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的六月,空气闷热得能拧出水来。浓稠的湿气裹挟着草木蒸腾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徽州古村落“墨香里”的青石板路上。蝉鸣嘶哑,一声长一声短,粘在闷热的空气里,搅得人心头发慌。芒种时节,本该是抢收抢种的农忙景象,可这年景诡异,连日的闷热无雨,让田里的秧苗都蔫头耷脑,透着一股不祥的焦渴。
村西头,一座挂着“宋氏梓行”斑驳木匾的老宅里,却透着一丝与外界闷热焦躁截然不同的沉静与阴凉。这里是传承了七代的古法木活字印刷作坊。空气里弥漫着陈年松木、宣纸和油墨混合的独特气味,厚重,悠远,带着时间的包浆。非遗传承人宋修文,一个年逾古稀、背脊微驼的清瘦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借着天井漏下的稀薄天光,极其小心地用鹿皮擦拭着一枚枚乌沉发亮的梨木活字。
“吱呀——” 老旧的木门被推开,方清墨带着一身暑气走了进来。她穿着素雅的亚麻衬衫,鼻尖沁着细密的汗珠,眉宇间锁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西疆洪水虽在父亲和各方努力下暂时控制,但那“癸巳”的阴影如同悬顶之剑。她此行,是循着一份清代地方志中关于此地藏有独特抗旱稻种的模糊记载而来,希望能为应对潜在的“丙午大旱”找到一线生物学的生机。
“宋老,打扰了。” 方清墨的声音温和,带着对老手艺人的敬重。
“方院士,您客气了。快请进,这鬼天气,外面蒸笼似的。” 宋修文抬起头,露出和善的笑容,放下手中的活字,颤巍巍地起身让座。他指了指靠墙一排排高耸的、散发着松木清香的字盘,“您要看的《农政全书》嘉靖版的版片,在那边‘癸’字号柜里。唉,年头太久,好些字都朽了,虫蛀得厉害……”
方清墨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在众多按韵部分类存放的字盘柜中,一个单独隔开的、标着醒目的朱砂“癸”字的柜子,显得格外古旧肃穆。她走过去,轻轻拉开柜门。一股更浓郁的、带着些许霉味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柜内,一摞摞深褐色的梨木版片整齐码放,每一块都刻满了反写的阳文,正是明代农学巨着《农政全书》的珍贵版片。
她的目光落在最上层一块版片上。那上面刻着几个关于“耐旱黍种”的条目。然而,就在她准备伸手取出细看时,异变突生!
那块版片中心,一个笔划繁复、刻痕极深的“癸”字,其凹陷的笔画深处,毫无征兆地渗出了一颗浑圆、饱满、色泽暗红如凝固血珀的血珠!
那血珠在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泽,仿佛拥有生命般,在梨木的纹理间微微颤动。
“这……这!” 宋修文吓得倒退一步,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活了大半辈子,头回见木头……木头淌血啊!不……不祥!大不祥啊!”
方清墨的心也猛地一沉。又是“癸”!这如同诅咒般的字眼!但她强压下惊悸,科学家的本能让她迅速冷静。她屏住呼吸,没有贸然触碰,而是飞快地从随身工具包里取出特制的无菌取样拭子和微型光谱探头。
就在她的探头即将靠近那颗血珠的刹那!
那颗暗红的血珠,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推动,竟沿着倾斜的版片表面,缓缓滚动起来!它滚过“耐旱”二字,滚过“黍种”的条目,其滚动的轨迹在陈旧的梨木上,留下了一道湿润、暗红的痕迹。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血珠滚过之处,那暗红的痕迹并未渗入木纹消失,反而如同被激活的电路,猛地亮起一层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幽绿色荧光!荧光勾勒出的,不再是木刻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极其复杂、由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标识组成的cRISpR基因编辑靶点图谱!其结构之精妙、标注之专业,远超当前公开文献!
“基因靶点?!” 方清墨失声低呼,手中的探头僵在半空。这古老的木活字版片,竟以渗血的方式,显影出现代生命科学最前沿的基因编辑标识?
