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陆小龙站在营地边缘的观察哨上,远眺着被朝阳染成金色的山谷。手中是一叠还带着露水湿气的纸条——这是天还没亮时,几个不同路线的情报员悄悄送来的。他逐张翻阅,眼神越来越亮。
吴登的主力三营和五营因为补给分配问题,在后勤仓库差点动手?陆小龙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看来我们炸掉他们的粮仓,效果比预期还要好。
站在一旁的岩迈凑过来看了一眼:内部不和?这可是个好兆头。
不止如此。陆小龙抽出另一张纸条,看这个——政府军答应给吴登的一批重武器迟迟未到,吴登派去交涉的代表在政府军指挥部外等了整整两天,最后空手而归。
岩迈吹了个口哨:狗咬狗啊。政府军果然信不过。
陆小龙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锁定在第三张纸条上,眉头微微皱起。这张纸条上的信息与众不同,不是军事情报,而是一个地址——位于敌占区中心地带的一处宅邸,据说是吴登最宠爱的情妇阿香的住所。
连这种情报都搞到了?陆小龙喃喃自语,脑海中迅速闪过数个念头。
这是什么?岩迈好奇地问。
陆小龙将纸条递给岩迈:我们新发展的线人提供的,说是吴登最近频繁前往这个地方。
岩迈看了一眼,不以为然:一个情妇的住处而已,能有多大价值?
你不懂。陆小龙目光深邃,吴登生性多疑,连他最信任的副官都未必知道这个地点。能接触到这种信息的人,一定离吴登非常近。
他小心地将所有纸条收好,转向岩迈:通知各连长,一小时后开会。我们有新情况要分析。
一小时后,营部简陋的木屋内,烟雾缭绕。陆小龙将情报摘要写在一块简陋的黑板上,几位核心军官围坐一圈。
根据多方情报交叉验证,可以确定几点。陆小龙用木棍指着黑板,第一,吴登部队内部矛盾加剧,特别是主力三营和五营之间,因为前段时间的补给短缺已经产生严重对立。
第二,吴登与政府军的合作关系出现裂痕,政府军承诺的支援大多没有兑现。
第三,陆小龙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我们可能有机会接触到吴登的私生活圈子。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第三条情报的潜在价值。
这意味着什么?年轻的通信排长问道。
意味着,陆小龙缓缓道,我们可能找到了吴登的软肋。
会后,陆小龙单独留下了侦察排长老周。老周是当地人,战前做过小生意,人脉广泛,是情报网的关键人物。
这条关于吴登情妇的情报,来源可靠吗?陆小龙直截了当地问。
老周点点头:是一个叫阿亮的年轻人提供的。他在吴登的司令部做杂役,姐姐在阿香住处当佣人。我们帮过他家人治病,他主动提供情报作为回报。
动机单纯吗?有没有可能是双重间谍?
我试探过几次,应该没问题。老周肯定地说,他父亲原本是小学教师,被吴登的部队无故殴打致死,他有充分的复仇动机。
陆小龙沉思片刻:安排我和他见一面,但要绝对安全。
三天后,在密林深处的一处隐蔽地点,陆小龙见到了这个叫阿亮的年轻人。他约莫十八九岁,身材瘦小,眼神中既有恐惧又有决心。
你提供的情报很有价值。陆小龙开门见山,但我们需要更多细节。
阿亮紧张地搓着手:我...我知道的都已经说了。吴登司令...不,吴登最近确实常去阿香那里,有时甚至会带一些文件过去处理。
文件?陆小龙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什么样的文件?
我不清楚,我只是在打扫卫生时偶然看到过几次。有些像是地图,上面有标记,还有些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陆小龙与老周交换了一个眼神。如果吴登会把重要文件带到情妇住处,那这个地方的战略价值就大大增加了。
阿香是个什么样的人?陆小龙换了个角度。
很年轻,大概二十出头。原本是镇上茶室的歌手,被吴登看上后就跟了他。听说她有个弟弟在境外读书,吴登负责所有费用。
她对吴登是什么态度?
阿亮犹豫了一下:我觉得...她并不真心喜欢吴登。有一次我听到她和姐姐聊天,说等弟弟毕业就离开这里。
陆小龙若有所思。一个不爱吴登却被迫依附于他的年轻女子,一个在境外读书的弟弟——这中间或许有文章可做。
回到营地后,陆小龙立即召集核心人员开会。
我认为,我们应该对阿香这条线投入更多资源。陆小龙宣布决定。
岩迈皱眉:把宝贵的情报资源用在一个情妇身上,是不是太冒险了?
