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叫淑红说对了。
志远一家这次来得可齐全。不光志远和桂英回来了,建军一家三口和建民建建也一起回来了。
哦,建民和建建已经算是一家子了,不能算老二和老三了,也就是说,志远一家三代,全家人都回来参加祭祖了。
建建肯定是要有话要说了。
建军领着茜茜来到祭祀棚子,跟三爷爷禀过后,郑重地把张茜怡的大名记在族谱上,还跟茜茜详细说明了族谱的传承。
建建没有傻到在大众广庭之下发作,而是在跟着爹妈来到堂二婶一家后,把这事给说出来了。
“二婶,你看你这一大家子,儿孙满堂,孙子孙女外甥一大堆,我和建民膝下连个孩子都没有,要不过继一个给我们吧!”
翠花很庆幸提前把这事跟家里人都通报明白了,否则的话,这建建这说法,不明就里的还以为过继孩子这事已经商量好了呢!
翠花笑笑不搭腔,她倒要看看建建还能说出啥话来。
志远和桂英尴尬地看着大勇娘,但并没有开口说话,也没有制止建建。
也就是说,不反对咯!
大勇娘装作没听懂的样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也没有说话。
屋里陷入一种尴尬的安静。
翠花心想,你们不说话我也不说话,反正尴尬的不是我。
建建没有继续对着翠花输出,而是把话头对向了闪花。
“闪花妹妹,你舍得把朋朋过继给我吗?”
大家齐齐把眼神投向一直默默不闻的闪花。怎么是她?
闪花今天很安静,这段时间一直很安静,翠花跟大家说建建的想法的时候,闪花也在场,她当时什么话都没有说,难道她已经悄悄跟建建达成共识了?
看闪花这表现,估计早就知道了建建的心思,但她没有表态,只是笑着看向大勇娘。
这是在等婆婆的表态,不管好人坏人,都让婆婆去做。
大勇娘对于点名点到闪花也是很意外,这孩子,并没有提前说这事啊。
建建见闪花不语,又开始自说自话:“闪花还年轻,再生个吧,我和建民不能生,一辈子也就这么一个孩子了,我们会对他好的。这次趁修族谱,把张鹏飞的名字记在建民名下。我们这一辈子也就没有其他期望了。”
建建说得动情,竟是开始卖惨了。
淑红心里恨恨,好你个闪花,最终还是抱上了城里人的大腿,张鹏飞,建建都能叫出朋朋的大名了,可见她们私下已经把这事谈妥了。真是太不要脸了,这是她的孩子,她真的舍得把孩子推出去?
桂英见大勇娘眉头紧皱,似是不愿意,赶紧上前抓住她的手:“你看你这一大家子,儿子多、孙子多,个个都成材,不像我,这几年为了孩子们的事真是操碎了心,眼看着就只有茜茜一个孩子,我这心里空落落的......”
桂英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要是朋朋能来家里,我一定把他当亲孙子一样待,本来就是亲戚!”
淑红瞠目,这就开始谈论起具体章程来了。你们问过三勇的意见吗?我就不信三勇能同意!
淑红怕娘一看桂英这个样子再说出什么不可挽回的话来,赶紧跟上一句:“你们问过三勇的意见吗?这可不是小事!”
闪花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
她并没有问过三勇,问也是不同意。她也没有给建建一个明确的答复。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严词拒绝,还任由建建存着幻想,任由她在家人面前提出来,她的心里隐隐在想,即使不能成,也得让大家都入耳入脑。
翠花忍不住开口:“孩子不是个物件,朋朋8岁了,有自己的主意了,且不说三勇同意不同意,你问过朋朋自己的意见吗?你们不是非得要朋朋,朋朋最好还是跟着自己亲生爹妈。”
翠花觉得朋朋应该跟小龙小虎一样,是不舍得离家的。只要孩子不愿意,大人也不能勉强,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不要闹到三勇面前去,如果让他知道自己媳妇想着把孩子过继给别家,两口子肯定又要闹起来。
这简直就是胡闹!
志远和桂英老两口也跟魔怔了似的,由着建建在这里大放厥词。
真是全家都魔怔了,还有建民,自始至终就坐在一旁低着头,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大勇娘突然朝着建民开口,“你是光把朋朋的名字记在名下,还是把孩子也接走?”
大勇娘这样问的意思是,有的人家是光认嗣子,在年节和红白事上有个由头好看,但平时还是各家过各家。
建建看看建民,“我们是想把孩子带走的。”
闪花面无表情,建民也面无表情。
大双一直在观察着这几个人,等话说到这了,突然开口,“族谱上并没有建民哥的名字,你们都不知道吗?”
话一出,大家都惊了一下。
建民不是亲生的,这个大家都知道,但都默认建民跟建军都在族谱上的,难道......
建建看向爸爸,一脸不可置信。
志远看一眼桂英,艰难点点头,“是的,建民当年领回来就10岁了,没有上族谱。这些年也没瞅到机会加上。”
建建大惊,一时不知该说啥了。
建民突然站起身,拉开房门出去了。
建建看一眼建民的背影,不知道该追出去还是该留下来。犹豫一会,还是站起身追了出去。
建建一走,屋里的气氛马上就解冻了。
淑红和翠花激动地向大双求证:“你看到了吗?你怎么注意到的?”
大双看一眼志远和桂英,“我记性好,看一眼就记住了,当时还感到奇怪呢,怎么志远大伯家只有建军哥哥一个人?建军家茜茜把大名记上了.......志远大爷家,只有这一支。”
喜欢故乡故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故乡故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