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二月的北平,寒风凛冽,古老的城墙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更显肃穆。这座千年古都,此刻却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前门火车站戒备森严,何志远一行在卫队的护卫下,踏上了北平的土地。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时代的北平,空气中除了寒意,更有一股无形的硝烟味。
冀察绥靖公署的会议设在铁狮子胡同一号的原北洋陆军部旧址,一座中西合璧的宏伟建筑内。会议室里,将星云集,气氛却比室外的天气还要冰冷。长条会议桌的主位上,端坐着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他面色沉静,眼神却透着疲惫和凝重。左右两侧,分别是二十九军的核心将领: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等,这些日后将在抗战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将领,此刻眉宇间都凝聚着忧色。
何志远作为客军代表,座位被安排在宋哲元右手边稍次的位置,显示出对其的重视。他的随行人员只有参谋长周卫国和情报高参郑云峰,显得低调而克制。
会议开始,宋哲元首先发言,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今日请何军长及诸位同仁前来,是为共商华北防务大计。目前局势之严峻,毋庸赘言。日人步步紧逼,无理要求层出不穷,丰台、卢沟桥等处,已是剑拔弩张。”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二十九军将士,守土有责,绝不忍辱退让!然,抗战乃国家大事,须统筹全局。何军长率中央精锐北上,乃增强我华北防务之重要力量。今日之会,旨在明确防区,协同策应,以备万一。”
接下来,由参谋长汇报最新的敌我态势图。日军的兵力部署、演习路线、挑衅事件被一一标注出来,触目惊心。特别是卢沟桥至宛平城一线,日军的活动频率和强度明显异常。
“据可靠情报,” 秦德纯补充道,“日军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近期活动频繁,与关东军往来密切。其麾下牟田口廉也联队,气焰尤为嚣张,屡次在卢沟桥附近寻衅。我看,他们是存心要在这里制造事端!”
冯治安一拳砸在桌上,怒道:“妈的!小鬼子欺人太甚!我三十七师官兵早已忍无可忍!卢沟桥乃北平门户,绝不容有失!他敢来,我就敢打!”
张自忠相对冷静,但语气同样坚定:“打,是迟早要打。但要讲究策略。我军装备落后,重武器匮乏,与日军正面硬拼,恐损失巨大。需依托工事,节节抵抗,待机反击。何军长所部装备精良,可否作为战略预备队,在关键时刻予敌重击?”他将目光投向何志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何志远身上。这位年轻的中央军军长,他的态度和实力,可能直接影响战局。
何志远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先向宋哲元及诸位将领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态度谦逊而尊重:“宋总司令,各位将军。志远奉命率部北上,唯一宗旨,即是抗日救国,听从宋总司令指挥,与二十九军弟兄同进退,共生死!”
他走到地图前,指向保定至高碑店一线:“我部初到,人地生疏,不敢贸然前出核心区域。按军政部指令,我部防区暂定于平汉线保定以南,可确保平汉路畅通,并作为二十九军右翼之坚强屏障。一旦战事爆发,我八十八军全体将士,将根据战场需要,随时听候宋总司令调遣!无论是增援卢沟桥、宛平城,还是侧击日军援军,我部必奋勇当先,绝无二话!”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沉重:“然,志远亦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观日寇近日之行径,其挑起战端之意已昭然若揭。任何细微摩擦,都可能被其无限放大,作为全面进攻之借口。因此,我军除积极备战外,亦需做好最坏之打算——即日军不顾一切,发动突然袭击,甚至同时进攻平津多处要地。届时,通讯可能中断,指挥可能失灵,各部均需有独立作战、死守待援之决心与预案!”
他看向宋哲元:“宋总司令,我建议,立即建立我军与贵军之间高效、保密的直接通讯联络渠道,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制定应急方案,一旦北平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各部队如何协同,向何处收缩,在何处建立第二、第三道防线,乃至……必要时,如何有序撤离北平,保全主力,以利再战!”
“撤离?” 冯治安眉头一皱,显然对这个词有些抵触。
何志远郑重道:“冯师长,志远并非怯战。但战争是长期的,保存有生力量至关重要。北平乃文化古都,若陷入残酷巷战,损失不可估量。有时,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更有效地反击。我们必须有全局观和长远打算。”
这番话,既表明了协同作战的诚意,又展现了战略眼光,还顾及了二十九军的面子和宋哲元的权威,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宋哲元深邃的目光在何志远脸上停留片刻,缓缓点头:“何军长年纪虽轻,见识不凡。所言甚是有理。秦市长,会后你亲自与何军长的周参谋长对接,建立专用电台和密码本。应急方案,也由你们共同草拟。”
会议接着讨论了具体的联防细节、情报共享、后勤补给协调等事宜。何志远一方有问必答,态度合作,但涉及核心机密和具体战术部署,则保留余地,显示出既团结又独立的态度。
会议中途休息时,何志远在走廊“偶遇”了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松井皮笑肉不笑地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何将军,久仰大名。听说您带来了一支强大的德式军队,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希望贵我两军,能够‘和平’相处。”
何志远面色平静,用流利的德语回应道:“松井先生,中国军队驻守在自己的国土上,天经地义。和平与否,取决于贵国的态度。若有人执意将战争强加给我们,中国军人也必将奋战到底!” 说完,微微颔首,径直离开,留下脸色阴沉的松井。
这一幕,被不远处的几位中国将领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称快。
会议结束后,宋哲元单独留下了何志远,在小型会客室进行了简短的谈话。
“慕德(何志远的字),” 宋哲元换了个更亲切的称呼,“你刚才在会上说的,很有道理。不瞒你说,南京方面……态度依旧暧昧,和谈之声不绝于耳。我身处其境,压力很大。” 他叹了口气,“二十九军家底薄,经不起折腾。你们中央军来了,我心里踏实了不少。但也要谨防有人借题发挥,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
何志远诚恳地说:“宋公放心,志远深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华北若失,江南亦难保全。我部北上,只为抗日,绝无他意。日后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志远必以宋公马首是瞻,以抗战大局为重!”
宋哲元拍了拍何志远的肩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北平这边,我会尽力周旋,争取时间。你在保定,要抓紧整训,随时准备应变!”
返回保定的专列上,何志远望着窗外掠过的华北平原,心情沉重。与历史人物的直接接触,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大战来临前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和决策的艰难。宋哲元的无奈,将领们的愤懑,日寇的咄咄逼人,都预示着风暴已近在咫尺。
他意识沉入系统界面。就在他与宋哲元会谈结束时,系统提示悄然响起:
【叮!宿主成功参与并影响华北高层军事决策,提升与关键历史人物关系,获得积分奖励5000点。】
【触发阶段性任务:“卢沟晓月”。】
【任务内容: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成功指挥部队进行有效抵抗,并至少迟滞日军进攻48小时。】
【任务奖励:积分点,获得“初级战术推演”功能(可模拟连级以下战斗进程),随机精锐部队召唤卡(营级)x1。】
【失败惩罚:无。】
任务来了!而且直接指向了那个即将引爆全面抗战的导火索!何志远握紧了拳头。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卫国,” 他对身边的周卫国说,“回去后,立即以最紧急等级,重新核查我部战备状态!所有官兵取消休假,弹药下发到单兵!侦察部队前出,严密监视平津方向日军动向!我们要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
“是!军座!” 周卫国凛然应命。
列车呼啸南下,车窗外,暮色渐浓,仿佛预示着一个漫长而黑暗的夜晚即将来临。何志远知道,他和他的八十八军,即将迎来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血与火的考验。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