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祭祖安排在了国庆节第二天,在外上班上学的男丁都被叫了回来,是族里辈分最大的三爷爷挨个打电话叫的,被打电话的每一个人都觉得与有荣焉,排除万难也要回来参加活动,竟然比过年还要齐整。
比如四勇,过年都不一定回来,这次也提前一天到了。
比如大双,尽管只有三天假期,也从省城转车赶回来了。
大双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家里住着,但乡族的这些事情他一般都不参加,因为家里有哥哥们嘛。
这次听说要整修族谱,大双上了心,还没认真看过族谱呢,每年过年的时候会请出来,在家族里展览,但大双之前并没有认真观摩过。
村头的蔬菜经销部被收拾一新,充作祭祖的主场地。大院子里支着布棚,棚下摆着蓝色的匣子,里面放着老张家传了几辈的族谱。三爷爷拄着枣木拐杖站在棚前,藏青布衫上别着朵白绒花。
大双跟三爷爷打过招呼,说明来意,要看看家里的族谱。
三爷爷对这个村里的大学生很是喜爱,颤抖着白胡须,亲自捧出厚厚的族谱,并帮着大双找到自己那一处。
泛黄的纸上用小楷记着历代族人名字,男丁名字旁都画着小圆圈,女眷只记“张某氏”。
大双看到自己的支脉,张新强和张马氏后面是张大勇、张二勇、张三勇、张四勇、张五勇、张六勇。
张大勇下面是张成刚,张三勇下面是张鹏飞。张四勇下面还没有名字,张思恩的大名还没有上谱。
小刚和朋朋的大名已经记录在谱了,但张六勇的名字下面并没有标注“殁亡”。
大双本借这次整修族谱的机会把自己名字改成张双勇的,现在他改变主意了,就这样吧,不改了。张五勇、张六勇,就这样吧,这可能是小双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痕迹了。
三爷爷抚摸着族谱,“是该重修了,你爹没了后,老张家第三代添了好几个孩子了吧。”
大双代表张家人,把四勇儿子张思恩的名字补上。
“为什么没有大姐和二姐的名字?”大双问了一个知道答案的问题。
三爷爷顿了一下,“按说女子不上族谱,你家儿子多,闺女上不上都行,下一辈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儿子的可以把女儿的名字加上。”
大双只是随口一问,其实他知道这个规矩,但他也听说了,很多村里把女儿的名字也加到族谱里了,有的是光把家里没有男孩的女儿名字加上,有的是把所有女儿名字都加上——凭什么你家女儿能加上名字,我家就不行?我家有儿子就不能加女儿了吗?不得一视同仁吗?
所以,各个村都是商量着来,没有特别统一的规定。
大双想的是,既然小一辈的女儿名字能加入族谱,这些女孩的姑姑们为什么不能加上呢?三爷爷被问住了。
陆续有族里的妇女进来院子,把祭品篮放在棚角,篮子里的有油饼、大枣、黄酒,都是鲁中祭祖的老规矩 —— 油饼要千层的,取 “代代相传” 意;大枣得是本地的圆铃枣,象征 “早生贵子”;黄酒得用镇上老烧锅酿的,祭祖后族人分着喝,叫 “沾福气”。
志远一家来了。
这次志远来到目的是把茜茜的大名张茜怡的大名给加到族谱中。没办法,志远家下一代不仅没有孙子,连孙女都只有一个。
大双回家说了修族谱的事情,大勇娘频频点头,“再过几年,把大双后代的名字再加上,咱们这一辈孩子就全乎了。”
大双俊脸红了一红,又说起族里加女子名字的事情,志远大爷家这次把茜茜的大名给加上了。
淑红和翠花一听这事,默契地对望一眼,这也许就是建建一心想过继个儿子的原因吧,她这是给张建民,志远名义上的二儿子找继承人呢。
也不知道建民在不在张家的族谱上。淑红和翠花嘀咕半天,突然对这件事比较好奇。
既然谈到了上族谱的事情,翠花觉得有必要把建建前段时间的打算跟大家通告一声,万一这家伙趁着回乡祭祖重提此事,别让自己人措手不及。
翠花斟酌开口:“前段时间,建建跟我商量,说是想把小龙或者小虎过继到她和建民的名下当儿子。我没答应。”
大勇娘吓了一跳,“她这是想干啥?是光挂名吗?还是直接把孩子要走?她怎么能这么想。”
翠花赶忙安抚娘:“我没有答应,小龙不行,小虎更不行,她还想跟我要光明的电话号码,要自己跟他谈,我看她是想孩子想得走火入魔了。”
淑红也跟上:“估计她提前知道了重修族谱这事,想在建民和她名下加上孩子的名字。”
建民是抱养的这事大勇娘是知道的,当初知道建民和建建走到一起,大勇娘是不赞同不理解的。名义上的兄妹也是兄妹,他俩曾在一个户口本上,这样结婚就是乱伦!
只不过她的意见没有用,没人会听他的意见,那两个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后来查出不孕不育,大勇娘也是知道的,直呼作孽。
本想这两个人已经做下了惊世骇俗的事情,没想到竟然还是更惊世骇俗的想法,想过继翠花家的孩子,她是不是傻了,虽然三个孩子压力大,但也是四个大人养着,难道还养不起吗?
“你们看吧,这次祭祖,建建一定还会提出过继的事情,反正咱家她是不用肖想的!”淑红忿忿道。
迁坟的时候,小刚和朋朋等小一辈也跟着来了,浩浩荡荡一群人。
到了老坟地,先“祭土”,三爷爷用酒洒在坟前,念着祭文:“惟时九月,岁在丁丑,张氏子孙,谨以清酌庶羞,祭于先祖之墓……” 接着 “启坟”,后生们小心翼翼地挖开坟土,取出骨灰坛,坛上裹着红布,张永亮上前帮着系了根新红绳 —— 这是鲁中迁坟的规矩,叫 “续红运”。新坟坑早已挖好,坑底铺着 “五谷”,撒着 “朱砂”,骨灰坛放好后,三爷爷让一个后生把族谱展开,对着新坟念族人名字。
喜欢故乡故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故乡故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