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表的指针跳到十点零八分后,陈御风的手指没有离开表壳。震动还在持续,像是某种信号终于接通。他站在原地,闭眼调出系统界面。
【航空历史资料库】主目录浮现眼前。这是第一百次签到后解锁的新权限,之前他一直没动用。现在,震动和红点的提示让他明白,该看了。
他输入“曲率引擎”。
系统筛选出三份档案。其中一份标注着“1956·绝密·项目‘星火’终止报告”。文件封面泛黄,文字模糊,但标题清晰可辨:“基于时空弯曲推进设想……受限于材料强度与能源密度,暂不可行。”
陈御风指尖轻触文档,全息投影展开。纸页缓缓翻动,记录了当时科研组对一种新型合金的构想——“超晶格合金”,具备在高应力下自我修复的能力,能承受极端温度变化,理论密度低于钛合金但强度翻倍。
“这名字……”周子豪站在一旁,眼镜片上反射着蓝光,“我查过上千种材料命名规则,从没听过‘超晶格’这种叫法。”
他说完就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导入文档中的参数模型。几秒后,警报声响起。三维结构图自动生成,左侧是“龙鳞”材料的核心分子排列,右侧是文件描述的“超晶格这不是巧合。”他的声音低下去,“是同一套理论体系下的不同实现路径。”
沈昭华没说话。她盯着投影里的年份——1956。这个时间比她父亲坠机早了近四十年。她慢慢摘下左手无名指上的翡翠戒指,轻轻按在投影中央。
戒指接触投影的瞬间,画面一闪。加密层解除,一段手写批注浮现出来:
“若后人得见此稿,请代我飞向星辰。”
落款:林仲衡·1956.10.1
房间安静下来。
周子豪的手指停在键盘上,反复放大那两个分子结构的重叠区域。97.6%的匹配度不是误差范围能解释的。他低声说:“我们以为‘龙鳞’是全新发明,其实……是在复现一个被埋藏了八十二年的设计。”
沈昭华抬头看向陈御风:“这个人等了八十二年。我们不是开创者,是继承者。”
陈御风没回应。他看着那份手稿影像,右手不自觉抚过机械表背面刻着的“天命2028”四个字。那是他在老宅银杏树下埋铁盒时亲手刻上去的。现在,这两个时间点——1956和2028——隔着一百三十多页泛黄纸张,在投影中交汇。
“林仲衡是谁?”周子豪问。
“查不到。”沈昭华已经调出内部档案库,“国家早期航空研究院名单里没有这个名字。所有公开文献也从未提及‘星火’项目。”
“那就说明,它真的被终止了。”陈御风开口,“而且是彻底抹除。”
他思维再次接入系统,尝试追溯这份文件的来源。系统反馈:原始数据来自一次未登记的签到,地点为“酒泉老发射台地下三层废弃实验室”,时间为重生前七十二小时。
那个地方,是他前世最后一次任务的起点。
也是机械表指针停住的时间节点。
“系统不是随机给资料。”陈御风说,“它是把我们引向某个必须知道的事实。”
周子豪忽然站起身,走到控制台前重新运行比对程序。这一次,他加入了更多变量:热膨胀系数、电子迁移率、晶格振动频率。结果依旧稳定在97%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他转头问,“如果我们的材料是对八十年前理论的还原,那其他技术呢?曲率引擎、反重力场……是不是也都不是原创?”
没人回答。
沈昭华重新戴上戒指。金属触感让她清醒。“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谁先提出概念。”她说,“而是为什么这些技术会在同一个时代重新出现。”
她调出资源分配图,快速计算投入产出比。“溯源研究会占用至少三个月研发周期。投资人不会接受这种回报不确定的项目。”
“但如果我们错了方向呢?”陈御风看着她,“如果我们一直在做的,只是重复过去失败的路?”
“那你打算怎么办?”沈昭华反问,“停下所有进度,回头去翻旧档案?”
“不是停下。”陈御风指向投影中的“星火”项目记录,“是确认。确认我们走的每一步,是不是都在延续他们的意志。”
周子豪插话:“我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边继续发动机测试,一边分析这份文件里的数学模型。如果有新发现,立刻同步。”
沈昭华沉默片刻,手指划过平板屏幕。融资模型重新加载,新增了一项“历史技术验证专项”。
“我可以批一笔独立资金。”她说,“不多,够支撑三个月。但如果没成果,就必须回归主线研发。”
陈御风点头:“够了。”
三人围在投影前,开始逐行解读手稿内容。每一句话都被拆解成公式、图表、物理推演。他们发现,“星火”项目不仅提出了材料构想,还设想过一种闭环能源系统,利用大气层边缘的电离层波动供能——这与当前正在测试的曲率引擎外围供能模块惊人相似。
“他们连问题都预见到了。”周子豪指着一段备注,“这里写着‘能量衰减率过高,建议引入动态补偿机制’。我们现在用的自适应调节算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沈昭华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手稿里的单位制式不对。1956年国内已经统一用公制,但这里的长度单位是‘尺’,重量用‘斤’。”
“民间学者?”周子豪猜测。
“或者是故意伪装身份。”陈御风说,“用非标准单位,可能是为了防止资料外泄时被轻易理解。”
投影继续滚动。最后一页附有一张草图:一架外形接近飞翼的飞行器,下方标注一行小字:“愿后来者,不负长夜。”
沈昭华轻声念出来。
房间里只剩下呼吸声。
陈御风的手仍贴在机械表上。震动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规律,像心跳,又像倒计时。
他忽然想起什么,调出系统地图。五十个签到点依旧闪烁红光,但最中心的那个——酒泉老发射台——颜色变了,由红转金。
【隐藏任务链第四阶段激活条件更新】
【完成三次跨轨道协同签到】
【建议序列:酒泉 → 月球极地旧址 → 地月L2残骸区】
“系统在推动我们去实地验证。”他说。
“你是说,要去挖那个地下实验室?”周子豪皱眉,“那里早就封死了。”
“不一定非要进去。”陈御风看着地图,“只要在关键位置签到,系统就能提取残留数据。”
沈昭华盯着资金模型,手指敲击桌面。“三个月专项期,刚好够组织一次勘探行动。我可以调用沈氏工程队,名义上做地质勘测。”
“还得有人操作设备。”周子豪说,“我去。”
“我也去。”陈御风说。
两人同时看向沈昭华。
她没立刻答应。过了几秒,她摘下翡翠戒指,再次按在投影上。这一次,整份文件开始自动归档,生成编号“hISt-001”,并标记为“可公开一级史料”。
“该让所有人知道这段历史了。”她说。
投影定格在林仲衡的签名上。
陈御风立在原地,右手抚过机械表背面的刻痕。目光落在1956年的手稿影像上,神情肃穆。
周子豪低头记录数据,手指反复描摹屏幕上“龙鳞”与历史材料的结构重叠区,陷入深度思考。
沈昭华将戒指戴回左手无名指,站于陈御风身侧,望着投影久久未语。
控制台的灯依然亮着。
喜欢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