这不是普通的情妇。陆小龙反驳,吴登信任她到可以带文件去她住处,说明她在吴登心中有特殊地位。而且,如果她确实对吴登没有感情,我们可能有机会策反她。
策反吴登的情妇?岩迈瞪大了眼睛,这太异想天开了吧?
正因为异想天开,所以才不会有人防备。陆小龙眼中闪着锐利的光,想想看,如果能在吴登身边安插一个我们的人,那价值有多大?
会后,陆小龙独自对着地图沉思。情报工作就像下棋,不能只看眼前一步。阿香这条线风险极大,但潜在回报也同样惊人。关键在于如何接近她,又不引起怀疑。
几天后,老周带来了一条新消息:阿香的弟弟在泰国清迈读书,下个月生日,阿香想托人带礼物和信过去,但吴登不允许她与外界有直接联系,她正为此事发愁。
这是个机会。陆小龙立刻意识到,我们可以帮她这个忙。
太危险了吧?老周担忧道,万一这是陷阱呢?
所以不能直接接触。陆小龙踱步思考,有没有办法间接传递信息,让她知道有人能帮她,但又不知道具体是谁?
老周想了想:她姐姐——也就是阿亮的姐姐——可以充当中间人。我们可以通过阿亮传递信息,说有一支商队即将前往泰国,可以秘密帮她带东西。
计划就此定下。通过阿亮的姐姐,阿香收到了这个神秘提议。起初她十分怀疑,但思弟心切,加上对吴登控制的不满,最终决定冒险一试。
她不知道的是,这所谓的实际上是陆小龙精心安排的侦察小组,任务不仅是送东西,更要借机接触她在泰国的弟弟,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一个月后,侦察小组带回的不只是阿香弟弟的回信和照片,还有更多宝贵情报——通过阿香弟弟的关系,小组接触到了在泰国的缅甸流亡人士圈子,获得了关于国际社会对金三角局势的看法,甚至包括一些国家秘密支持反政府武装的传闻。
看这个。陆小龙将一份报告递给岩迈,泰国边境有商人正在大量收购钨矿,而吴登控制区内正好有缅甸最大的钨矿之一。
岩迈迅速浏览报告:这意味着...
这意味着吴登可能正在通过钨矿贸易获取资金,弥补毒品收入因我们打击而减少的损失。陆小龙接话道,如果我们能切断这条财路,对他的打击会比直接军事冲突更有效。
与此同时,阿香在收到弟弟的回信和近照后,对那个神秘帮助者产生了感激和好奇。通过姐姐,她悄悄询问能否再次帮忙带信,并表示愿意支付报酬。
陆小龙果断回绝了报酬,只要求阿香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吴登日常行程信息作为交换——这是精心设计的试探,既不过分敏感,又能测试她的配合度。
阿香提供了吴登下周计划视察前线部队的行程——这些信息陆小龙通过其他渠道已经证实,但阿香的配合验证了她的可信度。
随着这种低调的交换关系建立,陆小龙耐心地编织着他的情报网。他深知,对阿香的策反必须循序渐进,任何急躁都可能前功尽弃。
与此同时,其他情报线也开始结果。通过收买吴登部队的底层士兵,陆小龙得知三营和五营的矛盾已经激化到几乎火并的程度;通过监视政府军动向,发现他们正在秘密修建一条绕过吴登防区的补给线,明显是在为可能抛弃吴登做准备。
吴登现在就像坐在火山口上。在一次情报分析会上,陆小龙总结道,内部不稳,外援不可靠,私生活还可能成为突破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推他一把。
什么时候是合适时机?有军官问。
当火山即将爆发时。陆小龙微微一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它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对我们最有利。
会后,陆小龙独自登上营地旁的小山岗,眺望吴登控制区的方向。夕阳西下,群山被染成血红。他想起多年前那个眼睁睁看着父母被吴登手下杀害的无助少年,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
如今,他不再是孤身复仇的亡命徒,而是一支力量的掌控者。复仇的方式也不再只是刀枪相见,而是综合运用军事、政治、情报多种手段。
吴登,他轻声自语,你的末日不远了。但不会来得那么痛快,我要让你尝尝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滋味。
山风吹过,带来远方隐约的炮火声。新的战斗即将开始,而这一次,战场不仅在前线,更在敌人的内心深处。
夜幕降临,陆小龙回到指挥部,在日记本上写下短短一行字:情报网的种子已播下,静待开花结果之时。
他知道,最精彩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喜欢东南亚军阀混战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东南亚军阀混战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