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
九点零一分。
打卡机发出一声短促、冰冷,不带任何商量的余地的提示音,像一枚精准的图钉,轻轻巧巧地刺在时川的耳膜上。他垂着眼,看着液晶屏上那个红色的“09:01”毫无感情地闪烁了一下,然后彻底归于沉寂。
这个月的第六次活动。
他扯了扯嘴角,一个称不上是笑的弧度,更像是一种缴械投降的默剧。他认输的对象不是严苛的考勤制度,而是那个永远在与他作对的、名为“意外”的上帝。
一尘不染的玻璃门像一道巨大的、沉默的结界,将写字楼内恒温的、属于文明社会的人造空气,与门外那个热烈而失序的盛夏分割开来。他停在门前,与玻璃倒影里的自己打了个照面。
镜中的他,穿着一件熨烫得并不算平整的衬衫,领口最上面的两颗扣子散漫地敞着,既不显得潇洒,反而透出几分属于“不得不”的疲于应付。
头发因为出门前的仓促而来不及打理,额前几缕发丝软塌塌地垂着,遮住了眉毛,也遮住了一部分眼神。那是一双算不上明亮的眼睛,带着清晨就开始累积的倦意,和一种连他自己也说不清的、空茫的底色。
他看着那张脸,忽然有些恍惚。
阳光恰好以一个刁钻的角度斜射过来,玻璃门上的影像瞬间被晃得有些失焦,光晕一圈圈地漾开。那一瞬间,他好像不是站在冰冷的写字楼门口,而是站在了某个被时光遗忘的湖边。
那个夏天的风,就毫无征兆地穿过十几年的光阴,再一次吹拂过他的脸颊。
风里有青草晒干后的味道,混着远处湖泊送来的湿润水汽,还有阳光那种独有的、暖烘烘的、像新棉花一样的气息。天空是一种被雨水洗刷过的、近乎透明的蓝,大朵大朵的云彩慢悠悠地飘着,像谁在天上放牧着一群绵羊。
田埂很窄,只容得下一双脚。他赤着脚,脚底板踏在被晒得温热的泥土上,有一种微烫的、踏实的痒。路边的野花开得放肆,粉的、白的、紫的,没有人为它们修剪过枝叶,它们便以一种近乎野蛮的生命力,向着太阳生长。风一吹,整片草坡便如海浪般起伏,光影在其上流淌,像时光在低声耳语。
那时的他,大概六七岁的光景,穿着一条洗得发白的短裤,皮肤是那种只有在户外疯跑才能拥有的蜜糖色。他正跑在最前面,像一头精力无处发泄的小豹子,一边跑,一边扭过头,咧着嘴笑,露出一口还没换齐的、豁着风的牙。
“快点跟上!再不快,螃蟹都要回家睡觉咯!”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被风揉碎了,散在广阔的天地里。
跟在他身后的女孩,穿着一条洗得有些褪色的粉色背心裙,鞋子在刚才追逐蜻蜓的时候跑丢了一只,索性就光着另一只脚。她的头发扎成两个高高的马尾,随着跑动的节奏在身后一甩一甩,像两只快乐的蝴蝶。脸颊因为奔跑而涨得通红,额角的汗珠亮晶晶的,顺着柔软的胎毛滑下来。
“小时哥——你等等我嘛!”她气喘吁吁地喊,声音甜软,带着一点快要被丢下的委屈。
“翻过前面那个坡就看到了!”时川的声音从前方传来,语气里是少年人特有的、不容置疑的兴奋。他喜欢这种感觉,喜欢阳光毫无保留地打在背脊上,喜欢奔跑时风灌满衣衫的触感,喜欢这种可以不问缘由、只图痛快的日子。
那时候的时间是慷慨的、用之不竭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绩效考核”,不知道什么是“八小时工作制”,甚至不知道手表上的指针除了指向午饭和晚饭,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世界是一本打开的、插图精美的童话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然后呢”,而不是“怎么办”。他们只知道,风吹过来,草会低头;太阳晒久了,皮肤会痒;玩得太疯不回家,家长手里的鸡毛掸子会很疼。
他们终于跑到溪边,一前一后地趴在光滑的鹅卵石上,把脸凑得很近,去看水里横行霸道的小螃蟹。
“你看,”时川压低了声音,像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指着一块石头缝,“它在吐泡泡!”
女孩趴在他旁边,乌黑的眼睛亮晶-晶的,倒映着溪水的粼粼波光和湛蓝的天空。她看着那串细小的泡泡,嘴角慢慢地、慢慢地弯了起来。
整个夏天,仿佛都融化在了她那个小小的、不含杂质的笑容里。
……
玻璃门感应到他,无声地向两侧滑开,一股强劲的、属于写字楼的冷气迎面扑来,带着消毒水和打印机油墨的混合味道。那股人造的凉意瞬间包裹了他,像一盆冷水,将他从那个温暖得不真实的梦境里彻底浇醒。
他低下头,看着自己脚上那双擦得锃亮、却依旧掩不住折痕的皮鞋。
原来那个沾满泥点、永远不会结束的夏天,早就结束了。
喜欢镜子湖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镜子湖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