来,如云聚,如浪叠,层层垂落,直向玄阳。那云非雾非气,而是由无数细密符纹交织而成,流转之间,暗合天道节律。
诸天庆云。
玄阳未动,庆云却在半空骤停。
一股梵音自侧方悄然渗入,不响于耳,直入神魂。那音似诵经,似低语,带着慈悲之意,却暗藏牵引之力,欲将庆云引偏半寸,使其落空。
是准提。
玄阳仍不睁眼。他将截天符虚影覆于心口,符意一转——从截外,转为截内。那梵音未入识海,已被截断于神魂之外,如雨落伞,滑向虚无。
他轻吐一音。
非言,非咒,却是符道真言:“符即天言,天言即符。”
声落,庆云骤然垂落,化作一片金霞,融入通天箓。箓光大盛,符纹自眉心游走,遍及全身,又缓缓沉入灵根。那一瞬,他与天地之间的隔阂,少了一分。
不再是异类。
而是道之一脉。
诸圣默然。老子袖中紫气微荡,通天嘴角微扬,元始天尊闭目不语。
鸿钧道音再起:“符道可存,载录天机,亦可截取一线,入大道之流。尔道可立。”
语毕,光散,紫气归源。
众人起身,陆续离去。玄阳收拂尘,欲随三清退下。
就在此时,灵根深处那道由魔念炼化的符引,忽然微震。
不是外力侵扰,而是共鸣。仿佛在极远之处,有一股意志,察觉了“截天符”的存在。
他不动声色,以守心符意轻轻一压,镇住异动。那震颤渐息,却未消失,如一根细线,悬在认知边缘。
老子行至宫门,忽停步。
他未回头,只道:“尔之符道之路,尚有劫难。”
话落,紫霄宫门无声开启。门后无景,只有一道光路,笔直延伸,没入混沌深处。不指方向,不显凶吉,只存在。
玄阳立于门前。
拂尘横于胸前,尘丝垂落,如笔锋悬纸,如剑尖指道。
喜欢洪荒万符之祖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洪荒万符之祖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