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儿学画祝由符,竹礽讲解道家隐
第三天早上,赵组长路过祠堂,看见沈竹礽在银杏树下浇水,就走了过来:“沈先生,镇墓罐处理好了吗?” 沈竹礽点了点头,指了指树下露出的罐口:“埋在树下了,里面的霉变中药用石灰和艾草处理了,不会有毒了。”
赵组长蹲下来,看着罐口:“沈先生,你处理毒素的方法很科学!石灰能吸附毒素,艾草能消毒,这都是科学的方法,不是封建迷信。以后村里要是有类似的情况,还请你多指导。” 沈竹礽笑了笑:“都是些中医的常识,算不上科学,还要向工作组的同志学习真正的科学知识。”
“中医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赵组长说,“昨天我跟县里的医生打电话,医生说‘黄曲霉素’确实能让人生病,用石灰吸附、艾草消毒是正确的处理方法,还夸你懂中医呢!” 沈竹礽有点不好意思:“只是懂点皮毛,以后还要多学习。”
沈砚之站在旁边,听着赵组长夸祖父,心里很自豪 —— 祖父不仅懂风水、懂祝由术,还懂中医、懂科学,真的很厉害。他想起祖父说的 “风水和科学不矛盾,都是为了让人过得好”,觉得祖父的话真的很对。
当天下午,沈砚之缠着祖父教他画祝由符。沈竹礽拗不过他,只好找出黄纸和朱砂,在八仙桌上教他画。
“画祝由符要先‘静心’,” 沈竹礽说,“心里不能有杂念,手要稳,笔要直,才能画出‘有灵气’的符。” 他先示范画了一张 “解毒符”,符纸上画着 “雷纹” 和 “水纹”,还有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 的咒语。沈砚之学着祖父的样子,拿起毛笔,蘸了朱砂,在黄纸上画 —— 刚开始画得歪歪扭扭的,雷纹像蚯蚓,水纹像波浪,咒语也写得东倒西歪。
“别着急,慢慢来,” 沈竹礽握着沈砚之的手,教他怎么运笔,“笔要握稳,手腕用力,线条要直,转弯要慢。” 在祖父的指导下,沈砚之慢慢画得好了些,雷纹不再像蚯蚓,水纹也像那么回事了。他画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手指发酸,才停下来。
沈竹礽看着沈砚之画的符,点了点头:“有进步。画符不是为了‘迷信’,是为了‘静心’和‘记咒语’。以后遇到危险,想起符上的咒语,想起画符时的‘静心’,就能冷静处理问题,这才是画符的真正目的。” 沈砚之点点头,把祖父的话记在心里 —— 他觉得画符不仅是 “学本事”,也是 “学静心”,像祖父说的 “磨性子” 一样。
晚上吃饭的时候,沈砚之问祖父:“祖父,你之前说‘天山遁’是‘该隐退时就隐退’,是什么意思呀?” 沈竹礽放下筷子,给沈砚之盛了碗粥,慢慢解释:“‘天山遁’是《易经》里的一卦,‘遁’就是‘隐退’‘躲避’的意思。比如咱们的祖坟地,地脉散了,就该‘隐退’,迁到新的地方;比如遇到‘蛊术’,知道是假的,就不用害怕,‘隐退’掉恐惧,冷静处理;再比如遇到不懂的东西,先‘隐退’一步,观察思考,再去了解,这就是‘天山遁’的道理。”
“那‘隐退’不是‘逃跑’吗?” 沈砚之问。沈竹礽摇了摇头:“‘隐退’不是‘逃跑’,是‘智慧’。比如遇到强敌,打不过,就‘隐退’,保存实力,以后再找机会;遇到不懂的问题,‘隐退’一步,学习思考,以后再解决。这不是‘逃跑’,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就像咱们迁坟,不是‘逃跑’,是为了让先人们有更好的安身地,让子孙后代有更好的生活,这就是‘隐退’的智慧。”
沈砚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我以后遇到害怕的东西,也可以‘隐退’一步,先观察思考,再不怕,对吗?” 沈竹礽笑了笑:“对!这就是‘天山遁’的智慧,也是道家的‘隐遁’思想 —— 不硬碰硬,不盲目害怕,用‘智慧’解决问题。” 沈砚之觉得 “天山遁” 和 “道家隐遁” 都是很有用的道理,以后遇到问题,要多想想 “隐退” 的智慧。
喜欢砚田风水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砚田风水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