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东亮和江莱同时朝那边看去。
不得不说,这位游客的问题很有代表性。
这位游客眼光还真不错,一下就挑中了店里最复杂、最贵、最有收藏价值的手工艺品之一。
乌铜走银,这门手艺起源于云南石屏县,有三百多年历史,和北京的景泰蓝齐名,并称为“南北铜艺双绝”。
“先生,这件是张荣大师做的乌铜走银作品,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不对外出售。”
“虽然贴了价格,也只是让大家知道它的价值而已。”
风东亮走到玻璃展柜前,指着里面的一尊双耳三足鼎说道。
这鼎通体乌黑发亮,以黑色为底,银色为纹,图案清晰,古朴雅致。上面不仅雕有龙凤,还有许多人像,整体显得高贵大气。
“乌铜走银不是袁家传下来的吗?怎么又冒出个张荣?”
有懂行的游客提出疑问。
“哈哈,您确实懂行,但可能不了解,袁家的技艺最早是跟昆明张家银店学的。”
“上世纪20年代,昆明虽然大,但会做乌铜走银的,只有张家银店。”
“而张荣大师正是张家的后代。”
风东亮笑着解释。
听他这么一说,游客们的疑问也就解开了。
但这反而激起了其他游客的好奇心,纷纷提出问题,风东亮也只能一个一个耐心讲解。
他并不在意这些人会不会买东西。在他看来,能让他们愿意听、愿意了解,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要知道,如果不是这些年国家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上民间匠人不舍得老手艺失传,不管多难都坚持下来,这些技艺可能早就断代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工艺品无疑是奢侈品级别的。因为它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点:费钱、费时。
所以风东亮只希望他们能愿意听、愿意了解。如果能进一步帮忙宣传就更好了。
特别是很多游客都是带着孩子来的,风东亮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
等时间差不多了,他才带着江莱离开了工艺馆。
剩下的讲解工作自然由各位大师带来的徒弟们负责。
这也是风东亮请这些大师入驻的条件之一。
毕竟这些徒弟真的是刚入门,能不收学费学手艺就已经不错了。
工资方面,也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
在他们真正出师之前,几乎是没有收入的,全靠一腔热情坚持着。
所以风东亮提出,给他们安排一份兼职讲解员的工作,多少也能补贴一点生活。
甚至他们卖出的手工艺品,也能拿到一定比例的提成。
这原本是销售人员该负责的事。
但风东亮懒得再去培训那些不太专业的销售员。
如此一来,这些学徒在283号工坊既能拿工资,又能学手艺。
条件是每位大师每月得抽出两天时间来指导。
大师们也乐意多花些时间在徒弟、徒孙身上,好让他们未来过得更好。
回到药膳馆,
兰慧月大师正在给游客表演白族三道茶。
“苦茶、甜茶、回味茶。”
寓意着人生“先苦后甜再回味”的哲理。
有些游客来自云南其他地方,对三道茶略知一二,
但多数人并不了解。
兰大师一边泡茶,一边温柔地讲解。
她还会根据不同材料,调制出不同风味的三道茶,不局限于固定配方。
游客们喝完后,都纷纷称赞。
“叔叔,喝喝茶嘛。”
小铃铛见大家都在喝茶,也想凑热闹,
完全忘了自己曾说过茶苦。
开业时舞狮锣鼓声把她吵醒,
只是当时小葫芦他们都不在,
她懒得一个人下楼。
而且她和小姨一样,没睡够就有起床气,
所以一直赖在风东亮怀里。
风东亮抱着小铃铛走进人群,随便找了张茶桌坐下。
他没去兰慧月大师的桌前,
因为游客看过介绍后,她桌边已围满了人。
白族三道茶在南诏时期就有记载。
唐代安南节度使樊绰在《蛮书》中记载: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它最初是长辈对晚辈求学、学艺、经商前的叮嘱,
也用于新女婿上门时的礼仪。
白族人借茶表达人生感悟,
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
这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智慧,已融入百姓生活。
茶桌上摆着三盘配料:
第一盘只有茶叶;
第二盘有红糖、生姜、乳扇、桂皮等;
第三盘放着蜂蜜、炒米花、花椒、核桃仁……
一位泡茶的金花见他们坐下,
认出是风东亮,
露出甜美的笑容,轻轻点头打招呼。
风东亮也回以友好微笑。
小铃铛也伸出手,朝她挥了挥,睁大眼睛看她泡茶。
她记得叔叔泡茶不是这样。
金花手上的动作不停。
她先把小砂罐放在火上烘热。
接着放入一撮茶叶,一边转动罐子一边烘烤。
茶叶渐渐由绿变黄,散发出焦香。
然后她往罐子里倒入热水。
稍等片刻,再将茶水倒入小茶杯。
这茶汤香味浓郁,颜色像琥珀,味道苦涩中带着焦香。
很快,她就在两人面前各放了一杯茶。
“这是第一道苦茶,象征人生创业,先苦后甜,是用大理特产的沱茶泡的,请两位品尝。”
金花轻声说。
风东亮敲了三下桌子表示感谢,然后端起茶杯一口气喝下。
一股苦涩夹杂着焦香瞬间充满口腔。
第一次喝的人肯定难以接受。
就像没吃过苦的人,第一次尝苦,怎么会习惯?