未及细思,那颗血珠已滚到版片边缘,眼看就要滴落。方清墨眼疾手快,用无菌拭子尖端极其轻柔地接住了它。血珠在拭子纤维上微微晃动,依旧保持着那诡异的暗红色泽。
就在这时,“咔嚓!” 一声轻微的脆响从血珠滚过的版片深处传来。方清墨凝神看去,只见那“癸”字笔画缝隙深处,在血珠渗出后暴露出的木质内部,竟嵌着几缕比发丝还细、闪烁着金属冷光的黑色丝状物——碳纳米管!此刻,这些碳纳米管仿佛被血珠激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木质纤维间自行延伸、缠绕、编织!其结构形态,竟隐隐构成一个微型的量子芯片雏形!
“木……木头里长金线了?!” 宋修文看得目瞪口呆,腿肚子直打哆嗦,几乎要瘫软在地。
方清墨的心脏狂跳,她意识到手中拭子上这颗血珠蕴含的信息价值无法估量!她顾不上解释,立刻掏出卫星电话,接通了国家基因库的紧急保密线路:“立刻准备AlphaFold3模型!最高权限!我有未知生物样本需要即时解析比对!重复,最高优先级!”
电话那头传来助手干练的回应。方清墨将沾着血珠的拭子小心封入特制的恒温保鲜盒,启动生物信息无线传输模块。
几个小时后,国家基因库,超净实验室。
巨大的屏幕上,AlphaFold3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正在高速运行。无数由氨基酸链构成的三维模型飞速生成、旋转、比对。方清墨穿着无菌服,站在屏幕前,眼神锐利如鹰。
“比对完成度85%……90%……” 助手的声音带着紧张和兴奋,“目标血珠蛋白质序列与数据库比对……发现高比例嵌合特征!主体为现代智人homo sapiens,但存在显着比例的……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特有基因片段!特别是与表皮角质层增厚、汗腺调控相关的EpAS1基因变异体!我的天!这……这怎么可能?!”
方清墨的呼吸瞬间屏住。尼安德特人!数万年前已灭绝的古人类!她的血液样本里,怎么会有如此高比例的尼人基因?难道……是某种返祖?还是……她猛地想起父亲李玄策关于“高维度灵魂形态”的感悟,以及万物有灵的判断!
“把靶点图谱和尼人基因特征输入洪水预测模型!快!” 方清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脑中形成。
助手十指翻飞。屏幕上,代表西疆洪水核心区的三维模型被重新加载。当那独特的、带有尼人特征的基因靶点图谱作为新的变量被叠加进去时,奇迹发生了!
原本只是单纯依靠地质、气象数据模拟的洪水扩散模型,瞬间变得无比“生动”!模型清晰地显示出,在洪水的冲击路径上,某些特定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土壤孔隙度、甚至微生物群落的活动,都与这血珠中蕴含的古老基因特征产生了强烈的空间共振!模型精度以几何级数暴增,甚至精确预测出几处尚未被发现的、可能因“基因-地质”共振而提前溃决的脆弱点!其中一个点,赫然指向阿迪力家那片沙丘蚁阵的下方!
“西疆!洪水预警更新!高危点新增坐标:北纬41.198,东经84.499!” 助手激动地喊道。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灯光莫名地闪烁了几下。方清墨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实验室高高的穹顶。一根横梁上,悬吊着一串用红绳系着的五枚不同朝代、颜色各异的厌胜铜钱(五色币),那是她多年前在古玩市场淘来,觉得有趣便一直挂着的。
此刻,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了京城闷热的夜空,短暂而刺目的强光穿透窗户,照射在那串五色币上!
奇异的光影出现了!
五色币的影子被强光清晰地投射在下方冰冷的实验台面上。然而,那影子并非静止的钱币轮廓。五枚铜钱的影子在台面上诡异地旋转、拉长、变形!它们中心方孔的投影相互连接、扭曲,竟在冰冷的金属台面上,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由光影线条构成的寒带大陆轮廓图!其边缘特征、峡湾形态,指向一处冰冷而遥远的地域——
格陵兰!
血珠揭示远古基因,活字自组量子芯片,五色币投影指向极寒之地……尼安德特人的血脉在洪水中共振,量子芯片在朽木中萌芽,厌胜古币指引着冰封的归宿。方清墨站在冰冷的实验室里,看着台面上那渐渐淡去的格陵兰光影,一股巨大的、混杂着科学狂喜与宿命寒意的洪流,瞬间席卷了她的身心。
她终于触摸到了父亲所言“万物有灵”的冰山一角,而这真相的沉重与浩瀚,远超她的想象。那枚渗血的“癸”字,如同一个开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孔,透过它窥见的,是深藏在人类血脉与地球脉动深处的、古老而惊悚的秘密。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金兰厌胜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