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双面人生,初试锋芒
西山别院归来已过旬日,林凡的生活仿佛被无形的手划分成了明暗两个部分。
明面上,他依旧是那个手艺精巧、待客周到的小点心铺掌柜。每日清晨,他依旧会系上干净的围裙,在弥漫着面粉与糖霜香气的厨房里忙碌,揉面、调馅、掌控火候。新老主顾的订单他一丝不苟地完成,甚至因为九王爷的间接“代言”,生意比以往更红火了些,连一些原本不屑光顾的体面人家,也派了仆役前来,言语间多了几分客气。
但在这份日益兴隆的生意背后,林凡的心境已然不同。他知道,这间小小的铺子,不再仅仅是安身立命的营生,更是一层至关重要的伪装。他必须将“林掌柜”这个角色演得毫无破绽。
暗地里,林凡开始有意识地履行九王爷那日隐含的“嘱托”。他并未急于刺探什么惊天秘密,而是从最基础、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入手。
“小七,”这日打烊后,林凡一边擦拭着工具,一边状似随意地问道,“你平日在外头跑,可曾留意过,咱们南城这边,漕粮卸货的码头,每日大概是什么时辰最忙?那些运粮的船,吃水深浅可有不同?”
小七正数着今天的铜钱,闻言抬起头,虽然不解,但还是老实回答:“码头啊,一般都是天不亮就开忙,辰时左右最闹腾。船嘛……俺也没细看,好像都装得挺满的?”
林凡点点头,不再多问。他需要的是这种零碎的、看似无用的信息。他让小七在日常采买、闲逛时,多留意市面上的米价、盐价、布价的细微波动,以及南来北往的商队带来的小道消息。他自己则在与来买点心的各府仆役闲聊时,旁敲侧击地了解一些官员府邸的日常用度、人情往来等无关痛痒的细节。
这些信息庞杂而琐碎,林凡将它们默默记在心里,晚上打烊后,再用只有自己才懂的符号,简单记录在一本看似是点心配方簿子的空白处。他像一只谨慎的蜘蛛,开始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极其微弱的信息网。
他知道自己初入此道,能力有限,提供的消息价值不会太高。但重要的是态度,是让九王爷看到,他林凡并非空口白话,而是在切实地做事。
时机差不多时,林凡决定进行第一次联络。他选了一个午后,借口要去城南采买一种特殊的蜂蜜,独自一人离开了铺子。
按照记忆中的地址,他穿行在城南错综复杂的巷弄里,心中保持着高度警惕,不时借助店铺橱窗或拐角观察身后,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快速闪入一条僻静的死胡同。胡同尽头是一扇毫不起眼的木门。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九王爷暗示的节奏,轻重不一地叩响了门环。片刻后,门开了一条缝,一张布满皱纹、眼神浑浊的老脸探了出来,像个普通的耳背老丈。
“老丈,请问有陈年的橘皮卖吗?”林凡说出暗号。
老丈眯着眼看了他一会,哑着嗓子道:“橘皮没有,有晒干的茉莉花,要吗?”
“要,最好是去年夏天的。”林凡回答。
暗号对上,老丈无声地让开身子。林凡闪身进去,门立刻关上。院内狭小简陋,与普通民户无异。老丈引他进入一间昏暗的里屋,也不说话,只是看着他。
林凡从怀中取出那张记录着近日观察到的“漕粮卸货时间与市面粮价轻微异常”的纸条,叠得极小,递了过去。他没有多言,只是简单道:“一点市井见闻,或可佐餐。”
老丈接过纸条,看也没看,便塞进灶膛边一块松动的砖块下,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整个过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沉默而高效。
林凡走出小院,重新融入街市的人流中,手心微微出汗。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几天后的傍晚,林凡再次借口外出,来到那处民居。叩门、对暗号、进入。那老丈依旧沉默,只是这次,在林凡转身欲走时,用烟袋杆轻轻敲了敲灶台。
林凡回头,见灶台上用炭灰写着一个极淡的“阅”字。
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这表示他传递的信息已被收到,并且对方(很可能是九王爷)已经看过。没有评价,没有指示,只有一个“阅”字,但这已足够。这意味着联络渠道是畅通的,他的初步努力得到了确认。
然而,就在林凡因这小小的进展而稍感安心,准备离开那条死胡同时,眼角的余光似乎瞥到对面巷口有个身影一闪而过,速度极快。
他心头猛地一紧,立刻停下脚步,假装系鞋带,暗中仔细观察。巷口空无一人,仿佛刚才只是错觉。
是路人?还是……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林凡不敢大意,他没有直接回点心铺,而是绕了几个大圈,混入热闹的夜市,确认再三后,才从小巷的另一头绕回铺子。
回到相对安全的小院,林凡的心却无法平静。那个一闪而过的身影,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刚刚建立起来的些许秩序感。
九王爷的“棋局”果然凶险异常,自己才刚刚落子,似乎就已引起了暗处对手的注意。这监视来自何方?是太子的人?是其他王府的势力?还是……九王爷对自己并不完全放心,进行的另一重考验?
双面人生的第一课,便是无处不在的危机感。林凡知道,往后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而这刚刚开始的谍海生涯,已初露其狰狞的一角。
喜欢躺赢的咸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躺赢的咸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