这正是苦茶的意义。
小铃铛坐在他怀里,学着样子敲了敲桌面谢礼。
接着就急着想端茶。
“你慢点喝,很苦的哦。”
风东亮接过她面前的茶杯,轻轻摇晃几下,等茶凉了些,才还给她。
小铃铛早就迫不及待了,一接过来就学着风东亮,一口喝了个干净。
“yue——”
茶刚下口。
她的小脸立刻皱成一团,像吃了苦瓜。
差点就要吐出来。
可茶已经咽下去了。
被苦得直干呕。
“噗,不是说了很苦嘛,是不是渴了?”
风东亮哭笑不得地说。
“呜呜……好苦。”
小铃铛委屈地哭了出来。
周围的游客和泡茶的金花都被她逗笑了。
这小团子真是太可爱了。
“哈哈,好啦好啦,乖,别哭了,姐姐给你泡甜茶了,这个好喝。”
风东亮笑着哄她。
金花换了感通茶重新泡茶。
同时在茶碗里放入姜片、红糖、蜂蜜、炒熟的芝麻、切得极薄的核桃仁、还有乳扇……
芝麻是炒过的。
核桃仁要切得像蝴蝶翅膀一样薄。
乳扇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再经过烘烤切细。
接着往茶碗里倒入颜色红艳的茶汤。
泡好后,她将茶端给客人。
“哎呀,好了好了,别哭了,来,这是甜的,尝一口。”
风东亮见她哭得可怜,赶紧用汤匙搅匀茶汤,舀了一勺喂她。
小铃铛这一杯,金花特意多加了红糖和蜂蜜。
她抬起小脑袋,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然后撅着嘴,小心地尝了一口。
“好喝吧?”
风东亮笑眯眯地问。
“我要喝这个。”
小铃铛点了点头,伸出手指着茶碗说道。
她的意思很明确。
刚才那种茶她不喝了。
“哈哈,好,小铃铛喝这个,先跟姐姐说谢谢。”
风东亮笑眯眯地说道。
小铃铛很乖巧地举起小拳头,在桌子边上胡乱敲了几下。
这是她平时跟风东亮学的喝茶礼仪。
然后她带着一点哭腔,用奶声奶气的声音说:“谢谢姐姐。”
金花也笑着摆摆手,示意不用客气。
“好啦,你自己喝吧,小心烫,慢慢来。”
风东亮把汤匙递给她。
小铃铛便自己一勺一勺地慢慢喝起来。
这道茶清香、乳香、甜香融合在一起,味道丰富,香甜却不腻。
所以她喝得很开心。
还时不时抬头冲着风东亮甜甜地笑。
此时,金花着手准备第三道“回味茶”。
她换了个砂罐,放入苍山雪绿茶。
这道茶做法特别,她直接将桂皮、花椒、生姜片等配料一股脑放进水里煮。
如此一来,茶与配料的味道能更充分地交融。
不过,这种方式对技术要求可不低。
通常的做法是冲泡,那样麻味会淡些。
接着,她在游客已喝完甜茶的茶碗里,添入炒米花、核桃仁、蜂蜜等配料。
这道茶香气馥郁,味道丰富多样,甜中带麻,还有香辣味,让人回味无穷。
金花手法老练,火候也把握得恰到好处,配料的味道不会掩盖茶本身的清香。
这时,小铃铛也喝完了自己的那碗甜茶,抬头看向风东亮。
“你也想尝尝这个?那来喝一口吧。”风东亮放下茶碗,笑着说道。
这孩子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小铃铛用茶匙舀了一小口,还没咽下去,就皱起了小脸。
“不好喝。”
“哈哈,不好喝就别喝了,还渴吗?让姐姐再给你倒一杯甜茶。”风东亮笑着说道。
小铃铛摇了摇头,表示不渴了。
“那咱们看姐姐们表演吧。”
风东亮向金花道谢后,起身离开茶桌。
三道茶每上一道,中间就会安排三到五个歌舞节目。
身着民族服饰的“金花”和“阿鹏”们边跳边唱,热情地劝客人喝茶。
等第三道回味茶喝到一半时,表演者会邀请客人一同上场,唱歌跳舞,气氛十分热烈。
喜欢影视:截胡许红豆,姐姐绝美!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影视:截胡许红豆,姐姐绝美!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